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鼻煙壺鑒別及選購注意事項
鼻煙壺,簡而言之,就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鼻煙壺鑒別及選購注意事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國初年大鑒賞家趙汝珍在《鑒賞鼻煙壺》一書中指出:“古玩的鑒別,注意點有二,一是辨別真偽;一是鑒定其優劣。先確定真偽,然后再鑒定其優劣,這是物器鑒定的常規程序。惟獨鼻煙壺的鑒別,情況卻不同,它只需鑒別器質的優劣就足夠了,不必考證它的真偽。大概是煙壺的名貴程度,完全看煙壺質料的高下和畫工及做工的粗細,而與產生的年代和制作的主人無關。質料如果卻屬珍異,做工又奇巧,無論它是何時出產,也不管它是出自誰人之手,亦為上品。相反,質料平凡,做工一般,即使是康熙、雍正朝所造,并為皇帝所用,也不值錢。所以對煙壺的真偽,不必十分注意;鑒別煙壺只要考察它的優劣就行了。”
收藏鼻煙壺必須財力、經驗累積與閱讀學習并重,切忌心急。應重質不重量,寧缺勿濫。另外應注意的是鼻煙壺的材質、色澤與完整性。材質雖然以翡翠、玉石與銅胎類較為昂貴,但也必須綜合判斷其它條件得出論斷。
收藏選購鼻煙壺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造型。選購造型悅目、優美、勻稱的鼻煙壺。有人比喻鼻煙壺的上方兩邊為“美人肩”,一定要線條優美,才有魅力。
2、原裝。鼻煙壺的壺蓋和軟木塞連著的小勺均要原裝。
3、色澤。鼻煙壺的色澤要鮮潤。
4、完整。鼻煙壺要完整無缺,無崩缺裂損之處,無退色之處。
5、雕工。鼻煙壺的雕工細致、美觀。
6、畫工。鼻煙壺的畫工要精細、干凈,無作作之感,要有藝術性。
7、壺壁。煙壺外壁要平整光滑,透明度高,沒有砂眼和風紋。
鼻煙壺的鑒定收藏
鼻煙壺以瓷制者最多,從清代康熙朝起,直至清代末期,各代帝王無不制造瓷煙壺,不過仍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制最佳。康熙期間,首先燒制的是青花瓷鼻煙壺,用的是珠明料,色彩明快,現今存甚少。雍正時期的青花釉里紅官窯鼻煙壺亦胎細釉鮮,以所燒的漿胎青花鼻煙壺較有創意,而且胎體幼薄。乾隆時注重立體感強的琺瑯彩鼻煙壺,成就蓋過青花。嘉慶的官窯青花鼻煙壺產量不多,以奇釉青花為貴,但比不上那時的雕瓷鼻煙壺那么出色。道光時大多是民窯燒制瓷鼻煙壺,數量較多,側重粉彩。不少青花色澤飄浮,厚薄不勻,釉與胎體結合不緊。民窯鼻煙壺大都無保值作用。自嘉慶至咸豐、光緒期間,造型、紋飾和題材等大都抄襲前期,具有創意的委實不多。
玉石類鼻煙壺的鑒定
玉石類鼻煙壺主要看“料泡”。用玻璃料和松香料造出的假翠玉鼻煙壺,缺乏重量感,色凋欠鮮明,透明度差,毫無“靈氣”可言。若屬玻璃料,用力摩擦其表面,便會發現壺身起毛。翡翠鼻煙壺的翠質最貴的為“祖母綠”,即深綠而質地瑩凈的翡翠。其次為“黃楊綠”,色稍黃而綠。再次是“菠菜綠”,綠似菠菜。
瑪瑙鼻煙壺的鑒定
鑒定瑪瑙鼻煙壺要注意觀察,作偽者常常把色差的瑪瑙染上鮮紅色或其他鮮艷的色彩。假瑪瑙煙壺花紋混亂,好比調和漆,而且過分光滑,并不明亮。假瑪瑙煙壺硬度差,多雜質與瑕疵。要防止作偽者把瑪瑙放入電爐中用高溫燒出“紅色”,這種紅瑪瑙叫“燒紅瑪瑙”。
琥珀鼻煙壺的鑒定
要觀察質地是否密集,若質地軟容易受刀刻飾,大多是假琥珀。市場上含有木皮昆蟲的琥珀鼻煙壺,屬人為制成的;即使琥珀里確有些微小動物,大都是缺頭缺足的。
碧璽鼻煙壺的鑒定
