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前高職院校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教學管理呆板機械,束縛觀念更新,不利于調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
一方面體現在:當前教學管理系統存在呆板機械,導致教學管理模式單一化,課程結構、教學內容隨意,教學方法陳舊,存在與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要求不相適應的弊端。傳統教學管理實行自上而下的直線式管理,強調權威和服從,集中體現在制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改革措施、教學評估標準等方面。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各級教學管理人員往往成了教學主體,置身教學一線的教師反而處于被動、服從的地位,這種怪狀難以調動教學一線的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這種封閉的教學管理系統,不能滿足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級技能人才的要求。
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學管理者管理方法簡單化,與一線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平等的互動交流。加上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管理者已經習慣于“家長式管理”模式,常常“管”而不“理”,這種教育管理模式嚴重制約了教師和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二)教學管理機制靈活性不夠
體現在教學管理者重視教學過程,輕視管理環節。教學管理部門在平時的教學管理實踐中往往關注教師是否按時在“教”,學生是否到課在“學”,滿足于教學不出問題,忽視教師實際教學能力的檢查與評估,忽視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審視與評價。教學管理機制不完善直接導致教師僅僅滿足于上課,滿足于教材、參考書上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無法學到專業的前沿知識,所學知識陳舊過時或不實用,對學習失去興趣,厭學情緒和得過且過的狀態普遍存在。
(三) 教學管理隊伍實力不足
教學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學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影響。目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人員結構有以下幾種:一是合并升格前的中等專科學校原有的“老”教師;二是近年來從普通高校畢業的“新”教師;三是從一線教師隊伍中抽調的轉崗教師。總體上看,存在著整體實力不強,教育學和管理學知識欠缺,基層教學管理經驗匱乏,管理角色定位適應性不強等問題。
(四)應用信息化管理無跨界意識
在教學管理信息化應用上, 許多教學管理人員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學校管理,忽視了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學服務功能。沒有“互聯網 ”時代的跨界思維意識,更談不上將這種思維應用于教學管理。如何應用“互聯網 ”時代的跨界思維意識跨越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突破學科、專業界限,以多視角、多層面,精準思維來審視問題,解決問題,打破部門之間、專業、學科之間的界限,用大視野、超視距眼光進行教學管理,是教學管理層面及參與者的短板。
【當前高職院校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不足】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06-04
當前幼兒教育存在哪些不足06-04
關于高職院校知識經營教學管理探討05-04
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有哪些08-16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05-23
高職院校教師崗前培訓心得體會05-09
高職院校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總結12-31
管理模式詳解06-03
什么是管理模式06-04
公司管理模式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