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黨員發展與管理該如何規劃
導語: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這是因為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到位,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發展是個永恒的話題,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繼續規劃好黨員發展與管理呢?
黨員發展與管理要怎么規劃:
建立發展黨員質量保證機制
一是把握標準選好苗。擴大選人視野,強化組織引導和幫促,及時把思想政治表現好、符合條件的優秀分子納入培養隊伍。二是強化培訓育好苗。堅持把經常性教育、工作實踐鍛煉和日常學習培訓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健全入黨積極分子學習培訓考試考核等制度。三是跟蹤考察管好苗。針對全臺基層支部多、臺站駐地分散、入黨積極分子分布廣的實際,建立入黨申請人登記、入黨積極分子臺賬、培養情況信息反饋、定期考察和組織談話等制度,并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
建立發展黨員嚴格審查審批機制
一是嚴把計劃關。每年初,各支部對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進行認真分析,在此基礎上,向機關黨委上報本年度發展計劃,杜絕發展黨員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二是嚴把預審關。實施“關口”前移,把黨委審查、考察和入黨談話移至公示和黨員大會討論表決之前進行。對發展對象和轉正對象的入黨材料及履行程序情況認真進行預審,通過召開黨內外座談會、個別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對發展對象和轉正對象的思想覺悟和現實表現進行實地考察。三是嚴把審批關。黨委在發展黨員審批中,嚴格執行“十不批”,即:沒有經過一年以上培養考察的不批;沒有上報基層計劃的不批;沒有經過學習培訓考試的不批;沒有經過政審的不批;沒有經過公示的不批;沒有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的不批;沒有經過黨委預審的不批;沒有經過入黨前談話的不批;考察不出發展對象缺點或不足的`不批;入黨材料不全、不規范的不批,確保新黨員的質量。在嚴把黨員“入口”關的同時,注意疏通黨員“出口”,加大嚴肅處理不合格黨員的力度。對不認真履行黨員義務,不完全符合條件的黨員,要區別情況,做好教育轉化工作和組織處理工作。對落后黨員實行警示制度,在限期內沒有達到改進標準的勸其退黨。、
建立發展黨員程序操作運行機制
一是健全完善制度。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和有關規定,對發展黨員工作制度進行細化、完善,制定發展計劃申報、差額民主推薦、定期培訓考察、黨委預審把關、全程公開公示等項制度。二是規范操作流程。按照發展黨員工作程序規范,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預備黨員接收和轉正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的時間、內容、要求進行具體規范,提供范例、范文,建立任務明確、責任清晰的發展黨員工作操作流程。三是強化重點環節,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雙推”環節,組織全體黨員和群眾代表進行差額推薦,并規定:確定入黨積極分子同意票至少要達到三分之二以上;確定發展對象同意票至少要達到四分之三以上;接受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公示”環節,規范公示內容、范圍、期限、方式、責任和程序,并嚴格做好公示前把關、公示中監督、公示后審查;支部大會“票決”環節,積極推行發展黨員無記名投票的表決方式,充分發揚黨內民主。
建立黨員隊伍全方位管理機制
一是黨員學習教育培訓機制,包括中心組學習五項制度、黨員學習六項制度、黨員帶動全體職工學習的六項措施。二是黨員日常管理機制,包括黨員思想匯報制度、黨員考核制度、黨員目標管理責任制度、創先爭優評比表彰制度、崗位建功承諾踐諾制度、主題實踐活動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等。三是聯系服務群眾機制,包括作風建設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制度等。四是黨的組織生活管理機制,包括“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專題組織生活會制度、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等。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機制,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目標任務責任制度、思想骨干隊伍活動及培訓制度、定期分析思想情況制度、重大任務思想動員制度、經常性思想教育制度、談心交心制度、宣揚先進典型制度等。六是黨員激勵機制,包括示范激勵、目標激勵、榜樣激勵、競賽激勵、尊重激勵、褒獎激勵等制度規定。七是黨員隊伍監督機制,包括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紀律檢查及廉潔自律等制度規定。
建立發展黨員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
一是建立嚴明的工作責任機制,對機關黨委、支部和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培養人、介紹人逐級明確職責要求,嚴格落實責任,形成上下聯動、層層把關、各自盡責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定期分析研究、匯報交流和督查考核制度,把發展黨員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目標管理。機關黨委每半年、支部每季度研究一次,并嚴格實行季度考察、半年檢查和年終考核。三是建立黨務干部業務培訓制度,采取辦班培訓、以會代訓、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每年對全臺所有黨支部書記和支部組織委員進行培訓,提高黨務干部做好新形勢下發展和管理黨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工作應當如何做好?
