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匯總56條
絕對不要認為你比顧客更聰明,事實上,顧客的確比你更聰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管理理念的語錄56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企業的成長。到現場研究,助推追求成長的企業。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還是人才。
2、經理人不是只告訴別人怎么干的家伙,而是要激發隊伍產生一定的報負,并使之朝目標勇往直前。
3、職業的素養。吃哪門子飯做哪門子事,都有職業的素養。打鐵你得自身硬,專業鑄就品質,品質提升價值。如果連基本素養都沒有,就是再給你機會,也撐不起那片天。任何一個崗位對人都是有要求的,除了剛性的東西,還有上級、下級、同事都對你有期望值。如果站不住腳,那就說明你讓大家失望了。超值服務就是超越期望。
4、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正直,誠信,勤奮。正直是不畏強勢,敢做敢為,能夠堅持正途,勇于承認錯誤。但正直不等于善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誠信是立人之本,待人之道,創業之基礎。但誠信不等于老實,人太老實就不能成事;勤奮是有選擇有方法努力學習和工作。但勤奮不等于沒有思考的勤勞。
5、很多人創業或者投資首談商業模式。創業有兩種:一種是商業模式很明確,比如團購、游戲這樣的創業,拼的是銷售、渠道、內容、運營的功夫;另一種是做一個未來有大量用戶使用的服務,最好是實用型的產品,這個服務對用戶是有價值的,就像點評這樣的,用戶與品牌有了,賺錢是早晚的事兒。
6、不會定位還得虧選好一個行業并決定進入不能算是創業的起點。找找并看準行內久市場才是序曲。如果找準行業,卻不會對自己即將進行的活動進行市場定位,其創業的前途必然渺茫,而是隨時可能上當吃虧。
7、"人們會容忍誠實的錯誤,然而一旦你失去他們的信任,那么就是想竭力彌補都非常困難。所以你務必要把別人對你的信任當作最寶貴的資產。"
8、創業何時都不晚。然從大學輟學創業成功的例子舉不勝舉,但調查發現年齡與創業的成功與否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硬的執行技能與豐富的經驗是幫助創業者把握機會的共同制勝因素,創業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晚。
9、要善于把創新思維與創新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創新的良性循環。新思維來自實踐,最終目的也要應用于實踐。了創新思維固然可貴,但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創新思維用于現實的創新實踐中。業管理者要自覺地把實踐與創新思維結合起來,實現實踐一創新一再實踐一再創新。踐就是為了創新,在創新中實踐,要實現實踐、創新的良性循環。
10、創業時都喜歡干市場沒有的,設計新的商業模式,這是大錯而特錯,創業期要完全創新,尤其是新產品,新模式,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成功。以創新與模仿的關系要處理好,全創新是絕對不行的,創新一般都是行業領袖的事情。業就是在模仿的基礎上,稍作創新就可以有新天地。
11、一個公司在兩種情況下最容易犯錯誤,第一是有太多的錢的時候,第二是面對太多的機會,一個CEO看到的不應該是機會,更應該看到災難,并把災難扼殺在搖籃里;我們與競爭對手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知道他們要做什么,而他們不知道我們想做什么。
12、在工作中,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并且積極主動地交流、互動,這樣才能做出好的業績。以,每個管理者都要努力克服各種消極因素和障礙,并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獲得成功。
13、一群人可以是一個團隊,也可以是烏合之眾。團隊意味著精神上的契合,目標上的一致,行動上的配合,困難中的鼓勵,失敗中的給力;團隊意味著你可以孤獨,但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戰友就在你身邊伸手,團隊就在你身后扶持。
14、業績考核也叫業績考評或"考績",是針對企業中每個職工所承擔的工作,應用各種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職工行為的實際效果及其對企業的貢獻或價值進行考核和評價。這是一個公司人事管理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一種強有力的管理手段。業績考評的目的是通過考核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在企業中進行業績考評工作,這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的績效評估系統還可以留住優秀的員工,減少公司人員的流動,有助于企業建立優秀的人才隊伍。
15、管理者在設計績效考核方案的時候,首先必須要對企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企業的需求、產品或服務的周期,根據產品或服務的周期以及特定項目的完成情況,來確定企業的績效考核的周期。這個周期可能有長有短,可以是一個月,也有可能是一個季度,更有可能是一年。其次,在績效考核期內,應該為員工提供有效而直接的回饋信息,對那些表現優秀的員工提出獎勵,同時,也要把需要改進的地方迅速準確地傳達給員工,這樣才能激起員工的工作責任心,使企業健康快速地發展,從而真正達到績效考核的目的。
16、為你不會的事情找"借口",其實是你思想上有"漏洞"!
17、"幸福"在哪里?在于你"放棄"的心!
18、"委"加上草蓋頭是"萎",人若如此會走向"萎靡"!
