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網絡銀行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導語:網絡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逐漸滲透于人們的生活。如今,網絡技術也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經營模式,網絡銀行快速發展為用戶提供了更為快捷、方便的服務,隨之也帶來網絡銀行風險。當網絡銀行遇到安全性問題時則會造成銀行、用戶發生經濟利益的損失,因此我國對其實施了網絡銀行風險監管工作。而在實際監管中仍存在著較多難題,這些問題均會給網絡銀行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為此,筆者結合目前網絡銀行風險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若干防范對策,以期為網絡銀行正常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網絡銀行,就是平常我們在銀行柜面開通的網銀。它依托信息和互聯網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向用戶提供開銷戶、查詢、轉賬、信貸、投資理財等各種金融服務。它是“互聯網+”在金融領域的有效應用,而相較于傳統銀行,網絡銀行更加方便快捷,用戶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金融服務。隨著眾多網絡銀行的陸續開業,在線金融已經慢慢改變了傳統銀行的業態,我國對此監管的不足日益暴露。網絡銀行的風險管理問題無疑是一項新的挑戰。
一、網絡銀行風險概述
第一,網絡銀行風險的內涵。網絡銀行風險是指在使用網絡銀行時發生損失或者喪失收益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是由外部環境的改變,如銀行跟不上的技術和有限的風險監管能力而引起;偶爾也會因為網絡銀行的系統錯誤,造成客戶損失。與傳統銀行相比,網絡銀行的風險范疇較廣,更傾向于外在因素,如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
第二,網絡銀行風險產生的原因。網絡銀行面向客戶端前的每一個人,風險所產生的原因極其復雜,很難一一列舉,如風險管理水平不高、市場變幻莫測、經紀起伏不定、人為攻擊、技術欠缺、利益糾紛。由于網絡銀行業務依托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開展,這就解決了其風險成因的獨特性。
二、網絡銀行風險管理的難題
當前國內網絡銀行好比電子商務,它的發展進程相當迅速,隨之呈現出一系列自發性特點。為此,網絡銀行管理部門不得不專門針對這些現狀制定相關管理辦法,但是這些僅有的辦法依然不足以應對當前的網絡銀行風險,以至于長期以來我國在這方面一直未形成完整的管理體系。目前,我國負責網絡銀行的監管部門為信息產業部、業務主管部和中國人民銀行信息主管部,到21世紀初,新聞出版署和公安部門也加入進來,然而其最主要負責新聞方面、信息技術方面。總的來說網絡銀行的主管部門仍為人民銀行。由于網絡銀行沒有出臺專門的管理規則或條例,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以至于其監管活動存在著較多的難題,下面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首先,當前國內銀行所實行的監管體制為分業監管體制,該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監管的競爭力,即使從一開始對網絡銀行進行嚴格監管,使得整體金融體系的風險得到控制,但是隨著網絡銀行自身的發展,仍然會產生一定的風險系數。
其次,監管規范、統一的問題也會影響到網絡銀行的發展。由于國內銀行數量多、范圍廣,各個銀行的發展參差不齊,盡管官方監管機制具有“公平性”,但在實際執行時,過分的統一會打擊一些網絡銀行的自主創新,抑制他們的積極性與熱情。與此同時,也給一些網絡銀行帶來了更高的競爭成本,從而不利于經濟健康發展,甚至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最后,如果想盡快推進網絡銀行的發展,而立即對網絡銀行做出標準的規章和統一的規范,則會引發另一系列問題。在匆忙改變一個社會形態和經濟現狀時,一定會產生高昂的社會監管成本,同時如果不歷經一定的過渡期,人員不經過規范的培訓,那么必然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還會導致無效監管、制定的標準沒有可操作性等。這樣,網絡銀行就會錯失良好的發展機會,甚至出現“有法而不能依”的局面。
三、網絡銀行風險防范對策
網絡銀行風險監管中的問題,我們必須將它一一解決。在筆者有限的知識下,提出以下途徑,希望能為網絡業務的正常開展提供一些思路。
我國網絡銀行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一)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機制
網絡銀行屬于互聯網金融的一種,要促使網絡銀行健康發展,首先要加強整個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整個大環境變好一定會降低風險的發生。互聯網金融布局寬、范圍廣,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咨詢、個人理財等在內的眾多金融業,這需要分業監管和綜合監管雙管齊下,確保互聯網金融各行業有條不紊地發展。互聯網金融不像傳統金融業僅僅服務于當地及周邊居民,而是打破了地域限制,面向全國甚至海外用戶,這對監管部門又是新的挑戰;建議向有較高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能力的國家和機構學習,盡快完善監管機制。
(二)提高操作層面的風險防范
第一,提高管理內部的風險防范。對網絡銀行系統最了解的是銀行內部的員工,所以網絡銀行安全問題也應主要由他們來防范和控制。銀行內部需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網絡銀行風險內部控制機制,并加強對員工的培訓,以保證網絡銀行業務的健康運作。在這之前需要建立高質量的銀行內部組織機構,還需要對可能出現的網銀風險進行正確評估。風險評估是對風險防范的最有效依據。
第二,提高客戶操作的風險防范。如今幾乎每個銀行都推出了網絡銀行,客戶端前大量的用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熟練操作,這也逐漸引起了銀行內部的重視。所以銀行應對辦理網銀交易的客戶進行正規的操作流程指導,并定期組織培訓工作。
(三)加強技術層面的風險控制
網絡銀行業務的運營及交易在網絡平臺上開展,所以技術安全尤其重要。目前,網絡銀行交易系統可以利用認證技術、加密技術、安全電子交易協議、虛擬專用網技術、實時監控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黑客防范技術等相關網絡安全技術,保障互聯網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但是不管技術有多么完善,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總會對風控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做好前期防范后期解決與反思的問題。例如,按時定期檢測銀行網絡入侵,定時檢查電子信息傳輸系統,實施網銀業務的`連續性。另外,要加強對客戶端用戶的風險教育工作,使其具備一定的安全風險知識。筆者建議一旦發生網絡銀行技術風險事故時,客戶端也需承擔一定的責任,以改變一些客戶的僥幸心理,實現客戶端與網絡銀行雙方共同抵御風險的目的。
四、結論與展望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越來越普遍和流行,迅速替代了很多實體業務。網絡銀行的方便快捷被人們所接納,不用出門、不用排隊就能享受金融服務,尤其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如今網絡銀行的交易量和交易額巨大,隨著網絡購物的流行以及虛擬眼鏡的推出,不難預測未來也將是網絡金融的天下,屆時電子市場和虛擬貨幣交易一定會成為主導。而純數字的交易替代實體的現金交易,可想而知面臨的風險也是巨大的,對此,銀行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只要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有效抵御各類金融風險,將使得我國網絡銀行的發展時刻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也會推動各行業的經濟快速有序地發展。
【我國網絡銀行風險管理問題研究】相關文章:
企業風險管理問題研究06-04
基于問題管理的空管安全風險管理模式研究04-08
基層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06-04
企業籌資風險管理研究06-04
銀行風險管理審計06-04
網上銀行的風險管理06-04
銀行風險管理心得08-24
銀行風險管理的技巧04-01
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現狀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