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眼睛保健小常識
保護眼睛應該從小做起,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幼兒的眼睛保健小常識,歡迎大家閱讀。
一、幼兒視力發育特點
初生小孩的視力只有光感;1歲時達0.2;2歲0.5;3歲0.7~0.8。在幼兒園期視力發育障礙(弱視)大多為可復性,即可通過弱視治療重新發育達正常。
二、幼兒弱視(視力差)的原因:
1、散光:散光是幼兒視力差最常見的原因,散光是一種先天變異,可以簡單看成“黑眼球”不圓而是橢圓形(象雞蛋),結果引起眼球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屈光度不同,形成散光。100度以上的散光就可以引起弱視。
2、遠視或近視,特別是高度遠視和高度近視必定引起弱視,而且屬于難治性弱視。這種弱視等到6歲以后才治療效果極差。
3、斜視、眼球震顫等雖然少見,但引起的弱視極為嚴重。
三、弱視的危害性:
(1)弱視眼視力差,看電視常越看越走近電視機。
(2)弱視可引起學習成績不好,因看不清黑板字。
(3)弱視可引起立體視覺缺陷,使小孩今后不能從事許多好的工種。
(4)弱視可造成終生低視力甚至眼盲。
四、弱視的防治:
1、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弱視的關鍵。弱視越早發現,治愈率越高,8歲以后治療效果較差,12歲以后極少有效。因此,學齡前期(3—7歲)是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期。早期發現弱視的最簡單方法即是查視力,凡查到視力低于0.9的兒童均應盡早到醫院(保健院)作散瞳驗光檢查,可以盡早發現弱視。
2、配戴眼鏡:是治療弱視的基礎,如該戴鏡而不戴,是很難治好弱視的。配戴眼鏡要求鏡片標準,光學中心不錯位、瞳距準確、框架不松脫、度數合理。最好到有眼保健專業知識,且技術過硬的配鏡中心配鏡。
3、蓋住健眼:當兩眼視力相差2排以上時,蓋住視力達0.8以上的那只眼可以解除其對差眼的,并讓差眼得到更多的視力鍛煉,以獲得好的療效。
拓展內容
眼睛保健小竅門
1、晨起喝一杯加了菊花的綠茶,不僅清香潤口、提神醒腦,而且綠茶和菊花均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對治療目赤和目昏頗有療效。
2、如果眼睛經常有血絲或突然有小范圍充血,可以用1/3或1/2張新鮮的荷葉煮水喝。荷葉能解暑清熱、升發清陽、散瘀止血,可消除眼睛中的血絲和充血,使眼睛明亮。
3、若目赤腫痛或目赤障翳,可用一兩新鮮的車前草煮水飲用。此草具有清熱、利水、明目的功效。
4、經常按摩眼眶和面部。人體五臟亂六腑的許多經脈都經過面部和眼睛,每次按摩10分鐘,每天數次,持之以恒,不僅對眼睛有保健作用,對整個人體的健康也大有好處。
5、用艾條炙足三里、曲池和合谷這三個穴位,每星期兩次,可起補益腎氣、清熱利濕、調和營衛、明目退翳之功,使人神清氣爽、精神飽滿。
一般每天可做二次,上下眼保健操必須經常操練,做到動作準確,并持之以恒。
第一節揉天應穴(攢竹下三分):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接左右眉頭下面的上眶角處。其他四指散開彎曲如弓狀,支在前額上,按揉面不要大。
第二節擠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擠。
第三節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與中指并攏,放在靠近鼻翼兩側,大拇指支撐在下腭骨凹陷處,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頰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動,按揉面不要太大。
第四節按太陽穴、輪刮眼眶(太陽、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按住太陽穴,以左右食指第二節內側面輪刮眼眶上下一圈,上側從眉頭開始,到眉梢為止,下面從內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輪刮上下一圈。
生活中眼睛保健的注意事項
1、光線須充足:光線要充足舒適,光線太弱而因字體看不清就會越看越近。
2、反光要避免:書桌邊應有燈光裝置,其目的在減少反光以降低對眼睛的傷害。
3、閱讀時間勿太長:無論做功課或看電視,時間不可太長,以每三十分鐘休息片刻為佳。
4、坐姿要端正:不可彎腰駝背,越靠近或趴著做功課易造成睫狀肌緊張過度,進而造成近視。
5、看書距離應適中:書與眼睛之間的距離應以30公分為準,且桌椅的高度也應與體格相配合,不可勉強將就。
6、看電視距離勿太近:看電視時應保持與電視畫面對角線六~八倍距離,每30分鐘必須休息片刻。
7、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規律:睡眠不足身體容易疲勞,易造成假性近視。
8、多做戶外運動:經常眺望遠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視,向大自然多接觸青山綠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9、營養攝取應無均衡:不可偏食,應特別注意維生素B類(胚芽米、麥片酵母)之攝取。
10、定期做視力檢查:凡視力不正常者應至合格眼鏡公司或眼科醫師處做進一步的檢查。
【幼兒眼睛保健小常識】相關文章:
夏季幼兒保健小常識03-15
春季幼兒保健的小常識02-08
冬季幼兒的保健小常識02-23
關于春季幼兒保健小常識07-18
小班幼兒春季保健小常識02-22
大班幼兒春季保健小常識02-01
幼兒園冬季保健小常識10-25
幼兒秋季衛生保健小常識04-08
耳朵保健的小常識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