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常鍛煉基本小常識
鍛煉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運動適合在不同的時間做,我們的生活中,堅持運動還有可能長高,保持身體健康是運動的第一要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日常鍛煉基本小常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常鍛煉基本小常識
鍛煉時間最好固定
每次鍛煉盡可能安排在同一時間,這樣可以使你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助于身體內臟器官形成條件反射。飯后一小時和睡前一小時不能鍛煉,否則會影響消化和睡眠。體力最佳時間一般在15:00-20:00之間,可以考慮作為主要鍛煉時間。
鍛煉時間要適宜
初學者和平時勞動量較大者以每周三次為宜,每次1-1.5小時,但每次鍛煉應包括肌肉各個部分肌肉群。
每天堅持鍛煉者,可將肌肉群分為兩個部分,隔天練習,保證肌肉能有效恢復。如:今天練習肩、腹、胸,明天就練習背、臂、腿等部分。
負荷量要根據自己的體力而定
一般說來,發達的肌肉量有效的次數是8次-12次,最少不低于8次,這一數量應該是竭盡全力。因而負荷量應掌握在個人最大力量的70%-80%,即用這一負荷量最有效的次數是用大負荷做,不超過5次。發展耐力和減少脂肪的最有效次數是小負荷量做20次,腰、腹部脂肪減少甚至要做到做不動為止。
每一個動作需練習若干組
每一鍛煉動作需練習若干組,這樣被刺激的肌肉才能進入狀態,肌肉體積才能增大。一般大肌肉群鍛煉組數可多些,小肌肉群組數可少一些。初學者每一動作在三組為宜,不少于兩組,有一定基礎后再根據力量的增長程度加至三至五組。
休息時間不要過長
每個練習組之間休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40秒-50秒之間,大負荷、大強度練習休息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休息時間過長會影響鍛煉效果。
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正確的呼吸方法能幫助你集中意念,使動作協調而有節奏,在鍛煉中能舉起更多的重量。一般動作和小重量試舉,都是用力、肌肉收縮時吸氣,放松還原時呼氣。舉大重量或最后幾次試舉時,則先深呼氣,再憋住氣的情況下做舉放動作,然后再深呼吸。鍛煉時要用嘴呼吸,鍛煉前做伸展運動,以預防肌肉韌帶拉傷,訓練后要做放松運動,幫助消除肌肉緊張,恢復疲勞。
小學體育鍛煉遵循以下規律。
一、了解自身的體質狀況
家長在鼓勵孩子鍛煉前應了解其體質,比如孩子是否存在某些運動禁忌癥等。現在各地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一次體質與健康測試,因此每一位家長都要結合測試結果和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全面分析孩子的體質與健康狀況,從而讓孩子有針對性地加強體育鍛煉,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幾個運動拍檔
青少年喜歡群聚在一起,如果只是一個人鍛煉,無形之中就缺乏一種運動氛圍,慢慢地也會因為沒有運動伙伴。如果孩子年齡較小,那么父母兄弟姐妹應該是這個“伴”的首選,特別是父母,他們一方面是孩子鍛煉計劃的監督者,另一方面也是孩子鍛煉的指導者。孩子的鍛煉能否堅持下去和父母的關系非常大。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讓他們逐漸喜歡體育,自覺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孩子年齡較大,可選同學作為運動伙伴,因為同學在一起感覺會默契,而且可以共同交流和進步。
三、選擇合理的鍛煉內容
暑假鍛煉內容的選擇要注意結合自己的運動伙伴的喜好,確定鍛煉的內容要堅持健康第一、可操作的原則,如進行一些集體練習或比賽;也可結伴進行長跑、遠足、騎車郊游等。當然在練習前要注意進行相應的專項準備活動,以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有條件的同學也可報名參加當地的一些體育俱樂部或假期培訓班(如球類等),這樣就可以對某一專項運動進行系統有針對性的訓練,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
