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码作爱视频,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精品人妻av区乱码,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久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

時間:2023-06-16 10:56:4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數對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17頁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猜想的研究方法,小組合作研究出偶數+偶數=偶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奇數= 奇數。

  2.經歷探索加法中數的奇偶變化過程,在活動重視學生體驗探究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小游戲使學生體會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中存在數學規律,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通過實踐報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加法中奇偶性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從生活中的擺渡問題,發現數的`奇偶性規律。

  教學難點:

  運用數的奇偶性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杯子。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自然數包含有奇數和偶數,一個自然數不是奇數就是偶數。這一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數的奇偶性。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一:示圖(右圖)

  小船最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

  再從北岸駛回南岸,不斷往返。

  1、

  (1)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為什么?

  (2)有人說擺渡100次后,小船在北岸。

  他的說法對嗎?為什么?

  2、請任說一個擺渡的次數,學生回答在南岸還是北岸?

  3、請學生畫示意圖和列表并觀察。

  4、想:擺渡的次數與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關系?

  擺渡奇數次后,船在 岸。

  擺渡偶數次后,船在 岸。

  試一試

  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反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后,杯口朝 ,反動19次后杯口朝 。

  1、想一想:翻動的次數與杯口的朝向有什么關系?

  翻動奇數次后,杯口朝 。

  翻動偶數次后,杯口朝 。

  2、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活動二

  圓中的數有什么特點?正方形中的數有什么特點?

  圓中的數都是偶數,正方形中的數都是奇數

  試一試:(投影)

  三、鞏固練習(投影出示習題)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作業

  1、課本第17頁試一試的題目。

  2、優化作業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P31-33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加強百分數的應用,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2、 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百分數的應用,現在來看看遇到這些問題,你會不會用所學知識去解決。

  二、 基礎練習

  1、 P31練習二和第1題

  讓學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說得數,集體訂正。

  2、 第2題

  解方程,挑選幾題有代表性的題目,與學生一起探討解題的.方法。

  3、 練習二第3題

  (1) 10月份比9月份節約用水百分之幾是什么意思?

  (2) 需要知道什么量?

  4、 練習二第4題

  學生自主完成,集體訂正

  師:什么叫孵化率?

  孵化率是95%是什么意思?

  不能孵出的占單位1的百分之幾?

  1-95%=5%

  24005%=120(只)

  5、 練習二第5題

  (1) 先說題意,再獨立完成。

  (2) 集體訂正

  三、 提高練習。

  1、(自主學習天地)

  請學生完成智慧樹的題。

  再分題集體訂正,并說出解題思路。

  2、課本練習二第11題

  (1) 先讓學生看統計表

  (2) 分小組討論完成題目

  (3) 指名小組代表解答。

  3、P33思考題

  師:要想知道哪個超市買更合算,先得求出分別到甲、乙超市買5瓶油的價格,再進行比較。

  甲:124=48(元)

  買四送一,只需花4瓶的價格就可以買到5瓶油。

  乙:1250.85=51(元)

  每瓶12元,八五折

  師: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比較: 4851

  所以選擇去甲超市

  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比較,再選擇去哪個超市合算。

  4、練習題(出示課件)

  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學生自主完成,讓學生用自己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讓學生了解孵化率的知識,從而理解95%的意思。

  要知道哪個超市合算,就必須先進行比較,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第71頁《求小數的近似數》。

  教學目標:

  1.借助已有經驗,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近似數的方法,能夠正確地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步學習用猜想、比較、歸納等數學方法學習數學知識。

  3.通過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解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本單元前面幾個信息窗我們學習了形形色色的鳥蛋和龜蛋帶給我們的數學知識。本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本單元最后一個信息窗綠毛龜蛋帶給我們的數學知識。

  出示情境圖,仔細觀察畫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合作交流。

  2.談話:這節課重點解決他們說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和綠毛龜蛋的寬徑約是多少這兩個問題。其他問題放在問題口袋里以后解決,可以嗎?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通過清晰生動的情境圖中出現的兩位同學不同的測量結果讓學生觀察討論,學生意見不一,于是需要尋找正確的判斷方法,由此激起學生探尋新知的強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學生獨立思考他們說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

  談話:觀察兩位同學說的結果,你能發現什么?

  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發現:小華讀出的結果是一個一位小數,小明讀出的結果是一個整數。

  談話:對,求3.94的近似數,根據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數,也可以保留整數。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情況,根據我們求整數的近似數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學生獨立研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

  談話:哪位同學愿意說說你是怎樣求3.94的近似數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談話:你的方法很正確,還有哪位同學與他求得的近似數不同?

  談話:你的方法也很正確。因此,我們在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依然運用了四舍五入法,關鍵是看精確到哪一位。

  2.學生獨立思考綠毛龜蛋的寬徑約是多少?這一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引導學生討論什么時候小數的近似數的2,什么時候小數的近似數的2.0。

  討論得出: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保留小數的數位不同,精確程度也不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觀察討論過程中教談話為學生創設自由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體會自由選擇的輕松和快樂。

  三、鞏固應用

  1.黃河的流域面積是75.14萬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數)

  2.把1.463保留整數、把1.463保留一位小數和把1.463保留兩位小數這三種說法的結果是否是一樣的?

