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低年級管理的經驗和方法
導語:小學低年級的班級管理離不開愛,愛每一個學生,勝過愛自己的孩子,是每個教師及班主任的天職。低年級班級管理是辛苦的,同時又是充滿了童趣及創造力的一門育人科學,它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甚至影響著孩子們一生的生活道路。
小學低年級管理的經驗和方法
一、抓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思想品德發展規律的需要。
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首先認真上好學生的思想品德與生活課,在課中結合一些真實的故事來教育學生,如我們班學生楊xx,人聰明,學習很好,因為是單親家庭,有很多壞脾氣:不愛干凈,不關心班集體,好動,欺負其他同學,科任老師很不喜歡他。上課前我有意找到了一個和他有相似經歷的學生,在老師的教育下轉變好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各抒己見;課后,又單獨跟他談心,同時又和他的父親溝通;最后,該生有了很大轉變。接著利用班隊課教育督促學生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并且我還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如在活動中,做一些互相幫助而獲得成功的游戲,我還開展“比比誰做好事多,誰就最光榮”的活動,以此來教育學生不但學習好,而且品德也要好。通過這些活動,我們班的各方面情況都比同年級其他班好很多。
二、教育學生掌握好科學文化基礎知識
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為了使學生學好功課,提高學習質量,作為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自覺性;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責任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刻苦學習的意志。
同時還要經常與科任教師聯系,了解他們上課時學生有什么情況,配合其他教師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我們班學生張xx,上我的語文課的時候專心聽講,成績還不錯,但是上其他教師的課時不專心,造成其它科目成績差,根據她的情況,我單獨跟她講偏科的危害,讓她樹立信心,積極鼓勵她全面發展,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有進步。通過和科任老師的共同努力,本學期該生有了很大進步,每科的平均分由上學期不及格上升到班上中等水平。
三、關愛每一個學生
多年的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讓我得出:只有把愛全部投入到學生的教育中去,你的教育才會有所收獲。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赤子之心,愛學生是教師更是班主任的天職,也是當好一名班主任的奧秘所在。一切最高超的教育藝術和教育方法,都蘊藏在教師對學生的熱愛之中,沒有熱愛,就沒有教育。這種愛,有著巨大的吸引力。一個成功的教師,他的成功就在于此。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大家試想一下,一個整天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一旦離開父母來到學校讀書,要想使他們安心在學校學習和接受教育,奧秘就在于我們老師如何像他們的父母去呵護他們,我常想,一個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就要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就是他們的家,老師就是他們的爸爸媽媽,老師要像他們的爸爸媽媽一樣愛他們。
只有這樣,這些孩子才能安心待在學校,老師才有教育學生的機會,低年級的班主任只有勤于扮演好這個爸爸媽媽的角色,才能管理好班級,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
原來我一直擔任中高段的班主任,本學年我第一次擔任低年級班主任,接到這個班級時,我深感責任重大,但我覺得,既然學校把這個班交給我,那我就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教好這個班。
因為我們學校處于離縣城不遠的農村,情況相對有點復雜,大多數學生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有6個是留守兒童,有4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有3個是領養孩子。我首先對班上的學生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基本狀況,對于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更是對他們關懷備至,使他們重新得到關愛。其中6個留守兒童,他們的境遇比單親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們失去了同齡人應得到的一切,有時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他們是那樣的孤獨、無助,回到家,有時吃方便面、有時吃一點非常簡單的飯和咸菜。
每當看到這些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曾建議學校考慮一下這些特殊的孩子,想辦法讓他們中午飯在學校吃,(我校中午煮飯,晚飯不煮,因為學校沒有宿舍),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溫暖。我想,這就是愛。而且這是更有價值的愛,這是社會的囑托、事業的期望,這種愛,正是我們教師責任心的源泉。
單親家庭中有一個孩子,他媽媽在他3歲時就離家出走了,在家庭的影響下,兒子非常仇視母親。我經常講有關母親的故事給學生們聽,找一些跟母親有關的童話給他們看,漸漸地,他有所改變,還寫了一篇關于母親的短文,看到他的改變,作為老師的我特別欣慰,因此,我認為,真心的關愛,可以改變一個學生。
