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故事15篇
幼兒故事1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天氣很冷。有一只小鳥真可憐,它在樹枝上冷得直發抖。
一位老爺爺走來,看到了小鳥,心想:"這只小鳥多可憐呀,這么冷的天,它一定會凍死的。"小鳥對老爺爺說:"風把我們的窩給走了,我們沒有家了。"老爺爺說:"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想辦法。"老爺爺就用自己的帽子給小鳥做鳥窩,帽子真暖和。
小鳥想到樹林里還有許多怕冷的小鳥,就把它們都叫來,一起飛進了老爺爺的帽子。它們很感謝老爺爺。以后老爺爺也天天來看小鳥,小鳥們每次都唱歌給老爺爺聽。
有一天老爺爺沒有來,原來他病了。小鳥想:"一定是爺爺把帽子給了我們,自己著涼生病了,我們趕快給老爺爺做頂帽子吧。小鳥們就用自己的羽毛做了一頂帖子送給老爺爺。老爺爺很感謝小鳥,他的病很快就好了。
這是一篇社會性教育童話故事,適用于中班年齡的'孩子。
《老爺爺的帽子》這則童話以"老爺爺關心小鳥,小鳥關心老爺爺,"這一主題,將我們還入了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世界。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只知道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會考慮他人的情緒和感受,缺乏同情心,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而未來社會需要幼兒從小"學會生活,學會關心"。
目的:
1.引領幼兒初步理解他人的需要,學會關心、幫助他人。
2.激發幼兒的同情心,獲得被人關心和幫助他人的內心感受。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幼兒故事2
一天,小豬棒棒和小猴子丟丟,帶著各自的零食,來到森林里玩兒。
到了中午,它們把一塊布鋪在草地上,小豬棒棒拿出自己的牛奶糖,小猴子丟丟拿出了一大盒香噴噴的杏仁兒,它們開心的吃了起來。
吃著吃著,突然看見了一只小老鼠,小老鼠望著它們,顯得非常可憐。
小豬棒棒說:小老鼠,你是不是也想吃啊?
小老鼠搖搖頭,渾身都瑟瑟發抖。
小老鼠是不是冷啊?小猴子說。
小老鼠點點頭。
你沒有家嗎?小豬棒棒又問。
沒有,我的家被山洪沖掉了。小老鼠嗚嗚的哭了起來。
小豬棒棒和小猴子丟丟想了想,說:小老鼠正可憐,我們來為它造一個家吧!
說干就干,它們一個拿出自己的`杏仁,一個拿出自己的奶糖,小豬棒棒把奶糖放在太陽下暴曬,很快,奶糖就融化開來,它們把杏仁涂上一層黏黏的奶糖,一顆疊著一顆,最后,終于造好了一個香氣四溢的小房子了。
瞧!這就是你的新家哦!小豬棒棒和小猴子丟丟一起說。
小老鼠見了,高興的又蹦又跳起來,別提多開心啦!
幼兒故事3
一只小鴨子和兄弟姐妹們一起跟媽媽在草地上吃嫩草,他看見一只花蝴蝶飛來,就向花蝴蝶追去,追了一陣,蝴蝶飛上了樹梢,轉眼不見了。
小鴨子回頭一看,大家都不見了。他想他們一定是回家了,自己也回家吧。可是家在哪里呢?
小鴨子走到狗的家門前,問:“這是我的家嗎?”狗說:“小鴨子,我的家是土房子,這不是你的'家。”
小鴨子走到豬的家門前,問:“這是我的家嗎?”豬說:“小鴨子,我的家是木欄子,這不是你的家。”
小鴨子走到鵝的家門前,問:“這是我的家嗎?”鵝說:“小鴨子,我的家是草棚子,這不是你的家。”
小鴨子走到雞的家門前,問:“這是我的家嗎?”雞說:“小鴨子,我的屋里有橫桿,我們睡在橫桿上,這不是你的家。”
這時鴨媽媽找來了,她把小鴨子領回家,指著自己的房子說:“我們家是木板房子,以后不要忘記了。”小鴨子再也不會找不到家了。
幼兒故事4
從前有一片大森林,猶如一片綠海,一陣風拂過,這片綠海就蕩起綠色的波紋。冬天來臨的時候,綠海被銀色的雪花包裹了,動物們各奔了東西,唯有披著銀衣的雪人經常出沒于雪地。每當這個時候,雪人們就會舉辦一場選美比賽。
今年的比賽大廳里面聚集了成千上萬的雪人,有的身披盔甲,有的身嵌寶石,有的飄飄欲仙,有的奇形怪狀。
一位金頭發銀胡子的`老雪人站在臺上說:第999999999屆選美比賽現在開始!