  3.小華的體重保留整數是45千克,他的體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設計意圖]練習中讓學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勵學生思維的創新,方法的簡潔,但也照顧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感悟收獲

  談話:今天大家學得愉快嗎?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自由說說說本課的收獲及體驗)

  課后反思: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僅僅是解題的指導者。本節的教學我通過幾個問題,幾句話做適當的引導,而留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讓他們去觀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自由選擇的空間,引導學生敞開思維,多角度探索,實現高效率學習。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4

  教學內容:

  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里,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了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里了解情況,并且在個別組里探討數數規律,然后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么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了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匯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周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里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盤子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會用字母表示一個數,體會字母表示數的實質。

  2、理解式子中各部分的含義,能正確求出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通過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內容的豐富、數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

  2、理解式子中各部分的含義,能正確求出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信息窗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情景圖)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列式時,可以用字母來表示數,我們知道T年造地面積可以表示為25T,那么繼續來看情景圖,你能根據圖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求出T年后黃河三角洲的面積約是多少平方米嗎?

  二、新授。

  生:T年后的面積就是現在的面積加上新造地的面積可以用5450+25T這個式子表示

  師:誰能說說5450是什么意思?25T是什么意思?

  生:現在面積是5450平方千米,新造地面積是25T平方千米

  T年后的面積是:5450+25T

  師:誰能說說當T=8時,黃河三角洲的面積約是多少平方千米?怎樣列式?

  生:5450+25T=5450+25×8=5650

  師:你能說說T是什么意思嗎?

  生:T表示多少年

  師:T=8呢?

  生:T=8表示8年

  師:同學們要注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時,計算的結果一般不寫單位名稱。

  三、自主練習

  5、6、7、8.練習時讓學生說明圖意,再解答。

  四、小結

  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五、作業

  自主練習6、8題。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6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第51頁。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把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轉化到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上來,讓學生借助已有的學習經驗,創設現實的學習情景,增加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觀察對比的機會,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多次經歷過估算,對于估算的基本方法學生并不陌生,教學時應充分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的關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多種方法中選擇一種合理的、簡潔的`方法進行估算。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練地進行估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提高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對估算的結果作出合理的判斷,體會估算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學會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練的進行估算。

  教學難點:

  選擇一種合理的、簡潔的方法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2008年奧運會的帆船比賽在青島舉行。為了辦好奧運會,青島人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想知道青島的小學生在做什么嗎?請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圖。

  2、搜集信息。

  師:仔細情境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為奧運種棵樹幾個字。

  生2:育才小學有18個班,平均每班發223包樹種。

  生3:光明小學有12個班,平均每班發340包樹種。

  3、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為了美化青島,青島市政府向全社會發出了倡議書,還免費向市民發放樹種呢,人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植樹造林。根據兩位小同學的介紹,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學發了多少包樹種?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學發了多少包樹種?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7

  教學內容:

  教材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和偶數 ,了解奇偶性的規律。

  2、探索并掌握數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探索并理解數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

  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1、游戲:換座位

  首先將全班39個學生分成6組,人數分別為4、5、6、7、8、9。我們大家來做個換位置的游戲:要求是只能在本組內交換,而且每人只能與任意一個人交換一次座位。

  (游戲后學生發現4人、6人、8人一組的均能按要求換座位,而5人、7人、9人一組的卻有一人無法跟別人換座位)

  2、討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學生能很直觀的找出原因,并說清這是由于4、6、8恰好是雙數,都是2的倍數;而5、7、9是單數,不是2的倍數。

  (此時學生議論紛紛,正是引出偶數、奇數的時機)

  3、小結:交換位置時兩兩交換,有的小組剛好都能換位置,像4、6、8、10……是2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偶數;而有的小組有人不能與別人換位置,像5、7、9……不是2的倍數,這樣的數就叫做奇數。

  學生相互舉例說說怎樣的數是奇數,怎樣的數是偶數。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活動1

  (1)出示題目和情景圖:小船最初在南岸,從南岸駛向北岸,再從北岸駛向南岸,不斷往返。

  (2)提出問題: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為什么?

  (3)探究活動

  學生可能會運用數的方法得出結果,不一定正確。

  師:小船擺渡100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你會怎樣做?能保證正確嗎?

