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社會性教案《我長大了》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性教案《我長大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性教案《我長大了》1
活動目標:
1.鞏固表現不同人物的技能。
2.體驗想像未來帶來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幼兒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聯想談話。
2.欣賞各種職業人物的照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服裝及他們周圍的環境,說說他們是干什么工作的?
(2)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職業特征。重點講解職業特征較突出的。如:醫生、解放軍等。
二、討論要點。
師:未來的'你發型是什么樣的?會穿什么樣的服裝?有什么標志?會怎么做事?
(請幼兒討論)
三、幼兒繪畫。
1.突出未來的"我"的主體形象。
2.大膽選用多種色彩表現合適的背景,涂色均勻。
3.教師巡回指導,肯定幼兒的獨特表現。
四、相互交流、欣賞和鼓勵。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請幼兒猜猜:"同伴長大后在做什么?"
2.互相肯定和鼓勵,從中獲得喜悅。
結束:小朋友都把自己長大的樣子畫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只有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活動反思:
教學中,我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本課出現的情境圖是以教師、醫生、工程師等幾種行業為代表的形象啟發學生進行聯想。由于課本中的情境圖中一些人物職業并不容易看懂。因此,我在教學舍棄了課本中的情境圖,借助多媒體,搜集了九種行業工作的情境照片。這些圖片與學生生活聯系更加緊密,有助于學生激發靈感,打開思路。
2、創設了不同層次的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是一種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活動,在課堂上我創設了多個不同層次,由易到難的交際情境。如:小組互相問一問,教師采訪,與同桌說一說,邀請好朋友來說等。這些情境的創設體現了鮮明的互動性,使得學生在雙向互動的實踐中提高了口語交際表達能力。
3、注重在交際中評價。
把評價的過程也列入口語交際活動,讓被評價學生與提出看法的同學開成新的交際互動。這一點,我認為在口語交際課中尤為重要。教師要盡量利用各種契機來創設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應對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一些尚需改進的地方,如,交流示范指導有所不足。學生在交流時,還存在著一些各說各的現象,如邀請好朋友上臺這一環節,兩位學生都說明了為什么要做這個工作,但是彼此沒有交流,沒有形成交際。如果在這一環節之前有一次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示范,再讓學生小組與同桌說,最后邀請好朋友說。這樣學生應該不會自言自語了。此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對交際時是否態度大方,有禮貌作評價,如小組代表匯報時,第一個代表,說完了還說了一句謝謝,這本來是一個閃光點,應及時提出表揚。這樣,后面的同學也會注意到這一點,交流時就能做到態度大方有禮貌了。
大班社會性教案《我長大了》2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由新生兒到現在的變化(身高、體重、職能等方面),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長大。
2、初步理解自己成長與媽媽的關系,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3、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重點:
了解自己由新生兒到現在的變化,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長大。
活動難點:
初步理解自己成長與媽媽的.關系,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選一名幼兒的從出生至今的系列照片,布置成“小小的我在長大”展覽。
2、嬰兒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孩子剛出生的照片,引出課題。
二、幼兒邊看照片,教師邊講解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引導幼兒理解自己成長與媽媽的關系,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三、請幼兒看嬰兒用品,與自己現在比較,感知自己長大了。
四、請幼兒講講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
五、啟發幼兒討論:我們怎樣愛自己的好媽媽?
六、請幼兒對媽媽說一句祝賀媽媽節日的話。
七、請幼兒為媽媽表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大班社會性教案《我長大了》3
設計意圖:
前階段我們為了讓幼兒更快更好地適應由弟弟妹妹到大班哥哥姐姐的意識轉變,開展了《我上大班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在日常交往活動中暴露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弱點:一方面他們“不善于發現同伴的優點,總是計較別人的缺點與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幼兒既不夠自信又不善于正視自己的不足”。為此,我設計了這節社會性活動《我長大了》。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在不斷成長變化,體驗成長帶來的快樂。
2、幼兒能找出自己的優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展示。
3、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并明確努力方向。
二、活動準備:
1、準備幼兒成長階段幻燈片、錄像。
2、人手一張表現自己主要優點的繪畫記錄。
3、記錄表(教師了解掌握幼兒近期主要的能力發展情況,選其中三項作為調查記錄)、貼貼紙幼兒人手三張。
4、準備一些供幼兒展示的材料:掃把畚斗、跳繩、悠悠球、鋼琴、呼啦圈等。
三、活動過程:
1、引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時間過得真快呀!不知不覺你們又大一歲了,你們還記得小時候的樣子嗎?
