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暑傳統食物有哪些
導語:小暑之際,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這個時候,各地的人民是怎樣度過的,都有哪些習俗和食俗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小暑傳統食物有哪些吧!
小暑傳統食物有哪些
1、小暑傳統食物:芒果
農諺說“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后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于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2、小暑傳統食物:姜
俗語有“冬吃蘿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小暑過后,盛夏來臨,不少人會食欲不振,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夏日人們好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很容易引起傷風感冒。這時及時喝點姜糖水有助于驅逐體內風寒。
3、小暑傳統食物:黃鱔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最近一段時間鱔魚最為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緩解期,吃些黃鱔還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4、小暑傳統食物:蓮藕
我國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早在清咸豐年間,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中醫學認為,藕生食有清熱生津、潤肺、散瘀消腫、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熱病煩渴、吐血、淋病等癥。熟食則有健脾益胃、消食、止瀉、固精的功效。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5、小暑傳統食物:綠豆芽
小暑節氣的第三大寶是綠豆芽。常吃綠豆芽,能清腸胃,解熱毒,利濕熱,潔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臨床上用綠豆芽煎湯治療癤瘡、燙傷等外傷感染。綠豆芽中含有的核黃素可用來治療口腔潰瘍,還能調五臟、通經脈、解諸毒,可用于飲酒過度、濕熱郁滯、食少體倦。
6、小暑傳統食物:新米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小暑傳統食物有哪些】相關文章:
盤點小暑節氣有哪些傳統食物05-25
小暑傳統習俗有哪些03-31
小年傳統食物有哪些03-21
夏至傳統食物有哪些03-30
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07-10
寒食節有哪些傳統食物03-31
中秋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09-07
端午節傳統食物有哪些06-03
小暑有哪些習俗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