  引導學生運用策略:①列表法;②畫示意圖法。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我們已經知道了奇偶數的一些特性,現在要用這些特性解決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問題。

  1、試一試

  (1)一個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一次,杯口朝下。翻動兩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105次?請嘗試說明理由。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奇數次朝下,偶數次朝上。

  師: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嗎?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學生:小組合作)

  學生開始動手操作。

  反饋:有一小部分學生說能,但是上臺展示,要么違反規則,要么無法進行下去。

  引導感受:如果我們分析一下每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杯子數的奇偶性,就會發現問題的所在。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發現

  交流:一開始杯口朝上的杯子是3只,是奇數;第一次翻轉后,杯口朝上的變為1只,仍是奇數;再繼續翻轉,因為只能翻轉兩只杯子,即只有兩只杯子改變了上、下方向,所以杯口朝上的杯子數仍是奇數。由此可知:無論翻轉多少次,杯口朝上的杯子數永遠是奇數,不可能是偶數。也就是說,不可能使3只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學生再次操作,感受過程,體驗結論。

  2、活動2

  出示兩組數:圓中的數有什么特點?正方形中的數有什么特點?

  (1)學生獨立猜想,完成“試一試”,小組內匯報交流,然后統一意見進行驗證(要求:驗證時多選幾組進行證明)。

  如果兩個數相減呢?如果是連加或連減呢?

  匯報成果:

  (1)奇數﹢奇數=偶數 (2)奇數-奇數=偶數 (3)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奇數個)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個)

  奇數+偶數=奇數 奇數-偶數=奇數 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你能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嗎?

  (學生的舉例可以引導從正反兩個角度進行)

  (2)運用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 + 20xx:_____ 46786-5787: _____ 11231+2557+3379+105:

  11387 + 131: _____ 60075-997: _____ 335+7757+223+66789+73:

  268 + 1024: _____ 9876-5432: _____ 2+4+6+8+10……+998+1000:

  3、游戲。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以A點為起點,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就歸你。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躍躍欲試……如果繼續玩下去有中獎的可能嗎?誰不想參加呢?為什么?

  生:骰子始終在偶數區內,不管擲的是幾,加起來總是偶數,不可能得到獎品。

  是呀,這是老師在街上看到的一個,他就是利用了數的奇偶性專門騙小孩子上當,現在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自由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那如果是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教學反思:

  踏入七中育才(東區),心情就像這九月的天氣一樣時陰時晴。教學的壓力,學生的現狀,迫使我不得不放下我原有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策略,盡快適應這所學校緊張的氛圍。

  聽說學校要組織青年教師公開課比賽,我第一個報了名,旨在讓其他老師給我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提高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最后定于第三周完成我的展示。

  我上的是五年級數學“數的奇偶性”一節內容。報名后,我便積極的著手準備,鉆研教材,查閱資料,設計程式,制作課件,并虛心請教了同教研組的余加秋老師和劉紅敏老師,征求了他們的意見。

  我的設計思路是:多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要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探索方法;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和趣味性。為此,我的教學目標定格為:1、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奇數和偶數,了解奇偶性的規律。2、探索并掌握數的奇偶性,并能應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3、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結合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游戲導入,感受奇偶性

  通過兩兩結對入座的游戲引出數的奇偶性

  二、猜想驗證,認識奇偶性

  教學“活動1”,引導學生運用策略:應用列表法和畫示意圖法探索數的奇偶性。

  三、實踐操作、應用奇偶性

  1、翻杯子游戲。

  2、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通過學生獨立猜想,小組內交流,統一驗證,鞏固練習,讓學生自主獲取新知。

  3、游戲“開心樂”,運用數的奇偶性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課后,教研組組織了所有老師評課。老師們各抒己見,既肯定了我的教學風格,又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及時的自省,在不同層面上進行了思考。

  1、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不能沒有目的性的為了游戲而游戲,應該在游戲中給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啟發。本節課,我一共設計了兩兩結對入座的游戲、翻杯子游戲、“開心樂”等三個游戲,都是結合了教學內容而安排的,第一個游戲重在感受數的奇偶性,第二個游戲重在應用數的奇偶性,第三個游戲重在解釋數的奇偶性,游戲的重心最后都落到了“數的奇偶性”上,因此起到了預想的效果。

  2、現行的教材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課前的準備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容量。本節課,教材上僅有兩個活動和兩個“試一試”,練習幾乎沒有,兩個活動的探索過程也非常簡單,學生稍作思考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課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將“翻杯子游戲”和“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進一步拓展,并增加了一些練習,使內容更加豐滿,但是練習的典型性、層次性仍然不夠,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3、新課后的應用新知,不能單純的是例題的改版,還應該有所變化,有所突破,注入新的元素,這樣才能讓學生靈活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這節課中,我所設計的練習就過于程式化,沒有跳出固有的“圈”,順向思維練得多,逆向思維練得少,學生很難推陳出新。

  4、數學課上的板書必須要能詮釋重點,疏通難點。我在這堂課上的板書做到了前者,而疏漏了后者。“探索整數加減法得數的奇偶性”是本節課的重點,我特意將探索結果板書羅列了出來;探索的過程,是一個不完全歸納的思維過程,本是難點,但我沒有把算式板書出來,就有點“空對空”的感覺了。

  以上僅是我現有的一點感觸,我想,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深入,我和學生的不斷磨合,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的問題等著我去解決,我會以的狀態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戰。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8

  1、認識圖形

  例1下面五個圖形中,哪一個與眾不同?