話音剛落,一個身穿錦毛衣的女雪人和著輕快的音樂走上舞臺,一陣風拂過,她長發飛舞,飄灑出白銀似的雪花,觀眾掌聲震天撼地。下一個也不賴,他身負美麗的金甲,在燈光下發出七色光芒,五彩繽紛。這時一個雪人吸引了大多數觀眾,她是誰?在大家的注視下,一位佩戴鉆石的美麗女雪人出現了,全場的觀眾都發出了熱烈的掌聲。此時,大廳突然安靜了下來,沒有一個人敢上臺來競選。
在這片沉靜中,突然,一個農夫生病倒地,一個外表普通的小雪人挺身而出,來到農夫身邊,把自己化成一股清流流進農夫嘴里,農夫活過來了,而他自己卻消失了。小雪人的舉動讓現場所有的雪人驚嘆不已。老雪人宣布今年的選美比賽的冠軍是小雪人。因為心地善良舍己為人才是最美麗的。
幼兒故事5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了不起的音樂家。
一天,他在林間散步,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最后沒事兒可想了。
他對自己說,“我一個人在林間,時間過得這么沉重,我得給自己找個愉快的伙伴。”
他把小提琴拿了出來,一直拉,一直拉,拉到回聲傳過來。過了一會兒,一只狼穿過茂密的樹林,來到了音樂家身邊。
“哦,是狼,對嗎?”他說,“我可不想和它打交道。”
但是狼過來了,說:“親愛的音樂家,你拉得多好啊!我希望你能教我。”
“很好學的。”音樂家說,“按我說的做就行了。”
“我一定會的。”狼說,“你會知道的,我是個最聰明的學生。”
于是他們走在一起,相互做伴。走了一會兒,來到了一棵老橡樹下,樹是中空的,樹干上有個裂縫。
“你要是想學提琴,機會來了,把前爪放在裂縫上。”
狼照辦了。音樂家飛快地抓起塊石頭,把狼的前爪牢牢地釘在了裂縫上。
“在這兒等我回來。”音樂家說著,就走了。
過了段時間,他又對自己說:“我一個人在林間,時間過得這么沉重,我得給自己找個愉快的伙伴。”
于是,他拿出提琴,精力充沛地拉了首曲子,一只狐貍從樹之間溜了過來。
“啊哈,看這回是什么?”音樂家說,“狐貍。我可沒興趣讓它陪。”
狐貍走到他面前,說:“我親愛的朋友,你的琴拉得太棒了,我想跟你學習。”
“沒什么比這更容易啦。”音樂家說,“你只要聽我的,就行了。”
“當然。”狐貍說,“你說的,我都聽。”
“好。跟我來。”音樂家說。
他們走了一段路,來到一條小徑上,路兩邊都是樹。音樂家停下了腳步,彎下一枝榛樹枝,用自己的腳踩住,然后又彎下路另一邊的樹枝,說:“要是你想學,把左前爪伸出來,小狐貍。”
狐貍照辦了。音樂家用樹枝把它的左前爪捆了起來。
“現在把右前爪伸出來。”他說。
他把狐貍的右前爪用另一根樹枝捆了起來,他又檢查了一遍,確實捆得很牢,他松了腳,樹枝了起來,把可憐的狐貍掛在了半空中。
“在這兒等我回來。”音樂家說著,就走了。
他又對自己說,“我一個人在林間,時間過得這么沉重,我得給自己找個伴兒。”
他又拿出了提琴,拉了一首歡快的曲子。這回,跑來一只野兔。
“哦,來了一只野兔。”音樂家說,“我可不想要它陪。”
“你拉得真棒啊,小提琴家先生。”小野兔說,“我希望我能學會。”
“很好學的。”音樂家說,“按我說的做就行了。”
“這我能做到。”野兔說,“你會覺得我是最專心的學生的。”
他們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到了一片稀薄的`樹叢間,那兒有棵白楊樹,音樂家綁了一根長長的繩子在野兔的脖子上,另一端就系在樹上。
“現在,快樂的小朋友,繞樹跑二十圈。”音樂家說。
小兔子聽了他的話,繞著樹跑了二十圈。繩子繞樹二十圈,可憐的小東西被緊緊拴住了,踢啊咬啊也沒用,只能把它的脖子勒得更緊。
“等我回來。”音樂家說著,走了。
這時候,狼在石頭上又拉又拽又咬又抓,最后終于跑出來了。它怒氣沖沖地追音樂家去了,決定把他撕成碎片。
狐貍看見它經過,聲嘶力竭地叫:“狼兄弟,來救我啊,音樂家把我騙啦!”
