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管理員工常見問題有哪些
導語:企業的員工,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合格又合適的員工;既不合格又不合適的員工;合格但不合適的員工以及合適但不合格的員工。企業管理者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合適但不合格的員工身上,因為這些員工不在問題員工之列。
管理員工常見問題有哪些
一、考核指標主次不分,設計不夠合理
績效考核是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和方法對人員的工作績效進行科學的測量與評定,以滿足組織內部人員選擇、配置與培養以及組織變革與發展的需要。毋庸置疑,績效考核是一項工作,而且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此,對績效考核的方案設計與制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常情況下,我們習慣于從完成組織使命、組織發展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和制定考核方案,而且方案中包羅萬象,生怕漏項掉項,結果是將一些非量化指標人為地進行“量化”,這些模棱兩可的“量化”指標導致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均無所適從,最后導致考核一陣風之后不了了之。
筆者認為,企業績效考核方案好比國家制定法律,先要制定憲法,對國家大事進行總體上的規范,然后再制定單行法或部門法。對于企業而言,在設計、制定績效考核方案時,先不要急于求大求全,而要從最基本的入手,為員工制作一份“行為標簽”,首先明確告訴員工應該做哪些事,怎樣做才正確。
聯想集團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聯想每年都舉行公司戰略制訂會議和分解會議,這個會議不是一般的紙上談兵了事,而是從高層到事業部,從事業部到具體的運營部門,從部門主管到員工的溝通和教育會議。會議的結果,就是公司的戰略目標深入到每位員工,使他們明白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要把公司的各項目標任務以及工作的重點和措施讓職工明白,同時讓職工明確崗位職責和崗位規范,按照規范來履行崗位職責,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當然,這個行為標簽將隨著社會的進步、企業的發展而不斷注入新的內涵。也就是說,績效考核方案如同制定國家法律體系一樣,先把必須遵循、遵守的規則確定下來,把便于量化考核的界定下來,制作一部企業的“憲法”,在此基礎上,當遇到問題時,再行制定“專門法”或者是“單行法”,最終讓績效考核讓大家都樂于接受。
二、績效考核的正確管理思想沒有被成功的植入企業
開展績效考核工作,首要回答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要開展績效考核工作,這個問題不加以明確,勢必使績效考核陷于盲目。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核心問題是使企業的戰略目標得以順利實現。要實現戰略目標,人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如何使人力資源發揮最大效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都有使命感,進而發揮創造力,使公司具有運行活力,進而對人力資源進行整合,使優者得其位,劣者有壓力并形成向上動力,使企業目標在優化的人力資源作用下得以順利實現等問題,是公司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所要解決的最本質的問題。
企業在實施績效考核之前,做宣傳及培訓是有必要的,但是這些培訓和宣傳如果沒有能夠突出績效考核的真正用意,如果培訓的重點只停留在考核手段及技術上,不能讓員工很好的理解績效考核,那么績效考核是很難達到目標的。績效管理思想只被公司很少一份中高層管理人員所掌握,沒有在基層得到很好的推廣,在執行過程中必然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并且有些部門認為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部的事情,與企業內部的其他部門無關。同時,在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上,追求一步到位型的指標設計,沒有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部分考核在實際操作中都很難起到良好的考核效果。
三、組織執行力度不夠
2003年初,兩位美國的管理學家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蘭在《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一書中提出:企業經營失敗往往不是因為采取了錯誤的戰略,而是由于好的戰略沒有被準確地執行,執行不力才是企業經營失敗的真正原因。
企業的戰略和計劃固然重要,但是只有執行才能使其發揮出潛在的效用。一個缺乏執行力的企業必將使其制定出的.戰略最終成為一紙空文,績效考核也是如此,再好的考核制度不能很好地執行也是白費精力。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變成現實要有一個過程,這個具體的過程就是執行,而執行力是將戰略設想變成現實的能力。企業的執行力的強弱由三個關鍵因素決定,即戰略、人員和運營流程。績效考核的有效執行也需要有人員的配合及對執行方法的選擇和過程的控制。
(1)績效考核相關培訓不充分。
(2)績效考核沒有得到高層實際的支持;
(3)績效考核指標本身設置不合理,促成了主觀性、不可控制性的發生;
(4)人際關系因素的影響;
(5)各部門、上下級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
(6)“對事先對人”的慣性與文化。
四、績效考核結果與獎懲不對等