  ①②③④⑤

  解③號圖的四條邊長度不同,是一般四邊形,其他四個圖形的各邊都相等,都是正多邊形.

  例2用一副七巧板可以拼成許多有趣的圖形,請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這些都代表什么圖形?

  下面是一副七巧板,它被拼成一個正方形.

  其中,是三角形的有_,是平行四邊形的有_,是正方形的有_,它們都是基本圖形.

  ①②③

  解①駱駝②狗③仙鶴

  2、圖形的計數.

  例3數一數,圖中共有多少條線段?

  解我們在數數時,總是按照一定順序數,1,2,3,…,從小到大,而且每次加1.

  一段為一條的'有4條;

  兩段為一條的有3條;

  三段為一條的有2條;

  四段為一條的有1條.

  一共有4+3+2+1=10(條).

  例4數一數,下圖中有多少個角?

  解6個.

  ①②③

  ④⑤⑥

  例5數一數,下圖中有多少個長方形?

  解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數.

  一個一個有4個;

  兩個合為一個一共有4個.

  四個合為一個一共有1個.

  所以共有4+4+1=9(個)長方形.

  例6數一數圖中有西紅柿的正方形有幾個?.

  解先數單個正方形,有西紅柿的正方形有1個。再數四個正方形合成的大正方形,有西紅柿的大正方形有4個。最后數由9個小正方形組成的大正方形,有1個。所以1+4+1=6,有西紅柿的正方形共6個。

  例7數一數圖中共有幾個小正方體木塊?

  解從上面先數,第一排有2個小正方體,再數第二排有4個小正方體,最后數第三排有6個小正方體,所以2+4+6=12,有12個小正方體。

  三.達標測試

  1、數一數,圖中共有_條線段.

  2、下圖一共有_個角.

  3、下圖中共有_個三角形,_個正方形.

  4、找出只含一個圓圈的正方形的個數。

  ()個

  5、右邊的圖形是由左邊的積木壘出來的,左邊每堆各有多少塊積木?右邊的圖中有幾個是看得見的?幾個是看不見的?右邊一共有多少塊積木你能數出來嗎?

  ()塊)()塊看不得見()塊

  看得見()塊,一共()塊

  6、數一數,圖中共有幾個小正方體木塊?

  ()塊

  四.家庭作業

  1、考眼力,哪幅圖是大長方形中缺少的那一塊?用"√"表示.

  2、數一數下圖中三角形的個數。

  ()個三角形

  3、數一數,算一算,下圖中有幾塊積木?

  ()塊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9

  設計說明

  百數表的設置是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為后面的學習作準備,所以在教學設計上具有如下特點:

  1、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百數表中,蘊涵著許多有趣的數的排列。在教學中,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仔細觀察,發現這些數的排列特點并表達出來,同時根據百數表回答問題,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關注學習活動的設置,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設計了為數涂色、為數找家等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使學生興致盎然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彩筆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1、說出個位上是5的兩位數。

  2、說出十位上是3的兩位數。

  3、說出個位上和十位上的數相同的兩位數。

  師:怎樣才能使這些數清楚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數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數的組成的相關知識,為下面學習數的順序做好準備。

  探究新知

  1、認識百數表,課件出示教材41頁例4中的表格。

  (1)觀察表格,發現規律。

  師:斜著看,從11到99這組數有什么特點?66和88之間應該填什么數?

  師:這組數十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同,它們表示的含義一樣嗎?

  學生任選一個數舉例說明。

  師:斜著看,10除外,從19到91這組數有什么特點?

  師:這些數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順序的,下面我們就按照數的順序,把其他數寫出來。

  (2)按照數的順序,填寫百數表。

  學生完成百數表,完成后教師組織交流,并適時追問為什么這樣填寫。

  師:這個表格中一共有多少個數?(板書:百數表)

  (3)給十位是3的數涂上綠色;給個位是3的數涂上黃色。

  師:觀察這兩組數,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

  生1:十位是3的數都在一橫行上(40除外),后面一個數總比前面一個數多1。

  生2:個位是3的數都在一豎行上,下面一個數總比上面一個數多10。

  師:其他行、列也是這樣嗎?

  學生觀察后匯報結果。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能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2.訓練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不用計算能準確地判斷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

  3.使學生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說得數.

  24040 36090 28090

  40080 20050 54060

  2.教師出示下面的兩道除法題,指名兩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指名學生參照上面做的兩道題,說一說上一節課總結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二、新課

  (一)教學例11.

  1.出示例11:計算973078,并用乘法驗算.

  教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計算的數都比較小.如果計算的數大了,同學們還會不會算?

  (1)教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這道除法的豎式,先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要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幾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寫在哪里?(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寫出豎式,先說一說從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計算.)

  (2)教師引導學生看題,問:這道除法題的商是幾位數,為什么?(因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要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這道題被除數的前兩位是97,比除數78大,可以商1.所以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寫在百位上,這樣最后得到的商就是三位數了.)