碧璽鼻煙壺主要看質地,碧璽色帶變化較多,晶面上有縱紋,凡是佳品,壺身內部顏色均勻,少“棉柳”狀體,透明度高。有些碧璽鼻煙壺含云霧狀,色不鮮勻,也不明亮,屬次品。清代西太后特別喜愛碧璽,一時廣為風行,價格日益提高。西太后去世后,碧璽身分一落千丈。
鼻煙壺的鑒定秘訣
由于鼻煙壺質料很多,有料質的、瓷質的、玉質的、翡翠質的、金屬質的、寶石質的等等,一般鑒賞家只能對某種質料的鼻煙壺有研究,懂得玉煙壺和瓷煙壺的,未必能認識翡翠和寶石煙壺,所以鑒別鼻煙壺時應該分門別類,逐一研究。
料質鼻煙壺的鑒定
料,即今天的玻璃。玻璃本身不名貴,故料質鼻煙壺貴在做工。做工最妙的為“古月軒彩”,其次是西洋制作的五色玻璃。那種白如水晶、紅如火齊、黃如蒸栗、藍如寶石、綠如翠玉的玻璃,也屬名貴之列。清代北京內廷所燒的料煙壺,稱之為官料鼻煙壺。康熙時的官料已甚精美,它們仿天然礦石或半寶石,顏色幾乎可以亂真。官料還仿瑪瑙、琥珀、翡翠和羊脂白玉,質地滋潤,閃閃生輝。古月軒料器,以乾隆生產最多。康熙、雍正朝也有,但為數較少。嘉慶以后就絕跡了。鑒別古月軒料鼻煙壺的關鍵是:凡古月軒一定是堆料款(字銘用琺瑯彩書寫,燒成后凸起)。此外,一定要敷琺瑯釉和琺瑯彩。清代的玻璃料中,有料胎琺瑯彩,即把琺瑯彩釉繪在玻璃上焙燒而成。清代的料胎畫琺瑯,是乾隆時的特產,多小扁圓形,通體彩繪不同的花卉圖案,有些加書吉語文字,但很少畫山水人物。花卉圖案以纖細繁復為上品,色彩要鮮潤有層次,切勿有刮損或剝落的痕跡。乾隆年制者有四字款識,用藍料書仿宋槧體,十分工整,仿品難以達致。
瓷質鼻煙壺的鑒定
鼻煙壺以瓷制者最多,從清代康熙朝起,直至清代末期,各代帝王無不制造瓷煙壺,不過仍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制最佳。康熙期間,首先燒制的是青花瓷鼻煙壺,用的是珠明料,色彩明快,現今存甚少。雍正時期的青花釉里紅官窯鼻煙壺亦胎細釉鮮,以所燒的漿胎青花鼻煙壺較有創意,而且胎體幼薄。乾隆時注重立體感強的琺瑯彩鼻煙壺,成就蓋過青花。嘉慶的官窯青花鼻煙壺產量不多,以奇釉青花為貴,但比不上那時的雕瓷鼻煙壺那么出色。道光時大多是民窯燒制瓷鼻煙壺,數量較多,側重粉彩。不少青花色澤飄浮,厚薄不勻,釉與胎體結合不緊。民窯鼻煙壺大都無保值作用。自嘉慶至咸豐、光緒期間,造型、紋飾和題材等大都抄襲前期,具有創意的委實不多。
玉石類鼻煙壺的鑒定
玉石類鼻煙壺主要看“料泡”。用玻璃料和松香料造出的假翠玉鼻煙壺,缺乏重量感,色凋欠鮮明,透明度差,毫無“靈氣”可言。若屬玻璃料,用力摩擦其表面,便會發現壺身起毛。翡翠鼻煙壺的翠質最貴的為“祖母綠”,即深綠而質地瑩凈的翡翠。其次為“黃楊綠”,色稍黃而綠。再次是“菠菜綠”,綠似菠菜。
瑪瑙鼻煙壺的鑒定
鑒定瑪瑙鼻煙壺要注意觀察,作偽者常常把色差的瑪瑙染上鮮紅色或其他鮮艷的色彩。假瑪瑙煙壺花紋混亂,好比調和漆,而且過分光滑,并不明亮。假瑪瑙煙壺硬度差,多雜質與瑕疵。要防止作偽者把瑪瑙放入電爐中用高溫燒出“紅色”,這種紅瑪瑙叫“燒紅瑪瑙”。
琥珀鼻煙壺的鑒定
要觀察質地是否密集,若質地軟容易受刀刻飾,大多是假琥珀。市場上含有木皮昆蟲的琥珀鼻煙壺,屬人為制成的;即使琥珀里確有些微小動物,大都是缺頭缺足的。
碧璽鼻煙壺的鑒定
碧璽鼻煙壺主要看質地,碧璽色帶變化較多,晶面上有縱紋,凡是佳品,壺身內部顏色均勻,少“棉柳”狀體,透明度高。有些碧璽鼻煙壺含云霧狀,色不鮮勻,也不明亮,屬次品。清代西太后特別喜愛碧璽,一時廣為風行,價格日益提高。西太后去世后,碧璽身分一落千丈。
鼻煙壺的收藏乾坤 愛好者要循序漸進切不可貪全
鼻煙
吸鼻煙的習俗,源自煙草發明者印第安人。
