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主任和家長如何溝通好
導語: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得好,可以共同協作、密切配合、有效解決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是班主任的一門必修課。那么怎樣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班主任和家長如何溝通好
一、必須具備的兩點意識
1.要有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識
家長和教師在經歷、經驗、思想水平、知識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決定了教師與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論在任何情況下請家長到校,都應主動給家長讓座、面帶微笑,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要求家長到校時更應注意:主動和家長聯系,以表明老師的誠意和態度;在與家長談話時,要尊重家長,不當家長面訓斥學生;在一個單獨的環境里向家長說明情況,征求家長意見,形成共識;雙方共同教育學生,達到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
2.與家長聯系溝通要有理性意識
與學生家長交流要避免隨意性和情緒化。和家長交談前要詳細準備好約見的主題和目的,注意從多方面收集學生的信息,設計和家長交談如何切入主題、如何結束,如何談學生的優點和問題。會見后,要及時總結自己在交談時方法是否得當,還應考慮如何向學生和其他教師反饋約見家長的情況,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再和家長交談時需要改進和注意的方面。
二、班主任與家長交流和溝通時的一些心理技巧
1.溝通前的準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強調環境對教育的重要影響。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物質環境是育人的一種財富。“依我們看,用環境,用學生制造的周圍情景……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上海市兒童少年心理發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響最大。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個有問題的家庭。從實際來看,離異家庭或單親家庭中的學生性格多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進取心特強而脾氣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進取。所以,我們說,環境塑造了人。
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搞清楚學生的生活環境,掌握學生性格成因的“環境因素”有助于我們對癥下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長是溝通的第一原則
尊重家長、善待家長,是做好家校溝通工作的前提。不能一見面就告狀,埋怨數落家長。結果會使家長產生逆反心理,與教師對著干。教育是理性的行為,與家長的溝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家校溝通的正常開展。
3.見面溝通時要先揚后抑,讓家長的心理有一個適應過程
教師與學生家長接觸,往往離不開評價學生。在家長面前評價學生,首先要肯定學生的陽光面,肯定主流,肯定進步,肯定成績。這樣彼此之間容易達到心理平衡。我們應該極力避免在與家長的交談過程中,由于學生所出現的問題,產生教師和家長相互責備對方“沒有教育好學生”的心理阻礙,導致搞僵關系。其次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客觀地、全面地評價每個學生,使學生家長聽后,覺得這是教師的肺腑之言,感到學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與家長的愿望相一致的,從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學生。再次要講究方式,尋找共同語言,更要注意語言技巧。切忌挫傷家長的自尊心。
4.用教育理念來分析、說服家長
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并不見得對學校非常放心。當我們教育學生的時候,有的家長會想:“這么點小事,何必興師動眾!”根本不去想,老師這樣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需要同家長交流教育的理念,不僅要告訴家長怎么教育學生,還要說明為什么這樣做。說服家長認同我們的教育措施。如果沒有教育理念、目的、目標的交流,家長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會支持你?應讓家長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賴的人。他的孩子交給你,一百個放心!
三、幾點溝通的策略
1.重視第一次家長會,給家長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家長會就顯得格外重要。班主任要高度重視,精心準備,著裝得體,給家長良好的第一印象,博得家長的信任。
2.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
與學生家長交流與溝通時,講究一個“誠”字。只有誠心誠意,才能打動家長的心,使他愉快地與你合作,有效地促進家長科學地開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不管是家訪還是家長來學校交換意見,應該立即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這個家庭的朋友,盡量做到起身歡迎,端水讓座,家長臨走時要起身相送。而且要使用文明用語,如“您好”、“請坐”、等等。這樣就會使家長明白你是一個很有道德修養的班主任,為彼此間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補充因素,兩者配合默契,產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顯著。要使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關鍵在于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無論運用何種方式、何種技巧與家長溝通,最為關鍵的是要以誠待人,以心換心,這樣才可以架起家校之間溝通的橋梁。
【班主任和家長如何溝通好】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和孩子談性03-31
家長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07-26
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02-21
家長如何安慰和鼓勵高考失意的孩子06-28
初中班主任如何與家長溝通08-29
班主任和家長溝通的原則08-18
班主任如何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精選5篇)03-10
家長如何和幼兒園共同教育幼兒03-25
孩子如何與家長溝通03-17
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