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
企業往往有很多的供應廠家,為了滿足某一個具體的用戶目標,就必須對所有這些供應廠家的生產資源進行統一集成和協調,使它們能作為一個整體來運作。這是供應鏈管理中的重要方法。
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 篇1
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生產與銷售PC機,經過幾年的競爭,已在市場上占有絕對優勢。該公司想繼續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即擴大生產、增加庫存,F在該公司面臨兩難選擇:若擴大庫存,萬一CPU一夜之間價格猛降,則損失太大;若不擴大庫存,則無法滿足正常的市場需要。經過調研分析,決定采用供應鏈管理方法解決這一問題。
案例問題:
(1)在設計供應鏈時,該公司管理人員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2)該公司供應鏈執行系統的組織是什么?
答:
(1) a.為了隨時滿足客戶的需求,一種辦法是維持成本庫存,但容易造成損失,另一種辦法是用供應鏈計劃來預測需求響應客戶需求,按客戶的訂單迅速生產產品。在選擇供應鏈結構時首先要清楚公司的業務戰略。
b.公司總是設法為客戶提供競爭對手不能提供的東西,但往往只注重商品和服務的差異化,實際上通過供應鏈也能實現差異化。
c.訂單履行的成本是企業最大的成本,降低訂單履行的成本對企業非常重要。供應鏈計劃系統的一致性計劃可以減少這些不同職能部門各自進行預測所造成的錯誤,減少錯誤就意味著成本的降低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d.供應鏈管理應用解決方案一般是由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多種應用整合而成。由于技術更新很快、涉及的業務伙伴不斷增多,需要現有的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整合等問題,建立實時的供應鏈管理應用非常復雜。
(2)a.訂單計劃模塊:供應鏈執行系統的目標是在現有的`運輸和生產條件下最大程度的滿足客戶需求,于是公司就得根據客戶的重要性和訂單履行時間的要求來制定訂單履行計劃,計劃要考慮到供應鏈的各種限制因素;
b.生產模塊:最著模塊化設計的興起,生產逐漸變成在特定場所進行的組裝,包括裝配、包裝及貼標簽等活動;
c.補貨模塊:零部件補貨策略的目標是最大程度的減少流水線的庫存;
d.分銷管理模塊:分銷管理是對產成品從制造商到配送中心再到最終消費者的整個過程的管理;
e.逆向后勤:產品過時和廠商慷慨的擔保促成了退貨的增長,逆向后勤負責管理將客戶退回的貨物送回給制造商或銷毀。
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 篇2
目前,物美在華北、華東及西北已經擁有滿足顧客一次購物需求的大賣場、提供大社區全面服務的生活超市、便利商店和中高端百貨公司等各類店鋪 700 余家,建立了為服務城鄉居民的連鎖零售網絡,不斷推進著中國商業流通現代化的進程。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以成果為導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通過整合創新,物美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隨著中國現代商業的快速發展,作為民族零售業的優秀代表、顧客信賴的中國連鎖超市品牌,物美將更積極地面對挑戰,繼續發揮管理與技術的優勢,愈做愈強,為中國民族企業繁榮中國零售市場、服務民眾做積極的貢獻。
1 物美集團經營的內外部環境分析
1.1 物美集團的優勢
(1) 具備一定規模
目前物美集團擁有的大型超市店鋪和便利超市店鋪合計 529 家,如表 4.1 所示,其中大型超市 131 間,便利超市 398 間,總銷售面積達 694,166 平方米。僅 2012 年新開就店鋪 31 間、其中北京 18 間,浙江 13 間。通過不斷擴張,截止 2012 年 6 月 30 日,物美集團商品銷售營業額達 7,625,398 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6.5%。
1.2 物美集團的劣勢
(1) 資金實力相對較弱
沃爾瑪等跨國連鎖零售巨頭在國外有著幾十年的經營經驗,在國外有著雄厚的資金儲備,自身有著完善的供應鏈,成本控制能力強。近年來,跨國連鎖零售企業巨頭主要通過降低國內市場的盈利,甚至是虧本賺吆喝的低價策略,以此來提高其市場占有率?鐕驹诤M馐袌鲇兄S厚的盈利,所以能夠承擔得起在國內市場的長期虧損經營。而物美集團的連鎖商店大多是從百貨商店、菜市場等改組而來,在經營的經驗和管理水平上有著明顯的差距。而且企業融資的途徑比起跨國企業也單一得很多,資金主要來自于銷售所得、上市融資、抵押貸款和企業債券等傳統途徑。
(2) 適應變化能力不足
由于對各分店在采購授權上的限制,物美集團各分店沒有設置采購人員,僅僅在各個區域設置了少部分的采購人員。當市場價格發生波動時,各分店需要將信息反饋至總部,獲得批準后方能采取相應的對策,不能做到快速應變,分店的很多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
(3) 品牌影響力有差距
與大型的外資連鎖零售企業相比,物美的品牌影響力還相當有限。物美集團從事連鎖零售經營的時間較短,在不到 20 年的發展過程中,其店鋪也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浙江等地,與家樂福、沃爾瑪等知名企業在國內的影響力相去甚遠。
1.3 物美集團的機遇
(1) 國內需求充足
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穩步提升,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變得更高。在零售業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和個性化。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品牌、購物環境和售后服務等的要求變得更高。近兩年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能夠提供質量有保障的蔬菜水果和生鮮的連鎖大賣場,在今后很可能取代傳統的農菜市場。農產品的品牌化將成為今后主流趨勢,繼續深化農產品采購,保障食品安全質量,正是物美等國有連鎖零售企業大展身手的機會。