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并變成需要的行為方式。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在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良好的班風、班貌是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學生的習慣要及早開始培養,從他們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注意培養。所以,我班應以良好習慣的養成為突破口,從而促進班風班貌的整體發展。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
我們班有36個學生,各自家庭條件不同、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怎樣把他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讓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個良好的開端呢?這些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閃現。言傳不如身教,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有趣、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熱心地給予引導。
由于學前教育的缺失,我們班的學生剛入學時,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也不知道怎么學習,這就需要老師從點滴教起,不要嫌麻煩。我就根據他們的特點,經常講些有針對性的童話故事給他們聽,用這些生動的童話故事把他們吸引到學習上來,這些小朋友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童話都入了迷,我就在這個情景中讓他們想一想說一說看誰想得好,說得好。這樣做有一定的效果,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孩子們都有了主動學習的愿望,剛入學的孩子喜歡表現、又爭強好勝,我就根據他們這樣的心理,以游戲的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比比誰最行”。上課前,我激發孩子們講故事,誰講得好,老師發給獎品,開始誰也不敢講,這時我鼓勵平時較活潑的崔x起來講,她講后,我及時發給獎品,其他孩子看到這情景都爭著講。
雖然,有幾個只講了幾句,但我及時鼓勵他們,以后你們一定會講得比現在更好。這樣做的目的是鍛煉他們說話的能力,對以后的學習有幫助。我還利用一些其他活動課開展多種學習競賽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這些有趣的活動中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因材施教,細心幫扶
剛入學的孩子,什么都要從零教起,他們就像一棵棵等待培植的小樹,需要老師精心地培育,才能健康地成長。學生處于這個學習階段,老師要因材施教,細心幫扶。學生剛入學,我把小學生的各種常規編成兒歌。讓同學們天天讀、時時想、記在心、照著做,并且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來進行訓練,使孩子們初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通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的很多習慣已初步形成。
在我們班的學生中,多數學生守紀、聽話。但何xx非常特殊,上課時好動,坐不住;下課后愛惹是生非,令任科老師很頭痛,經常教育他。事后,他又忘了,班上的同學都很怕他。
通過很長時間對他進行了解,我覺得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應對他,而要有針對性在他身上找到突破口。有一次,我們班進行小測試,我發現,他靜靜地坐在那里認真答題,而且,書寫很認真。我就當眾表揚了他,這次測試他很認真地全部完成,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進步很大。這時,我突然在他身上找到了教育突破口。
每當他有了進步時,我就當眾表揚他。得到老師的表揚,他就認真去做老師布置的事情,漸漸地,他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于像他這樣的學生,要愛護、尊重、關心他們,不諷刺、挖苦他們,要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這樣老師對他們的教育才會有意義。對不同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它是每個班主任綜合素質的表現。只要每個班主任用愛心去關心學生,無私奉獻、不斷學習、提高業務能力,按新課標的要求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
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怎么管理
一、提升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充滿了童真,他們喜歡和他人交流,喜歡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在課堂上,喜歡玩一些與學習不相關的東西,一塊橡皮、一支鉛筆、一張小紙片都能成為他們的玩具。
通常我們教師采取的措施是把這些作為影響他們學習的壞毛病,強加制約,勒令學生停止他們的好動行為,強迫他們認真聽講。像這類被我們歸為特殊行為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上課不專心聽講,經常受到教師的批評,課堂上學習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一節課下來,學生學的苦不堪言,課堂上完全沒有自由可言,從而產生厭學心理。對此我們教師需要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1.故事導入,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低年級學生,仍然沉浸在以前的童話世界里。他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對事物充滿幻想。在課堂教學時,我們可以創設―個故事情景,適當的加上音樂,再進行教學。例如教學―年級“比多比少”時,我以舉辦“森林運動會”故事開頭,配上一段運動員入場音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也可以讓學生根據數學書上的圖片,編一段故事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學得樂在其中,主動積極,課堂效果顯而易見。
