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校長如何做好教學管理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校長如何做好學校教學管理
學生的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關系到新一代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如何讓學校成為孕育人才的地方,學校教學管理就至關重要.學校管理工作的恰當與否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經營狀況優良關系到后勤的穩定,學校的品牌經營戰略關系到學校發展的未來。
以先進的理念帶動學校發展,在辦學理念的定位上校長應當有全面的思路
多年來,我校在抓常規管理上,堅持制度管理與人文管理相結合,過程管理與考核結果相結合,充分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辦學質量逐年提升。
1.度管理到位,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
我校近年來制定出了一整套符合本校實際的規章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日趨科學合理。對學校各項工作任務、完成目標、工作措施、注意的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并在狠抓落實上下功夫。以制度規范教職工的言行,建立起激勵機制、競爭機制和約束機制,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勵教職工奮發向上、開拓進取、求實創新,形成一種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圍。
2.核管理到位,提高辦學質量
科學化的考核方式是檢驗各項工作完成情況、質量高低的重要依據。多年來,我校在狠抓制度落實的前提下,嚴格考核管理:一是認真研究制定考核細則。依據制度要求制定各項工作考核辦法,經過自上而下的研究討論,修改完善,達成共識,形成考核細則;二是在嚴格落實考核上下功夫。
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工作成績考核與基本技能考核相結合,突出教學工作全程考核這一重點。
3.校長必須率先垂范且與教師共擔教學任務
當一個好校長,必須先當好一個好老師。校長必須言傳身教,率先垂范,其言行和舉止直接影響著一所學校的教風與學風,其信心和干勁是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前進的原動力。校長身體力行,教師才會與你同心同德,共同戰斗,出色地完成任務。作為小學校長而言,提高教學質量,增加學校教學水平是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
抓隊伍管理,重培養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增強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我校堅持抓教師的理論學習不放松,確保學習時間、內容、人員三落實,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一是組織教師系統地學習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教育法律法規,使廣大教師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教師努力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二是抓好師德行風建設,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教師職業行為十不準》,使廣大教師嚴于律已,勤奮工作,形成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
2、切實抓好校本教研工作,促進新課程改革健康發展
校本教研是立校之本,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質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培養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我校重視抓好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重在培養教師業務能力和教學技能上下功夫。
一是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吸收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不斷充實和完善自我,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式,把先進的教學經驗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
二是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示范引領作用。學校重視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和培養工作,每學期組織上好1-2節示范課,組織廣大青年教師聽課評課,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和借鑒平臺。
三是開展課堂大練兵活動。在上好示范課的前提下,組織廣大教師參與課堂教學練兵活動,根據說課、做課、評課的基本要求,為每位教師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抓好教師基本功訓練
一是建立教師培訓制
利用學校的校本研修時間,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二是完善全員聽課制度
校長、中層干部深入課堂,采取聽、說、評、研等方法,促進教師教學技藝的提高。開展新教師上見面課,全校教師上轉轉課,骨干教師上優質課,青年教師上合格課,以此提升教師備課和上課的質量。
三是積極主動申請教學研討課
校長自身素的提高
1.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
首先要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教育,擁有一顆把自己的一切獻給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才能當好一名掌舵手,確立正確的辦學思想與辦學理念,引導教師對黨的教育方針從理論高度到具體實踐的清醒認識,確保教育方針的貫徹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2.過硬的業務管理能力
作為一名校長,在學習上除了參加上級主管部門正常的業務培訓外,要堅持寫好業務學習筆記,平時在校內多聽課,自己堅持上好一門主課,并力求做到多帶課,帶好課。管理中要尊重教師,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做教師的表率。
3.全面的溝通協調的能力
作為一名校長,要學會溝通的技巧,除了協調好學校與社會、家長的關系之外,還要處理好學校內部的各種關系,確保各部門、各個人都能獲得工作所需的信息,并增進相互間的了解和合作,使學校能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努力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協調一致、相互配合。
4.積極的開拓創新意識
創新是發展的載體,校長要帶動教職工創新,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校長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站在高屋建瓴的高度,管理要有新辦法,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運用新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管理學校。
總之,學校管理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只有通過在優化中實踐,在實踐中優化,才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實用。才能發揮科學管理的職能作用,真正達到提高辦學質量的目的。
校長在教學管理中的困境
1.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我國的新課改對教師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要求相當嚴格,教學目標要明確。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些教師淡化教學目標,對課標的教學目標不以為然,以自己的教學習慣進行教學,這也就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學生對學習知識不能夠完全系統掌握,對知識體系的了解不系統,最后導致教師在教學中不知道教授什么,而學生也不知道應該學習什么,總的來說,就是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把握不透徹。
2.教學環境無序
因為小學生的年齡限制,以及小孩子好玩與娛樂性較強的影響,致使教學活動呈現混亂無序的狀態,而教學環境的優劣制約著教師的教學進度與教學質量。
解決對策
1.明確教學目標
校長要在學期開始時,要求教師制訂嚴格的教學目標,也就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使教學圍繞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而進行。同時,開展合適的校本課程開發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知識能力實際出發,規劃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
2.盡力完善多媒體設施
在有能力的學校課堂中,校長應該盡力完善學校的多媒體設施,同時使教師能夠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比如,二年級下冊的課本《女媧和人》,對于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這一節課是比較抽象的。而多媒體的應用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利用音像資源傳授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用圖片或視頻展示美麗的女媧娘娘的傳奇故事,讓學生眼耳共用地認識這一傳統故事。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促進其多角度、多元化地看待問題。
3.加強對教學活動秩序的把握和管理
教學活動秩序的控制,需要學校與教師的共同配合。首先,學校要制訂相關的規章法則,在不制約學校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規定課間與課外的活動力度。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起到主導作用,把控課堂節奏,使教學管理科學合理。如,在遇到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要及時詢問下一位學生,避免耽誤課堂時間。同時,盡量避免在所有學生面前大聲呵斥、批評回答錯誤的學生,使其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打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個人感受,使其處于一種自然和諧的教學狀態下,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動手解決問題。
【校長如何做好學校教學管理】相關文章:
小學校長如何做好教學管理06-04
學校如何做好教學管理05-16
小學校長怎樣做好教學管理06-04
小學校長怎么做好教學管理06-04
初中教學管理如何做好06-04
小學如何做好教學管理06-04
小學校長如何加強教學管理06-04
校長如何提升教學管理09-29
農村小學校長怎么做好教學管理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