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農技推廣培訓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基層農技推廣培訓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基層農技推廣培訓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局承擔每年培訓2萬人。至今已組織講師團隊的專家到村里開展超出400場的培訓,累計培訓農民超出4人次,派發各種技術文檔明白紙30多種共9萬多份,以及科技書本1200冊,同時建立了5個農民培訓科技書屋和15個農業推廣應用示范基地。
一、精心安排,深入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增強組織力度,局里建立了農民培訓工程的領導組,成立了專門工作團隊,并設立了培訓講師團。該講師團由局屬各單位中級職稱以上人員40人及鎮農業服務中心20人組成。講師團內開設10名首席專家,依據專業及人員情況劃分成10個小組,每組承擔2個鎮的培訓任務。每組選用組長負責制,組長對所分配鎮的培訓進展和品質承擔。
二、開展調研,按需培訓。大家開展了培訓需求調研,制定了11類共47項實用技術培訓菜單,供各地挑選并安排培訓。同時,統一撰寫技術明白紙,確保在培訓現場派發。
三、會議交流,組織推動。召開了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啟動會、農業科教討論會、講師團成員培訓會議和工作推進會等,及時分享進展情況,布局后續工作對策,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開展、高效運作,依照省份的工作要求積極實施。
四、廣泛宣傳,擴大影響。根據電臺、電視、培訓簡訊、村里通知、條幅標語、農業教育平臺等形式廣泛宣傳,提高培訓工作的氣氛,推進農民培訓工程的意義和各項政策的推廣。
五、制定措施,健全考評。大家制定了一系列推動培訓的政策措施,包含制訂鎮級考核細則,開設講師團成員考核及聘用制度,并提煉參訓農民的成功典型,在專家指導、技術支持及后續服務上給予優先安排。
六、規范培訓,有序進行。明確培訓任務,結合不同形式進行培訓。我們通過多次組織“突襲月”(如5月、7月)來深入開展村內培訓,并采用集中和分散指導相結合的方法,保證講師團人員合理安排,協同相關鎮、村及相關部門。培訓時,要做到三個結合:與科技入戶相結合,與促進高效農業推動農民創收相結合,與年度目標工作相結合。同時,講師團成員依據農民實際需要,認真備課,準備講稿,體現“五多”的需求(勤思考、多搜集、多融合、多延伸、多引導),保證達到“八個一”的要求(包括一份較完善的講稿、一張明白紙、一份簽字表、一張名片、一套相片、一條橫幅、一個總結、一本選編)。而且,嚴格執行省市的規定,統一制作會標,用心認真完成培訓工作。
七、成效明顯,新式實用技術全面進村入戶。
實用技術培訓是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創收的中堅力量。我局圍繞促進高效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收益等主題,不斷強化農業科技培訓服務,充足鼓勵全系統科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采用在村開授培訓班、派發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明白紙、技術講座光碟等多種方式進行技術培訓。縣培訓頂尖專家組成員數次深入調研,及時發現并處理新情況、新問題,并對關鍵生產工藝難題提出解決方案,保證技術培訓工作務實有效。完成了常態培訓、重要環節主動指導及隨時提供技術服務,大幅提高了好用技術的推廣和到位率。大家重點推廣了一系列新品種,如徐稻3號、4號,淮麥20,早春紅玉、小蘭,中雜九號,日本新黑田五寸山參等。同時推廣新農業種植技術包含測土配方施肥、稻谷超高產種植、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安全用藥技術、大棚蔬菜病害防治核心技術、優質甜瓜良種及種植技術,及其沼氣利用與生態家園建設等創收核心技術。全力推動高效農業產業化,這被稱作我縣當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新農村規劃的重要一環,也是促進農民創收的一項長期戰略。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環節中,對于高效農業栽種的多樣化,我局圍繞每個產業特色,制訂技術指導方案,提高技術集成與配套運用,發揮典型示范的帶動效應,全力推進高效規模農業生產。
【基層農技推廣培訓總結】相關文章:
基層農技推廣培訓總結(通用18篇)12-29
農技推廣技術培訓總結12-07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總結(精選14篇)02-01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總結9篇01-25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總結(9篇)01-25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總結精選9篇01-25
基層農技培訓心得體會08-04
農技推廣工作總結03-29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心得體會08-29
農技推廣人員工作總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