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企業管理的方法
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是企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同時通過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規范、嚴格的精益化管理和質量改進,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減少排污,優化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規范制度,明晰業務流程,提煉核心內容
制度是企業的行為規范,也是企業高效運行的保障。只有用標準、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規范工作中的縱向步驟和橫向關系,使工作程序最佳化,才能把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工作成本降到最低,各種消耗降到最低,實現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企業規章制度建設是一個以終為始,與時俱進的過程,它直接影響到企業基礎管理能力的提升,關系到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在制定制度時,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保證其科學性、準確性和適應性,考慮與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管控模式相適配,滿足公司戰略發展的要求,兼顧企業現實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同時,在龐大的業務網絡中,找出幾條主要的鏈,根據鏈的實際情況,明晰鏈的每一個流程,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量化,用流程來推動執行者的工作,讓執行者通過該流程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領導來推動。并在每個鏈中提煉出幾點核心內容,以便執行者能優先配置執行資源,而不是到處是重點,漫無邊際。要達到“依法治理”的目的,而不是唯領導而論。定期對各項規章制度、流程進行監督、評估和修訂,不斷完善其管理職能。細節決定成敗,不少企業幾十年的榮譽與光環在瞬間消失殆盡,原因就是在于忽略細節,對于存在的小錯誤小毛病視而不見,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糾正,時而久之小毛病弄出大問題,企業倒閉也再所難免。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細節,不放過糾正任何一個錯誤的機會,發現一個錯誤就必須糾正一個錯誤,發現一個問題就必須解決一個問題。任何問題發生,我們均要搞清楚何時何地發生何事,事故責任人是誰,有否給公司帶來損失,帶來的損失有多大,怎樣才能有效防止同類事件的再度發生,否則我們永遠不會有進步,企業也永遠不會有進步。
三、搞好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是企業的一項綜合性管理基礎工作,它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標準化工作是企業搞好各項管理活動的依據和準則,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的前提條件,也是規范各項管理工作,穩定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
因此,企業必須重視標準化工作,將公司各項基礎管理工作全部納入標準化,盡量用高標準要求,使各項管理工作形成系統,如: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嚴格按GB/T19001、GB/T24001、GB/T28001標準建立、實施,實驗室檢測體系按ISO/IEC17025標準建立。現場管理,制定6S管理標準并認真推行,使各項工作有標準,人人按標準工作,保證各項管理工作的規范性。
四、建立科學的培訓、評估體系,不斷提高員工素質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不斷上升,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外在環境變動劇烈,知識型員工比例增大,員工是企業利潤和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又是個人行為的自我管理者。因此,企業應結合企業的戰略目標對培訓進行全面的計劃,建立科學的培訓、評估機制,分層次進行新知識、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理論培訓和技能訓練,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管理和實踐能力。人們都說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怎樣才能選拔好的人才,留住好的人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但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什么樣的人才是“人才”。我個人認為作為企業的人才,首先要對企業有高度的忠誠,一個對企業沒有忠誠感的人,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能為之所用。第二則是對企業的文化要有認同感,第三則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第四是要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五則是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明確了什么是人才之后,我們就應該想怎樣去選拔或者招聘人才。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以企業內部選拔人才為主,選拔人才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通過以上五點對其進行考評,考評達標者予以錄用。而對于在其位不能謀其政者,我們應該果斷的處理,否則就會出現“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后果。
【搞好企業管理的方法】相關文章:
如何搞好企業管理的方法06-03
如何搞好企業管理的方法分享06-03
如何搞好企業管理06-03
企業管理的方法有哪些06-04
江湖文化下的企業管理的方法03-10
企業管理創新方法06-04
企業管理創新的要點和方法03-07
企業管理人員方法06-03
企業管理方法有哪些06-03
企業管理十大方法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