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跆拳道運動損傷預防知識
隨著跆拳道運動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但是,多數練習者都是沒有經過專業人員指導,憑自己的感覺和習慣訓練,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那么,跆拳道運動損傷的預防方法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跆拳道運動損傷的預防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跆拳道運動損傷預防知識1
一、跆拳道運動損傷的種類
跆拳道運動損傷主要表現有六種類型,損傷率最高的是關節扭傷,其次是肌肉拉傷,挫傷和韌帶拉傷居中,骨裂和脫臼損傷最低。
由此可見,跆拳道損傷以急性損傷為主,因為跆拳道運動是對抗性項目,在平時實戰中雙方對踢造成損傷是很明顯的,而每堂訓練課踢腿動作都要在數百次以上,強度很大。
二、跆拳道運動損傷的原因
1 、準備活動不充分,針對性不強
在沒有能充分調動器官和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下,肌肉關節韌帶往往處于一種僵硬狀態。
由于跆拳道是一項運動強度和幅度都是動作幅度較大的運動,在準備活動內容與訓練內容結合的不完美或缺乏專項準備活動的情況下就直接投入正式訓練,就會容易出現肌肉、關節、韌帶的拉傷。
2、技術動作不正確或動作不協調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3、局部負荷過重,如果某塊肌肉過度使用,造成肌肉的疲勞,從而引發運動損傷。
4、學生身體素質差,訓練水平不高,力量、柔韌、協調性跟不上,在訓練過程中因技術動作變形而導致動作錯誤或變形,就是引發運動損傷。
5、 身體機能下降和不良的身體狀態,都會導致力量和協調能力的下降,就會出現較多的錯誤動作。注意力的分散,會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
6、對抗性強,是避免不了損傷的。
跆拳道的特點是具有極強的對抗性,在學生進行實戰對抗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軟組織挫傷,扭傷等情況。
7、自我保護措施不當。
學生對于運動方式的知識了解不多,沒有預防運動損傷的經驗,也沒有在損傷后及時處理的經驗。
8、其他原因。
場地的不平整、硬、滑或衣服不合適,其實使用方法不當等,都會引起運動損傷。季節、氣候變化也是導致機體損傷的一個因素。
三、如何預防跆拳道運動損傷
1、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尤其是力量素質,提高易損傷部位力量,從而減少損傷的發生。
2、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準備活動的內容和活動量應根據學習內容而定合理安排練習內容及運動量,在大負荷運動前,針對訓練的部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3、堅持循序漸進原則,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及運動量。
4、做好放松活動,及時消除疲勞,可進行局部按摩,防止損傷發生。
5、在運動訓練時一定要按照要求穿戴相應護具。
6、教練應加強專項業務學習,在提高自身對跆拳道技術動作的全面認識的基礎上,加強運動醫學、運動訓練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在不同條件下采取相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跆拳道運動損傷預防知識2
一、跆拳道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
跆拳道運動中常見的損傷主要在下肢。
按部位分為:踝關節,膝關節,下肢肌肉群,脛腓骨,頭面部,手指關節,腰背部,襠部。
按損傷種類分為:關節扭傷,韌帶拉傷,皮膚擦傷,骨折,昏迷。
以下對各部分可能出現的損傷的預防和康復治療進行闡述。
1.踝關節損傷
踝關節是較為復雜的下肢關節,由脛腓骨的下端及距骨構成,關節囊前后壁薄而松弛,兩側有副韌帶附著,從內踝尖開始向下呈扇形展開,附著于距骨、跟骨、舟骨,分成3個束,即距脛后、前和舟脛韌帶(其功能是防止足跟外翻及距骨異常外翻和錯動,在外力作用下,超出活動范圍易受傷)。踝外側韌帶有3條,即:前為距腓前韌帶,中為跟腓韌帶,后為距腓后韌帶,其功能同距脛后、前和舟脛韌帶,但方向相反。
(1)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