19、什么是教育的"成果"?"結果"不是"成果","其過程"才是"成果"!
20、要注重團隊意識,在如今優秀的企業都很注重團隊協作精神,將之視為公司文化價值之一,希望員工能將個人努力與實現團隊目標結合起來,成為可信任的團隊成員。
21、沒有人能單打獨斗,團隊合作是一種市場經濟的必然理念,獨來獨往者注定要被淘汰。放下清高的姿態,容入到集體中去,良好的人緣+出色的個人能力,那么升職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22、缺乏激情的人不但會影響自身的生活與工作,還是影響他人的情緒以及團隊的激情,繼而影響團隊的績效。反過來想,你會喜歡沒有激情的人嗎?送給大家兩句話:工作失去激情,業績將會變得怎樣;一個人沒有激情,跟咸魚有什么區別嗎?
23、任何時候,都請記住工作不養閑人,團隊不養懶人。入一行,先別惦記著能賺多錢,先學著怎么做人。沒有哪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賺不到錢,賺知識;賺不到知識,賺經歷;賺不到經歷,賺閱歷;以上都賺到了就不可能賺不到錢。只有先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每個人的付出和收獲成正比的!
24、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卻還在沒有做完,那么做得快的別人會開始做你的那部分題目。慢慢地,大家會發現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來代替,整個團隊中可以不需要你,這個時候,沒有人從你這里得到試卷的答案,也沒有人會給你他們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25、如果你是一個屬于單打獨斗個性的人,想要挑戰升職可能時,要記得盡可能的從協助周遭有需要的同事開始,這代表著你可以承擔更多的責任與壓力,以及有協助團隊度過困難的能力,讓團隊成員為你的協助成為口耳相傳的部隊,一旦博得老板的信任,加薪就靠近你一步了。
26、上班族面對每天的工作,總是會漸漸形成一種習慣,從好的一方面來說,這表示我們對工作逐漸上手、越來越熟練了,碰到各種狀況都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每天面對每一個狀況,都是用同一種思考模式、同一種方式來處理,很可能我們會成為整個團隊往前邁進的障礙。
27、管理者最大的失誤就是把不能勝任的人放在了重要的崗位,這是最大的浪費,也是極其有害和危險的。由于他的不能勝任,崗位的目標就難以達成,崗位責任就會落空。更為可怕的是,一到關鍵時刻,他就往后退,不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千方百計找理由推脫責任。更糟糕的是還把手下帶壞,把團隊帶糟糕。
28、管理自己的態度。老板看重的是員工的工作態度,你的能力是慢慢體現的,而你的態度是當下的,人一輩子都是在經營自己。我非常感慨,我們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只懂得管理自己的能力,卻沒有好好管理自己的態度,這是最大的失誤。
29、管理者的素質就是做事情的能力,人際關系的能力。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軟件。前者是基礎,后者則是發展。我們常說,管理者要跟對人做對事。當然,也要管事理人。最終要能夠把握過程,保證結果,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開發人的潛能。打鐵還得自身硬,自己沒有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否則濫竽充數。
30、團隊配合。團隊中相互配合,就是隨時做好準備為自己的伙伴提供支持與幫助;為上司補臺補過,并有善意的提醒。為同事提供必要的幫扶,溫暖的援手會使伙伴感激一生。為下級提供嘗試的機會,艱難時的一句鼓勵會使伙伴不損失勇氣。我們是一個團隊,就必須把精神凝聚,為團隊的成功做好一切準備,伙伴好才是我真的好。
31、團隊真正的意義在于協作。因為每一個人的能力不同,就需要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專業做好,然后協作起來,才能顯現出團隊的力量。團隊不需要明星,需要的是整體,是共同的價值。只要每個人都能為團隊的存在和壯大付出努力,我們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面對問題我們需要的是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是批評和指責。
32、優化人才結構,提振團隊的力量。企業轉型發展首先是人才的轉型,如果永遠都是那些不變的人員,人才結構不變,不引進新鮮血液,就不會有新的思想,新的沖擊,改變就是空談。所以,企業在不同階段是需要不同的人才,要不斷地優化人才結構,提振團隊的力量,確保企業經營有方,管理得法,客戶滿意。團隊有向心力,有凝聚力,才有戰斗力。
33、檢討自己。一個人在組織體系中被淘汰出局一定不是組織的問題,首先要檢討的是自己。看看自己的言行舉止,舉手投足,所作所為是否符合組織的利益,是否滿足組織領導的價值取向。如果不能為組織作出應有的貢獻,那么就失去了存在于組織的意義。一味地將個人的情緒隨意宣泄至極致,則失去了正常人的思維和智慧。
34、領導就是犧牲,領導就是奉獻,領導就是服務,而不是簡單的權利。一個企業的強大,不因為強大而強大,而是因為領導者的用心。領導者的表率和努力是贏得競爭力的保障,核心競爭力是公司獨特的不可復制的能力,核心員工不是那些居于要職的人員,而是那些認同并遵守公司核心價值觀的員工,是一個強大的團隊。
35、大局觀和全局觀。管理者必須要具備大局和全局觀,成為企業變革的推動者、促進者、成就者,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管理者必須遵守契約,執行流程、政令,立足本職,建功立業,體現價值。我們必須不斷修整,強化專業,做到無可超越,無可替代,這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須明確、準確、正確、精確。
