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優秀15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
一、 體育器材由體育老師負責管理,未經許可,外人不得擅自進入體育器材室。
二、 按配備標準和教學要求及時申購器材及設備,保證教學正常進行。
三、 體育器材及設備入庫要憑單據及時登記。做好賬冊管理,每年年底調整一次,做到賬物相符。
四、 體育器材及設備原則上不向校外出借。特殊情況必須經學校主管部門批準辦理手續,并按時歸還。
五、 日常管理中,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六、 做到定期保養,及時維修。如有損壞,及時填寫體育器材及設備損壞報告單,按有關規定報損。保持常用器材、設備完好無損。
七、 根據教學安排,及時做好準備工作。師生借用做好借用記錄。 八、保持室內整潔有序,不準存放其他無關物品。體育保管員必須保持室內衛生,器材室干凈明亮。
體育器材管理員職責
一、 建立財產管理賬目,有嚴格的借用手續和賠償制度,并認真執行。
二、 熟悉各年級的教學進度,根據教師上課需用器材,提前做好準備,保證上課正常使用。課結束后,要清點器材數量,發現短缺或損壞,及時處理。
三、 經常打掃器材室,保持室內整潔。器材存放要得當、有序、搬運方便。并備有滅火器材。
四、 經常檢查固定器材,發現損壞要及時維修,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五、 加強對海綿墊對器材的防腐安置,經常檢查或更換存放位置。
六、 定期清點器材,做到賬物相符,對損壞而無法修好的器材填寫單據,上報注銷,根據器材的損壞程度,提出維修和購置計劃。 體育器材報損制度
一、 教師或學生使用體育器材,屬正常損壞的要及時填寫報廢單。
二、 如果是人為損壞的,要給予批評并視情況按原價或高出原價的數額賠償。
三、 每學期清點器材一次,發現器材正常老化不能使用的',要及時填寫報廢單。
四、器材報廢必須經過學校主管領導的審核、簽字。每學期將報廢情況上報學校主管人員審批。
體育器材借還制度
一、 借用體育器材,必須愛護和保管好,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二、 體育課上由任課教師填寫器材使用單,并注明日期、節次、器
材及數量。
三、 課外活動學生借用器材要有記載,歸還時要檢查數量及是否有
損壞。
四、 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賠償并有記錄。
五、 對學校教師借用器材,應履行登記手續。歸還時要予以注銷。
六、 在歸還時如有丟失、損壞現象應向管理員說明情況。如故意損
壞丟失,應追究責任。
七、 所借用的體育器材歸還后,要放回原處。
體育器材室保管、使用制度
為了保持的完整,減少損失和人為的損壞,經學校和體育科組全體成員的討論,制訂體育器材室保管、使用制度。
1.體育器材室由體育教研組長專人負責管理。
2.執行學校財產管理制度。
3.室內所有器材分類擺放整齊,及時造冊一式二份,交總務處一份。
4.借出的器材須及時進行登記,按時如數歸還。
5.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對損壞的器材及時維修、整理,保證器材的完好。
6.保持室內清潔衛生、對于容易發霉的器材及時翻曬,延長使用時間。
7.為體育教師和班主任開展體育課外活動提供器材。
8.做好防盜安全工作,每學期初、未各進行一次財產清理無法使用的器材向學校總務處報損并登記,做出好新學期增添體育器材的預報及預算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2
一、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登記,專人管理。
二、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后按數按量歸還,放回原處。
三、課余時間,需用器材,應辦理借出手續,并按時歸還,如有遺失損壞, 追查責任,按價賠償。
四、體育器材,每學期全面查點一次。逐年購置和自制,保證按省規定的器 材要求達標
五、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盜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員工作職責
一、器材管理員全面負責全校體育器材及運動服和運動場地的管理。固定資產和其他體育用品一律入帳后使用,要做到帳物相符,定期對帳檢
二、對現有物資器材要定期清點,分門別類,存放整齊,注意防火防盜,防 霉變,搞好倉庫衛生。
三、要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教學與訓練的需要。
四、為保證教學和訓練的需要,體育器材一般情況下不外借,特別是易損的 物品和器材,如:釘鞋、服裝等。
五、體育教學和訓練使用的器材,必須由任課老師負責借還,如有丟失,負 責追回或令其賠償。
六、凡需購置的體育器材,應有體育組保管室提出購置計劃,經體育組審查,由校長批準方可購置,一般每學期制定購置計劃一次。