四、確定鍛煉時間
根據運動項目的不同以及自己的作息習慣、假期合理確定鍛煉時間,由于暑期天氣比較炎熱,要盡可能地避開高溫時間段。如早上可選擇一家人晨跑或者和同學打等;下午可選擇游泳或進行各類球類活動;晚上可以考慮一家人去散步或快走等。另外,確定好了鍛煉時間就要嚴格按照時間表去執行,持之以恒。同時要注意安全,特別是與同學結伴外出時,要守時守信,讓父母放心。
五、家長須防幼兒運動受傷
在悠長的暑假中,孩子會參加一些運動。家長們應注意提醒他們防御可見的意外傷害。運動傷害依照肢體的接觸來區分成接觸性傷害與非接觸性傷害兩類。
典型的接觸性運動包括各種球類,如籃球、美式足球等項目,這些運動都是雙方球員在比賽中有沖撞推擠的機會,或許是無意的,或許是技術性的犯規,往往都會造成球員的傷害。
非接觸的運動方面包括游泳、競步、等,雖然這些運動沒有運動員之間的劇烈肢體接觸,但運動傷害亦會發生,而且傷害的程度不見得因而比較輕微。運動傷害常見原因包括運動前食得過飽或不足、熱身伸展運動不夠、運動場地不適合及潛在的危機、參與者對運動規則不熟悉或沒有遵守規則、裝備不足或不適合、過度運動、錯估個人能力或選擇不適合自己的運動。
小孩還在發育中,他們的長骨尚未完全長好,軟性的生長板還是存在長骨的兩端,正在負責骨骼的繼續生長。如果參與重復性過量的運動或是跳躍性劇烈的動作,會容易令生長板受傷,繼而引起骨頭發育遲礙。
另一方面,小孩的調節體溫能力不及成人,在過濕或太熱之環境下運動,。至于青少年,他們正處于最活躍的時期,由于逞強及好勝,他們會過量運動,會造成意外及運動傷害。家長需要認識這些原因,了解子女參與運動的性質,排除引起運動傷害的機會,才能使他們開開心心地度過安全的暑假。
小學生體會鍛煉常識有哪些?
1、教給小學生一些常見運動項目的知識和技術,指導學生正確的練習。比如,鍛煉前應做哪些準備活動,體育運動后應做哪些整理活動,又比如跑步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彎道跑、終點沖刺等;打籃球的傳接球、帶球突破、投籃、防守等。
2、要給孩子說明各種體育活動的特點和意義,如活動主要靠力量和速度,球類活動對靈敏和彈跳的要求較高,使孩子能夠逐步地了解一些常見運動項目。
3、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適于從事哪些運動項目,由于孩子的身體發育水平較低,心臟承受能力差,因此不宜做長跑、舉重、吊環、長時間倒立等運動項目,而應當選擇那些負荷較輕、歡暢活潑的運動項目,小球類等;
4、教給孩子一些最基本的體育比賽規則,如起跑時要聽口令,打球時不能撞人,游戲時不能出線,這些是保證體育比賽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要讓孩子有所了解。有的孩子在某項體育運動或活動項目上有特殊的才能,父母應當讓孩子自己否繼續進行訓練,以激發學生對各項體育活動的興趣。
5、教給孩子從實際出發,合理安排,循序漸進。運動量要由小到大,逐漸增加;動作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使小學生的機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由于小學生的體力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運動量也應隨年齡而逐漸增大。
只要老師多考慮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護學生的安全與家長密切配合,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就一定能養成,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就一定有提高。
【日常鍛煉基本小常識】相關文章:
日常防盜小常識04-28
日常美容小常識07-21
日常小常識大全04-30
日常減肥小常識03-22
日常安全小常識04-30
生活日常小常識04-27
日常的生活小常識04-27
跑步鍛煉小常識歸納05-25
家庭日常防盜小常識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