狼把樹枝拽了下來,咬斷了兩根,把狐貍放了出來,它們一起上路了,都發誓要報復音樂家。路上,它們又看見了可憐的小野兔,也把它救下來,一起出發去找共同的仇人去了。
這時候,音樂家又拉起了提琴,這回他幸運多了,聲音把樵夫吸引來了,他丟下手中的工作,帶著斧子來聽音樂了。
幼兒故事6
小松鼠坐在大樹上看故事書,突然“撲通”一聲,書掉到樹下的池塘里。小松鼠急得從樹上跳下來,大叫道:“我的書!我的書!”小松鼠不會游泳,看著書往水里沉去,急得哭了起來。
他哭呀哭呀,突然一個聲音喊道:“喂,別哭了,我幫你把書撈上來了!”小松鼠抬頭一看,青蛙把水淋淋的書放在了草地上。小松鼠連忙道謝。他翻開書,卻發現書里的字寶寶全不見了。“哎呀,字寶寶丟了,這可怎么辦啊?”他又哭了起來。
小蝌蚪們說:“別著急,我們來幫助你!”
小蝌蚪們在青蛙媽媽的幫助下,把字寶寶全撈了上來,一排排地放到荷葉上曬。青蛙媽媽高興地說:“哈哈!這張荷葉也成了故事書啦!”她大聲地讀著荷葉上的字,讀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岸上的小松鼠奇怪地說:“這個故事我怎么沒看過?哦,一定是字寶寶調換了位置,變成了一個新的`故事了!”
小蝌蚪們全嚷嚷起來:“媽媽,我們要聽新故事!”“媽媽,我們每天都要聽新故事!”
“可是,這些字寶寶是小松鼠的呀!”青蛙媽媽為難地說。
看到小蝌蚪們那么愛聽故事,小松鼠便把字寶寶留給了青蛙媽媽。
青蛙媽媽說:“那以后我就讀故事給你們聽吧!”小松鼠想:我每天都可以聽一個新故事,也不錯!
每天早上,小蝌蚪們把字寶寶調換位置,然后,青蛙媽媽放開嗓門開始朗讀故事。她的聲音很嘹亮,蜻蜓、蝴蝶飛來了,小鳥也來了,大家都聚在池塘邊,靜靜地聽故事。小松鼠躺在被窩里,支著耳朵聽。小魚兒游到荷葉下,聽得都入了迷。
冬天快到來的時候,青蛙媽媽把字寶寶還給了小松鼠,因為他們要冬眠了。
字寶寶又回到了故事書上。小松鼠說:“我也每天給大家讀一個新故事!有了這些故事,這個冬天肯定會過得很快樂!”
幼兒故事7
玲藍是妹妹,玲橙是姐姐。玲藍很勤勞,玲橙卻很懶惰。
有一天,母親叫她們過來,對她們說:你門已經長大了,該到外面去生活了。我這兒有點錢,你們一起分吧!
聽了母親的話,姐妹倆把錢拿過來,各拿了100銀子,去外面生活了。
玲橙整天游手好閑,不一會兒就把100銀子花光了,成了乞丐。
玲藍可不像玲橙那樣,整天游手好閑。她把100銀子換成了20xx個小錢,存了1000元。用200元買了一幢小屋子,開了一家店。
她每天辛勤勞動賺了不少錢!她又把賺來的銀子換成了50000元,成了當地的大富翁。
過了一些日子,玲藍想姐姐玲橙了。于是,她用錢顧了幾個仆人,叫他們去找自己的姐姐。
終于,那幾個仆人找到了餓的半死的玲橙,他們把玲橙帶到主人的'家。玲橙驚奇看著那幢大別墅,心想:大富翁找我干嘛?要顧我當女仆嗎?我那么窮,她怎么會叫我呢?
這時,玲藍走了出來。她看見姐姐又黑又瘦,心疼極了。玲橙發現大富翁居然是妹妹玲藍,又驚又喜。
玲藍帶姐姐來到餐廳,請姐姐美餐一頓。玲橙大口大口的吃著大魚大肉,高興極了。她下決心也要做個勤勞的人。
從此,玲藍和玲橙都成了勤勞的大富翁,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幼兒故事8
一天,小蘋果樹看見爺爺彎著腰、駝著背,滿臉愁容,就奇怪地問:“爺爺,你怎么啦?”爺爺唉聲嘆氣地說:“我老了,蟲子都跑到我身上來了!