七、加強運動場地的管理,嚴禁各種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場地,影響正常的教學與訓練。對場地和場地內的器材要按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場地內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員要以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體育器材室是體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場所,其主要管理者為總務主任和體育教研組長
1、運動場地及運動設施是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的保證,因此,設立專人負責場地的維護。布局的調整,設施的更換,并保證群體活動有場地器材并能順利開展。 2對室外體育設施每學年進行一到三次的檢修、油漆,做好檢修、更換工作,保證能服務與學校各種大型活動的開展及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 3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場內防止傷害場地的現象發生。
二、體育課安全防范措施的規定
1嚴格杜絕無老師輔助的放羊式體育活動的現象出現。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還要用好多種體育器械,上課衣著我校制定以下要求; 1)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 4)盡量不要戴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6)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學生應該穿著運動服。
2體育課前學生認真做好準備運動,課后做好放松運動。帶有器材的體育課教學內容,老師一定要給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護與幫助工作。 3各班所任教師必須給自己的學生經常進行運動鍛煉安全教育。 學生在課外業余鍛煉時出現的.運動創傷,由該任課教師負責處理,并承擔教師責任。
4新生由家長填寫學生身體情況表,交給學校以作體育運動時參考
三、運動會安全措施的規定
1學校組織的各種運動會均需先寫活動計劃和安全責任管理措施交學校審核訂正,方能實施。
2、運動會前期訓練器材的發放必須要各班、班主任憑借條從體育組將器材借出并口頭協議安全措施。訓練結束以后,按規定交還器材。訓練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均由借器材人負責。
3運動會中,設立會場器材專管人員。
四、社會實踐活動措施的規定
1學校依靠各部門配合,對周邊治安環境進行治理。
2通過校會、班會,每學期進行二至五次校內外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3、將學校作息時間表和學生放假時間通知,印發到家長。 4、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各項運會、長跑活動等都制定
體育器材賠償制度
1所有體育器材,因本身質量問題或正常消耗而造成的損壞,免于賠償。
2在使用體育器材過程中,因使用者不慎或使用不當造成損壞或遺失的, 按有關規定酌情賠償。
3在使用體育器材過程中,因使用者故意損壞或遺失的,按有關規定加倍 賠償。
4在歸還體育器材時,如有損壞,視情節輕重由借用者或借用班級照價或 加倍賠償。
5上課、訓練和比賽丟失的器材,任課教師要迅速查明原因,告知器材室管理教師,并按有關規定酌情賠償
6賠償辦法:由體育器材管理老師核填《損壞、遺失器材賠償單》,由損壞或遺失器材者簽名,經主管校長批準,由體育器材保管員收款后,上交學校財務科。
7器材室管理老師要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因失職造 成的各種損失,由本人負責。
8、對體育器材保管員要加強安全管理知識的教育,嚴格防范措施,經常檢 查體育器材保管室的安全狀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學校安全領導小組
體育器材使用制度
1、體育器材室由體育教師負責管理。
2管理人員要認真做好體育器材的購置登記,器材應分類擺放整齊。
3上課前或體育隊訓練前,要預先取出使用器材,使用完畢,要收齊體育器材并放回原處。
4、使用過程中若有器材損壞或遺失,應及時報告學校分管領導并填好損壞、遺失登記表。
5、體育器材向外出借,須由分管領導同意,如器材有損壞或遺失,照價賠償。 6、上課或訓練后,要搞好室內整潔工作,檢查器材放置,關好門窗。
體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
