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
在家園溝通中,幼兒園占有主導地位,幼兒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中來。這有利于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園溝通的有效策略
(一)溝通方式“因人而言”
每個家長都是獨立的個體,而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家長。所以教師要熟悉每個家長的類型。
1.“放任型”家長
對于這種類型的家長、老師要讓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直接給予教育意見,家長很難接受。教師可以根據每天孩子的表現及時與家長交流。通過自己認真地觀察,用誠懇的溝通態度、專業的幼教知識,耐心、細心地與家長溝通,慢慢轉變家長的教育思想,將教育理念與教育目標慢慢滲透給家長。在思想上逐步與家長達成共識,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贏得家長的認可和配合。
2.“溺愛型”家長
對于此類家長,首先教師要用自己的責任心、愛心、耐心獲得家長的信任。在以后的教育過程中,通過日常的溝通讓家長意識到過分溺愛的弊端。學會愛與放手,給幼兒獨立成長的機會。只要老師用心與家長交流,一定會贏得家長的配合與信任,許多教育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二)溝通觀念“吐故納新”
教師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心態與家長進行溝通,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而這種尊重、平等、公平、相互信任的關系,是在平時的工作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從晨間入園、晚間離園、路上偶遇,你的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暖心的問候、一個友好的眼神,都會讓家長感受到親切和友善,而這種親切和友善架起了家園溝通和信任的橋梁。
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教師們的疏忽,類似孩子落東西的事情會偶爾發生,在與家長溝通時要親切和善,畢竟教師們眼中的小事在家長心里卻是大事,如果教師們換位思考,將每一件事做細,一定會換得家長的信任。
(三)溝通技巧“直入內心”
利用幼兒入園離園的時間與家長進行簡短溝通,是教師常用的溝通方式。溝通過程中要關注到每一位家長,即使有些家長沒有特殊的事情,老師也要將自己的一個眼神、自己的一聲問候、微笑傳達給家長,讓每一位家長感受到溫暖和親切。如有特殊且不是緊急情況需要個別溝通,老師要提前和家長約好時間,免得突如其來的造訪讓家長措手不及,引起家長的不滿,不但達不到溝通的目的,反而適得其反。
教師是家園互動的主導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不但要認真觀察記錄每一位幼兒的在園情況,而且要了解每一位家長的需求,及時做好家長思想與行動上的溝通。避免溝通不及時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產生矛盾家園,影響家園共育。
教師在瑣碎的工作中,偶爾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面對這些事情,教師要敢于面對并有勇氣去解決。在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并引起家長之間爭論后,教師要在工作中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消除家長對教師的不滿。這樣不但獲得了家長的諒解,還贏得了家長的信任,為以后的家園共育打下基礎。
(四)發揮榜樣效應
“賞識教育”適用于幼兒,同樣也適用于家長,家長也是需要表揚的。在家長會或者班級群里,老師可以表揚一些積極配合幼兒園工作的家長和與幼兒互動的事情,進而帶動其他家長,發揮榜樣的力量。在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方面,開始只有個別家長會堅持陪孩子閱讀并在群里打卡,沒有達到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教育目的。
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每天表揚堅持閱讀的小朋友和家長,并鼓勵小朋友繼續加油。對堅持好的小朋友和家長給予獎勵,如“閱讀小達人”獎狀、“最美書香家庭”稱號等,并在班級群里展示幼兒的閱讀成果。久而久之,看到閱讀的好處,家長們就自動自覺加入進來。教師通過“榜樣效應”以及科學的溝通技巧,達到了教育目的,實現了家園共育。
(五)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
