- 相關推薦
如何應對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
對于許多家長來說,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可是個令人十分頭痛的問題。 有些孩子可能好一些,過個幾天就能適應了,但有些孩子可就不那么容易搞定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如何應對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如何應對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
專家支招1:承認孩子的真實感受
當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時,他們是真的不想去,因為他們對陌生的環境和離開父母非常不安。當孩子那樣說的時候,很多無可奈何的父母會用“你怎么能不想去幼兒園呢”“幼兒園多有意思啊,爸爸都特別想去幼兒園”等等來回應孩子。其實,這就犯了否認孩子真實感受的錯誤。
當孩子抵觸上幼兒園時,首先要理解、承認孩子的感受,“是啊,你不想去幼兒園啊,我知道,你會想媽媽啊。”然后再說一些能讓孩子安心的話:“媽媽也一樣會想你的,到○○點媽媽就來接你,你又可以和媽媽在一起了。”這樣做才能讓孩子逐漸放心。
專家支招2:不要讓孩子被媽媽的焦慮“傳染”
小孩子都是最敏感、最會察顏觀色的生物,爸爸媽媽的所思所想,即使沒有通過語言直接表達出來,孩子也往往能感受到他們的情緒。
在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您是不是有過太多焦慮和不安呢?“幼兒園老師會不會對孩子不好啊”“我的孩子能不能好好地自己吃飯啊”,這些焦慮和不安都會傳達給孩子,讓孩子覺得上幼兒園是件很可怕的事,所以自然會產生抵觸了。
專家支招3:不要說“要是學不會這個,上了幼兒園可不行”
很多孩子在初上幼兒園時都不“完美”,有的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有的孩子不會自己系扣子、穿鞋子,有的孩子不會自己吃飯。因為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里要吃苦頭,媽媽們常常急于讓孩子學會這些技能。
各位媽媽們自己一定有真切體會,過于焦慮不安時,學習也通常會失敗;要想學好一件事,首先要有自信。可是,和孩子說“你不會吃飯到了幼兒園可不行”“你還是上不好廁所,到了幼兒園可怎么辦呢”,這些話可沒法幫助孩子建立起信心,反而會給孩子“幼兒園很可怕、我去不了幼兒園、我做不到”的印象。
要想建立孩子的自信,就不要從未來的角度尋找孩子的不足,而是要把孩子和過去的他自己進行比較,找到孩子的進步,對他說:“你今天吃飯這么棒,去了幼兒園也一定沒問題的。”
二、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
1、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
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玩耍,但幼兒園終究沒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師的約束,定時吃飯,按時睡覺,不能像在家里一樣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學時好好的,早上起床時,小朋友還是會對上幼兒園心生抗拒。
2、假日綜合癥
周末或長假過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兒園的情緒更加明顯。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長就會由著孩子晚睡晚起,帶孩子去做他喜歡的活動,孩子在幼兒園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亂,這樣的生活與上學時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約束。
3、生病后找到拒絕上幼兒園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長就會盡量讓孩子留在家里養病,孩子不僅可以不去幼兒園,還會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長還會放棄平時的原則,滿足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這樣一來,孩子病好后,就會想方設法找借口拒絕上幼兒園。
4、其他原因
孩子答應其他小朋友的承諾沒有完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等原因也會成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借口。
三、孩子不合群背后的原因
1、環境因素的影響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不經常帶著孩子出門,跟陌生的叔叔阿姨打招呼,那么自然而然的孩子的個性就會變得敏感,羞澀。只愿意跟家人接觸,一旦遇上生人,就會害怕的躲起來。
針對方法:既然是環境引起的問題,那第一步就從改變環境開始,爸爸媽媽可以多邀請一些有孩子的朋友來家里玩,孩子聚在一起,不用多少時間,就會融入到一起,這樣孩子不但得到了快樂,還能借機培養他們愛笑,開朗的性格。
2、父母教育方式的影響
由于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不可避免的他們就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父母的溺愛會讓孩子變得嬌蠻任性,這樣子的個性會在幼兒園中放到最大,孩子們誰也不讓誰。長此下去,個人主義強烈的孩子必然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
針對方法:3歲定終身,做好早期的教育工作對于孩子將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性,不能溺愛他們。在生活中,媽媽需要有意識的教孩子使用文明用語。禮貌會是一件讓人很舒服的事情。這也能鍛煉孩子的情商。明白尊重他人。
3、心理認知不成熟
3~6歲時孩子心理處于友誼體系的“即時性游戲伙伴”階段,認為朋友只是暫時性的,玩過一次后就沒有多大聯系。他們愛自己勝過愛別人,只會關心朋友會給自己帶來什么,而會忽視其他孩子的感受。
針對方法:拔苗助長不僅事倍功半,而且效果甚微。媽媽們這時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為孩子擴大他的交流空間,教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好好溝通,為他們的友誼創設更多的契機。如果鄰居的孩子與自家孩子上同一個幼兒園,可讓他們結伴走。因為這樣就能給孩子創造結交好朋友的機會。
四、寶寶上幼兒園不合群怎么辦
第一步:觀察寶寶的同學