為了保障學生在體育課、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安全,促使學生快樂健康的開展有關體育活動,學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體育老師思想上首先應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高度重視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安全教育。
二、體育老師在上體育課、組織體育活動時,每一節課均應嚴格按學校教學常規要求施行教學,課前應整隊前往操場,活動前應做好活動的準備動作,并強調安全防范有關要求,活動中體育老師應自始至終在場指導、監管。
三、體育老師在組織學生活動之前,應認真檢查有關活動器材是否安全,嚴禁使用已損壞的可能導致學生意外傷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損應提前通知學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四、根據我校實際,體育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有關體育活動時 (冬季三項賽長跑、踢毽、跳繩),必須在校園內進行。舉行校園體育節,領導小組、各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生的安全保衛工作,如開展其他校外體育活動須經校長室同意方可。 五、在體育課、體育活動過程中,如發生意外傷害,體育老師應迅速向學校報告, 并啟動有關應急預案。
小學體育器材報損制度
1、教師或學生使用體育器材,屬正常損壞的要及時填寫報廢單。
2、如是人為損壞的,要給予批評并視情況按原價或高出原價的數額賠償。
3、每學期清點器材一次,發現器材正常老化不能使用的,要及時填寫報廢單。
4、器材報廢必須經過學校主管領導審核、簽字。每學期將報廢情況上報教 育局電教站審批。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3
嚴格按照借還制度借還體育器材,是我校上好體育課,搞好第二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及教職工鍛練好身體的重要保證。現將有關借還體育器材的規定公布如下:
一、體育器材面對體育教師上體育課及輔導課外活動使用。
二、按教學進度借用器材,由體育老師簽字方可借出,歸還時按原位置放好。
三、學生課外活動借,必須寫出借條由班主任簽字后方能外借,并應按時歸還。
四、丟失器材照價賠償,舊器材折舊賠償,故意損壞器材者加倍賠償。
五、學生課外活動借用視器材價格實行押金制。
六、無關人員末經同意不得隨意進入體育器材室。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4
一、做好防火工作。除實驗需要外,嚴禁火種。配置相應的滅火器材。
二、各種危險品必須嚴格登記造冊,建立購買、使用、領取、清退等臺帳。對劇毒、放射性等危險物品出入庫必須有精確計量和記載,嚴加保管。
三、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品,應專庫存放,雙人雙鎖。性質相抵觸的'應分室存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四、做好防盜工作、安裝防盜設施。
五、對所有物品應定期檢查核對。
六、管理人員離室應關鎖好門窗、切斷電源,關閉自來水。無關人員不得擅自入內。
七、做好防汛工作。
八、實驗器材、藥品一律不外借。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5
一、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等級,專人專管。
二、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后按數量歸還,并放回原處。
三、課余時間如需用到小學體育器材,應辦理借出手續,使用完畢后按時歸還,如有丟失損壞,應追究其責任,照價賠償。
四、每學期全面查點一次小學體育器材,逐年購置和自制,保證按省規定的體育器材要求達標。
五、放置體育器材的地點應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盜防失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6
一、愛護運動器材,在指定運動場上活動。
二、由各班級體育委員提前五分鐘到體育教師或體育器材管理員處領取體育器材。
三、學生未經教師或者班主任允許不得擅自進入體育器材室,違者視后果予以教育。
四、活動課教師或體育教師應按課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器材應清點登記后歸還器材室,如有發現器材數量不齊,查明情況,酌情處理。
五、損壞器材、丟失器材應及時向體育教師上報,視情況作相應的賠償和處罰。
六、體育教師不得擅自向外單位或個人出借體育器材,需以主管體衛領導同意。
