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建立孩子的社會屬性
一、建立孩子的社會屬性
1、評判寶寶的行為
利用表情動作、簡單的語言對寶寶的行為加以肯定或否定。半歲以后的寶寶,逐漸對成人用表情和語言表示的稱贊和責備有所反應。如果寶寶表現出色,父母可以試著溫柔地撫摸寶寶,獎勵他最喜愛吃的或玩的東西,以此不斷鼓勵強化寶寶正確簡單的是非觀。當寶寶表現差時,可以置之不理,或佯裝怒容。值得注意的是:評價寶寶的行為一定要客觀,不能根據自己的心情去判別寶寶的是與非。
2、統一是非標準
在寶寶飲食、排便、睡眠、衛生、禮貌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制度,嚴格執行并取得全家人的共識與行動的一致。如果寶寶拒不執行“規章制度”,甚至以哭鬧進行頑強“抵抗”,此時,無論誰都不要理會他,慢慢寶寶就知道了自己做得不對。但是,寶寶還不會說話,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只會用哭表示自己的感覺。因此,父母要學會判斷寶寶哭的真正原因,以便及時對癥處理。
3、豐富寶寶的生活
多給寶寶一些鍛煉機會。比如搞一些活動,不僅能夠豐富知識,還能豐富生活。小一點可以用音樂,大一點就可以到戶外與其他孩子交往。在其中家長要給予及時的指導。比如對待他人要有禮貌。別人的東西不能搶。花園的花朵不能折等等。養成寶寶良好的習慣,為人生觀打下基礎。
二、避開家庭教育中的兩大不當方法
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影響極大,教育得當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教育不當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影響孩子的前途。在家庭教育中應避免以下四種不當的方法。
1、威脅。成人用威脅的口吻對孩子說話:“你再……我就……”盡管這類威脅在大人心目中認為十分有用,但在孩子身上卻不一定有效果。
因為威脅是對孩子自主權的挑戰,只要孩子有點自尊的話,他必定會故意與大人對著干,以此來顯示他不是個膽小鬼。
2、收買。收買就是明明白白告訴孩子,如果他做了(或者不做)某件事的話,就能得到獎賞。如“如果……就”的許愿方法,有時能刺激孩子而暫時達到某個目的,但卻不能激勵他作堅持不斷的努力。
對孩子來說,這些話就意味著懷疑他的能力。另外,也拿導致孩子討價還價,以“你不給我獎賞,我就不規規矩矩”來要挾大人,從而提出更無理的要求。
有益的、受歡迎的不是以收買形式出現的獎賞,而是事先沒有許諾過的、出乎意料的,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賞識而得到的獎賞。
【如何建立孩子的社會屬性】相關文章:
如何為學前孩子建立語言基礎09-02
楊文談如何給孩子建立精神銀行03-10
爸爸應如何和孩子建立良好關系06-15
如何建立自己的網站06-04
如何建立個人網站06-04
如何建立團隊意識07-29
如何建立規章制度06-16
如何建立企業精神12-20
異地戀如何建立信任10-26
xp如何建立局域網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