幼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千差萬別,但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家庭背景、教育素質如何,在教師的眼里他們只有一個身份就是家長。而老師的心愿就是教育、保護好每一名幼兒,只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家長,做好家園共育,才能呵護好每一朵花朵。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對自己日常的工作不斷地進行反思和總結,才能不斷提升自我。
幼兒園教師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
"三明治"溝通法
坤坤入園后表現特別自由,經常爭奪別的孩子的東西。離園時帶班老師想向家長反映情況,可坤坤轉身就踢了老師幾腳,爸爸在門口看到這一幕,伸手準備狠狠揍孩子,被我及時制止了。可到家里爸爸還是揍了孩子,媽媽第二天找到老師大鬧。我把坤坤的媽媽請到辦公室,給了她一塊"三明治"——先表揚,后批評,再肯定。
媽媽都有很強的母愛,只是我們要學會引導愛的正能量。我給坤坤媽媽放孩子在園的錄像后,家長就了解了孩子的情況。我鼓勵家長說,坤坤愛勞動、課堂上回答問題也不膽怯,你們是很有教育方法的家長。家長得到真誠的賞識后,面露喜色,這時我開始與家長溝通如何引導幼兒,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后來坤坤的家長,每天來都主動匯報孩子的情況,我們也不斷把好消息帶給家長。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不要有問題時才溝通,才去找孩子的優點、家長的優點,平時應多交流多發現,多發自內心地去賞識家長,建立友誼。
宣傳欄里的交流
宣傳欄是家長最喜歡關注的地方,對加強家園共育也有積極的作用。
農村家長往往農活忙不愿配合幼兒園。我在組織"小擔架"活動時,請家長與孩子共同準備一根1米長、直徑1厘米的小木棒。口頭告知后,又在宣傳欄目中做了通知,最后只有幾個家長帶了。于是我就利用宣傳欄,把按要求配合活動的兩位家長提出表揚,并發給他們的孩子一個小獎品,讓孩子帶回家獎勵父母。家長得到賞識后,帶動了其他的家長帶來更多的小木棒。以后的活動家長都會認真看宣傳欄中有哪些要求。每個人的內心都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家長送孩子來接受教育,其實他們也想學習,也需要得到認可。
"家長教育家長"
很多老師在開家長會時會批評家長,讓家長沒了面子、傷了自尊,回家拿孩子撒氣。換種方法也許會更好。
我們幼兒園需要出示接送卡,剛開始家長都認真配合,后來與老師熟了,有的家長就以各種理由不拿卡了。在家長會上,我沒有批評家長,只對一直堅持拿卡的家長說:"感謝你們一直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您高度的責任心我們全體老師都很欣賞,相信您一定會培養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這以后,家長們開始都堅持拿接送卡了,如果個別實在沒帶,都會再三說明原因。其實這就是蔡偉忠老師在《幼兒園教師實用手冊》一書中講到的"家長教育家長"。
把握對家長的賞識,會有一個陽光心態在互相傳遞,讓家長影響家長,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共同教育孩子,才能提升教育質量。
幼兒園家長溝通方法
1、電話短信聯系
訪問是一種最常用也是最便捷高效的溝通途徑。通過電話訪問,教師和家長能夠及時溝通孩子在成長學習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問題。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建立電話聯系,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要選擇與家長溝通時,盡量不要打擾家長的工作,可以采用約定時間或事前詢問的方式和家長進行交談,例如:“我明天下午2:00-2:30打電話給你,想向您了解一下這段時間幼兒……”;如果沒有事前約好,在電話接通以后,可以直接詢問,例如“我想現在和您談談幼兒的情況,您現在方便嗎?”等等。電話交流缺少當面交流面部表情和身體語言的溝通,對于平時溝通不多的家長,都是對于語言的尺寸把握應更加嚴謹,盡是避免和家長半開玩笑或者用調侃的語氣談論幼兒,都是盡可能地使自己的語言條理清楚,態度真誠,語氣委婉,讓家長能夠清楚理解都是所要表達的意思。
2、家訪
家訪有助于增進教師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情感交流的好方式。通過家訪教師就可以詳細地了解幼兒的家庭狀況及幼兒的健康狀況、智力水平、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還可以了解到家長對于幼兒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從而進行恰當地引導。在交談中,教師要有誠懇的態度、親切的話語,這樣能使整個家訪過程充滿友好氣氛,拉近彼此的距離,使家長對教師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有些平時在幼兒園不便談論的話題,在家訪過程中可能盡情交流,以便達到家園一致。
3、家長會
