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需要使用制度的場合越來越多,制度是維護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們做事的底線要求。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存儲介質管理制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1
第一條本制度適用于所有涉密和非涉密的數據存儲介質,包括服務器/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的硬盤、移動硬盤、U盤、用于備份數據的磁帶、CD/DVD碟片等。
第二條某某單位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主要負責數據存儲介質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訂。
第三條參照制造商使用說明書正確使用數據存儲介質,避免暴露于強電磁場內、過熱或過冷的環境。
第四條數據存儲介質的存放需根據存載信息數據的類型和保密要求,采取不同的保管方式。
第五條加強移動存儲介質管理,其中對內網移動存儲介質和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的管理要按照業務特點和保密要求進行嚴格的防護。
第六條所有的移動存儲介質都必須進行登記造冊和編號管理,可以隨時確認移動存儲介質的存放位置和責任人等信息。
第七條所有的`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必須進行清晰的密級標識,禁止在非涉密計算機上使用,其維修或銷毀必須按相關保密規定執行。
第八條在外網計算機上使用的移動存儲介質禁止在內網和涉密網中使用,杜絕發生移動存儲介質交叉使用(混用)的現象。
第九條從移動存儲介質存取文件之前,必須使用防病毒軟件進行掃描。
第十條禁止使用移動存儲介質復制侵犯知識產權的軟件。
第十一條禁止使用移動存儲介質保存色情、政治敏感等非法資料。
第十二條必須對保存有敏感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進行加密處理。
第十三條在非辦公場合使用移動存儲介質時,注意對敏感數據進行保護。
第十四條備份的數據存儲介質必須存放于安全存儲區域,不可將數據存儲介質放置于桌面等暴露地方。
第十五條電腦送修時,將存儲信息的硬盤或其他可移動存儲介質取出,避免信息泄密。在修理硬盤或其他電腦所使用的移動介質時,如涉及到敏感信息,則必須有專人陪同修理。
第十六條硬盤或其他移動介質報廢時,必須進行物理破壞處理,防止信息泄密。
第十七條本制度由某某單位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執行。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2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醫院移動存儲介質的管理,確保城市管理信息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共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保密局關于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規定》,結合我院實際,制定出《烏當區人民醫院移動存儲介質管理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移動存儲介質,是指用于存儲本單位保密信息的硬盤、軟盤、U盤、光盤、磁帶、存儲卡等存儲介質。
第三條本單位移動存儲設備要進行編號,不得借于他人使用,若需借于他人的,必須征得科室同意,并進行借還時間、借用人、審批人等詳細登記。
第四條新購計算機、移動存儲等設備,要先進行保密標識和登記,再發放使用。
第五條如使用移動設備轉移存儲保密數據,需在使用前格式化,并在使用后立即刪除保密數據。
第六條使用光盤備份的保密數據要登記編號,分類存放。
第七條非本單位的移動存儲設備一律不得和涉密計算機連接。
第八條單位的涉密移動存儲設備處理辦法如下:
涉密和非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禁止交叉混用,即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非涉密計算機中使用,非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涉密計算機中使用。
存儲過涉密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不得與存儲普通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混用;新啟用存儲涉密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或使用移動存儲介質,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和查殺病毒處理。