對于企業而言,績效管理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公正科學的績效考核可以優化自身的組織結構,提升整體業績,對于員工來說,績效管理營造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通過績效考核,使員工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及時對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行修正,從而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業績。
但目前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把績效考核當成是為了完成企業或上級提出的任務和要求。因此,在考核過程中,工作態度不認真,考核形式單一化,草草走過場了事,之后將績效考核結果束之高閣。從總體上看,績效考核結果幾乎不會對被考核者最終的報酬和未來職位的升遷產生任何影響。獎罰的力度與績效考核結果不相符,對于績效顯著的員工不能給予相應的物質與精神上的獎勵,而對績效差的員工懲罰力度不夠,這樣必然導致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從而失去了績效考核的目的。
管理員工常見問題有哪些
一、人性化致命
中國企業里面的員工往往認為管理是少數人的事情,而與組織的其他人員無關。而實際上,管理是包括組織、決策、控制、領導、激勵等基本職能和預測、調研、計劃、策劃、咨詢、協調、溝通、指導、執行、制度等主要功能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的有機體系和過程,制訂并執行規章制度只是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管理也不是組織中某幾個人的事,而是組織中全體人員的事。管理者是管理的主體,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體,只有兩者相互作用和影響,才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
二、聰明導致缺陷
《細節決定成敗》的作者汪中求認為,全世界最難管的就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都很聰明。有四個詞很關鍵,也容易模糊:聰明、精明、高明、英明。聰明就是能正確感知世界;精明就是急于表現自己的聰明,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精明;善于掩飾自己的聰明叫高明;能夠左右高明的人叫英明。而中國企業里面往往是精明的人太多,高明的人太少,英明的人基本上沒有。
三、揮刀自宮的神功
中國的企業非常缺少管理工具和方法,我們企業的制度建設、管理規則非常抽象籠統。很多企業員工手冊的第一條是"熱愛××公司",剩下的也都是些口號和空話。這是一本沒有用的手冊,連最基本的做事原則和方法都沒有。
四、領導三拍
有人形容中國企業的領導三拍搞垮企業:拍腦袋決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中國企業的管理還處于幼稚的管理階段,往往是抓到一條大腿當大象。中國企業管理中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是,把必要條件當充分條件,比如認為營銷就是做廣告。當中小型企業在銷售過程中碰到困難,有的企業把廣告看成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往往想通過廣告來挽救銷售。廣告對短期產品銷售確實有拉動力,但是企業的發展是長期穩步的,頻繁的廣告是中小企業絕對做不到的。中國企業管理過程中,領導太多的點子思維、拍腦袋決策。但是點子思維、雕蟲小技都不能使戰略得到有效實現。策略是方法的整合,是系統化的工作。很多企業策略很多,但成效甚微,是缺乏大智慧、缺少系統化的結果。
五、不會蹲馬步
基礎管理好比是蹲馬步。中國企業管理的基礎還沒有做好,甚至連經理人自身的崗位職責,要做什么事都說不清楚。企業在制定很多決策時,沒有科學的依據,沒有真實的市場信息,有的是靠一兩個人坐在辦公室里,憑借想像力來做的。這樣的決策,會在今后的工作中造成問題重重,難以解決。
六、不許隨地大小便
我們的管理規則往往不完善。海爾初期把禁止隨地大小便都寫進企業文化是非常有道理的。管理規則對中國企業最為迫切。規則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程序,一個是制度。程序就是教員工做正確的事,而制度是防止員工做錯事。形象地講,程序是假設員工是傻瓜,制度假設員工是壞蛋。中國企業現在程序的東西太少了。
七、質量膽小鬼
日本在質量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餐廳、家庭等場合搞全民質量管理。可是中國的企業在質量管理面前卻是膽小鬼。
八、不懂123
中國企業的銷售員沒拿單子回來,會找很多理由,講"非戰之罪也".日本人要的是結果,中國人喜歡找理由。每天日本人都會寫報告,相互研討報告。我們中國人很大一部分都是陽奉陰違,領導告訴這樣干,底下干自己的。
九、國企命系MBO
國有企業的最大問題是體制問題。一年做到盈利3個億,企業家的動力是靠什么呢?這個收益不是個人的,是國家的`。企業家可以按最低標準增長,只要保證企業的盈利,保證企業的增長,保證上級領導的認可就可以了。但是國企的老總努力在做,能得到什么呢?企業老總靠個人覺悟和對事業的追求,拿的是一個比較低的基本工資,獎金也比較少,很多福利待遇退休就沒有了。這樣的企業家奮斗是有后顧之憂的。
十、創業短命
彭燁認為民營企業的問題是領導人的素質問題。國有企業過分民主,民營企業過分專制。最開始的民營企業家,是因為在國有企業做不下去,或者是個性問題出去做的。青島最大的木地板企業家,具有天才一樣的市場敏銳感覺。但是本身在管理上有很大缺陷,總的素質不如國有企業家。企業發展經過創業階段之后,都遇到人才發展的瓶頸。
【管理員工常見問題有哪些】相關文章:
考勤管理的常見問題有哪些06-04
冰箱常見問題有哪些03-29
iPhone 有哪些常見問題04-27
雨刮器常見問題有哪些04-06
員工關系管理有哪些06-04
形體訓練有哪些常見問題05-01
護士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03-30
新手開車有哪些常見問題06-04
網上購物常見問題有哪些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