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濕熱體質調理的方法
濕熱體質是一種內環境不清潔,又濕又熱,濕熱氰氳,排泄不暢的體質。內外皆顯得“濁.,對女性美容困擾很大。這種體質的人養生就要注意“干燥.,既要保證生活的外環境干爽清潔,也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濕。濕熱的一般表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后明顯,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療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搐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伯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濕熱的原因是比較多樣的。當然,陽氣不足也是引起濕熱的原因之一,如脾陽虛,運化水濕無力,導致濕邪中陰,濕阻氣機而致蘊熱,濕熱互結,能夠導致濕熱證。
但大多濕熱是由于感受外邪所致。也有由于其他原因產生內濕內熱而引發濕熱證,如飲食積滯等原因也能引發濕熱證。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所謂熱,那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所謂濕熱,就是濕邪和熱邪相合為病的一種證型。抽煙、喝酒、熬夜、滋補不當等造成濕熱體質.濕熱體質給女性美容造成困擾就是外形的“濁”。賈寶玉說,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捏的。“水做的”就是一種清潔的感覺。有的女孩子看起來很清爽,千干凈凈、冰清玉潔,實際就是她的外形整體潔凈:頭發光潔柔順,沒有頭皮屑;五官看不到分泌物,皮膚細膩光滑,不油膩;沒有口氣、汗味、體味,甚至身上散發出淡淡的似有似無的體香;眼睛黑白分明而清澈;牙齦淡粉紅、牙齒潔白。這樣一個女孩子再去搽脂抹粉、描眉畫眼、穿金戴銀,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女性美的最高境界!每當我看到一個濃妝艷抹的“美麗”女性洗去鉛華、顯露真面目時,我就有一種悲從中來、受騙失望的感覺。冰清玉潔的天然之美是協調的內臟、流暢的氣血、善良的內心、健康的身體的必然反映,健康與美麗是因果關系。為什么非要把錢花在表面、徒有其表,而不注重個人修為、不注重養生保健、不追求健康呢?“濁”是女性美容的大忌:頭發油膩、頭皮屑多;皮膚油膩,毛孔粗大,較多痤瘡,質感粗糙;膚色不勻,有色斑;眼睛渾濁,脂肪沉淀,血絲滿布,經常眼屎較多;鼻頭紅赤;齦紅齒黃,口氣大;汗色發黃,汗味大、體味大,白帶又多又黃,脾氣又急躁易怒。不要說全部都有了,就是有那么幾項都足夠煩惱了。這樣還有什么美麗可言呢?涂脂抹粉、穿金戴銀有什么用呢?
對皮膚美容來說,不要今天往臉上抹這個,明天往臉上抹那個,不要總去折騰這張臉。第一清潔,第二防曬,第三睡好覺,第四要開心,再加上“六通”,皮膚沒有道理不好,起碼會保持一個相對最佳的狀態:干性皮膚保持一定光澤、不生斑;油性皮膚保持一定清潔感,不生痤瘡。她外形的清潔感和體質是有關系的,不是洗就能洗干凈的,體質偏頗,一天洗十次也不行。
外形與體質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濁”通常和三種體質有關系:濕熱、瘀血、痰濕。還有下寒上熱的陽虛體質也可見到。所以要想改善“濁”,就要從改善生活方式、改善體質開始,最起碼不要加重上述體質偏頗。越是痰濕、濕熱、瘀血,外形就越濁,這是一個規律。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艾灸療法通過補充人體陽氣,來調理體質,是很好的方法。陽氣進入體內,會將濕邪和熱邪驅出體外。做艾灸時有人皮膚上會有水氣出現,這就是濕氣外排的表現。
灸的作用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1.溫經通絡,行氣活血:艾灸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散寒的作用。主治風、寒、濕引起的一切病癥。
艾灸具有溫通的作用,還具有調理臟腑的作用,雖未濕熱體質,但是從濕熱的病因機制來講,屬于脾虛為本,運濕不能,久而化熱。運用艾灸的溫通調理作用后,可從根本上解決濕熱問題。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2.補中益氣,回陽固脫:艾灸有溫補中氣,回陽固脫的作用。治療久瀉、久痢、遺尿、脫肛、崩漏、陰挻,以及氣血虛弱引起的虛脫等病癥。
3.拔毒消腫,散結止痛:艾灸有拔毒消腫,散結止痛的作用。用于乳癰初起、瘰疬、癤腫瘡瘍、毒蟲咬傷及瘡腫未化膿者。
4. 保健強身,預防疾病:艾灸有保健強身,預防疾病的作用。常灸大椎、關元、氣海、足三里等穴,可以鼓舞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
5.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風寒表證,虛寒性嘔吐,泄瀉等。
6. 溫腎壯陽,祛腐生肌:附子餅灸,有溫腎壯陽的作用。可用于命門火衰而致的遺精、陽萎、早泄,及瘡瘍潰后久不收口。
【濕熱體質調理的方法】相關文章:
濕熱體質怎么調理05-10
陽虛濕熱體質如何調理06-13
中醫教你如何調理濕熱體質03-18
陽虛體質的調理方法02-17
氣虛體質的調理方法06-03
氣虛體質的表現及調理方法06-04
調理寶寶過敏體質的方法05-29
濕熱怎么調理?05-07
濕熱怎么調理05-10
寒性體質的癥狀及調理方法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