移動存儲介質需要送外維修時,必須到信息科指定的單位進行維修;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在淘汰和報廢前,應到保密部門進行消磁和粉碎處理。嚴禁將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作為廢品出售。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3
一、總則
為加強介質的安全管理,即對介質的使用、存儲、攜帶、記錄、清單等活動提供明確的安全管理標準,特制訂此制度。
二、存儲介質的分類與標識
本制度中所說的介質指的是硬盤、光盤、軟盤、移動硬盤、U盤及紙質介質等。并將其劃分為涉密移動介質、內部移動介質、普通移動介質三類。
涉密移動介質是指用于存儲國家秘密信息的移動介質。
內部移動介質是指用于存儲不宜公開的內部工作信息的移動介質。
普通移動介質是指用于存儲公開信息的移動介質。
介質的標識管理采用粘貼統一的標簽,并在標簽的顏色上進行分類區分。涉密移動介質使用鮮紅色的標簽,內部移動介質使用綠色的標簽,普通移動介質使用白色標簽。
三、存儲介質的存放
介質應保存在介質庫或檔案室中,存放介質的介質庫或檔案室應具有防磁、防潮、防塵、防高溫、防擠壓能力。
介質應由專門的人員進行保管和登記,并對介質歸檔和查詢等進行記錄,按照存檔介質的目錄清單定期盤點。
四、存儲介質的使用
涉密移動介質因其是用于存儲國家秘密信息,因此只能在涉密計算機單機和涉密信息系統內使用,其中U盤、存儲卡和軟盤只能作為臨時存儲用。要嚴禁涉密移動介質在非涉密計算機上使用;要嚴禁高密級的移動介質在低密級計算機或信息系統中使用。涉密移動介質的使用應嚴格按照“統一購置、統一標識、嚴格登記、集中管理”的原則進行管理。涉密移動介質應嚴格使用權限,在其保存、傳遞和使用過程中必須保證其中的涉密信息不被非授權人知悉;經管人員應定期進行清點,確保涉密移動介質的絕對安全。
內部移動介質因其用于存儲內部工作信息,這些工作信息是不宜公開的,因此它主要是在與互聯網物理隔離的內部工作計算機上使用。為了防止內部工作信息的泄漏,要嚴格禁止內部移動介質在與互聯網連接的計算機上使用,當然同時也要嚴禁存儲國家秘密信息。當因工作需要,需將處理內部信息計算機的數據傳送到涉密計算機時,可用內部移動介質進行傳遞。但在傳遞時必須采取有效的保密管理和技術防范措施,嚴防被植入惡意代碼程序將涉密計算機感染,導致國家秘密信息被竊取。建議使用光盤進行數據傳遞。
普通移動介質因其用于存儲公開信息,因此主要是在與互聯網連接的計算機上使用。在管理上主要是嚴格禁止普通移動介質存儲國家秘密信息和不宜公開的內部工作信息,嚴格限制普通移動介質直接在涉密計算機單位及涉密信息系統內使用。當確因工作需要,需從互聯網將所需數據拷入內部工作計算機、涉密計算機或涉密信息系統時,必須經審查批準后,使用普通移動介質進行傳遞。推薦使用記錄光盤或具有寫保護裝置的非可寫入普通移動介質,從互聯網將所需數據拷入涉密計算機或內部工作計算機。這里要強調的是,使用可寫入普通移動介質,從互聯網將所需數據拷入涉密計算機或內部工作計算機時,必須設置中間內部計算機,在中間計算機上安裝國產病毒和木馬查殺軟件,通過中間內部計算機進行病毒和木馬查殺,嚴防被惡意代碼程序或病毒,導致國家秘密信息或內部工作信息被竊取或發生故障。
涉密移動介質及內部移動介質在不同使用者中交叉使用時,管理員要加大技術檢查力度。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在使用時會產成一些臨時文件,如果只是簡單刪除文件或格式化分區,是可以通過一些數據恢復軟件對數據進行恢復的。因此,在移動介質歸還后,管理員應先進行保密技術檢查,再對不宜公開的數據進行有效消除,防止移動介質因二次交叉借用時產生泄密隱患。
用于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移動介質必須按其所涉及的秘密等級粘貼省保密工作部門統一制作的密級標識。
絕密級移動介質由單位或使用部門指定專人統一保管,并必須存放在保險柜中;機密級以下移動介質由使用人保管,并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碼文件柜中。
高密級涉密移動介質不得在低密級的計算機或設備上使用,嚴禁在與互聯網連接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上使用涉密移動介質。
涉密移動介質只能在本單位的涉密計算機或涉密信息系統中使用,嚴禁借給外單位、轉借他人使用。確因工作需要攜帶涉密移動介質外出的,需填寫“涉密移動介質外出攜帶登記表”,經主管領導批準,并報局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備案,逐件登記涉密存儲移動介質內的涉密信息。復制涉密移動介質,須經單位領導批準,且每份介質各填一份“涉密移動介質使用情況登記表”,并賦予不同編號。涉密移動介質的傳遞應按《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規定》的要求執行。