你老了,蟲子也都會跑到你身上去的。” 小蘋果樹聽了,說:“爺爺,我一定要請醫生來給你治病。”
喜鵲飛來了,小蘋果樹連忙說:“喜鵲阿姨,請你幫我一個忙,好嗎?”喜鵲問:“什么忙啊?” 小蘋果樹說:“我的'爺爺病了,你能請個醫生來給他治病嗎?”“你不要著急,我這就去幫你請醫生。” 喜鵲拍著翅膀飛走了。
晚上,貓頭鷹飛來了,他停在蘋果樹上。小蘋果樹輕聲問:“您是來幫我爺爺治病的吧?”“我不是幫你爺爺治病的,我是來捉老鼠的,明天,啄木鳥醫生會來幫你爺爺治病的。”
第二天,啄木鳥真的來了,他用長長的嘴巴把小蘋果樹爺爺樹干里的害蟲全部鉤出來吃光了。
爺爺的病治好了,腰也不彎了,背也不駝了,小蘋果樹和爺爺都笑了。
幼兒故事9
克里斯動物王國里有一位非常愚蠢的黑熊國王。有一天,黑熊國王向全城子民發布詔書,要招聘一位優秀的米倉管理者。告示一出,全城的小動物們紛至沓來。
國王親自面試,可是天都快黑了,國王還是沒有挑到滿意的人選。這個時候,一只小老鼠不知從哪里鉆出來,對黑熊說:尊敬的黑熊陛下,或許我可以勝任!國王皺了皺眉頭,老鼠繼續說:因為我最心愛的食物就是大米,所以我一定會看守好米倉。尊敬的大王,請您允許我來管理這個米倉吧。
黑熊早就知道老鼠的名聲不好,于是他果斷地對老鼠說:不行!你的品行惡劣,怎么能做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呢?況且,你若管理了米倉,那我的糧食豈不是都被你吃啦!你還是放棄這種想法吧!黑熊被拒絕后,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第二天,老鼠的朋友狐貍來為老鼠求情,狐貍憑借花言巧語說服了黑熊國王。老鼠順理成章的成了皇宮里的米倉管理者,還是個公務員哩!
老鼠就這樣一直管理著國王的米倉,這下好了,老鼠再也不用為了找不到吃的而發愁了。不僅如此,就連老鼠的.老婆孩子和所有家族的親戚們都不愁吃喝了。
很久以后有一天,當黑熊國王打開米倉時,竟然發現米倉里空空如也,連一粒米都沒有!老鼠竟然吃光了自己所有的大米。
而老鼠,早已不見了蹤影。
小故事有大智慧:愚蠢的黑熊國王竟然相信了老鼠的謊言,把米倉交給最愛偷吃大米的老鼠,把不適合的人放在不適合的位置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幼兒故事10
一、主題活動
由來孩子們越來越喜歡來幼兒園了,他們從家中帶來了玩具、小飾品、故事書等等,我發現孩子們都很喜歡看故事書,一次,我看到羅比帶來故事書正在圖書區津津有味地看著,我走過去說:“羅比,你帶的是什么書啊?”“小兔和狼。”“那你會講嗎?”“會。”“那你講給小朋友聽好嗎?”他搖搖頭,“為什么呢?”“你講吧,老師。”我想,他肯定是怕講不好才請我講的,于是我說:“咱們倆一起講好嗎?”他高興地點一點頭,于是,我們在間點后講給小朋友聽。第二天,有很多幼兒帶來了故事書,并請我和他們一起講,我想,既然孩子們興趣這么高,為什么不搞一個講故事的主題呢,于是“故事啊故事”的主題便在孩子們濃厚的興趣推動下產生了。首先我們請家長幫助幼兒在家挑選一個會講的故事書帶到幼兒園來,請小朋友盡量自己將給大家聽,并可以在圖書區講給個別小朋友聽,通過討論,大家都很喜歡白雪公主的故事,我們決定與小朋友共同制作白雪公主的故事主題墻,并由講故事逐漸發展到表演故事,孩子們積極愉快地參與著每一個活動,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講述能力,幼兒還從中體驗了與人分享的快樂,初步培養了幼兒表演能力等。
二、主題活動教育目標
1。 通過多種活動,培養幼兒喜歡講述故事,并能夠專心傾聽。
2。 通過幼兒帶來故事書,促進幼兒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3。 學習翻閱圖畫書,感受故事的豐富性,增進幼兒語言表達力。
4。 鼓勵幼兒參與集體游戲體驗合作的快樂,嘗試大家一起改編故事的樂趣。
5。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培養幼兒創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6。 能用適當形體動作與手表現自己對故事人物的情感和體驗。
7。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三、網絡分級指標 成人講
講故事高手 幼兒講 故事磁帶 聽故事,找故事 圖畫書分享
我會看書
自制故事錄 講故事、編故事 故事啊故事 故事接龍
白雪公主
體驗故事 音樂故事
可愛的公主
白雪公主
故事劇場 看戲時間
大家來看戲
四、環境創設與利用
主題墻面:
1、與幼兒共同創設“白雪公主”的主題墻飾。
2、與幼兒共同創設表演區,共同制作大森林的背景、環境及道具等材料。
資料:
1、請家長幫助幼兒在家挑選一個會講的故事書帶到幼兒園來。
2、開展“大家來看戲”,邀請其他班的小朋友來參加。
各游戲區相關內容:
圖書區:各種收集來故事書、磁帶和VCD。
美工區:利用舊破故事書簡帖制作新的圖書,投放皺紋紙、手工紙與幼兒共同制作表演區的背景。
表演區:提供故事人物頭飾、道具;幼兒自制門票。
家園園地:
1、利用家園園地向家長出示主題活動網絡圖及教育目標、主要內容。
2、向家長展示幼兒活動的照片及作品。
3、提出家園合作建議:請家長幫助幼兒在家挑選會講的故事書帶到幼兒園來。
可利用的教育資源:
1、 故事圖書
2、 VCD:白雪公主
五、主要活動內容