七、每次出借要登記,期初、期末自覺清查體育器材。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7
1、格執行體育室規章制度,遵守學校作息制度,主動熱情按時開放體育器具室。
2、清理、保管、維修好體育器具。分門別類、放置有序,常翻曬、修補,盡量利用舊特廢物,延長使用時間,節約開支,及時登記消耗(注明損壞時間、地點、班級、姓名、原因及處理意見),增添必要器具,做好登記、編號,建立體育器具實物帳,做到帳物相符。
3、經常與體育教師聯系,按數學計劃進度供給體育運動器具。經常與班主任聯系,合理安排課外活動輪流使用運動器具,按時出借收回。教育學生愛護分物,損壞公物要問清情況,酌情賠償,不得向校外私人出借,外單位借用要經總務處批準,收取租用折舊費。
4、每天打掃一次衛生,每學期接受總務處一次清理檢查。
5、負責操場的使用管理。
6、各處室和教研組長委派的其它臨時性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8
1、健全體育器材、物品登記造冊,存放、管理使用的制度。
2、做到安全使用體育器材。每學期要進行一、兩次清點損壞的'器材和修補器材。
3、體育器材及場地設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違者,一經發現,追究賠償責任。
4、未經體育室管理人員的同意,不準任何人進入室內拿玩體育器材。
5、教學班所用教學器材,由體育干部協同體育教師在體育室領取。課后,立即送回體育室。
6、各班級活動課,借用體育器材,由班主任或班干部到體育室領取,課后,立即送回體育室。
7、個人借用體育器材,經同意,辦理借物的手續后才借給,須按時送還。
8、不是活動課時間,一律不借出體育器材。任何人不得將器材帶離學校,違反必究。
9、體育器材是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的工具。人人要愛護。希全體師生遵守本室制度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9
一、使用體育器材,必須遵守借用制度。
二、體育器材專供師生教學與鍛煉使用,原則上不借給私人使用。每次課前須由教師本人與器材保管員完成器材借用手續。教師須在“器材借還使用記錄”簽字后方可領取借用器材。不得安排或指派學生代替教師領取器材,學生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器材室。教師有職責在自己的課時組織和管理好學生。
三、為保證師生安全,體育用品只限在本校內使用,不得拿出校外。借體育用品,不得隨便轉借,以防弄錯丟失。下課后教師應把借出的`器材如數歸還。如有損壞,屬于正常損壞的,不用賠償;如果是故意破壞或丟失應按器材的價格折舊給以賠償。
四、班級日常活動借用器材,應按教務處安排的時間與項目進行,活動結束后應及時歸還。
五、其他部門人員借用器材時,必須在負責器材室教師處登記方能借用。借用器材必須按規定時間還清,以免影響上課。
六、學校運動隊借用器材與課堂教學使用同等,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酌情賠償,并有記錄。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0
一、體育器材設備是學校的基本建設之一,必須切實加強管理,確保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和課外訓練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體育器材設備要按省教委頒發的'《廣東省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基本標準》的目錄進行分類、入帳,做到帳物相符,帳帳相符。每學期末清點一次,每年底與總務處對帳一次。
三、體育器材應分類存放,定位定櫥,陳列有序。要保持室內整潔,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塵、防潮、防壓、防照射等工作。損壞的器材要及時維修,使器材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
四、各種器材設備一般不外借。外單位借用,應經分管領導審批,出據借條, 定期歸還。對私人一律不外借。
五、一切器材設備的領用和歸還均應辦理登記手續,并檢查器材的完好情況。對于損壞、丟失的器材應按有關規定處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長期占用。
六、任課教師使用時必須提前一天填交“體育器材使用通知單”。保管人員應按時準備好器材,并作必要的檢查,確保體育課教學的正常進行。
七、所借器材設備在使用時,任何人不得擅自轉借或持物離開教練場地,如發現,保管人員有權收回,并提出批評。
八、保管人員如有變動,應認真辦理移交手續。移交時,學校領導應當場監交,按帳點物,逐件交接。遇有帳物不符時,要查明原因。并按有關規定及時處理。
最后應由三方簽字方能生效。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1