鼻煙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煙草末中,摻入麝香等名貴藥材,并在密封蠟丸中陳化數年以至數十年而成。吸聞此煙,對解除疲勞起著一定的作用。
鼻煙被歐洲到美洲探險的旅行家發現,帶回歐洲,很快流行一時。史料記載,意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煙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陳化,經數年而生產商業化的鼻煙。
當時法國宮廷里上至國王、王子、公主,下至仆從,都競相吸聞鼻煙,把此舉當成一種時髦。拿破侖一世也是一個嗜喜鼻煙愛好者,據記載他每月耗費鼻煙達7磅多。
鼻煙壺
鼻煙是舶來品,但鼻煙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明。
16世紀后,鼻煙通過歐洲、菲律賓、日本、朝鮮傳入中國東北地區,那兒的游牧民族在馬背上無法用煙筒吸煙。因此鼻煙傳入正適合他們野外吸聞特點,為了讓鼻煙壺具備堅固,不怕摔碰,游民們用各種玉器、金屬、骨角材料來制作鼻煙壺。
明代時,鼻煙開始從國外大量流入我國,一般用大玻璃瓶裝,重量從四兩至一斤不等。國人為了攜帶和吸食方便,一般把鼻煙放在盛藥的小瓶中。到了清代初年,國人吸食鼻煙風大盛,開始出現了以硬木、貴重金屬、珍貴野牛角制作的鼻煙壺。
史料記載,康熙吸納了一批通曉玻璃煙壺制作和畫琺瑯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內制作鼻煙壺。鼻煙壺藝術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玩賞收藏鼻煙壺成風,盛入鼻煙的用途漸至其次。中國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等都用在了鼻煙壺上。乾隆時鼻煙壺成了斗富顯示身份的東西。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成為鼻煙壺生產的鼎盛時期。
工藝
鼻煙壺工藝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內畫鼻煙壺出現于嘉慶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壺內繪制而成的。最初的內畫鼻煙壺是內壁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因為內壁光滑,不易附著墨和顏色,只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比如:蟈蟈、白菜、龍、鳳和簡筆的山水、人物等,后來,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的內面來回搖磨,這樣使鼻煙壺的內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細膩而不光滑,容易附著墨色,效果就像宣紙一樣。
材質
鼻煙壺中用玻璃制作的為最多。玻璃制鼻煙壺也被稱為料煙壺。清料鼻煙壺以康熙、乾隆兩朝制作的為佳品,其他年代也有精品出現。
中國是制瓷大國,故瓷制鼻煙壺也非常盛行,數量也很多。瓷鼻煙壺以清乾隆年間制造的為上品。道光朝時以繪制蟈蟈圖案的瓷鼻煙壺也很名貴。瓷制鼻煙壺種類很多,有三彩鼻煙壺、青花鼻煙壺、紅彩鼻煙壺、琺瑯彩鼻煙壺等。