2.動手操作,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低年級的學生,好奇心重,又喜動,課堂上可以多加入學生動手操作的練習,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調動他們的思維。例如教學“5的分與合”,我先引導學生擺花片,“5朵花,分成兩份,有幾種分法?”學生動手操作后要求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5可以分成幾和幾,最后教師組織交流,根據學生所說一一列舉出。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學生完成操作后,要留給他們一些反思的時間,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讓具體操作的過程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讓具體的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的邏輯思維。同時教學中加入動手操作,讓所有學生都動起來,有事可做,注意力自然集中,課堂的管理效果自然有所提升。
二、提升課堂教學的節奏感
一節好的數學課,離不開課堂教學節奏這門藝術。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有利于學生快速的掌握課堂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考慮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顧及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課堂教學任務的達成度。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注意力易被周圍事物所分散,而且學生的有意識注意多與他的興趣、情感有關,所以課堂上經常會出現聽課不認真、教師的問題回答不上來、對于教師的提問很茫然等情況。這就對我們教師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提出要求。
1.教師語言節奏的把握
教師的語言必須有節奏感,準確、簡潔,有啟發性,時效性。教師的語音、語調、語速的變化都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整堂課如果只有一個基調的語言,容易使學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課堂上教師語言需要變化,時而緩慢、時而快速,音量時而高、時而低,語氣抑揚頓挫。尤其是講到教學的重難點時,速度慢些、音量高些、語氣重些。
2.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
對于我們年輕教師而言,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節奏,關鍵在于課前設計好教案,做好充分預設。只有充分做好預設,才能靈活的去應對教學,加快課堂教學節奏。同時教師也需要走到學生中去,這樣能及時的發現問題,反饋處理。
三、提升教師的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教師自身管理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
1.教師課堂行為的管理
在教學時,當課堂秩序出現混亂時,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去變換語音、語調,或做適當停頓,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的回歸課堂。如果出現個別的學生擾亂課堂秩序時,我們可以進行目光交流、朝他點一點頭,暗示學生認真聽講,或者走到他身邊輕輕的敲一下他的桌子,或者叫他或他的同桌回答問題、表演,也可以通過表揚表現好的學生來達到提醒的目的。而當課堂上一出現學生違紀現象時,教師一定要及時處理。
2.教師自我的管理
在課堂的管理上,我們年輕教師往往強調的是對學生的控制,而實際上,課堂內的很多不良狀況,是由于我們教師自身的失控導致的。所以教師要注意自我心態的調整。對于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者再一次的碰到一個曾經讓我們覺得棘手的問題時,我們教師也很容易緊張、害怕、擔憂,心里沒底,怕課堂上出亂子。
這時我們必須告訴自己,不要為偶爾的管理失誤而恐慌,如果我們從未碰到過課堂管理的混亂,又怎能學會如何去管理好課堂呢?要相信自己是能處理好的,在課堂的管理中出現失誤是難免的,關鍵在于要學會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的去減少失誤。班里那么多學生,課堂里難免會出現學生不遵守紀律的問題,這時候往往我們教師會生氣,憤怒,甚至是大發雷霆。在這種狀態下,我們有極大的可能失去理智,做出過激管理的行為,甚至是出現體罰或者變相體罰。
因此我們需要冷靜的面對學生在課堂里發生的問題,我們所面對的是6到10歲的孩子,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需要教師的引導,他們是受教育的對象,因此我們需要沉著而機智地應對出現的問題,避免以自己的粗暴方式去壓制學生。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控制,不要過激。
【小學低年級管理的經驗和方法】相關文章: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經驗和方法08-25
幼兒園管理經驗和方法08-24
小學班級管理經驗與方法11-17
打造小學高效課堂的經驗和方法08-18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08-04
教育孩子方法和經驗02-23
小學班級管理措施和方法08-19
幼師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10-28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經驗交流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