以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工作,增加家園溝通,交流雙方的教育經驗和方法。開學初或期末,針對班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生活、學習等情況,及時召開家長會,家長會的組織形式可多種多樣。每個學期所開的家長會要有所變化,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家長會活動場景吸引家長主動參與。教師主要介紹幼兒園基本情況、課程開設、學期計劃、幼兒作息、家長配合等,除此以外,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向家長宣傳科學的保教方法和先進的保教理念。在會中與家長互動,每個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教育效果的差別也會很大。教師在會前設計一個話題——“你說、我說、大家說”。引發家長討論,讓家長們用教育實例來說話。幫助家長們提升共有經驗,共同促進了幼兒的發展。
4、幼兒成長手冊
每位幼兒應都有一本成長手冊,教師平時就要做一個有心人,教師定期以書面的形式向家長匯報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情況,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與表現。如:把幼兒在班上的表現或講過有趣的話語等記錄下來,做過有意義的活動照片拍下來,教師再進行裝飾,粘貼起來。定期給孩子帶回家,帶回家之后,家長則把對孩子的希望和在家里的表現、家中趣事等及時填寫,讓教師及時了解。
5、開放日活動
通常幼兒園會在適當的時候選定“開放日”,請家長走進校園聽課,參加活動,面對面的交流,共同參與校園的工作。家長開放日是個平臺,能夠真正讓家長走近教師和學生,進一步增進家園之間的聯系。教師一定要精心準備,要讓幼兒在課堂中動起來,讓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最真實最完美的一面,最好在課堂中能與家長互動起來,增進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系。讓家長在這半日活動中一直處于開心興奮狀態,那他們就會認為幼兒每天都是這樣開心的,幼兒園真好!
6、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一般由各年齡段幼兒家長代表組成,是指為了更好地參與幼兒園民主管理、監督評價教學行為而由幼兒家長成立的組織。教師要充分發揮家委會示范、帶頭、傳播的作用,家長委員會和家長是同一層面的,一些需要家長配合的事情,讓家長委員會成員出面,更有說服力,工作會容易許多。在選擇家長委員會的人選的時候,教師要慎重,更好的促進幼兒園教育。
7、家長講座
幼兒園不定期請專家或權威人士舉辦有關幼兒的專題講座,傳授家長教育培養孩子的知識,宣傳先進的教育理念,改正錯誤的教育方法。
8、約談
約談是為了彌補平時與個別家長溝通較少或家長長期忙于工作的。例如有的幼兒長期由祖輩接送,家長對幼兒在園情況一無所知,更別提家園合作了。為保證信息更好的傳達,我們可以采用約談的方式。談話地點應選擇在比較安靜的不會被人打攪的午睡室或是會議室里,盡是回避幼兒,座位以面對面為宜。可以請家長先談談他們的教育觀念及對幼兒園的看法要求,以此來了解家長的想法與立場,再確定談話的切入點。
9、家園窗
家園窗是向家長提供幼兒園教育活動信息的地方,它的內容包括各類計劃、溫馨提示、育兒錦囊、需要家長合作完成的事情、幼兒活動剪影等,也可以根據各班特色自行安排家園窗內容。里面的內容可結合教學主題,教師要及時的更換。
10、利用假日時間,增進教師與家長的友誼
家長自己利用假日時間組織活動,教師可以協助家長組織,教師要做好家委會的組織工作,指導家委會進行分工合作,盡量讓家長合作操作,教師利用活動的機會和家長多多交流,增進教師和家長間的友誼,為家園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1、建立QQ群
QQ群是一個家長們和老師們相互交流的平臺,可以與其他家長分享孩子學習路上的經驗與得失。在群里家長不僅可以了解到所需信息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商討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可以向班級老師提意見,增進家長和老師們的關系。
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幼師的態度必須謙和,需要尊敬家長,將自己放在和家長同等的位置上,切不可將自己視若教育學者的高度,將心比心和家長溝通。要善于傾聽,用自己的真誠換來家長的信任,時常交流促進幼兒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還拉近幼師和家長們彼此間的距離。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技巧】相關文章:
有效溝通的技巧11-07
有效的溝通技巧11-28
有效的溝通技巧06-24
有效的職場溝通技巧11-07
有效的溝通技巧通用12-30
[優選]有效的溝通技巧05-22
有效的溝通技巧通用01-27
有效溝通的技巧心得10-08
與學生有效溝通技巧08-29
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技巧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