  (3)教師:這道除法最后除盡了嗎?(沒有,余58.)那么我們算得對不對呢?這道題計算的數比較大,要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可以怎么辦?(驗算.)好!現在大家就一起來用乘法驗算.(指名一學生口述驗算過程,教師板書,并說明有余數的除法在驗算時與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有什么不同.)

  2.鞏固練習.

  讓學生打開課本第61頁,做例11下面做一做.教師巡視,個別輔導,著重檢查學生寫商的位置對不對.最后集體訂正,如果有共同的錯誤,要一起說一說.

  (二)教學例12.

  1.讓學生看課本第59頁例12.指名學生讀題,教師把例12中的三道除法題寫在黑板上.

  2.教師:誰能不經過計算就說出它們的商各是幾位數?(指名學生回答.)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判斷最快?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種.教師繼續引導:如果讓我們計算,當算到哪一步時,你就可以知道商是幾位數了?(只要用除數去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或前三位,看第一次得到的商應寫在哪一位上,就知道商有幾位數了.)

  3.教師小結.我們只要把除數與被除數的前兩位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商是幾位數了.如果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小(指著例12的第1題說),商的位數就比被除數少一位;如果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大(指著例12的第2題說),說明在被除數的前兩位上得不到商,商的位數就比被除數少兩位.我們看對不對?用這種方法判斷一下例12的第3題,商是幾位數.

  4.鞏固練習.

  讓學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學生說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算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仍然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只是被除數稍大一些,有的商三位數(板書課題).除的時候,要按照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去計算,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特別要注意商的位置不要寫錯.我們還學會了不用計算就很快地判斷出商是幾位數,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檢查計算的有沒有錯.

  三、課堂練習

  1.很快說出下面各題商是幾?

  2.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

  112222 436975 901929 901649

  (當堂判完,及時講評.對于差生進行具體的輔導.)

  3.先說出每道題的商 是幾位數,再在□里填上商.

  教師問:兩位數除三位數,商可能是幾位數?為什么?兩位數除四位數,商可能是幾位數?為什么?

  4.同學們大掃除,打掃操場的有36人,是打掃教室的人數的3倍,打掃院子的27人.參加大掃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5.在下面的方格里填上適當的數.

  628□=277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么會不一樣?引出“四舍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復習整數求近似數。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討論后指名匯報。

  (根據學生匯報現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里輸入學生匯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在課件上)

  2根據匯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后的近似數。并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才是利用什么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獨立完成想一想后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說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

  (1)保留( )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①一位 ②兩位 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 )位。

  ①分 ②百分 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 12.006 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3.72 0.58 9.054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后,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在課件上放映呈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獲?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為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后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后作業: 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 0.984≈1.0 0.984≈1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大于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的時,0不能去掉

  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2

  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數和小數、百分數和分數互化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百分數與小數、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互化。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

  3、情感目標:滲透"事物之間互相聯系、互相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百分數與小數、百分數與分數互化的簡便方法及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 教學難點:掌握百分數與分數、百分數與小數互化的簡便方法。

  教學方法:

  1、講授法;2、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入課題。

  同學們,從前有個美麗的公主,他在城堡外面玩耍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山洞,山洞有一道門,但是必須回答幾道題這個門才可以打開,我們一起來幫這個美麗的公主想想辦法吧。比較2/5、42%、0.45三個數的大小,要想解題呢,我們就必須學習今天的知識。(引入課題)

  (二)大膽探索,學習新知。

  1、學習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

  A、準備題。

  把下面的小數化成分數,分數化成小數,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0.45 1.2 0.367 3/25 15/8 63/100

  通過以上的練習,為學生學習小數與百分數的互化打下了基礎。

  B、學習百分數化成小數,教學例1

  (1)出示例1:把46%、128%化成小數。

  (2)引導學生思考:要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可以先把百分數改寫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分數轉化成小數。

  46%= 46100=0.46 128%=128100=1.28

  (3)請大家觀察一個,如果不看先化成分數的這個過程,小數可以怎樣直接化成百分數的?(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4)說明:當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時,原數就縮小100倍,再去掉百分號,又使它擴大100倍。所以原數大小是不變的。

  C、學習小數化成百分數。

  (1)出示例2:怎樣把0.78、1.32化成百分數?

