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1
上課是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
教師上課的基本要求:
1、嚴格按課表上課,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得隨意調課,更不準隨便缺課。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得中途離開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師在預備鈴響時應站在教室門口,目視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同時清點學生人數,弄清學生缺席情況,對非正常缺席學生應及時報告學校教導處。上課開始和結束,師生應相互問候致禮。
3、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緊扣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應盡可能體現不同的層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他們的學習需求。
4、堅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討論式教學,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實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及時反饋、及時補償,盡力使絕大多數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實現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并獲得成功感,盡可能減少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上的缺漏。
5、課堂練習設計要典型精當,有利增強學生對主干知識的運用掌握,既要防止題海戰術,盲目地多練,又要防止老師包辦,缺少學生的自主練習與實際體驗,真正做到精講精練。
6、教師上課要講普通話,語言要精煉、準確、生動、富有啟發性和吸引力,聲音要響亮;板書要清楚,布局結構合理,能體現出講課重點,字跡工整,大小適當,用字規范,不寫錯別字;教師要舉止文明,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衣著得體,不準穿透明裝、吊帶裙、露臍裝、短褲、背心、拖鞋進入教室,不化濃妝,不準在教室內抽煙。體育教師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嚴禁酒后上課,上課時必須關閉手機。
7、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羞辱學生。上課時教師不得把學生趕出教室。同時應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規則,課堂內發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的,應由任課教師負責在課后處理。
8、重視教學衛生,注意糾正學生坐、寫姿勢,隨堂教師要負責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動課要納入課堂教學,其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當地實際,并相對穩定,形成特色;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符合以學生為主,教、學、做相結合的原則。
10、檢查教師上課情況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每學期都必須有詳細聽課計劃與課堂教學檢查評估方案,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檢查形式有:學校領導隨堂聽課檢查;教導處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級日志》詳細登記,教導處每周查閱核實《班級日志》;教研組有目的地集中聽課,學校組織學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等。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2
理科教學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開拓視野,樹立科學研究觀的重要手段,是教學工作不可缺少的環節,其基本要求是:
1、按照省廳要求開足開齊實驗課,嚴格按課程標準規定指導學生動手做好實驗,不能以講實驗、畫實驗、看掛圖代替做實驗,學生的.實驗報告教師要及時批閱。
2、認真做好演示實驗,提倡并鼓勵教師合理改進、增加演示實驗,在可能的條件下,把部分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或把某些思考性強的習題改編為實驗(演示或學生分組實驗)。
3、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放實驗室,逐步培養學生自行設計實驗的能力,指導學生課外進行實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4、學校要認真組織學生實驗能力考核,考核結果計入學生的學業成績。
5、學校要定期對實驗教學進行檢查,如發現未按要求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學校應追究有關教師的責任。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3
布置和檢查作業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反饋教學信息、改進教學的重要手段。
1、布置作業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以利于鞏固所學知識,掌握“雙基”,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作業布置要適時適量,難易適中,要重視對學生預習、復習的指導和檢查。一般課堂作業的難易程度應以多數學生學習水平為基礎,讓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能完成。
2、要適度控制課外作業的總量。
課外作業內容可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分類,因人而異,分為選做題和必做題。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不僅布置讀、寫、算的作業,還要布置畫、唱、操作、實驗、實踐、調查、考察、觀察等方面的作業。堅決杜絕懲罰性作業、隨意性作業、大量機械重復的作業。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初中生課外作業量:每天不超過1.5小時。語文的'大作文,每學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兩周一次;數學原則上每課一次作業,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語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學每周不少于兩次,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每周不少于一次;其它學科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布置課外作業。
小學生課外作業量:三至六年級每天不超過1小時;一、二年級原則上不布置課外作業。
3、教師必須及時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確。教師批改作業要注意示范性,教師書寫要工整,標點要準確,符號要規范。作文的眉批、總批評語要得當,指示要具體,富于激勵和指導作用。
4、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按時、規范、獨立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教師應督促每位學生及時上交作業,如學生拖欠或不做作業,教師又沒及時發現或沒有采取補做措施,追究該教師的責任。
5、鼓勵在作業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可適當布置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的作業。但不得以教改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業,實行改革實驗的教師應將改革方案報學校批準備案,期末寫出實驗報告。
6、教研組每月檢查一次作業批改情況,學校不定期抽查與檢查相結合,并將結果公布。學校每學年要組織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級各學科優秀作業展評。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相關文章: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09-02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實施細則(精選13篇)03-07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精品】09-02
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優秀[11篇]09-02
學生常規管理量化考核細則08-19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基本要求06-12
實小教學常規管理要求04-07
如何加強教學常規管理12-31
教學常規管理制度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