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班級管理方式和措施
導語:班級管理是一項非常辛苦而瑣碎的工作,不付出艱辛的勞動和辛苦的汗水是不會得到收獲的。當然想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使每個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是每個班主任的愿望,也是所有科任教師的愿望。
班級管理方式和措施
一 激發學生自我教育的動機
(一)指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
信心對于一個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它是自我教育的起點,是自我教育的希望。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就能提高學生的信心。在三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我班開展了“照鏡子與轟炸彈”的班隊活動。活動要求學生先找出自己的優點,再找出其他同學的優點。這使大家認識到,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也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從而讓每位同學都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指導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
十個手指有長的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有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點,才能開展自我教育。在開展了“照鏡子與轟炸彈”的活動之后,我們緊接著又開展了“找缺點”的活動。通過個人講,相互評,每個人都找出了自身的缺點。學生懂得了人人都有不足的地方,大家都應正視并改正自己的缺點。
(三)激發動機,完善自我
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因。在充分了解自己、認識自我之后,學生才能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課余我們組織學生讀科學家、名人的故事,看《離開雷鋒的日子》、《一個也不能少》等有意義的電影,并讓學生記錄先進人物的事跡,加深自我體驗,從而增強自我教育的自覺性。
二引導學生參加自我教育的實踐活動
從事實踐活動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本途徑。一方面,實踐活動要求有相應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實踐活動又提供了應用和鍛煉能力的機會。班主任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實行責任制,進行自我管理
我們班級里的各項工作都分配到人,實行責任到人。由于各項工作都有人負責,因此,即使班主任不在,也能按部就班,正常開展工作。在這過程中,班主任并非不管,而是仔細觀察,發現其中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定期進行總結和表揚,以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2.設立“學生班主任 ”,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學生“自己會”。學生是班級的主角,班主任的責任就在于領導學生當好主角,使之具有自主意識、自治能力。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改變了傳統的封閉型班級管理體制,建立了開放的、民主的,有學生參與的班級管理體制――設立“學生班主任”,按學號每人輪流當一天“班主任”。在這一天內,其工作職責是組織全體同學參加集體活動、做個別學生的思想工作、督促檢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
“學生班主任”制度的`設立,可把教育者對學生的要求較好地內化學生自己的意和行動,變“別人要我干”為“我必須這樣做”,從而增強其自我管理的自覺性。
三引導學生正確進行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既能使學生得到自我評價的反饋信息,又能加深學生對自己行為的自我認識,是深化了的認識過程。中學生評價能力的發展規律是,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從評人到評己,從片面到全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學生生活在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里。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學生見識的局限性及學生評價能力的發展規律,都要求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對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低年級,老師要讓學生講清事件事實以后,再談談最喜歡誰,應該向他學習什么。對于班內的好人好事,老師要讓學生評議,然后再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意見。在中年級,學生不僅要評價事情的本身,不要評價事情發生的原因和后果;做好事的同學要講講事先想些什么,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做錯事的同學也要說說做錯的原因,認清后果。到了高年級,一般學生能初步排除他律的影響,形成自我的價值觀。在這個階段,學生要會用聯系的、發展的、變化的觀點去分析雖人或自己,并能作出正確的評價。
四 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教育這一系統中,教師是控制系統,學生是受控系統,但是,學生不僅是受控系統。但是,學生不僅是受控系統,同時也是具有自我組織能力的自控系統。他能提出自己的目標,能接受或拒絕教師的控制,能按自己的主張主動行事。因此,只有控制和自我控制結合起來,把教師的控制轉化為自我控制,才能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自我控制表現在堅持有目的的行為和制止不符合道德的行為上。中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處于逐步發展中,低年級憑興趣的成份多些,自控能力差些,到了高年級自我控制能力發展較快。
1自定目標,啟發自覺
自控的實質就是控制自己朝自己朝著既定目標前時。在進行活動前,如春游、外出看電影,先讓學生討論注意的事項,由小班主任記錄,并在出發前提醒大家。通過討論,把行為規范轉化為學生自身的需要,這樣,在活動中,大家就能約束自己,并相互監督。
2告訴方法,克服矛盾
一般說來,中學生都較貪玩,一玩起來往往忘了一切,行為就失去了控制。因此要此告訴學生“可以做什么”、“該怎樣做”等。在低年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高年級,要告訴學生自我控制的方法:自己對自己講道理,從而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
3借助集體,自我監督
在班集體中,培養自我監督要充分發揮集體的“大我”作用,以集體的與論和班風影響約束每一個學生。
五 培養學生的自我激勵能力
激勵感情是進行自我激勵的重要內容。人的活動,特別是創造性活動的完成,都需要有人的感情支持。一個人在完成了自己預定的計劃,做出了某種成績之后,以一定的活動方式,自己對自己進行獎勵,能使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成功的快慰,進而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1引進競爭,促進參與
有了競爭,班級就能充滿活力,充滿朝氣。在班集體建設中,鼓勵學生參與活動,開展各種各樣的竟爭,可促使學生不斷地激勵自我,肯定自我。
2訴說成功,滿足興趣
每一個人都有得到別人承認的愿望。讓學生把自己的成功告訴同學或父母,可使學生從他人的肯定中獲得滿足,在他人的贊揚和獎勵中獲得自信,體驗快慰。
總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能夠促進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而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又會極大地促進班集體的建設。
【班級管理方式和措施】相關文章:
班級管理方法和措施03-27
小學班級管理措施和方法03-27
班級管理有哪些方法和措施04-11
班級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通用5篇)03-28
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法和措施03-27
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措施03-27
班級管理措施與方法07-21
初中班級管理措施06-21
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措施09-09
班級目標與措施管理經驗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