2、了解成長過程。
師:今天,傅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來看一看!
(1)、出示一嬰兒圖片,說說這時候的寶寶會干什么?
師:看,(圖一)這是一個月大的寶寶,一個月大的寶寶會干什么?(這時候的寶寶剛出生不久還沒學會什么本領。)
(2)、逐一出示每個年齡段的照片,說說每個階段都學會了哪些本領?
圖二:再看看一歲寶寶,他們學會了什么本領?(一歲寶寶會坐、會爬、學走路了)
圖三:寶寶們上幼兒園小班啦!小班寶寶學會了什么本領?(小班寶寶開始學畫畫、搭積木、會玩好多種玩具了。)
圖四:寶寶們一天天地長大,不斷地學習新本領,瞧!現在你們都成大班哥哥姐姐啦!我們來看看大班小朋友有哪些進步?(會騎車、做手工、會表演、還會幫媽媽做家務。)
3、交流表達現階段所學會的本領。
(1)、結合自己的繪畫記錄表與同伴說說現在你新學了什么本領。
師:我們大班小朋友學會的'本領可多啦。前幾天,老師讓小朋友們回去用畫畫的方法記錄自己新學的本領。等會兒,小朋友可以拿著這張記錄表去和同伴們說說你的本領。
(2)、拿著記錄表去和客人老師介紹自己所學的本領。
師:客人老師也想知道你們都學會了哪些本領,去和客人老師也說一說吧!
(3)、將記錄表放置展臺,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新本領。
師:剛才,小朋友們在下面說得很好。現在,誰能上臺介紹自己的本領!
4、展示現階段所學會的本領。
(1)、播放錄像,看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是如何大膽展示自己的本領的。
師:很多小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就很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本領。我們來看看吧!(當主持人、播報員、小旗手、值日生)
(2)、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本領。
師:誰能上臺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新本領啊?
4、幼兒用記錄方式表示近期所掌握本領的情況。
師:開學時,老師向你們提出了幾項要求(跳繩、掃地、早晚刷牙),不知道現在你們做得怎樣了。請小朋友們用三種顏色貼紙表示每項本領的掌握情況。哪項本領你已學會就在表上貼上相應的貼紙,若還沒學會就把貼紙貼到自己椅子靠背上。
5、根據記錄表中的統計情況,幼兒找出自己的不足。
明確下階段努力的方向,爭取不斷的進步。
活動反思:
這節社會性活動是以“展示自己的本領”為切入點,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將“如何大膽表達展現自己的優點”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此,我在活動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1、通過“親子作業”豐富相關的知識經驗以及用繪畫的記錄方式幫助幼兒概括近期新掌握的本領。2、教師收集孩子的成長記錄照片及拍攝生活中的一些片段。3、與同年段的老師交流,了解孩子近期發展情況(為最后環節中記錄表內容的設置服務)。
在活動中,我主要通過“回憶——交流表達——大膽展現——記錄總結”四個環節來突破重難點的。其中,“交流表達”的環節,幼兒有了之前的經驗準備及記錄表的參照,在和同伴交流中就顯得就顯得較輕松愉快。之后讓幼兒與陌生的客人老師交流,這環節師幼互動,孩子們從中得到了老師們的幫助和肯定,表達能力更加大膽流暢了。進而讓孩子上臺表現,上臺表現有講述表達和行為表現等方式,讓孩子體驗到了新鮮感和自豪感。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從中體驗“大膽展現自己”的樂趣。
另外,為了使目標落實到日常活動中,我同樣精心設置了最后的“記錄”環節。首先,記錄表中三個項目是較具代表性的,三種色卡都標有幼兒號數,便于老師了解某個孩子的情況。哪個項目還沒學會就將相應的色卡貼到自己椅子靠背上,這樣便于對孩子今后的督促,直到學會為止。即明確了自己下階段的努力方向,同時也便于老師同伴對其幫助。當然,社會性活動的內容目標不能光靠一節課完成,有待于日常活動中的不斷反復。此環節也為作為這個活動的一個延伸,而記錄表同時也能作為目標落實的依據。
在組織社會性活動中我也有許多困惑:
1、如何增強社會性活動的趣味性。
2、在社會性活動中,教師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
【大班社會性教案《我長大了》】相關文章:
《我長大了》大班教案03-18
我長大了教案大班11-22
我長大了大班教案08-06
教案大班我長大了08-07
大班語言我長大了教案03-24
大班我長大以后教案01-08
(優選)我長大了大班教案08-06
(熱門)我長大了大班教案08-06
[優選]我長大了大班教案08-06
幼兒大班我長大了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