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用空調使用常識
空調是人們生活的好伙伴,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少不了它的陪伴,但是空調使用常識,你又了解多少?在炎熱夏季,你是否正確使用?青島潔道夫和大家分享空調使用常識知識,謹防“中招”。
家用空調使用常識
常識一:空調溫度控制在26℃最合適,舒適且不易生病。
人體有自主調節溫度的能力,但也有極限,室內外溫差過大,則會打破身體調溫平衡,致使身體不適生病。室內外溫差一般在8℃至10℃,夏季高溫天氣,溫度在35℃左右,所以室內溫度保持在26℃是最合適的,不僅省電,而且還避免身體不適。
常識二:空調裝在1.7米處
空調安裝高度是基于空調的進出風口來考慮的,一般空調的進風口在上半部,出風口在下半部,若把空調安裝過高,經過熱交換的冷空氣還未沉落到房間下部,就被空調吸回。如果空調裝得過低,打開空調以后雖然很快就能降溫,但吹空調冷風,會讓人腰酸背痛,所以安裝在1.7米左右合適。
常識三:在桑拿天多開除濕功能,除濕和制冷效果相同,但與后者比更省電
在桑拿天,除濕和制冷模式都能達到降低溫度的效果,但是除濕模式更省電。開啟“除濕”模式時,室內吹風機將保持低速運行,壓縮機也間斷運作,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室溫保持在設定的溫度附近。而“制冷”模式工作時,空調壓縮機和吹風機會持續運作,直到室內溫度達到低溫后才會停機,所以更為耗電。
常識四:空調開3小時要開窗
很多家庭為了維持涼爽的空間和省電考慮,空調開啟后會一直緊閉門窗,但是長時間不開窗換氣,空氣會不新鮮或受到嚴重污染。平時出現的呼吸有壓力或感冒增多、嗜睡、反應力遲鈍等,都與此有關,所以空調開三個小時后要記得開窗換氣。
常識五:空調制冷時風口朝上,風擋及時調整
很多人在開空調時并不善于利用風向,一般來說,冷空氣向下走,而熱空氣反之,制冷時,最好把空調風向朝上,讓冷空氣由上而下循環。制熱時,則讓空調風向朝下,可充分利用冷熱空氣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剛開空調時,可以使用高風檔加快房間空氣與空調進行熱量交換的過程,房間的溫度能夠快速接近設定溫度。當覺得舒適后,即可將風速設為低風檔,不但制冷迅速,還可以減小噪音,讓房間更“冷靜”。
常識六:為緩解水分蒸發不適,空調屋可放盆水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冷空氣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淚液減少。同時也會帶走皮膚和呼吸道中的.水分,使得皮膚干燥、嗓子干燥癢癢。這時可以在空調的出風口放盆水,能有效緩解干眼、皮膚干燥的癥狀。即便開著空調睡覺,第二天起來也不會出現口干舌燥的現象。
常識七:從室外回來,進屋后別著急開空調
很多人一進屋就急著打開空調。大熱天,在外邊血管是擴張的,進屋就開空調,溫度驟降,舒張的血管會猛然變成收縮狀態,會導致血壓一下子升高,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心臟不好的人,進屋后別著急開空調,等身體溫度恢復到正常后再打開空調。
空調與大家朝夕相伴,對于隨手可及的空調,它的使用常識,你了解、熟知了嗎?潔道夫家電清洗提醒大家,關愛生命,關注健康,謹防空調使用“陷阱”,別為健康埋下隱患
【家用空調使用常識】相關文章:
燃氣安全使用常識01-29
空調使用常識08-04
電磁爐使用常識11-18
掃描儀的使用常識09-19
水電燃氣使用安全常識08-24
壁掛爐使用常識大全09-27
銀行卡安全使用常識08-19
電熨斗的使用和保養常識11-15
脫毛器使用方法及常識02-21
熱風循環消毒柜使用常識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