(一)、聽故事,找故事
1、感受不同人講故事的方式,增進幼兒語言表達力,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2、培養幼兒感受故事內容的豐富性。
環境創設與利用與幼兒一起收集故事圖書、磁帶。
家長工作:請家長幫助幼兒在家挑選一個會講的故事書帶到幼兒園來。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內容:圖畫書分享目標:增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過程:
1、通過教師與幼兒的談話,了解幼兒在家中一般都喜歡看什么書,自己會講什么故事。
2、請家長協助幼兒挑選一本會講的書拿到幼兒園來。陸續幾天,有幼兒將自己會講的書拿到了班里。
3、教師與幼兒共同商討圖書擺放的位置,及制作講故事的牌子。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在家喜歡看書嗎?”“喜歡”。“誰來說說你喜歡看什么書啊?” 思思:“我喜歡看《白雪公主》的書”王潤明:“我喜歡看《小豬》的那本書。” 李添悅:“我也喜歡看《白雪公主的》的書”。……“那你們都會講嗎?”有的小朋友會,有的小朋友不會。“那你們愿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看嗎?”“愿意。”教師:“我們班有許多小朋友拿來了故事書,有的小朋友在活動區和大家面前講了自己的故事,那咱們的圖書越來越多了,分不清楚誰是誰的了怎么辦呢?”宋卓成:“自己的書放在自己的包里。”教師:“那要是想講故事或者有的小朋友想借你的書看都太嘛煩了?”王潤明:“寫上自己的.名字,就分的清了。” 教師:“你們說王潤明的辦法好嗎?”“好”“可是有的小朋友把書放在圖書區,有的小朋友放在桌子上,這樣好嗎?”“不好”“那怎么辦?”“都放在圖書區”“可是和幼兒園的書就混了?”“放在桌子上”“怎么能看出來是放圖書的地方呢?”……“老師做一個牌子,以后小朋友就把自己帶的書放在牌子下面好嗎?” “好。”寫出本班主題活動的內容及通知,請家長幫助幼兒挑選一本自己會講的書拿到幼兒園來。教師請家長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書寫上名字,教師制作放書的標志。
活動小結:由于通過本次活動是由幼兒興趣點出發,因此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能夠主動參與活動,并在活動中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但通過幼兒講故事的環節看出,有部分幼兒能夠大膽地、獨立講述故事;有部分幼兒需要教師幫助講述故事;還有部分幼兒不敢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因此,在講述及大膽表現方面還需要教師的培養。
幼兒活動過程、教師推動與預設、場景及材料內容:故事聚寶盆目標:感受故事內容的豐富性 培養幼兒專心傾聽的能力
過程:
1、教師講述《故事啊故事》
2、展示準備好的“故事聚寶盆”。
3、教師將“摸”出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4、故事講完后,將“故事聚寶盆”放在語言區中。
教師:“這個盒子里面會跑出來很多好聽的故事,你們信不信?”“信”,“不信”。“讓我們來摸一摸”“剛才的故事好聽嗎?”“好聽”。“這個盒子里還會跑出很多好聽的故事,你可以到語言區去看故事、講故事好嗎?”教師準備一個“故事聚寶盆”里面裝進很多的故事書。
活動小結:通過此次活動,發現幼兒對故事的興趣更高了,不僅激發了幼兒看故事的欲望,也激發了幼兒講述故事的欲望,教師要更加注意幼兒在活動區中看書的情景,并及時給予指導。
幼兒故事11
活動背景: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而以傳授作品為主的單向性教學模式,往往不能滿足幼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自主表現的強烈愿望。教材《蘿卜兔的故事》講述了一只愛吃蘿卜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后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卜來做一輛車。為了體現以創新精神維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本教學嘗試以情景表演來代替傳統的口頭故事講述,以開放性提問為中介,以激發幼兒積極思維,自主表達為核心,展開整個教學內容。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節。
2、體驗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3、大膽想象,并能用較清晰的語言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扮演“蘿卜兔”,背景音樂。
2、水果、動物頭飾若干、輪胎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嘟嘟——
小朋友,老師這有一輛與眾不同的卡通車,我們一起來瞧瞧!