移動介質因使用人員崗位變動、使用期滿等原因交回時,移動介質進行檢查、確認,并做好登記備案、妥善保管;需歸檔的涉密移動介質,應連同“涉密移動介質使用情況登記表”一并按時歸檔。
不再使用的涉密移動介質應由使用者提出報告,由單位領導批準后,交保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處理,確保有關內容和數據不可恢復。禁止將未經技術處理的涉密移動介質轉為非涉密環境使用或進行公益捐贈。
紙質的技術文檔應實行借閱登記制度,未經部門領導批準,不得將技術文檔轉借、復制或對外公開。并且技術文檔應具有統一的格式,及時更新。
移動介質不允許帶出工作環境,卻因需要時要對介質進行加密和監控管理。
定期檢查介質的使用情況,檢查頻率不應少于每季度一次。
存有重要數據的涉密移動介質和內部移動介質應采取加密措施。
對存有重要業務數據的備份介質應定期實施數據恢復驗證工作,及時轉存使用期限較長的數據。
五、存儲介質的維修、銷毀、廢止及傳輸
送出維修的介質應首先清除介質中的敏感數據,確保敏感數據不會被泄露。
涉密移動介質需要外送維修或數據恢復時,必須到保密工作部門指定的維修點,并有保密人員在場全程監控。
介質在銷毀前需要對其中的'數據進行徹底的凈化,保密性較高的存儲介質未經批準不得自行銷毀。
對載有敏感信息存儲介質的銷毀,應報有關部門備案,由專門的部門進行信息消除、消磁或物理粉碎等銷毀處理,并做好相應的銷毀記錄,信息消除處理僅限于存儲介質仍將在本機構內部使用的情況,否則應進行信息的不可恢復性銷毀。
技術文檔實行有效期管理,對于超過有效期的技術文檔降低保密級別,對已經失效的技術文檔定期清理,并嚴格執行技術文檔管理制度中的銷毀和監銷規定。
涉密移動介質和內部移動介質在物理傳輸過程中應采取雙人加密傳輸,確保傳輸介質的人員可靠,數據加密方可進行傳輸。
六、其他管理規定
對載有重要信息的載體應采取加密存儲,并根據承載數據的重要程度對介質進行分類和標識管理。
根據數據備份需要對某些介質實行異地存儲的,存儲地的環境要求與管理方法應與本地相同。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4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電子文件的存儲管理,保障電子檔案的安全保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電子文件存儲與管理規范》〔GB/T 18894-20xx〕、《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辦法》和有關法規、國家標準、行政規章,結合重慶市實際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參照重慶市電子檔案管理技術標準執行。
第三條 本制度以維護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為原則,保證電子檔案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
第四條 基本術語解釋
(一)電子文件是指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在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數字形態記錄。它是通過計算機進行操作、傳輸、存儲和利用的文件,用數字(比特)形態表現,通過編碼和解碼來輸入和輸出。
(二)電子檔案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形成,經鑒定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按照有關電子文件存儲管理規定處理并且已經存儲的電子文件。
第二章 電子檔案的存儲
第五條 電子文件具有對計算機系統的依賴性、非人工直接識讀性、復制傳遞的高保真性、信息與載體的可分離性、信息內容的易改性、載體的不穩定性等特性,并且對于不同信息類型的電子文件,由于其技術特點不同,存儲載體和記錄信息的標準、算法也不同,所以電子檔案的存儲應根據電子文件的特點分別采取措施保證其原始性、真實性、完整性:
(一)字處理文件
1、TXT文檔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2、XML文檔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3、對于其它類型的文檔,如果無法轉換為XML或TXT格式,則應按原格式存放并將有關的軟件和計算機系統信息一并存儲。
(二)圖像文件
1、TIFF格式圖片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有特殊壓縮參數的要作說明。
2、JPEG格式圖片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有特殊壓縮參數的要作說明。
3、其它格式圖片應轉換為以上兩種格式中任意一種,有特殊壓縮參數的要作說明。
4、對于無法轉換格式的圖片應按原格式存放并將有關的軟件和計算機系統信息一并存儲。