瑪瑙鼻煙壺多產自遼寧,因為遼寧瑪瑙出產較多。瑪瑙是貴重礦物質,故此瑪瑙鼻煙壺上面的彩雕圖案精美絕倫,深受藏家喜愛。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材質的鼻煙壺外,還有用琥珀、大理石、核桃、葫蘆、紫砂等材質制作的鼻煙壺,其中不乏精品。
收藏
珍罕的鼻煙壺外型小巧玲瓏、易于收藏,又集雕塑、字畫、陶瓷等藝術精萃于一身,更因鼻煙壺的升值潛力驚人,二三十年前只值一二百元的鼻煙壺,升值可達幾十萬元,高達兩三千倍之數,故成為近年來收藏愛好者爭相收購保值的新寵。
但專家指出,鼻煙壺是個大家族,收藏要循序漸進,不可貪全。京、魯、粵、冀四大流派的內畫藝術各有特色,尤其晚清至民國間有些名家所繪的內畫,畫意無窮,令人愛不釋手。但大名家的作品因為仿品太多,買時要留意其筆法和畫工是否有雕鑿痕跡。剛開始接觸鼻煙壺收藏的愛好者如果在鑒賞上不成熟或無把握,則最好在拍賣場上購取或向可靠的商家尋求。
照相法內畫鼻煙壺的鑒別
最近幾年,內畫鼻煙壺中出現了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的作品。目前市場上多數內畫鼻煙壺是這種產品,在勢如波涌的鼻煙壺大潮中,如何鑒別這種鼻煙壺是鼻煙壺收藏家面臨的新課題,也是藝人對鼻煙壺收藏家認真負責的一項責任。
目前內畫鼻煙壺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鉻酸鉀.明膠.著色劑(通常是墨汁)充分混合制成制劑。
1.將放大的畫面素描稿拍照,制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膠,重鉻酸鉀,著色劑混合成制劑,均勻的涂布在在鼻煙壺的內壁上。
3.將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準備好的鼻煙壺上,然后用強光照射,其時,經光線照射的部分重鉻酸鉀和明膠起反映,將含有著色劑的顏料固化在鼻煙壺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沒有固化的多余的制劑,留下來的是有顏色的素描稿。
5.藝人在素描稿上繪制著色直至完成作品。
適用鼻煙壺范圍:人物畫、肖像畫、部分山水畫、書法。
鑒別要點:人物畫
1.由于鼻煙壺是立體結構,光線透過底片的時候邊緣線條會出現模糊現象。
2.線條深淺一致,沒有過渡,僵硬死板,干枯少韻味,沒有手工繪畫的線條富有變化.用高倍放大鏡看照像法能明顯的看出顆粒狀.但有的藝人將底稿照的很淺淡,再用手工描畫一遍,這樣的手工和照相結合的畫面要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才可見蛛絲馬跡。
3.凡是用照像法制作的內畫鼻煙壺一般都是大量的制作,重復樣子很多,如果出現基本上相同的線條就能確定是照像法(不能看色彩,因為色彩都是人工)。一般生產大批相同的畫面要分揀不同的地點出售,他們也盡可能的將相同的畫面交叉混合.最近有些藝人將一些復雜畫面用照像法制作素描稿, 一般一個圖樣只搞出極有限的作品,收藏家難于找到相同的畫面比較。
肖像畫
一般藝人只用這種方法制作出很清淡的素描稿,然后在素描稿上繪畫,目前無法鑒別這種作品。
山水畫同人物畫,注意樹石的線條。
書法很好鑒別,不用放大鏡就能看出沒有變化深淺一致的筆劃。
鑒定的意義
中國古代的畫家有"九朽一罷"的說法,朽指作畫用的木炭條,就是說修改九次才能定稿。說明一幅作品在起稿過程中付出了艱辛勞動.但定稿時也要用 一些省力的方法進行,譬如用"漏印法"將稿拷貝在宣紙上.從這里看畫家制作一幅作品要通過拷貝才能定稿.但這并不是說畫家一旦定稿后就可以按此稿制作相同的。大量的作品,如此就成了印刷品。
