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學好高中化學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如何學好化學高中化學
導語: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相比,知識面擴大,深度增加,知識的縱橫聯系和綜合程度提高,對推理能力、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都有較高要求。這就需要學生們及時調整學習方法,掌握化學各階段的學習技巧。高中課程較多,要高效率地學好化學,方法和技巧至關重要。在形成學習方法的過程中,要結合自身實際,相互學習、不斷探索,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學法。
如何學好化學高中化學
一、 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 由于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于今后復習。
二、 及時復習。
復習并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并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所以,課后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比如學習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進行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三、 學會巧記
由于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比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和實驗記憶法。
四、 勤練
練習是理解消化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能搞題海戰術,應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題規律為目標。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如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關系式法、極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五、 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
所以,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并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不要簡單寫上一個答案了事。同時,要經常翻閱復習,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現類似的錯誤。
六、 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考如何做,為什么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此外,要把化學學好,還要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問題,善于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
如何學好化學高中化學
預習階段:
概括起來就是“讀、劃、寫、記”。讀,就是課前預讀;劃,要劃出重點、要點、關鍵詞句;寫,把自己的想法、疑點寫下來,確定聽課重點;記,把重要的概念、性質、用途記在腦子里。
聽課階段:
課堂聽講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在課堂上要做到邊聽、邊想、邊記。聽:上課聽講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全神貫注,才能提高聽課效率。想:要積極開動腦筋,注意聽老師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解題的`規范要求,理解所學的內容,而不是只記結論。記:動腦的同時也要及時進行記憶,并注意反復鞏固。
和其他學科一樣,聽化學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耳到和手到。
眼到,重點是在教師指導下,分清主次現象,無論好看有趣與否,都能迅速捕捉轉 瞬即逝的物質變化現象。耳到、心到,重點是開動思維器官,認真聽并思考教師從現象到結論的分析歸納過程或演繹推理過程,以及操作裝置的原理等,改變只記結論的不正確學習方法。手到,主要是按要求進行實驗操作,掌握實驗技能。至于筆記,要學會記要點、記提綱,不要因記筆記而影響看、聽和想。這“四到”最關鍵的是“心到”,即集中精神,開動腦筋,緊緊跟隨老師的各個教學環節進行思考互動。
復習階段:
復習是對知識的鞏固、提高和遷移的過程。復習時最好先回憶,根據聽課筆記,回憶當天學習了哪些內容,進行了哪些實驗等。根據回憶,不會或不明確的地方多復習,理解了,沒有問題的少復習,這樣既節省時間,又可以查漏補缺。
完成作業:
化學學科的課后作業解題步驟與其他學科相似,認真讀題,回憶相關知識,制訂出解題方案,解題時要注意規范性和完整性,并注意檢查。一道題目做完以后,要結合自己的做題思路總結一下,從中悟出規律性的東西,學會舉一反三,反之就是做再多練習題,也達不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如何學好化學高中化學
一、設計好化學教學系統
做好化學教學系統的設計是教學工作中最基本的環節,按照化學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條件和環境,對不同層次的化學教學系統,規劃出自己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并預測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教與學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學行為的“藍圖”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要熟練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只有對教材的高度稔熟,對教材相關的知識點做到博學精通,心中有數,以及注意對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這樣才能回答和處理學生就教材內容提出的疑問,也才能就教學情況變換教學方法。
2.要熟悉學生情況。教師在上課前必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興趣愛好、課外閱讀等方面的情況,把握學生的思維動向。對同一個問題,由于每個學生知識基礎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把握學生思維的脈搏,關注學生認識發展的動向。
3.要充分備課。備課實際上是在腦海里活現上課情景,既要把講課的內容、方法、步驟仔細推敲、揣摩,又要在頭腦中裝著學生,形成一個在腦海中上課的過程。例如,當教師講到某個地方,學生會提出什么疑問,教師如何作答;教師提出某個問題,學生會怎樣回答,一般有幾種答案,教師怎樣引導,最后該怎樣歸納等等。如果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方面考慮,會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應變能力。
4.對演示實驗有充分的準備。
演示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演示實驗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所演示實驗的目的要求、儀器裝置、所用試劑、溶液濃度、實驗用品等做到心中有數,準確無誤,并從實驗效果的直觀性強、實驗簡易快捷以及確保實驗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預備實驗。
5.加強學習,不斷擴大知識面。“知識就是力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識作為前提條件的。因為只有加強學習,不斷擴充知識面,具有廣泛的知識,才能對學生進行解惑,隨機應變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發生的問題。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參與者,一方面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消極、被動、機械地接受知識的狀態,把教學視為學生通過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活動,主動建構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以活動促發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學論教”,創設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師生共創共生、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使整個教學過程自始至終充滿主動學習的氣息,使學生在合作交流與交往中獲取知識與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氣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教師的教學是課程的創設與開發。教學與課程的關系中,課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課程理念決定教學理念,教師與學生均處在課程中,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建者,他們共同參與積極開發,教學過程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的過程。
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與實踐能力
中科院心理所張梅玲教授說得好:“再完美的模仿畢竟是模仿,有缺損的創造畢竟是創造;要創造要發展不能一次求完美,但畢竟在前進,在發展,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技能的同時,更要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師要允許學生發揮想象,打破常規,鼓勵個性化理解,從而激發教師本身的想象力,與學生一起共同發展。
課堂是一門藝術,沒有一成不變方式方法,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素質,更新觀念,深刻把握新大綱、新教材所蘊涵的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創新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最佳途徑和方法,把創新教育的目標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使學生終身受益,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學好化學高中化學】相關文章:
如何學好高中化學06-04
怎樣學好高中化學06-03
怎樣才能學好高中化學(通用21篇)04-26
如何學好物理03-17
如何快速學好英語02-18
如何學好初中數學06-03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06-03
高中如何學好物理06-03
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05-01
如何教孩子學好英語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