5、由掃描儀獲得的圖像電子檔案,對于普通紙質檔案來說光學分辨率不低于200dpi,對于照片檔案來說分辨率不得低于600dpi。
6、由縮微膠片掃描儀獲得的電子檔案,對于16mm膠片來說分辨率不低于200 dpi,對于35mm膠片來說分辨率不低于600dpi。
(三)圖形文件
1、圖形文件的存儲要求參見圖像文件的存儲要求。
2、存儲時應注意其設備依賴性、易修改性等問題,對相關軟件及各種數據信息應一并存儲。
(四)影像文件
1、MPEG格式、比特率4Mb/S以上的影像文件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2、對于無法轉換格式的影像文件應按原格式存放并將有關的軟件、壓縮算法和計算機系統信息一并存儲。
(五)聲音文件
1、WAV格式聲音文件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2、MP3格式聲音文件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3、對于無法轉換格式的聲音文件應按原格式存放并將有關的軟件和計算機系統信息一并存儲。
(六)多媒體文件
1、多媒體文件包含多種信息形式,信息完整的多媒體文件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2、多媒體文件依賴的計算機軟硬件信息及相關參數應一并存儲。
(七)數據庫文件
1、數據庫文件DBF格式可以作為電子文件直接存儲。
2、對于無法轉換格式的數據庫文件應按原格式存放并將有關的軟件和計算機系統信息一并存儲。
(八)超文本文件
1、超文本文件包含的信息較多,存儲時注意數據的完整性。
2、信息完整的超文本文件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3、超文本文件依賴的計算機軟硬件信息應一并存儲。
(九)計算機程序
1、計算機程序可以作為電子檔案直接存儲。
2、計算機程序依賴的軟、硬件平臺說明應一并存儲。
(十)數據文件
1、數據文件的類型較多,包含以上所示的多種類型,具體類型的存儲辦法參考以上各類型的存儲辦法。
2、數據文件應對數據來源進行說明并一同存儲。
第六條 對電子檔案的說明性文檔一律用TXT文檔編寫。
第七條 在符合軟、硬件平臺條件下,應保證電子檔案能正常被計算機所識別、運行,并能準確輸出。
第八條 電子檔案中涉及的口令、密匙、權限管理說明等應同電子檔案一并存儲。
第九條 保存與紙質等檔案內容相同的電子檔案時,要與紙質等文件之間互相建立準確、可靠的標識關系。
第十條 用掃描儀、視頻壓縮卡等設備獲得的電子檔案,如果采用非標準算法,則應將相關軟件一并存儲。
第十一條 計算機系統運行和信息處理等過程中設計的各類參數、管理數據等應與電子檔案一同存儲。
第十二條 電子檔案應該拷貝到耐久性的載體上,一式3套,一套封存(A),一套供查閱利用(B),一套異地保存(C)。對于加密的.電子文件,則應在解密后再完成上述工作。
第十三條 在相同條件下,電子檔案的存儲載體的選擇應優先考慮可靠性和先進性。本標準推薦的存儲載體是:只讀光盤、磁帶等。禁止使用軟磁盤作為電子檔案的長期保存載體。
第十四條 對于具有穩定可靠的網絡環境的單位具體要求:
1、電子檔案應存放于指定的計算機服務器上,服務器必須采取磁盤鏡像、雙機容錯等備份措施。
2、內部局域網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系統設備更新時必須制定嚴格的數據轉換辦法,確保數據準確無誤并能在新系統中運行。
第十五條 電子檔案的保管要求除應具備紙質檔案的一般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條件:
1、存儲載體應作防寫處理。不得擦、劃、觸摸記錄涂層。載體應直立存放,作到防塵、防變形,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2、環境溫度選定范圍:17---20℃,相對濕度選定范圍:35%--45%。
3、存放時應注意遠離強磁場,并與有害氣體隔離,遠離熱源。
第十六條 電子文件存儲時必須檢查病毒及其他危害計算機的隱患,對于不能清除隱患的電子文件不得存儲。
第十七條 存儲電子檔案的光盤應放入盒中存放,A、B兩套電子檔案應分開保管。
第十八條 電子檔案的有效性保證:
(一)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設備的更新發展,存儲載體或電子檔案數據會出現兼容性問題。
1、存儲載體出現兼容性問題時應更換先進、可靠的存儲載體進行復制。
2、電子檔案數據出現兼容性問題時應對電子檔案進行升級轉換并進行復制。
3、復制后舊版存儲載體應至少保留四年。
(二)刻錄光盤時采用整盤刻錄(disk-at-once recording)方式,不得使用多段刻錄(multiseion recording)等方式。推薦使用的刻錄軟件為: NERO BURNING6、WINONCD6以上版本。
(三)對磁性載體每2年、光盤每4年進行一次有效性、安全性檢查,對存儲載體的壽命、存儲載體的兼容性、電子檔案的兼容性等問題進行抽查,抽檢率不得低于30%,發現問題要及時補救。
(四)存儲在磁帶上的電子檔案,每年應倒帶一次,五年轉存一次。