筆者認為,用科學方法在某道工序上改革,達到省力。達到某種效果應該是可以的,現在陶瓷上普遍采用的過稿就是一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內畫鼻煙壺目前如此"廉價"也是采用了較先進的工藝才能將成本降下來.才能使這一工藝大眾化。但如果用這種方法欺騙世人,將內畫工藝的最基本的技術省去,
成為"印刷機"式的藝人,就是一種欺世漁利的惡劣行為。目前多數人并不知道內畫鼻煙壺有此方法,市場上的大量廉價的內畫鼻煙壺多數是這種"產品"。
最近,用"科技"手段制作的精細大場面的內畫鼻煙壺已經進入市場,不少收藏家用高價購買了這種作品.因此,認真鑒別這種作品是當務之急。
怎樣鑒賞鼻煙壺
中國鼻煙壺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晶,玲瓏之態讓人愛不釋手,在上世紀80年代末逐步形成了收藏鼻煙壺的熱潮。鑒于鼻煙壺板塊在國內市場上才剛剛走強,相信未來的3~10年間,鼻煙壺的投資和集藏將迎來歷史性的黃金時刻。
歷史悠久的藝術品
鼻煙壺是隨著鼻煙的逐步流行而出現的便攜盛器,早在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后,即將原產在美洲的煙草帶到了歐洲,吸聞鼻煙也于16世紀盛行歐洲。明朝萬歷九年,意大利教士利馬竇來中國傳教,開始把鼻煙壺帶到中國,當作提神醒腦活血防疫藥品,治療風寒、頭痛和鼻塞等癥。鼻煙輸入中國后,開始只在上層社會中流行,后來一般的市民、商賈中也有人染上了聞鼻煙的習慣。
中國自制的鼻煙壺不晚于清初,據清康熙十四年王士禎《香祖筆記》中記載,當時不僅內府制造貯鼻煙的玻璃瓶,而且在民間也大量制造,只是稱之為“瓶”而非“壺”。清朝的康熙皇帝思想放,胸懷博大,樂于接受和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文化,他在與那些有真才實學、懂科技的外國傳教接觸交往中,學會了吸聞鼻煙,并養成嗜好。如此上行下效,吸聞鼻煙習俗從宮廷蔓延至民間,作為盛放鼻煙的專用器皿——鼻煙壺也從宮廷流向民間,到康熙朝中后期,宮廷已設制造鼻煙壺的作坊,材質和工藝均出現了飛躍式的發展,此后鼻煙壺的藝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精品薈萃、異彩紛呈和琳瑯滿目的家族。所以真正意義上流傳至今的鼻煙壺,應該以康熙年間的為最早,到清雍正、乾隆時期則達到了高峰。此外,清代末葉又出現一種精美的內畫鼻煙壺,其工藝技法變化無窮,各色精品美不勝收,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清朝末年以后,旱煙、水煙和紙煙的出現逐漸代替了鼻煙,鼻煙壺最終也被社會所淘汰。但作為“集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鼻煙壺繼續為人們談論、研究、收藏和玩賞,近年來則開始作為古玩投資品而受人們的重視。
種類繁多增趣味
鼻煙壺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但傳入中國后卻在能工巧智慧的運用下,將普普通通的外國玻璃制鼻煙壺演變成蔚為壯觀的各種形式藝術品,而縱觀各類藝術收藏品,也很少有像鼻煙壺那樣能夠集各種材質、工藝、造型、紋飾于一身的工藝品,且變化無常,鮮見重復,玲瓏之態更讓人愛不釋手,堪稱集中華傳統優秀工藝美術之大成。無怪乎有人這樣評論中國清代制作的鼻煙壺:
“小小鼻煙壺,集歷代文化藝術精于一爐,沒有一項中國藝術工藝中能集這么多工藝變化于一身。”
鼻煙壺種類繁多,從質地上分有玉石類、寶石和晶石類、內畫煙壺、料煙壺、雜煙壺等;
從工藝上講則融匯了雕刻、書畫以及工藝美術諸領域的各種技法流派; 從造型上看更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
紋飾則多姿多彩、應有盡有。其中身價較高的集中在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間,如巧作瑪瑙(白玉),套料玻璃,粉彩、琺瑯彩(銅胎、瓷胎、料胎)以及名家內畫壺等。
市場價格上漲快
盡管很長時間內,國內藏家并不重視鼻煙壺的收藏與投資價值,視其為冷門品種,但隨著近年來鼻煙壺的拍賣價格不斷走高,許多投資者開始對這一過去問津者不多的板塊青睞有加。事實上,鼻煙壺在近20年中的價格一直在攀升,如1992年4月1日香港佳士德公司舉辦的一次中國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清代乾隆年制的金胎掐絲琺瑯仙鶴紋鼻煙壺即以104.5萬港元高價成交,創下了當時世界鼻煙壺拍賣紀錄。1996年春季的北京翰海鼻煙壺專場再現高潮,此場拍賣總成交額1441萬元,其中一件4.7厘米高的清乾隆粉彩軋道西蕃蓮紋鼻煙壺拍出104.5元;
3年之后,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粉彩描金葫蘆形鼻煙壺以115.5萬元成交。到了2000年天津文物公司春季展銷會拍賣專場上,一件清乾隆料胎琺瑯彩山水鼻煙壺,拍賣前的估價僅30萬元,但最后卻以驚人的242萬元成交價,創下了內地鼻煙壺拍賣的最高紀錄。更值得鼻煙壺藏界驕傲的是,2004年4月25日香港佳士德推出李公偉先生鼻煙壺珍藏專場拍賣會,一件估價高達130萬~180萬港元的清乾隆御制白料琺瑯彩牡丹翠鳥鼻煙壺以230.375萬港元造了鼻煙壺拍賣世界紀錄,而晚清、民國時期的水晶內畫“壽臣”畫像鼻煙壺(馬少宣款),則以174.375萬港元創造了單件內畫鼻煙壺世界紀錄,整場2330.978萬港元的總成交額,使得其與內地的中型藝術品拍賣會相媲美,鼻煙壺的名聲由此遠揚,并在內地掀起了一股投資浪潮,鼻煙壺的身價更是快速飆升。
集藏可從多方入手
集藏和投鼻煙壺,必須考慮質料、工藝和年代等因素,初入道者需先宜后難,切忌一步登天。由于鼻煙壺的質料多,有瓷質、料質、瑪瑙、玉質、金屬質等等,可謂包羅萬象,家族龐大,選擇收藏時應控制自己的收藏范圍,而資就必須考慮量力而行,選擇那些價位適中、潛力巨大和材質與工藝上乘的品種。
通常存世量較多的是瓷、玻璃、瑪瑙和玉等材質的鼻煙壺,其中瓷質鼻煙壺世量最多,市場價格也較低,初入門者可以選擇瓷質鼻煙壺集藏鑒于近年來瓷器的價格呈快速上揚狀況,由此瓷質鼻煙壺的投資空間不小,投資者應重點切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制的瓷質鼻煙壺,初入道者可花小資金從青花、青花加紫瓷質煙壺入手,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后,再逐步向粉彩、琺瑯彩等較高檔次的瓷質煙壺深入。