在晚上接孩子時,故意多讓孩子在幼兒園玩一會,密切注意一個或幾個看起來容易接近,寶寶又不反感的小朋友。
第二步:了解寶寶的想法
在回家路上,和寶貝輕松地聊一聊那幾個小朋友,如“你的班上有沒有一個梳小辮的小女孩呀?她叫什么名字呀?”如果孩子和家長的信任感足夠好,此時應該聊得很開心。
在這時,你就需要體察寶寶的需求,看看他究竟是不想社交,還是想社交,不知道方法。如果是后者,家長則可以告訴寶貝如何說、如何做(角色扮演的游戲形式更好)。如果是前者,則需要逐步了解孩子究竟為什么不愿意社交(隱形的分離焦慮往往是其主要原因,這比表面上的“上幼兒園就哭”對孩子的危害更大,需要家長注意)。
第三步:解鎖社交新方法
如果孩子愿意社交,但不知道方法,家長可以根據情況每天告訴寶貝一個社交的小妙招,如:打招呼、教寶寶一個小游戲、請求一起玩等,慢慢打開孩子的社交圈子。
第四步:制造社交的環境
家長們還可以組成“親子游小組”,讓寶貝們在有媽媽的情況下自由玩耍,這樣寶貝就可以卸下防備,盡情地去和其他寶貝一起玩耍了。等寶貝和其他孩子玩熟了,這些小朋友就成了寶貝在幼兒園的“種子朋友”了。
第五步:及時與老師溝通
寶貝在家中和幼兒園的表現不一致,歸根結底是家庭和幼兒園的環境差異較大造成的。因此,家長需要多和老師溝通寶貝的情況,并盡量營造“家校一致”的規則和環境,這樣也有利于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
不過“父母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交朋友這件事父母或許還能幫一幫忙,但維持友誼,可就要看寶寶自己的“功力”了。雖說幼兒園的“友誼”就像風一樣,今天因為一塊蛋糕而宣稱“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明天就因為一個玩具而公布“我和你絕交”。
但時間長了,哪些小朋友人緣好,哪些小朋友“不受待見”,每個孩子都心里有數——既然我們無法強迫其他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那我們只有讓寶寶自己先具備一些品質,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歡迎。
長假過后如何讓孩子不抗拒上幼兒園
1、假期也應按時作息
為了讓寶寶開心回園,在假期中家長盡量要讓寶寶保持正常的作息,不能放縱他們熬夜玩耍。臨近開學時,家長要引導孩子開始適應上學的生物鐘,盡可能地按時起床、睡覺和用餐,并配合一定的戶外活動。
2、提前做思想工作
最好是在假日的最后三兩天,告訴孩子,“再過兩天爸爸媽媽就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上幼兒園了”。讓孩子有思想準備,而且要知道節后必須上班和去幼兒園,這就是規則,沒有價錢可講。這樣還會養成孩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3、最后兩天別安排激烈的活動
假期的最后兩天最好別安排激烈的活動,如果是有外出旅游或回老家,盡量提前一天回家,一定要空出一天時間來讓孩子慢慢平復,不要讓他有從開心玩耍到突然上學的巨大落差。
4、調動孩子上學的積極性
家長要盡量調動孩子積極的心態,多跟孩子講講幼兒園的事情,幫助孩子回憶在幼兒園的高興事和趣事:被老師表揚幾次、得到多少小紅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還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兒園相似的親子游戲活動,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悅中而排斥幼兒園。
兒童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
自理能力弱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穿衣服,吃飯都是家長幫忙,自理能力較弱,然而幼兒園里穿衣吃飯去衛生間自己來收拾自己的東西。對于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來說太吃力了。另外,由于自己達不到老師要求的,比別的小朋友顯得“笨”心理會有挫敗感,會有強烈的心理壓力,便不再想去幼兒園。
受到同伴的欺負
有些孩子難免會被排擠,變成大家欺負的對象。時間久了,孩子便會產生逃避心理,表現為不愛講話,總是一個人玩兒,孤獨感強烈。
對新環境不熟悉
上幼兒園之前,孩子一直生活在熟悉的環境里,一家人整天圍著他轉。到了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孩子發現自己是只是班級里的一份子,必須遵循集體的規范,想要的東西需要與人分享,想吃的點心,玩具都需要排隊,上課需要遵守遵守秩序,不能隨便講話,到處都是限制,孩子會產生心里的落差,為了逃避,他們便會哭鬧,不想上幼兒園。
缺乏安全感
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身邊,待在父母身邊,孩子會有一種安全感,離開家長等熟悉的人前往幼兒園,是對孩子心理的一次巨大挑戰,他會用所能利用的一切手段來對抗這種“不理解幼兒心理的安排”行為從而達到滿足他安全心理需求的目的。
兒童不想去幼兒園怎么辦才好
1、孩子不喜歡去幼兒園,因為覺得那里充滿了約束。要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種種好處: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可以學到新本領,諸如此類,盡量讓孩子感覺幼兒園是一個快樂的地方。
2、家長需要多一點關愛孩子,對寶寶多一些鼓勵和贊美的話,多一點時間陪,或者去接的時候陪他在園內玩一陣,熟悉一下環境。讓他知道上了幼兒園之后,爸爸媽媽更愛寶寶了。
3、做好孩子的心理疏通工作,讓孩子覺得不會自理并非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同時,也應多鼓勵孩子自己穿衣、吃飯,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4、家長幫助寶寶認識同一個班級的小伙伴,只要認識一兩個就可以了。這樣,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班級里熟悉的伙伴會減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讓孩子容易適應群體生活。父母還應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往,從而讓小朋友了解自己與同伴的差距。
【如何應對孩子不想上幼兒園的問題】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05-15
如何應對孩子的青春期心理問題07-19
教您如何應對孩子睡覺不蓋被子09-25
如何應對冬季肌膚問題09-28
如何應對職場冷暴力問題11-21
如何應對孩子破壞行為08-25
如何應對性格倔強的孩子04-18
如何應對性格倔強的孩子02-08
如何應對寶寶入園的適應問題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