(五)檢查、拷貝、轉換等情況要做好登記。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5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企業移動存儲介質的管理,確保管理信息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共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國家保密局關于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規定》,結合我院實際,制定出《江蘇敏捷科技有限公司移動存儲介質管理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移動存儲介質,是指用于存儲本單位保密信息的硬盤、軟盤、U盤、光盤、磁帶、存儲卡等存儲介質。
第三條本公司移動存儲設備要進行編號,不得借于他人使用,若需借于他人的,必須征得部門同意,并進行借還時間、借用人、審批人等詳細登記。
第四條新購計算機、移動存儲等設備,要先進行保密標識和登記,安裝加密軟件,再發放使用。
第五條如使用移動設備轉移存儲保密數據,需在使用前格式化,并在使用后立即刪除保密數據。
第六條使用光盤備份的保密數據要登記編號,分類存放。
第七條非本公司的移動存儲設備一律不得和涉密計算機連接。
第八條公司擬的涉密移動存儲設備處理辦法如下:
涉密和非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禁止交叉混用,即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非涉密計算機中使用,非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涉密計算機中使用。
存儲過涉密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不得與存儲普通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混用;新啟用存儲涉密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或使用移動存儲介質,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和查殺病毒處理。
移動存儲介質需要送外維修時,必須到信息科指定的單位進行維修;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在淘汰和報廢前,應到保密部門進行消磁和粉碎處理。嚴禁將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作為廢品出售。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6
用于分類和非分類移動存儲介質的安全管理系統
第一條本規定所稱可移動存儲介質,是指可移動硬盤、軟盤、u盤、光盤、磁帶、存儲卡以及其他具有存儲功能的介質。
第二條分類移動存儲媒體管理遵循“統一采購、統一編號、統一歸檔、跟蹤管理、集中報廢”的原則,嚴格控制發行范圍。
第三條各單位、各部門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分類和非分類移動存儲介質的日常管理。
機密可移動存儲介質必須妥善保存。
日常使用由用戶保管,暫停使用由指定人員保管。
第四條我院保密辦公室負責加強對涉密移動存儲媒體的統一管理,對非涉密移動存儲媒體的指導、監管、檢查。
第五條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只能用于涉密計算機和涉密信息系統。嚴禁在連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和個人計算機上使用機密移動存儲介質。
嚴禁非保密移動存儲介質訪問保密計算機或保密網絡,嚴禁直接或間接訪問政府內部網。
第六條一般信息應當存儲在非秘密可移動存儲介質上、載體、使用。
與秘密相關的可移動存儲介質應存儲相應秘密級別的信息。
絕密可移動存儲介質只能存儲絕密信息。當確實需要存儲機密信息時,應按照最高機密級別管理絕密可移動存儲介質。
第七條分類移動存儲介質的使用應當在符合保密要求的辦公場所進行。確因工作需要占用辦公場所的,保密等級由使用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以上保密等級由醫院領導批準,報醫院辦公室備案,并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
嚴禁將保密的可移動存儲介質借給其他單位或他人。
第八條攜帶分類移動存儲介質外出時,分類移動存儲介質應始終處于承運人的有效控制之下。攜帶絕密信息的保密移動存儲介質外出時,應當保證兩人以上一起出行。
禁止攜帶存儲絕密信息的涉密移動存儲媒體參與境外活動或出國(境);
確需攜帶保密、保密的移動存儲媒體出國(境)的,應當按照有關保密規定辦理出國(境)審批手續。