提問:(1)這輛車與別的車有什么不同呢?
(2)那這“蘿卜車”是怎么來的呢?我們趕緊來瞧瞧,聽聽。
二、進行情景表演,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引導幼兒開動腦筋并在師幼互動中發展語言。
蘿卜兔:嘿嘿,大家好!我是蘿卜兔,我住在森林里,我非常喜歡吃蘿卜。小伙伴們給我起了個名字叫“蘿卜兔”。我每天給蘿卜拔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卜長得又大又多。我可開心了!旁白:有一天,天氣很好。蘿卜兔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怎么辦呢?師:請你們幫助它想想辦法吧!(幼兒自由回答)xxx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最后蘿卜兔用最大的一個蘿卜做了一輛蘿卜車。開著蘿卜車就去旅行了。 “蘿卜兔”坐在“蘿卜車”里心里可開心啦。那路上還會發生什么事呢?仔細聽,仔細看。
2、師:前面一條溝擋住了蘿卜車的去路。怎么辦呢?誰來想想好辦法?
謝謝你們幫蘿卜兔想了這么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蘿卜兔是怎么做的。蘿卜兔用一塊小木板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向前。
3、師:哎喲,不好啦,小木板斷了,蘿卜車摔進了溝里,蘿卜兔心里真著急啊,怎么辦?怎么辦呢?(表演繼續)
師:小朋友,蘿卜兔這下可遇到了大麻煩,誰來幫幫它呀。師:你們真熱心。那我們一起來看看蘿卜兔想了什么好辦法?
師:蘿卜兔呀給蘿卜車澆水,蘿卜長出了蘿卜葉子啦,它抓住蘿卜葉,用力往上啦,哈哈,蘿卜車上來了。提問:蘿卜兔為什么給蘿卜車澆水?(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蘿卜車澆了水會長出葉子)。
師:剛才,小木板太狹窄了,所以蘿卜車掉進了溝里。這次,蘿卜兔用一塊寬木板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過溝了。三、幼兒完整看課件聽故事。
師:蘿卜兔開著蘿卜車去旅行,在旅行中遇到了兩個問題,小朋友開動了小腦筋幫它想了好多辦法,蘿卜兔很感謝你們,它想再請大家聽這個好聽的故事,然后請你們幫這個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請幼兒完整地說:我給故事取的名字是什么)。四、教師總結結束。
師:蘿卜兔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了用蘿卜做了一輛蘿卜車去旅游,如果你們去旅游的話會做什么車呢?
