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項目質量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項目質量管理是指確定項目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在項目質量體系中通過諸如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審計、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改進等使項目質量得以實現的全部管理活動。“質量方針”是指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一個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是質量管理的核心和出發點。一個項目的科學質量體系是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依據。
一、質量的涵義
在了解什么是項目質量管理之前,應先弄清楚“質量”的涵義和特點。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在其《質量管理與質量保障術語》中定義:“質量是反映客體(產品、過程或活動等)能夠滿足主體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由上述定義可以看出質量包括如下的涵義:
“主體”和“客體”。“主體”就是指客戶。“客體”是指承載質量屬性的具體事物,主要包括3種:一是能夠為客戶提供各種享用功能的有形產品。其質量主要指產品能滿足客戶使用要求所具備的功能特性,一般包括產品的性能、壽命、、安全性、性、外觀等具體特性。二是為客戶帶來某種享受的過程或服務。其質量主要指服務能滿足客戶期望的程度,因為服務質量取決于客戶對于服務的期望與客戶對服務的實際體驗二者的匹配程度。三是在生產產品或提供服務中所展開的活動或工作。其質量一般是由工作的結果來衡量的,工作的結果既可以是工作所形成的產品,也可是通過工作而提供的服務,所以工作質量也可以用產品或服務質量來量度。反過來說,實際上是工作質量決定了工作產出物即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因此,質量管理基礎就是對于工作質量的管理。
“明確需要”是指與要求的一致性,即在標準、規范、技術、圖紙要求等方面必須滿足產品交易合同中明確規定的要求。
“隱含需要”是指適用性,即那些被客戶公認的、不言而喻的、約定俗成的需要,是指產品能像它被客戶計劃的那樣使用。
“特性”是指客體特有的性質,它反映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內在質量特性,主要指的持續使用現出來的產品的性能、強度、精度等方面的質量特性。外在質量特性,主要指產品外在表現方面的特性,比如產品外形、包裝、裝潢、色澤、味道等方面的特性。經濟質量特性,主要指與產品的購買和使用成本相關的特性,比如產品的壽命、成本、價格、運營維護費用等方面的特性。商業質量特性,主要指與產品生產企業承擔的商業有關的特性,比如產品的保質期、保修期、售后服務水平等方面的特性。環保質量特性,主要指與產品對環境的影響有關的特性,比如產品對于環境保護的貢獻或對于環境的等方面的特性。
二、項目質量管理
項目質量管理是指確定項目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并在項目質量體系中通過諸如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審計、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改進等使項目質量得以實現的全部管理活動。由這一定義可以看出,項目質量管理是各級管理者的一項重要職責,包括從項目最高管理者的質量管理決策(制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中層管理者對于質量管理的實施(“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審計和全面質量管理”等)和基層管理者對于質量管理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質量改進”)。
“質量方針”是指由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正式發布的一個組織總的質量宗旨和質量方向,是質量管理的核心和出發點。它反映了項目最高領導的質量意識和決心,是一個項目在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的質量工作指導思想。
“質量體系”是指為了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的總稱。一個項目的質量體系是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依據。
質量管理只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項目的性能或功能、成本、進度三項指標實現的重要領域。如果哪個方面不能滿足質量的要求,那么就會對項目及其相關者帶來負面效應。比如,當質量達不到要求時,意味著技術性能的降低,甚至失敗和報廢;對質量問題的處理,需要投入資金,相應的會加大成本;出現質量問題造成的反復,必然延緩進度。質量與三項指標又是相輔相成的,如在進度不允許延遲時,由于處理質量問題造成突破預算又不能追加預算時,有時就不得不降低質量要求,這對研發者和使用者都是不公平的。
項目質量管理也包括很多內在的相互關聯的方面,根據項目質量管理的概念,我們將分別從“質量計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審計”、“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改進”等方面進行討論。
【項目質量管理的概念和主要內容】相關文章:
攝影相關概念和術語02-27
飲食禮儀的概念和功能05-31
項目質量管理通報范文11-08
飲食禮儀的概念和功能(實用)05-04
項目質量管理制度07-29
項目質量管理制度【精選】07-29
項目質量管理計劃(通用11篇)07-15
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制度12-18
項目質量管理工作總結06-15
項目質量管理培訓心得體會總結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