一、體育器材室是體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場所,其主要管理者為體育教師。
二、室內各類體育器材應分類存放有序,注冊登記,以便于借取和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內體育器材,應由各班級體育委員和體育小組長統一借取、存放,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損壞的,體育教師有權根據損壞程度、性質做出賠償決定。
五、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室內器材的.完好程度,如有損壞應及時修補;淘汰不能使用的器材須經管理人員同意。管理人員根據省器材標準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以達到及時補充器材的目的。
六、體育器材室室內保持干燥,經常清掃,做到器材擺放有序、整潔、整齊。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2
1、以服務教學、保證體育教學與活動需求為宗旨,做好器材保管工作。
2、嚴格執行借還、登記、驗收手續,做到賬物相符;及時催還借出器材,確保周轉。
3、科學管理器材,實現分類存放,保證室內通風,做好防火、防潮、防撞、防霉、防盜工作。
4、根據教學要求和實際需要提出采購計劃并協助采購,新添置設備要逐一登記造冊。
5、樹立勤儉辦學思想,加強器材的保養與維修。
6、完成學校交辦的其他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3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細帳,做好賬物相符。
二、根據器材的性能、形狀分類存放,擺放整齊。
三、注意器材室的通風及防火。
四、定期檢查物品,對易耗品及時辦理注銷、報廢手續。對丟失的物品及時登記,并報告總務主任。
借用制度:
一、體育課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課教師填寫“器材使用單”,并注明日期、節次、器材、數量等。
二、課外活動學生借用器材要有記錄,歸還時要檢查數量和有無損壞。
三、學校運動隊借用器材要有記錄,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賠償,并有記錄。
四、對學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記手續,歸還時要予以注銷。
賠償制度:
一、教育學生愛護體育器材、設備。對體育器材使用不合理,造成損壞者,要進行批評教育。對有意破壞者,要根據損壞程度進行賠償。
二、借用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者,要根據損壞程度予以一次性賠償。
三、外借的`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應照價賠償,并進行登記加以說明。
四、因責任人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除賠償損失外,加扣“教師發展評價”考核分10分。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4
一、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登記,專人管理。
二、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后按數按量歸還,放回原處。
三、課余時間,需用器材,應辦理借出手續,并按時歸還,如有遺失損壞,追查責任,按價賠償。
四、體育器材,每學期全面查點一次。逐年購置和自制,保證按省規定的器材要求達標。
五、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六、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盜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員工作職責
一、器材管理員全面負責全校體育器材及運動服和運動場地的管理。固定資產和其他體育用品一律入帳后使用,要做到帳物相符,定期對帳檢查。
二、對現有物資器材要定期清點,分門別類,存放整齊,注意防火防盜,防霉變,搞好倉庫衛生。
三、要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教學與訓練的需要。
四、為保證教學和訓練的需要,體育器材一般情況下不外借,特別是易損的物品和器材,如:釘鞋、服裝等。
五、體育教學和訓練使用的器材,必須由任課老師負責借還,如有丟失,負責追回或令其賠償。
六、凡需購置的體育器材,應有體育組保管室提出購置計劃,經體育組審查,由校長批準方可購置,一般每學期制定購置計劃一次。