師:你們的小手很靈巧。一定能做出各種各樣的車的。
附故事:蘿卜兔
森林里住著一只兔子,它非常喜歡吃蘿卜。小伙伴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蘿卜兔”,蘿卜兔在自家門口種了很多的.蘿卜。它每天給蘿卜拔草、澆水,一天天過去了,蘿卜長得又大又多。蘿卜兔非常的開心!有一天,天氣很好。蘿卜兔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怎么辦呢?+(它用最大的一個蘿卜做了一輛蘿卜車,開著蘿卜車去旅行)突然,前面的一條溝擋住了蘿卜車的去路,怎么辦呢?蘿卜兔用一塊小木版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向前。突然,聽到“噶吱”一聲。哎呀,不好啦。小木版斷了,蘿卜車掉進了溝里,蘿卜兔心里真著急,怎么辦,怎么辦呢?有了,給蘿卜車澆水,蘿卜車長出葉子啦。它抓住蘿卜葉,用力往上拉,哈哈,蘿卜車上來了。這次蘿卜兔用一塊大木版放在溝上,推著蘿卜車過溝了。
教案反思
《蘿卜兔的故事》講述了一只愛吃蘿卜的兔子想去旅行,可是沒有車子。最后它想出了用最大的蘿卜來做一輛車。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耐人回味。讓我們體驗了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兒興趣,以這種講述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故事情節。為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將幼兒的注意導向對故事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過生動有趣、層層遞進的故事情節。調動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幼兒認知得到了擴展,情感得到了培養,語言的理解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班語言故事教案《蘿卜兔的故事》含反思這篇文章共5534字。
幼兒故事12
要睡覺的小青蛙
“青蛙青蛙,起床啦!”小老鼠在窗外喊。
“不要不要,我再睡會兒!”小青蛙迷迷糊糊的回答。
“青蛙青蛙,起床啦!”小母雞在窗外喊。
“不成不成,我還沒睡好!”小青蛙捂著耳朵回答。
“青蛙青蛙,起床啦!”小兔子在窗外喊。
“不行不行,別來煩我啦!”小青蛙蒙著被子回答。
不知道睡了多久,小青蛙終于睜開了眼睛,它已經睡飽啦!
它伸伸懶腰,走出家門。
這時候,它看見小老鼠、小母雞和小兔子一起有說有笑,每個人的手里都拎著一籃子小漿果。
“哇!你們去哪里啦?”小青蛙望著籃子,羨慕的`問。
“幸福超市做活動,這都是免費送的哦!”大家回答。
“啊!這么好的事兒你們怎么不叫我呀?”小青蛙有些生氣。
“我們都喊了你好多遍啦!可你總是說要睡覺!”大家說。
小青蛙撓撓頭,沒話說了。
幼兒故事13
小豬和小松鼠的沙漠之旅
小豬和小松鼠準備一道去沙漠旅行探險,它們背了一些水,帶了一些吃的,就上路了。
小松鼠一路走一路欣賞沿途的.風景,小豬則是改不了好吃的本性,邊走邊吃,邊吃邊喝,小松鼠看見了,對小豬說:“小豬,我們還沒到沙漠呢,你不要把東西吃完了,到時候我們可怎么在沙漠里生存下去呀!”
小豬卻說:“沒事兒沒事兒,我聽說沙漠里也是有水的,還有小動物,只要我們有信心,一定能找到吃的喝的!”
說完,它繼續大吃大喝,吃的撐了還在吃。
它們走啊走,走啊走,經過了好幾天的時間,終于來到了沙漠里。
沙漠的砂礫柔軟但卻滾燙,烈日當空,酷熱難耐。
小松鼠家實在是渴的受不了了,它準備拿水喝,可是當它拿出瓶子,哪里還有水呀!幸好還不是走的很遠,因此它們就只好沿途返回了。
幼兒故事14
一、《知仙不為》
一次,趙國國君趙襄子,率領十萬多人,在中山國一帶打獵。所到之處,草木踐踏,山林焚燒;方圓百里,人聲鼎沸,煙火飛揚。
這時,忽見一人從石壁中走出,并隨著煙火,徐徐上下。眾人見了,都以為遇到鬼物。火蔓延到別處,見他又從火中慢慢走出,所經過的地方,好象對他沒有任何阻礙。
趙襄子見了,覺得很奇怪,便遣人邀他來,逗留片刻。那人悄然來到襄子近旁,如入無人之境。襄子細細觀察,發現他形色七竅象人。氣息聲音也象人。
于是,襄子很恭敬地問道:“請問先生,用什么道術,使自己住在石中?用什么道術,使自己入于火中?”
只見那人目視遠方,漠然答道:“什么東西是石?什么東西是火?”
“噫!”襄子有點詫異,“適才,您出來的地方就是石,您進入的地方就是火呀!”
那人聽了,微微低頭,看了一下襄子,然后,又抬頭繼續漠視遠方,半晌,回道:“不知!”隨后,飄然而去。
魏文侯聽說了這件事,便問孔子的弟子子夏說:“那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呀?”
