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夏的氣候特點
每個節氣的氣候特點都是不一樣的,那么立夏節氣有哪些氣候特點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立夏的氣候特點
立夏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歷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農歷的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氣候特點
節氣氣溫
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后,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
華南其余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
雨水特點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
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采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并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
“多插立夏秧 ,谷子收滿倉”,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
茶樹這時春梢發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分批突擊采制。立夏前后,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干燥和土壤干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后的干熱風更是導致減產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
“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系密切。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
“立夏無雨,碓頭無米。”民間還有畏忌夏季炎熱而稱體重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0.立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立夏的氣候特點】相關文章:
谷雨節氣的氣候特點04-21
芒種的由來及氣候特點06-04
夏至節氣的氣候特點06-04
夏至的由來及氣候特點06-04
芒種節氣的氣候特點06-04
小滿節氣的氣候特點06-03
谷雨時節的氣候特點04-30
立夏節氣氣候特征,立夏到了熱不熱03-25
芒種的氣候特點是怎樣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