  (2)引導學生思考:要把百分數化成小數,要先把百分數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然后再把這個分數改寫成小數。

  (3)啟發學生口述每題的轉化過程,板書;

  0.78=78100=78% 1.32=132100=132%

  (4)引導學生觀察、歸納,百分數怎樣很快地直接化成小數?(引導學生歸納出百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去掉百分號。)

  (5)使學生明白:當把百分數的百分號去掉時,原數就擴大了100倍;然后再把它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又使它縮小100倍,所以原數的大小不變。

  3、引導學生進一步綜合歸納百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把小數化成百分數,只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把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三、鞏固練習

  1、把下列小數化成百分數。

  0.76 0.4 1.32 0.125

  2、把下列百分數化成小數。

  29% 60% 25% 37.5%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進行百分數和小數互化時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布置

  練習二第1、2、3題。

  板書設計:

  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小數化成百分數: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同時在后面添上百分號;

  百分數化成小數:只要把百分號去掉,同時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3

  設計說明

  鑒于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學生在認數的過程中離不開直觀的模型。“形”作為學生學習的載體,能將抽象的數形象化,可以較好地理解數的意義和讀寫數的方法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感。本節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圖、直觀模型,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的基礎上掌握較抽象的內容,深化對大數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大數的意義,通過估算,深化對大數的認識。

  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為學習萬以內的數做好準備。同時,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估計結果,在討論中找到合理的方法和結論,從而積累對大數的.感性經驗。

  2.數形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大正方體建立“千”的直觀模型,直觀認識計算單位“千”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掌握數數的方法和規律,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結合計數器的有效利用,將點子圖和小棒引進課堂,使學生從數的概念等各個方面認識數,體會表示數的多種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計數器 小棒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理解“大數”。

  (1)組織學生仔細觀察情境圖,說一說,都想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估計:這個體育館大約能坐多少人?

  (3)學生討論后匯報估計的結果。

  (4)引導學生進行思考:1000和我們以前認識的100相比有什么不同?

  2.揭示課題。

  大家估計的數都是比我們學過的100多得多的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100多得多的數——1000以內數的認識及讀寫。(板書:1000以內數的認識及讀寫)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使學生理解大數的意義,從而引出課題,并為本節課的順利進行創設了良好的開端。

  ⊙探究新知,引導發現

  1.教學教材75頁例1。

  (1)復習舊知。

  ①說一說一(個)、十、百之間的進率。

  ②說一說自己數數的方法。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完成課堂活動卡。

  (3)全班交流匯報。

  (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4)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組成的?你們有什么發現?(這個大正方體是由1000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發現: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5)介紹“千”這個新的計數單位。

  (6)教師質疑:關于數數,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面對不同的數量,可以選擇不同的數數方法。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7)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數一數小棒,依次數出十根、一百根和一千根小棒,進一步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8)體驗一千。

  引導學生摸一摸,感覺一張紙的厚度。再出示一百張紙,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感覺一百張紙的厚度。引導學生想象一下一千張紙的厚度,出示一千張紙,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一千張紙的厚度。

  (9)師生共同總結: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千”是我們今天新認識的一個計數單位,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4

  教學目標:

  1. 通過十個十個數,認識百的組成,初步感知十進制計數方法。

  2. 通過百數圖,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

  3. 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方法認識與掌握百的分拆,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百的組成,掌握百以內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百數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媒體演示裝面包,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叔叔阿姨是如何裝面包的。

  2. 出示10袋面包,問學生:一共有幾個面包?你是怎么數的?

  3. 引導學生概括:10個十是1個百。

  板書:10個十是1個百。

  4. 追問:誰知道100里面有幾個十?

  5. 討論:如何把100這個數放到數位表中呢?

  二、展開

  出示百數圖:你知道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小圓點嗎?

  讓學生觀察百數圖,討論自己的數法,并交流。

  完成右邊的練習,并一起朗讀。

  三、深入

  1. 在百數圖上我們還可以做加減法呢。

  2. 用教學軟件“百數圖” 依次演示。

  3. 小組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做這些題目?

  (學生可能會說1個十加1個十等于2個十,2個十是20。或者因為1+1=2,所以10+10=20)

  4. 在小組內交流:50+10=?50+20=?50+30=?50+40=?

  5. 出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讓學生自己討論出解決這些題目的方法,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6. 小結:這些數都是整十數,我們通過自己動腦筋學會了整十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做題目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

  7. 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第4題,比一比誰計算的正確率最高。

  做完后,和你的小伙伴互相檢查,并說說計算時你是怎么想的?

  8. 完成第5題前面3欄,要求在計算正確的基礎上,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每一小組全對并且最快的小朋友可以做小老師檢查自己小組其他小朋友的完成情況。

  9. 第5題的后面2欄,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中各部分的變化,然后自己再試試看怎么繼續編下去。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們進行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都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5

  單元導學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和解決問題。

  多位數乘一位數是《數學課程標準》數與代數領域“數的運算”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基本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法則,能熟練地進行計算,并能選取恰當的策略進行乘法估算;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打下基礎。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表內乘法,能夠正確地口算100以內加、減法,在此基礎上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能夠準確領會教材的`層次和緊密銜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題前后的聯系。

  教學內容:

  多位數乘一位數

  口算乘法(1課時)

  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

  筆算乘法(7課時)

  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多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多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用估算解決問題;用乘、除法解決問題

  數字編碼(1課時)

  郵政編碼的結構和含義;身份證號碼蘊涵的信息和編碼的含義;給學生編學號的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2.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選取恰當的策略進行乘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1.經歷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明白豎式中每一步計算的含義,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能夠應用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1.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口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3.運用乘除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

  1.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算理。

  2.掌握連續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3.掌握一個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方法。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筆算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過程與方法】

  在探究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提升運算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利用除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分發運動會器材,52個(5個10只筒裝和2個單只)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班分得多少個?