子夏回文侯道:“在下據從老師那里聽來的言教分析,那個人,大概是一個,已經心物融通的仙者。這樣的人,外物不能傷,游于金石,蹈于水火,也都無所阻礙。”
“哦!那你為什么不這樣呢?”文侯笑著問。
子夏搖搖頭:“這要凈心欲,絕智思才可以。我哪里能做得到?不過說說道理而已。”
“那你們的老師,為什么也不這樣呢?”文侯好奇地接著問。
“我們的老師啊,他是屬能做得到,不去做的人。”子夏欣悅地答道。
“這又是為何呢?”文侯不禁追問。
看著有點急切的文侯,子夏笑著說:“老師是為了我們呀。想想看,如果老師也象那位仙者一樣,一問三不知,那么,一旦我們有什么疑問,有什么危難,要怎么辦呢?”
文侯聽到這里,大悅。
圣人們來到這個世間,為了直接、有效地幫助我們,不惜犧牲自己身體的逸樂,與我們同甘共苦,同赴危難。所以,易曰:圣人吉兇與民同患。菩薩說:地獄不空,我不成佛。
——故事取材于《列子:黃帝篇》
二、《善易不卜》
在魯國,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一家三代魯國大夫。
一次,孔子問漆雕馬人道:“先生曾事奉過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說說,哪個要更賢明一些呢。”
漆雕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塊很名貴的龜殼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奪,就會用‘蔡’來占卜決疑。在文仲主事時期,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一次。在武仲主事時,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三次。這都是我親眼所見。至于這三位大夫誰最賢明,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聽完笑著說:“先生真會說話!”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們談及此事,贊嘆不已地說:“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別人面前議論主人的賢愚,但卻很巧妙地舉了一個實例,將事情的真相,表露無遺。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智識無力察遠,德慧無足見機,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問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說,一個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覺洞悉,事物變化的規律。”
——故事取材于《說苑》
三、《慎言鬼神》
在《論語》里,談到鬼神問題的,主要有兩處。
比如,雍也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先進篇:季路問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從上面的`話我們可看出,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現象存在的。不過,他認為鬼神道與人道,還是有差別、有距離的。最好是各安其道,不要攪合到一起。尤其對從政的人來講,把政治與宗教搞到一起,非失敗不可。所以,敬而遠之比較好。至于一般人,如果你連人道的事都沒搞清楚,沒擺平,卻要去瞎究那深層次的鬼神道問題,那只會把自己弄得更迷亂,是在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同樣道理,如果你對當下“生”的現象不清楚,那你也沒辦法了解將來“死”,是怎么一回事。你不能清醒、坦然、喜悅地面對“生”,那你也就無法清醒、坦然、喜悅地面對“死”。而惟有對生與死,都能做到清醒、坦然和喜悅的人,才有可能,超越生死。
另外,孔子對社會上一些怪異、暴力、昏亂、神秘的現象也多不談論。因為它們很容易迷惑一般人的心智。所以,在《論語》里,有“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說法。
孔子教導人們修行,走的是非常平實的路線。即注重從當下的事做起,從解決現實的人生問題做起。他不跟你談功夫,談神秘現象。用佛家的話講,他教的是心地法門,走的是智慧解脫之路。你如果對人生的現象了解透徹了,其他的事,自然就會豁然貫通。
平淡是真,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間。只要我們的心態,能變得日趨平常、平淡,那么,在哪里,都有令我們悟道、得真智慧的契機
幼兒故事15
天真冷,一只大恐龍來到誠里。“阿嚏,阿嚏”恐龍說:“真冷呀,去暖和暖和!”
小姑娘看見了急忙喊:“我家里有暖氣,進來暖和暖和吧!”恐龍伸長了脖子那腦袋探進去,可身子卻在外面,恐龍還是覺得冷。
“阿嚏,阿嚏”恐龍的碰體打的.更厲害了。老奶奶看見了,說:“可憐的孩子,你怎么不穿衣服?”
大家都來了,他們脫下了棉衣棉褲,給恐龍蓋上,可只蓋住了恐龍的腳指頭,拿被子蓋在恐龍身上,可是恐龍還是覺得冷。大家在恐龍旁邊點起了火堆,可還是冷。
這時,一群小朋友看見恐龍直大哆嗦,忙喊:“來,大家一起來運動。”于是,恐龍扔掉了棉衣棉被,和小朋友玩去了。
嘿嘿!恐龍身上還冒汗了呢。
【幼兒故事】相關文章:
幼兒故事睡前故事01-02
經典的幼兒故事10-10
幼兒的故事03-16
經典幼兒故事03-16
幼兒的故事10-19
幼兒故事03-19
[幼兒生活故事大全]幼兒生活故事03-21
幼兒故事中班故事教案07-01
幼兒故事童話故事05-10
短篇幼兒故事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