料質鼻煙壺目前藏市中流通得較多,大都具有做工精致,質地滋潤等特點。購買此類鼻煙壺時,可先購買一般價格不高的單色料鼻煙壺,然后向套多的鼻煙壺深入。此外,瑪瑙材的鼻煙壺價格較高,而玉石類鼻煙壺近段時間升幅較大,其中雕工精美的羊脂玉系上品,價值不菲,投資者近期可考慮介入普通的白玉和青玉鼻煙壺入手。另外,目前藏品市場上還有用特殊材質制成的鼻煙壺,如橘皮鼻煙壺、石榴鼻煙壺、椰殼鼻煙壺、葫蘆鼻煙壺等等,但這類鼻煙壺不僅覓,且易遭蟲蛀,保養起來十分困難,盡管市價并不高,但投資者需考慮保存的問題,目前尚非投資主流品種。
值得關注的,在清嘉道光年間即創制的內畫鼻煙壺近年來異軍突起。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內畫是藝術家們以玻璃、水晶和茶晶等料為壺坯,用特制的變形細筆,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手內繪精妙入微的畫面,作畫時氣收于丹田之中,力發于手腕之上,精細之處非目力所能及,可謂鬼斧神工,所以被譽為奇特的、瑰麗的、富有價值的藝術珍品,令人如癡如醉。
內畫鼻煙壺以1949年為界限分為新、老內畫鼻煙壺,投資以此作為分類,老內畫鼻煙壺的價格頗高,尤其是名家作更是千金難求,如京派代表人物馬少宣、葉仲三和丁二仲與魯派代表人物的畢榮九、孫星五和薛萬京等的內畫鼻煙壺作品。鑒于他們創作的老內畫鼻煙壺具備較高的審美與收藏價值,盡管未來的升值空間較大,不過目前的市價也不低,普通投資者較難承受。相對言,1949年之后出現的新內畫鼻煙壺價格較低,但些代表人物的作品同樣體現出較高藝術價值,市場前景非常看好。相信未來的3~10年間,鼻煙壺的投資和集藏將迎來歷史性的黃金時刻。
鼻煙壺選購技巧
現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于一身,采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如今鼻煙壺在收藏市場中越來越受到收藏家們的喜愛,那么您知道在選購收藏鼻煙壺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嗎?
選購收藏鼻煙壺時,除了講究物料本身的上佳品質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造型。選購造型悅目、優美、勻稱的鼻煙壺。有人比喻鼻煙壺的上方兩邊為“美人肩”,一定要線條優美,才有魅力。坊間一些粗劣鼻煙壺,壺身不勻稱,故談不上“美人肩”。
2、原裝。鼻煙壺的壺蓋軟木寞連著的小長把細匙皆要原裝。換上后仿的或另一個舊壺的細匙,皆會有接駁痕跡,要注意觀察。有些琺瑯瓷,內繪部分或雕花等,是后來修補或加工的。皆非原裝。有些翡翠鼻煙壺的部分浮雕是后來修補上去遮掩瑕玷的,要特別細心觀察,要用十倍放大鏡察看和比較。
3、色澤。鼻煙壺的色澤要鮮潤,劣貨多數呈“化灰”似的色調
4、完整。鼻煙壺要完美無損,無崩缺裂損之處,無褪色之處。
5、雕工。鼻煙壺雕工、畫工均要上乘。不可草率。
收藏鼻煙壺貴在精,寧精勿濫;不要以不合理的高價收購鼻煙壺、應靜待時機、不能操之過急。
【鼻煙壺鑒別及選購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選購魚油時如何鑒別真假03-21
選購家具的注意事項10-18
選購冷柜注意事項04-13
關于選購包包注意事項10-19
硬盤選購的注意事項有哪些04-18
選購貂皮大衣時的注意事項10-08
如何鑒別梨子08-21
如何鑒別羊毛被09-26
如何鑒別牛奶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