  學生列式:52÷2。

  復習提問:應用最近所學的什么知識?能否解決?

  分析算式52÷2,引導學生發現和之前遇到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區別,即出現了余數。

  順勢引出課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二)講解新知

  根據問題特點,師生借鑒之前學習經驗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釋計算過程。教師明確:1筒羽毛球為1捆小棒,1只羽毛球為1根小棒。

  組織小組活動,嘗試表示將52只羽毛球平均分成2份。

  小組代表反饋,教師引導輔以學生闡釋,展示將剩余1捆拆開與2根合為12根再平均分的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剩余1捆”、“2根”、“12根”、“平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別代表什么含義,并讓學生獨立完成除法豎式計算。

  學生展示結果,教師追問:與之前遇到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何不同?

  師生共同總結: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時,將余數與個位加在一起再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乘法進行驗算。

  (三)課堂練習

  想想做做:(1)78÷3(2)70÷5

  (四)小結作業

  課堂小結:首位不能整除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注意要點及驗算方法。

  課后作業:想想做做剩余題目,嘗試先估算,再計算。

  四、板書設計

  (略)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7

  教學目標

  1、正確數出10000以內的數,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認識計數單位“萬”。

  2、會寫、讀10000以內的數(不含0),說出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3、體驗遷移類推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數感。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對兩位數的'數位也都有所了解。本單元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從兩位數擴展到四位數。學生將認識萬以內的數,并會萬以內數的讀寫。萬以內數的讀寫是進一步的學習萬以上數的讀寫法的基礎。因此要切實的學好本單元,進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0000以內的數,掌握數的組成和數位順序表。

  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與作用。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課件展示家電用品及其價格。復習最高位、各數位的意義等。

  2、學生試讀更大的數。(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由課題想到這節課要學習的知識。

  活動2【活動】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教學例4

  1、數數時,可以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地數,一百一百地數,還可以一千一千地數。(數小方塊)(板書:10個一千是一萬)

  2、(用計數器)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

  3、練習數數(課本第75頁第2題)

  4、感受身邊的數(一萬)

  (二)數位順序表

  1、“萬”所在的數位是“萬位”,之前還認識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2、擺一擺:小組合作,把5個數位進行排序。

  3、數位順序表,從右數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4、練習

  (三)教學例5

  1、課件逐一出示小方塊,讓學生數;最后所有的小方塊加在一起有多少個?

  2、用計數器撥出這個數,并寫數和讀數。

  3、說出這個數的組成。

  活動3【練習】三、鞏固練習,知識考查

  大考驗——尋找密碼

  1、第一關【讀一讀,說一說】(課本第75頁第1題)

  提示1:密碼是一個四位數,最高位是5。

  2、第二關【撥一撥,數一數】

  要求:同桌兩人比賽,看誰說得又快又準!

  (1)十個十個地數,從1260開始往后數5個數

  ()()()()()

  (2)一百一百地數,從3700開始往后數4個數

  ()()()()()

  提示2:十位的數字是3的3倍。

  3、第三關【聽一聽,寫一寫】

  老師報數,你來寫。

  1313 3258 4735 9999 10000

  提示3:百位和個位的數字相同,它們的和是4。

  密碼門打開,感受生活中的萬以內的數

  活動4【練習】四、課堂小結,知識比賽

  1、這節課學會了什么知識?

  2、知識比賽(練習紙)

  (1)從()邊數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5236是一個()位數,它的最高位是()位。

  (3)由3個一,5個十,6個百和8個千組成的數是()。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具準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l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6個十和2十一組成()。

  (4)2個十和5個一組成()。

  (5)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計數器。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計數器上分別貼上“十位”、“個位”。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1。教學例3。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30、40、50個位上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2。教學例4。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擁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l”,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課本第37頁)。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做游戲:接通電話

  四、布置作業

  教學反思:

  本節課大部分學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個別學生老是在讀數寫的時候把漢字寫成數字。還需加強輔導。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1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千的認識。

  2. 用千數圖表示千以內的數和千。

  3. 千以內數的讀與寫,并登入數位表。

  4. 千以內數的分拆。

  5. 數的多種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千以內數的.讀與寫。

  難點:

  數的多種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 廣場上有853 人。

  2. 人民廣場上有50 只鴿子。

  3. 花壇里有1000 枝郁金香。

  4. 803 戶家庭搬入了森林新村。

  二、新授

  ㈠

  1. 用算式表示數的組成 853=( )+( )+( )

  2. 350=( )+( )+( ) 1000=( )+( )+( )+( ) 803=( )+( )+( )數的分拆,下列數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

  3. 314=( )+( )+( ) 728=( )+( )+( ) 990=( )+( )+( ) 461=( )+( )+( ) 700=( )+( )+( )

  4. 這樣分拆行嗎?700=(500)+(100)+(100)