七、加強運動場地的管理,嚴禁各種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場地,影響正常的教學與訓練。對場地和場地內的器材要按時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場地內不能堆放任何物品和建筑器材。
八、保管人員要以高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室保管制度
一、體育器材室是體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場所,其主要管理者為總務主任和體育教研組長。
二、室內各類體育器材應分類存放有序,登記注冊,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內器材,應由各班體育委員及體育小組長借取、存放,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損壞的,管理者可根據損壞程度、性質作出賠償決定。
五、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室內器材完好情況,及時修補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須經管理人員同意。管理人員根據省器材標準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及時補充器材。
六、室內保持干燥,經常清掃,做到器材擺放有序,整齊、整潔。
體育器材借用制度
1、愛護運動器材,在指定運動場上活動。
2、由各班體育委員提前五分鐘到體育老師或體育管理員處領取體育器材。
3、學生不得擅自進入體育器材室,違者視后果予以教育,嚴重者報體衛領導小組處理。
4、活動課教師或體育教師應按課表借用器材,不得擅自他用,所借用器材應清點登記后歸還器材室,如有發現器材數量不齊,查明情況,酌情處理。
5、損壞器材、丟失器材應及時向體育組教師上報,視情況作相應的賠償和處罰。
6、體育教師不得擅自向外單位、個人出借體育器材,需以主管體衛領導同意。
7、每次出借要登記,期初、期末體育組器材負責人要協同總務處清查器材。
小學體育課及體育活動安全措施
一、運動場地、設施的管理制度
1、運動場地及運動設施是開展好學校體育工作的保證,因此,設立專人負責場地的維護。布局的調整,設施的更換,并保證群體活動有場地器材并能順利開展。
2、對室外體育設施每學年進行一到三次的檢修、油漆,做好檢修、更換工作,保證能服務與學校各種大型活動的開展及群眾性課外體育鍛煉。
3、禁止機動車輛進入場內防止傷害場地的現象發生。
二、體育課安全防范措施的規定
1、嚴格杜絕無老師輔助的“放羊式”體育活動的現象出現。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還要用好多種體育器械,上課衣著我校制定以下要求;
(1)上衣、褲子口袋里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發卡。
(4)盡量不要戴眼鏡。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6)衣服要寬松合體,最好不穿鈕扣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學生應該穿著運動服。
2、體育課前學生認真做好準備運動,課后做好放松運動。帶有器材的體育課教學內容,老師一定要給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護與幫助工作。
3、各班所任教師必須給自己的學生經常進行運動鍛煉安全教育。學生在課外業余鍛煉時出現的運動創傷,由該任課教師負責處理,并承擔教師責任。
4、新生由家長填寫學生身體情況表,交給學校以作體育運動時參考。
三、運動會安全措施的規定
1、學校組織的各種運動會均需先寫活動計劃和安全責任管理措施交學校審核訂正,方能實施。
2、運動會前期訓練器材的發放必須要各班、班主任憑借條從體育組將器材借出并口頭協議安全措施。訓練結束以后,按規定交還器材。訓練中出現的運動損傷均由借器材人負責。
3、運動會中,設立會場器材專管人員。
四、社會實踐活動措施的規定
1、學校依靠各部門配合,對周邊治安環境進行治理。
2、通過校會、班會,每學期進行二至五次校內外安全教育(交通安全)
3、將學校作息時間表和學生放假時間通知,印發到家長。
5、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各項運會、長跑活動等都制定
體育器材賠償制度
1、所有體育器材,因本身質量問題或正常消耗而造成的損壞,免于賠償。
2、在使用體育器材過程中,因使用者不慎或使用不當造成損壞或遺失的,按有關規定酌情賠償。
3、在使用體育器材過程中,因使用者故意損壞或遺失的,按有關規定加倍賠償。
4、在歸還體育器材時,如有損壞,視情節輕重由借用者或借用班級照價或加倍賠償。
5、上課、訓練和比賽丟失的器材,任課教師要迅速查明原因,告知器材室管理教師,并按有關規定酌情賠償。
6、賠償辦法:由體育器材管理老師核填《損壞、遺失器材賠償單》,由損壞或遺失器材者簽名,經主管校長批準,由體育器材保管員收款后,上交學校財務科。
