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什么時候入伏
入伏是指三伏天開始的時候,那么2017年什么時候入伏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2017年入伏的時間,歡迎大家閱讀。
2017什么時候入伏
陽歷2017年6月21日是夏至,但是數伏并不在夏至開始,而是從2017年7月12日開始數伏,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后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
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傳統的計算伏天的方法是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因此2017年從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從7月22日開始,8月10日結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計40天,8月21日出伏!
伏天的計算方法
21世紀心算法——庚日公式:GR = (D - [Y/4]) MOD 10(GR庚日、D偶數年1單數年6、Y年、[ ]取整、MOD取余)
初伏GR加10(2084年例外不加)、中伏GR+20、末伏GR大于7時減1小于8時加9(2096年例外減1),比如2006年GR = (1 - [6/4]) MOD 10 = 0 (10),初伏7月20日、中伏30日、末伏8月9日。
三伏天的傳統食俗
1、餃子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入伏的時候,剛好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餃子。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2、餛飩
在南方部分地區,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餛飩,其實對于南方人來說,餛飩和餃子幾乎是一種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餛飩二伏茶”的說法。
3、湯面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習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餛飩,廣州是吃湯面。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來會產生較強的飽腹感。
4、雞
民諺云:“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燉雞的時候可適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的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這樣一來,可做到發散體內蘊寒,方阿朱秋發寒病。
5、火腿
杭州人“頭伏火腿二伏雞”。中醫認為,火腿有健脾開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為最佳。夏天人們往往食欲不振,營養不足。火腿營養豐富,食之不膩,能增進食欲,和冬瓜燒湯,既有營養,又防暑祛病。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什么時候入伏】相關文章:
2017入伏從什么時候開始03-31
2017入伏是什么時候03-31
2017年什么時候入伏03-30
2021年什么時候開始入伏04-19
2017三伏天入伏從什么時候開始03-31
三伏天入伏從什么時候開始算起03-27
入伏吃什么03-30
小暑是入伏嗎03-31
傳統入伏吃什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