  小結:要按計數單位對數進行分拆。

  ㈡ 中間、末尾有0 的數的讀、寫法。

  1.這兩個數怎樣讀?(出示PPT) 990=( )+( )+( )讀作:九百九十 700=( )+( )+( )讀作:七百

  2. 變一變,怎樣讀909、707(出示PPT)

  3. 這四個數有什么共同點?在讀數時要注意什么?你能舉些例子來證明你的觀點嗎? 990 700 909 707(出示PPT)

  4. 用怎樣的方法來讀數?(出示PPT) 108、180、810、780、20xx、2200

  ㈢

  1. 末尾或中間有0 的寫法(用算式來幫忙寫數) 400+30+7= 200+80+1= 700+20+2= 100+90+1= 800+80+0= 900+90+9= 800+0+8=

  2. 比較:兩個0 分別表示什么含義? 800+80+0= 800+0+8= 寫數時,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3. 獨立寫數,練習4。

  4. 用4,4,0,0 組成四位數。 最小是( ),是( ),讀1 個0 是( ) 1 個0 也不讀是( )。

  三、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20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使學生知道儲蓄的意義,明確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和節約愛儲蓄的好習慣。

  內容分析

  1、 重點:使學生明確本金、利息、利率的含義,掌握計算利息的公式。

  2、難點: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會利用利息計算公式解答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1、學生上網去查尋或向父母了解有關的儲蓄知識;

  2、銀行定期存款憑條;

  3、教學課件。

  教學策略

  質疑解疑,合作探究,學會搜集整理資料

  教學模式

  導入 依提綱自學 小組交流自學體會 師生補充說明

  教學程序

  一、啟發談話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爸爸媽媽每個月的工資都做什么用了嗎?剩下的暫時不用的錢呢?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那么怎樣計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問題。(板書課題:利息) 學生自由談。 檢查學生課前的調查情況。

  二、自學教材 領悟新知

  三、小組討論 解決疑難

  四、排疑解難 學后測查

  A:排疑解難 師:下面請同學們依據自學提綱,獨立自學教材3839頁的內容。屏幕顯示自學提綱:

  1、存款的意義

  2、存款的種類和形式

  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義

  4、存款的利息計算公式

  5、小麗整存整取的年利率為2.25%,年利率2.25%的含義

  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決定的?

  教師巡回指導,并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把重點的地方畫下來。師:大家在自學過程中都學到了一些新的知識,也可能會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依據自學提綱把自己自學所獲得的知識及遇到的問題帶到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解決。若還不能解決的問題請暫時保留。(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傾聽學生提出的新問題及解決辦法。理解有誤的與同學們商討解決。使學生從悟中學。)針對學生在自學中、小組討論中遇到的疑難發現的新問題,師生共學生自己讀書。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生畫。小組合作交流,共同探討。學生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 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質疑解疑的能力。培養學生會讀書的能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鍛煉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鍛煉學生通過自己查找

  B:屏幕出示:C:認識存款憑條,填寫定期存款憑條。D:匯報上網查詢到的相關資料。

  五、加強反饋 鞏固新知

  六、總結深入 強化新知

  七、課后作業:

  同商量,研究解決。(也可利用學生上網查找的資料來共同解決)

  師:下面老師想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看屏幕小紅1999年10月1日在銀行定期存了200元錢,如果存整存整取二年期的年利率是7.92 % ,到20xx年10月1日小紅一共能得到多少元? (讀題,給學生思考時間,誰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學生上前板演,其他人在練習本做)

  1、拿出存款憑條,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2、指導學生填寫并算出你將獲得的利息。(選幾個放展示臺展示)

  師:你還知道存款的哪些知識或常識?

  1、基本練:選擇題 (略)

  2、提高練:應用題 (略)

  3、思考題 (略)

  依自學提綱進行總結復習,說說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略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自己做。學生觀察。學生自己填。匯報搜集到的資料。學生自由說。 資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檢測自學情況。鍛煉學生把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鍛煉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

  板書設計: 百分數的應用利息利息的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0xx.92%2(1-20%)+200

【小學數學數對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奧數教案06-13

《近似數》數學教案08-29

幼兒數學數的運算教案03-27

小學數學百分數教案11-29

大班數學數高樓教案03-25

小學數的運算教案11-04

小學奧數教案03-22

大班數學數的守恒教案11-10

中班數學相鄰的數教案02-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风县| 酉阳| 准格尔旗| 中阳县| 临潭县| 宜宾市| 舞阳县| 横山县| 康马县| 龙游县| 布拖县| 潜江市| 汕头市| 福鼎市| 咸宁市| 林周县| 宝应县| 观塘区| 广昌县| 高阳县| 甘德县| 内江市| 康定县| 克山县| 乡城县| 杨浦区| 彭山县| 伊通| 栖霞市| 闸北区| 中山市| 溆浦县| 兖州市| 台山市| 马边| 视频| 柯坪县| 敖汉旗| 手机| 建宁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