7、器材室管理老師要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因失職造成的各種損失,由本人負責。
8、對體育器材保管員要加強安全管理知識的教育,嚴格防范措施,經常檢查體育器材保管室的安全狀況,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報告學校安全領導小組
體育器材使用制度
1、體育器材室由體育教師負責管理。
2、管理人員要認真做好體育器材的購置登記,器材應分類擺放整齊。
3、上課前或體育隊訓練前,要預先取出使用器材,使用完畢,要收齊體育器材并放回原處。
4、使用過程中若有器材損壞或遺失,應及時報告學校分管領導并填好損壞、遺失登記表。
5、體育器材向外出借,須由分管領導同意,如器材有損壞或遺失,照價賠償。
6、上課或訓練后,要搞好室內整潔工作,檢查器材放置,關好門窗。
體育器材安全使用教育制度
為了保障學生在體育課、體育活動過程中的安全,促使學生快,樂健康的開展有關體育活動,學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體育老師思想上首先應具有強烈的安全意識,高度重視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安全教育。
二、體育老師在上體育課、組織體育活動時,每一節課均應嚴格按學校教學常規要求施行教學,課前應整隊前往操場,活動前應做好活動的準備動作,并強調安全防范有關要求,活動中體育老師應自始至終在場指導、監管。
三、體育老師在組織學生活動之前,應認真檢查有關活動器材是否安全,嚴禁使用已損壞的可能導致學生意外傷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損應提前通知學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四、根據我校實際,體育老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有關體育活動時(冬季三項賽長跑、踢毽、跳繩),必須在校園內進行。舉行校園體育節,領導小組、各班主任必須加強學生的安全保衛工作,如開展其他校外體育活動須經校長室同意方可。
五、在體育課、體育活動過程中,如發生意外傷害,體育老師應迅速向學校報告,并啟動有關應急預案。
小學體育器材報損制度
1、教師或學生使用體育器材,屬正常損壞的要及時填寫報廢單。
2、如是人為損壞的,要給予批評并視情況按原價或高出原價的`數額賠償。
3、每學期清點器材一次,發現器材正常老化不能使用的,要及時填寫報廢單。
4、器材報廢必須經過學校主管領導審核、簽字。每學期將報廢情況上報教育局電教站審批。
體育器材室管理規則(試行)
一、體育器材室由專人負責,其他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
二、一般體育器材應入櫥、上架,擺放整齊保持清潔注意防潮。
三、新購置的器材,首先要進行質量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器材室。
四、各種器材、設備要建帳登記,定期清查,做到帳物相符。
五、根據器材的技術要求,要定期進行保養和維修,保證正常使用。
六、對損壞無法修復的器材,管理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報經有關領導批準,報廢或更新。
七、要嚴格遵守體育借用制度,借用登記,及時歸還。
八、保持室內清潔衛生,認真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小學體育器材使用和出借制度
一、體育器材的使用
1、體育教師要愛護器材,要教育學生愛護器材。
2、器材整齊要常排列。器材室內保持清潔干燥。
3、對不經常使用的器材要做到一月一大查,一周一小查,嚴防器材丟失和受潮。
4、使用器材時,體育教師負責安排,嚴禁拖、拉、扔,注意減少器材的磨損,延長器材的使用壽命。
5、器材用完后,體育教師負責將器材放回原處排列整齊,不準亂扔亂放。
6、對已損壞的器材要報明情況,做到及時修補。對消耗快的器材(如球類),要及時與學校領導商量研究增補添置。
7、被用的器材,如有損壞,根據情況酌情賠償。
8、體育教師要按值日表定期對體育器材進行清查。
9、對違反制度的的任何人,不論老師、學生,都按制度追究其責任二體育器材出借制度
1、課外活動:凡學校安排的課外體育活動,由器材室統一準備活動器材,每班一份,由體育委員憑本人學生證出借,活動結束后各班檢查器材及歸還。
2、個別借用:在課外活動時間,根據器材室現有器材,并在不影響集體活動情況下,憑學生證出借,在集體活動結束前歸還。
3、班級活動:在一定器材范圍內,由班長或體育委員出具借條,寫明活動內容,憑本人學生證出借,如借用時間在24小時以上,則由班主任老師出面借用。
4、外單位出借:外單位借用本校器材或場地,應具有單位介紹信,經學校批準,并在不影響本校教學活動的情況下,可允許出借。
5、損壞或遺失:體育器材為國家公共財產,任何集體和個人都要愛護,如有損壞或遺失,應按質論價進行賠償。
6、任課教師:體育任課教師所用器材,課后要清點、檢查,然后歸類放置,如有損壞或遺失,及時與保管員聯系。