第九條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必須嚴格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存放在醫院安全辦公室。
當收到分類可移動存儲介質時,您必須辦理簽字手續。
離開辦公室時,工作人員必須將保密的移動存儲介質存儲在保密設備中。
第十條每半年開展一次分類和非分類移動存儲介質盤點、。
如有混合或分類移動存儲介質丟失,應及時調查處理。
第十一條廢棄分類移動存儲介質前,使用部門應當進行信息清除處理。
如因媒體損壞導致信息無法刪除,部門領導應簽署意見,并提交至局安全辦公室銷毀。
第十二條對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的銷毀,研究所安全辦公室應統一登記,并填寫《涉密移動存儲介質銷毀登記表》。經主管領導批準后,由三人負責銷毀,任何個人不得擅自銷毀。
第十三條涉密和非涉密移動存儲媒體使用、管理人員違反規定,情節較輕的,由醫院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給予批評教育;情節嚴重、造成重大泄漏隱患的`,相關職能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移動存儲介質保密和非保密管理系統移動存儲介質保密和非保密管理系統
第一類移動存儲介質是指分類信息、光盤、軟盤、移動硬盤和u盤等的硬盤。
第二條用于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移動存儲介質,必須粘貼由所在地區保密部門根據所涉及的保密等級統一制作的保密等級標識。
第三條保密級別以下的可移動存儲介質由用戶保管,并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碼文件柜中。
第四條高密度保密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低密度計算機或設備上使用,嚴禁在聯網計算機或其他設備上使用保密移動存儲介質。
第五條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只能在本單位涉密計算機或涉密信息系統中使用,嚴禁轉借給其他單位、轉借給他人。
確需攜帶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外出工作的,應經主管領導批準,并報單位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備案,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中的涉密信息應逐件登記。
第六條涉密可移動存儲介質的復制應經單位領導批準并登記。
第七條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的傳輸應當按照《國家秘密載體保密管理條例》的要求進行。
第八條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的外輸維護或數據恢復必須在安全部門指定的維護點進行,并有安全人員在場。
第九條移動存儲介質因用戶崗位變動、使用期滿等原因退回時,應檢查移動存儲介質、確認,并妥善登記、保管。要歸檔的機密可移動存儲介質應與相關登記表一起及時歸檔。
第十條不再使用的涉密可移動存儲介質,應由用戶上報,經單位領導批準后,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一處理,確保相關內容和數據不可恢復。
禁止將未經技術處理的保密移動存儲介質轉換為非保密環境使用或公開捐贈。
第三條分類和非分類移動第三條分類和非分類移動存儲媒體安全管理系統存儲媒體安全管理系統1.分類移動存儲媒體統一采購、注冊、標識、設備。
為實現動態管理,有必要建立和完善保密移動存儲介質使用的保密管理文件。
2.購買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不進行公開招標,按照涉密采購的規定辦理。應在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范圍內采用招標、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采購和詢價。
3.分類移動存儲介質不得用于非分類信息系統;不允許在保密信息系統和非保密信息系統之間交叉使用。
4.嚴禁使用保密移動存儲介質將數據從互聯網或非保密計算機復制到保密信息系統。
分類移動存儲介質的維護、報廢和銷毀參照分類計算機相關保密管理規定。
【存儲介質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數據存儲介質管理制度11-30
生雞蛋的存儲方法11-09
移動存儲設備有哪些10-17
照片視頻存儲宣傳口號12-30
移動存儲設備都有哪些12-30
關于苦蕎茶的存儲方法08-23
化學品存儲管理規定08-19
相機存儲卡有幾種09-28
照片視頻存儲推廣廣告語12-29
數碼相機:常見的幾種存儲卡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