36、做好自我管理,對自己的實際狀況有一個準確地把握,分析自己當前的境遇,包括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整合資源,開發潛能,統籌兼顧,積極行動,達成目標。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世界不是看你說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用行為證明,用事實說話。好身體,好思維,好行動,做好人。
37、學習成長。任何管理者必須積極學習成長,做一個有良心的職業者,那么多東西出現品質問題,就是管理者用心不夠,不能對相關的事情進行有效的控制,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沒有話語權,承擔不了責任,也就成了一些人的幫兇,令人痛恨!同時,管理者必須快速反應,不使問題發生,控制問題惡化,關鍵在道德良心。
38、沒有認同就不能生存。相當多的經理人在企業里干,卻在不停地抱怨,說老板東,道企業西,話同事不如自己,言這世界不如自己的意。像這樣,就不是企業的推動者,連基本的合格都談不上,可還是占據著位置,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崗位浪費,是對組織的摧毀。選對人,做對事,寧缺毋濫。
39、經理人的自我修煉是品德塑造的必然過程。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單單是老板、企業家層面的問題,更多的恐怕還是經理人群體的成長與成熟。這個時代,不僅是資本,還需有知本的力量,優秀的企業一定是資本和知本的有機結合。企業轉型升級必須規范企業,優化知本團隊,提升經理人素養,這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40、創業固然需要激情,更為重要的還是合作伙伴的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的好,就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實現1+1:2的效果。需要留意的是人品,人品則是要考慮如何對待人,如何對待事情。如果只想個人利益,但卻不顧整體死活,只可同甘不能共苦。那就不是好的伙伴,創業有風險,合作需謹慎,謹慎在人品。
41、對于中小企業的了解越多,越是感到企業的生存艱難。不是簡單的資金問題,更主要的是市場無序競爭,以及外來產品的沖擊,包括需求提升的客戶要求。這些都需要企業在產品結構、營銷模式,以及管理體系和人員激勵方面,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轉變。如果沒有中小企業的成長,就很難有我們的發展,關鍵還是人員。
42、從開發區發展看,西部與東部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西部人看到的多是區位、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差距,東部人看到的是觀念、服務和綜合發展環境的差距。實際上,西部現在的條件并不比當年的東部差,但官員的理念、政府對企業的服務態度和能力、廉潔行政水平等都需要大力度改善。機會很好,關鍵還得靠自己。
43、領導者最基本最常用的能力是什么?是思想力、號召力、洞察力、決策力?還是凝聚力、識別力、學習力、承受力?都不是!是溝通協調能力。面對人與事,必涉及上下、左右、前后、內外之關聯,無論想法多么正確,辦法多么高明,溝通協調不到位,過程一定產生問題,結果也難避免誤解。不善溝通者,不宜做領導。
44、好的領導,看過去,是老花鏡,看未來,是望遠鏡,看現在,是顯微鏡;好的領導,做決定,有果敢力,辨是非,有判斷力,遇難題,有拆解力;好的領導,對上級,是千里馬,對同級,是左右臂,對下級,是良師,是伯樂,是人梯。
45、誤解與被誤解的頻率標志著一個人的素質。
46、我堅守誠信是因為我曾經不誠信過。
47、管理的演變:變統治為團結,變指揮為說服,變領導為引導!
4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日之憂,乃昨日無遠慮造成。而有幾人今日有遠慮呢?明日必憂之。——沒有人才,是昨天沒有儲備人才!
49、都說中國沒有文化,好的文化沒了。沒有文化就塑造文化啊!企業要塑造文化,國家同樣可以塑造文化!——塑造文化是領袖的重要能力。
50、如果你連自己都能領導好的話,那么領導好別人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
51、執象而求,咫尺千里;不執象而求,你才能抵達你想要的終點。
52、有陳列的店鋪設計:時時有用意,處處有心思。
53、員工生活中的一點小事,也許就是企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
54、管理者是教練,而不是裁判。
55、做教練,不要做批評者。
56、好的培訓不是為了讓學員獲取知識,而是為了讓學員決定改變。
【管理理念的語錄56條】相關文章:
管理理念的語錄38句12-04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0條12-04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45條12-04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30句12-02
精選管理理念的語錄38句12-03
管理理念的語錄66句12-03
管理理念的語錄49句12-09
管理理念的語錄45條12-09
管理理念的語錄46條12-09
管理理念的語錄88條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