(2) 本土優勢
作為民族企業,物美集團更能夠熟悉和把握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零售企業是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直接接觸的行業,利用自身在國內零售行業多年來的經營經驗,物美集團可以獲得第一手的消費者信息,結合地方特殊的文化背景,能夠準確把握消費者的變化趨勢。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在對與政策的解讀能力和適應性也具有一定優勢。由于中國經濟受到政府政策影響較大,國內企業對此的反應速度相比外資零售企業也更加迅速。
1.4 物美集團的威脅
(1) 外資連鎖零售企業搶占市場份額
雖然外資連鎖零售企業目前的發展在整體規模上還沒超過國內零售企業,但是其增長速度確實十分驚人的。外資連鎖零售企業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低價格策略,以大型賣場為主的,利用規模效應,形成價格優勢,占領市場;品牌營銷策略,利用其國際知名度,形成品牌效應,吸引消費者。
(2) 國內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因素
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對中國的負面影響還在持續,國內經濟環境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比如過高的 CPI、非法投機農產品等行為,都對國內零售企業的經營造成潛在影響。
4.2 物美集團供應鏈管理的運作流程
物美集團的供應鏈運作流程如圖 4.1 所示,農產品產地、流通加工廠、制造商和工廠按照訂單的要求將相應的產品首先發至農場、市場、批發商、供應商、倉庫的配送中心,再根據產品的倉儲要求,分別配送至冷藏冷凍配送中心和常溫物理配送中心,再由這些配送中心將產品發至不同的賣場供消費者挑選。各地產品間的調配都是通過配送中心進行的。根據訂貨要求在各個物流據點進行分貨、配貨作業,然后將配好的商品送交收貨人。通過這種小范圍、短距離、小批量的運輸,不同地區間連鎖零售店的商品可以自由流通。同時,從消費者處獲得的消費信息,經過各個商鋪進行分析之后,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情況,各個分店可以將這些信息轉化成訂單,將訂貨信息傳遞給各個配送中心,再由公司總部決策采購的數量。
4.3 物美集團供應鏈管理的結構特點
3.1 配送中心是管理的核心
從物美集團的供應鏈管理結構不難看出,配送中心對于整個供應鏈管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配送中心需要有專門的場地、專業的設備、特定的人員獨立的作業步驟,實現專業、大量、高速、高準確性的分揀、集貨和配送等物流活動。配送中心必須做到高度的敏捷與快速的響應能力,降低自己的占有率。同時還應當確保盡可能低的差錯率和動作次數、盡可能短的搬運路徑和最優的作業策略。
首先,配送中心肩負著對采購來的商品進細分重新包裝重要責任,以滿足不同的消費者需求。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對貨物進行初步的檢驗,保證最后商鋪里的產品質量滿足要求,減少零售商鋪的工作量。
其次,配送中心一方面在向下游配送產品的同時,另一方面還必須對下游發上來的訂單進行有效管理,保證各個分店零售商能夠及時補充貨品,以免出現缺貨現象。
最后,作為商品的集散地,配送中心對所需要的產品進行統一采購,利用訂單的數量優勢,降低進貨成本,為企業實現盈利提供了保障,是連鎖零售企業的利潤的源泉之一。
3.2 庫存管理削減運營成本
毫無疑問,企業的商品庫存能夠降到足夠低的水平,并且還能保證不出現缺貨現象,企業的運作成本就可以大幅縮減。但是現實采購過程中,可能出于種種原因,零售企業對產品出現過量采購,銷路不佳,最終導致庫存積壓,占用了大量的企業資金,影響企業的后續經營。
物美集團在庫存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參與,一方面更加合理地配置了資源,減少在運輸、倉庫等物流設施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大大節約了供應商為多個分店進行小額配送所花費的時間,提升了整條供應鏈的效率。
3.3 信息技術提升流通速度
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商品在供應鏈上的流通速度,從而降低了運營的成本,F代信息技術將零售企業的各個終端聯系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讓數據能夠在各個終端之間高速的傳遞,實現信息的共享,這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
物美集團通過技術創新,研發的基于無線射頻技術的店鋪實時管理系統,借助射頻移動設備與 SAP 核心業務系統的無縫集成,支持店鋪的非電腦端實時獲得銷售信息、庫存信息、訂貨與補貨信息等,有力地提高店鋪的作業效率。
物美集團一方面運用其信息系統對顧客歷史購買記錄進行分析后獲得顧客購買習慣,根據數據預測出未來的銷量,以此來確定補貨的數量,避免了盲目決策造成的缺貨和積壓;另一方面向供貨商傳遞準確的產品銷售情況,實現了消費者、零售企業和供應商三者之間的協同互動機制。
除此之外,物美集團自主研發的有效訂單管理系統,預設了庫存管控的參數和規則,并自動根據現有的庫存及預期銷售實時計算目標庫存,當店鋪訂貨超過預設目標時,訂單轉由總部庫存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再發布給供應商。
【供應鏈管理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管理溝通案例分析08-21
知識管理反面案例分析07-21
變革管理案例分析(精選8篇)04-15
生活中管理溝通案例分析08-23
個人理財案例分析08-04
市場營銷案例分析可口可樂營銷案例分析11-02
危機公關成功的案例分析09-07
白鵝案例分析及教學反思05-19
關于親子閱讀的案例分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