一是把握標準,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嚴格按照《黨章》、《黨員發展細則》等規定的黨員標準發展黨員,著重看發展對象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覺為黨的.綱領而努力奮斗,堅持把綜合素質作為發展黨員的重要考察內容,看是否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中起先鋒模范作用。
二是加強教育培養,提升黨員素質。定期召開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和預備黨員座談會,注重強化黨員黨性和道德品行教育,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崗位黨員實際需求,有重點地開展分類培訓。
三是健全管理,加強黨員隊伍管理。以支部為主體,定期開展黨員評議活動,征求黨員意見,在進一步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的同時提高黨支部的戰斗力。嚴格黨內組織生活,重點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實施黨員分類管理,對老黨員、困難黨員實行“關愛”管理,開展節日慰問活動;對流動黨員實行雙向互動管理,隨時掌握流出黨員在外的思想、生活狀況,及時幫助解決他們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對預備黨員實行“教育”管理,安排政治素質高、能力強的老黨員,不定期與預備黨員進行談心,找差距,指方向。
四是提高服務,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模范帶頭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在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中帶頭示范。嚴格落實“黨員服務日”活動,調動黨員干部的積極性,為打造美好家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相關內容】:
新形勢下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
首先:加強新形勢下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健全機制、務求實效。
其次:不斷高黨員發展和管理工作科學化水平,著力把各方面先進分子和優秀人才更多吸收到我們黨內,努力建設一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最后:嚴格堅持標準,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加強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擴大發展黨員工作中的民主,嚴格工作程序和紀律,提高發展黨員質量。要著力在工人中發展黨員,繼續做好在農民中發展黨員工作,重視從青年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優化黨員隊伍結構。要加強發展黨員工作宏觀指導,制定和落實發展黨員規劃,保持黨員隊伍適度規模。要強化黨員管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改進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構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體系,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完善保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案例分享】:
街道探索“農村黨員發展公益積分制”案例及啟示
針對當前農村黨員發展工作中出現的黨員發展對象培育不到位、黨員發展“近親繁殖”等諸多問題,玉城街道黨工委探索實施“農村黨員發展公益積分制”,對每個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按既定標準進行積分考評,把考評達標作為吸收新黨員的前置條件,有效地考察和衡量發展對象的各方面素質,提升他們的社會責任與服務意識,從源頭上優化農村黨員隊伍,提高黨員發展質量,并為限制農村黨員家族化、派性化傾向提供有益參考。
農村黨員發展工作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特別是黨員發展工作逐漸凸顯出了一些新問題、新挑戰,主要表現為:
(一)農村黨員發展對象先進性體現不明顯。農村發展對象入黨“積極與否”,往往都體現為是否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是否積極地替老百姓跑腿辦事,街道下轄村、社區眾多,各個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也不盡相同,由街道組織辦及村社區黨支部負責考評,主要是發展對象參與街道學習培訓和村級組織各項活動的日常表現得分,每年考評一次;2、公益積分。包括“個案工作”服務積分、編組服務積分和團隊服務積分三種積分,考察發展對象開展公益活動情況,活動涉及抗臺搶險、森林防火、義務植樹、衛生整治、義務獻血、愛心捐贈、希望工程等,活動結束后由結對服務對象、編組區公益服務隊、街道相關科室予以打分,每次活動給予5-10分,公益積分總分不設上限;3、激勵積分。由所在黨支部和街道黨工委根據發展對象在配合街道中心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一定的積分獎勵,受到街道一級表彰的,每次獎勵15分,受到縣級以上表彰的,每次獎勵20分。同一表彰內容,就高獎勵一次。每名入黨積極分子與預備黨員每年進行一次考評,考評結果分為四個等次:110分以上為優秀,90分以上為良好,70分以上為合格,70分以下為不合格。考評合格作為發展黨員的必要條件,不合格的不得轉為中共預備黨員或正式黨員,由黨支部書記進行約談,提出改進意見,繼續培養,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黨員發展資格,對于表現優異的發展對象,予以嘉獎。
(二)周密部署,扶持策劃,強化服務指導。街道黨工委注重發動基層黨組織、群團組織、街道職能科室、社會威望人士等各方面力量,共同扶助指導黨員發展對象公益活動的開展。年初,分別召開了“農村發展黨員公益積分制”培訓會和公益活動動員會,邀請各基層黨組織書記、全體黨員發展對象、預備黨員參加,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黨員志愿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活動氛圍和輿論支持;按照地域原則,將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分為城中、城南、沙鱔、青馬四個片區,每個片區設1-3名隊長,邀請街道組織辦、團委、婦聯的同志擔任片區志愿隊“顧問”,全程指導公益活動方案的制定、實施;此外,街道還盡可能為志愿服務隊提供物質和組織協調上的援助,如統一為志愿隊伍制作了“玉城先鋒”的帽子和旗幟,為志愿者下村整治衛生提供掃帚、鐵鍬等清掃工具,為志愿者無償獻血活動提供場地、聯系獻血車等。“玉城先鋒”黨員發展對象志愿者服務隊伍建立以來,共組織集中活動20余次,300多名發展對象平均每人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1-2次,逐漸形成了有玉城街道特色的黨建服務“品牌”。
(三)齊抓共管、嚴格監督,確保執行有序。對擁有評分權的各級單位進行分數限制,避免權力濫用的情況產生,如由村級黨組織打分的“基礎積分”上限為20分,由服務對象打分的“個案工作積分”上限為30分,這些分數即便累加也無法達到70分的考評合格的標準,有效杜絕了發展對象“走后門”,“托人情”現象,也進一步減輕村書記工作壓力,確保發展對象能夠真正投入到公益活動中。此外,積分統計評比也確保公開透明,即由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建立“積分管理系統”,對每一名發展對象發放《農村黨員發展積分考評手冊》,實現積分統一登記、實時更新,準確記錄和反映發展對象的年度積分及獲得積分的具體事項,隨時接受干部群眾的查詢。發展對象考察期滿后,由黨員服務中心下發《玉城街道黨員發展考評積分表》,在支部范圍內公示,公示期3天。公示結果無異議后,報送組織辦存入發展對象檔案。
【黨員發展與管理該如何規劃】相關文章:
如何加強黨員管理02-23
農村黨員如何管理03-10
支部如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02-09
如何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03-04
如何管控車輛成本12-12
如何加強品質管控03-01
如何管控現場材料01-09
關于發展黨員管理制度03-22
IT行業發展前景如何12-20
如何讓幼兒全面發展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