7、器材檢查:保管員認真負責管理好器材,做到每天一小查。(當天器材點數歸類),一周一大查(清點與整理),每月一次整理,修補并配齊器材,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8、場地檢查:定時檢查室外場地是否符合教學要求,發現問題及時與總務處聯系。
體育器材維修保養制度
一、管理人員要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充分管理好、用好體育器材,必須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堅持"誰使用,誰負責、誰維護,誰保養"的原則,確保器材的正常運行。
二、熟練掌握器材的性能、操作規程、維護保養常識,確保器材的正常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所用體育器材的效益,提高利用率。
三、認真做好器材的維護保養工作,根據器材的不同性質和要求,要做好防塵、防潮、防銹、防腐蝕等工作,"定人保管,定期保養",使器材保持應有的性能,經常處于完好的可用狀態。
四、器材的使用人員應做好詳細的使用記錄,經常檢查、了解器材的運行情況,發現失老化、損壞等情況應及時與維修部門取得聯系,及時進行維修。對于不能維護檢修的體育器材,經學校領導批準后,可送外單位或外請專業技術人員來校進行器材的維修工作。
五、器材的使用人員一定要認真做好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工作,按有關規定,做好書面記錄,若發現一般性故障,應及時予以排除。如出現重大故障,必須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要充分發揮技術協作的功能,盡快采取維護、維修措施,以保證器材的正常運行。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5
1、體育系辦公室應按學校要求做好體育資產登記工作,定期進行清查盤點,做到帳帳相符、帳物相符。
2、器材保管員應嚴格執行體育器材管理制度,做好器材的保管和發放等工作。
3、體育教學、運動訓練與競賽以及課外活動、群體工作所需借用的.體育器材,一律從體育器材室辦理借用手續。
4、上課時,任課教師提前到崗,在器材室登記所借器材品種及數量,由體育委員簽名領出,下課時由體育委員交還,經器材保管員清點后,注銷登記。
5、課外活動時間,在校學生可憑學生證或圖書借閱證到器材室辦理借用手續,所借體育器材必須當天歸還,星期五下午借出器材可延至下星期一早上9:30分前歸還。如超時歸還影響正常教學,將根據有關規定進行一定的處罰。
6、為了保證比賽和運動隊的訓練,貴重與精致器材不得借用。如正式比賽用的籃、足、排球、金屬橫桿、金屬標槍、木制比賽標槍等,如確實需要須經有關領導批準。
7、為了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發生,器材室投擲類器材一律不得借用,如因特殊情況確實需要應由相關教師(班主任)辦理借用手續,并承擔相應的安全責任。
8、體育教師、學校教職工和學生所借體育器材不得丟失和更換。若丟失和更換,一律原價賠償。平時上課、訓練遺失器材,由班(隊)集體平分原價賠償。
9、在教學、訓練競賽和課外群體活動中,正常使用出現的損壞,要及時填寫報損單,經相關領導簽字后才能銷帳,人為損壞的按原價賠償。
10、易耗器材應在器材室存放,由器材保管員負責保管。器材存放規范、有序,貴重器材由體育系辦公室負責保管。
11、室外固定器械,體育系辦公室要經常留心檢查,如發現斷裂、傾斜、缺少構件等情況或其它危險跡象,應立即告示停用,并報告學校相關部門維修。
12、學期結束時,器材保管員要對器材室所有器材進行清查和盤庫,將結果登記在《體育器材清查單》和《體育器材盤庫單》中,經體育系辦公室核查后,對保管室予以封存。
13、器材保管員如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器材丟失或更換,按所丟失或更換器材的購買價格,予以個人賠償。
14、學校體育器材專供在校師生教學、訓練競賽和課外群體活動使用,未經相關領導批準,不準借給私人或外單位使用,特殊情況需經有關領導批準。
15、器材室要做到安全、方便、整潔,不準存放其它無關物品。 附:
體育器材使用登記表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03-31
小學體育器材管理制度08-13
小學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08-26
體育器材管理制度03-22
體育器材管理制度05-31
體育器材管理制度最新07-24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制度10-24
【熱門】小學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篇05-22
學校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08-21
體育器材室管理制度(精選20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