踝關節的解剖結構是屬滑車型關節,外踝比內踝低,內踝處三角形韌帶又比外踝的強而有力,很容易造成踝關節內翻;從踝關節損傷主要是由于踝關節的距骨上關節面前大后小,外側韌帶弱于內側韌帶,外踝尖低于內踝尖等解剖結構的因素,而在訓練中快速的攻防轉換,移動閃躲需要迅速改變身體重心及移動方向,這些都會使踝關節發生過度內翻,引起外側副韌帶損傷。運動員在完成跳躍旋轉類動作時,如旋踢、騰空后擺、后蹬,當腳離開地面后,腳自然處于趾屈內翻位,如果落地時重心不穩或場地不平,就會使腳的前外側著地,身體向一側傾斜而導致外側副韌帶損傷。
(2)損傷處理
扭傷后應立即停止運動,把上肢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揉捏傷處,防止增加出血。嚴重時,可在傷處墊上棉花,用繃帶加壓包扎。受傷48小時候改用熱敷,可用熱水浸泡腳踝,促進淤血吸收。
(3)預防手段
主要是增強踝關節韌帶的柔韌性。掌握正確的捻轉、旋轉和騰空的技術動作,訓練時避免單調片面的重復動作。
2.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內最大的、最復雜的關節,它傳遞載荷,參與運動,幫助動量守恒,為小腿活動提供力耦,是一個由脛股關節和髕股關節組成的雙關節結構,承受很大的力,并位于身體兩個最長的力臂之間,這使膝關節在跆拳道這項對抗激烈的運動中更容易遭受損傷。據《國家跆拳道隊2008年北京奧運會科研成果匯編》顯示,中國國家跆拳道女運動員膝關節的損傷占到47.5%,大約占到一半。
跆拳道運動員膝關節損傷主要是局部負荷過重和技術動作錯誤所致。由于膝關節本身存在的解剖生理特點,膝關節穩定性差,在訓練和比賽中不堪重負,容易在疲勞或做不符合生物力學原則的錯誤動作時招致損傷。
(1)膝關節內外側付韌帶損傷
在跆拳道運動中既要彎曲又有強制性旋轉,并要求承受負荷和穩定。跆拳道運動員在跳躍、沖刺、擊踢和突然轉向變換完成特定動作中,所受到的外力大而復雜,但膝關節本身缺乏穩定性,需借助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側副韌帶和關節輔助結構來加固。從生物力學角度看,正常情況下膝關節中骨骼的機械應力和關節抗力之間處于一種生理平衡狀態,任何外力雖然都會對這種生理平衡產生影響,但只要在生理范圍內運動,則一般不致造成損傷,一旦超過這種生理范圍,就有可能造成損傷。
一旦出現損傷就應立即停止運動,制動,冷敷,在膝關節處加壓包扎,如果韌帶出現斷裂,就應手術縫合。
(2)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在跆拳道運動中引起膝關節損傷的主要動作為勾踢、側踢、后踢和旋踢。在接觸對方瞬間,小腿處于內旋、內收、外旋、外展的特殊位置,由于反作用力,兩塊半月板滑動不協調,是半月板夾在脛骨和股骨平臺之間,受到急劇研磨、捻轉和撕拉而造成運動損傷。
半月板的損傷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主要治療急性創傷性滑膜炎,若關節積液明顯,則應及時抽出積液、加壓包扎固定2―3天。慢性期:陳舊性的半月板損傷是不會自己愈合的。如沒有癥狀就不用治療,但要加強肌力練習穩定關節。如在訓練時導致關節軟骨的繼發性損傷,可能要考慮手術治療。
(3)預防手段
在進行踢擊和實戰前,充分做好膝關節收、展和旋的準備活動,促進關節囊分泌更多的滑液,充分拉伸關節韌帶的肌腱,增強關節靈活性,增加動作幅度。加強膝關節、韌帶和肌肉力量的訓練,發展肌肉、韌帶及關節的伸展性,使關節既有穩定性又有靈活性。
3.下肢肌肉群損傷
下肢肌肉群主要為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股四頭肌,腓腸肌。由于在訓練時比較重視股四頭肌的訓練,忽視股后群肌的訓練,造成前后肌群失去平衡,容易出現,拉傷,痙攣。在日常訓練中,由于運動量過大,強度過于集中,產生極度疲勞,導致肌肉僵硬、痙攣和拉傷。
(1)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都是在運動中肌肉已經處于牽張狀態在突然劇烈收縮,或過度牽拉,超過了肌纖維的彈性程度,導致肌肉拉傷,輕者部分撕裂,重者完全斷裂。最常發生在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其次是小腿后方的排腸肌及上臂的肱二頭肌。
處理:傷后立即加壓包扎,冷敷,抬高患肢休息;兩天后仍有淤血、腫脹,可適當選用邊擠邊按邊推揉手法達到消腫散淤的目的。
(2)肌肉挫傷
肌肉直接被外來暴力撞擊到所造成的肌纖維斷裂及出血。臨床三種基本診斷型:第一型:“肌肉完全斷裂”,斷裂處會凹下去,而兩端卻鼓起來、此種傷害并不會很痛,主要的苦惱是肌力的喪失及外觀的變形,如果不再意外觀的變化,且能接受適當的肌力復健,則并不一定需要手術。第二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間質性血腫”,此型肌纖維、肌膜、血管受損,血液會沿著重力的方向流,因而造成別處出現紫斑或淤血的現象。表面看起來很嚇人但復原比第三型快。第三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肌肉內血腫”,雖然出血量不是很多但全積聚在肌膜內,使其壓力增加,導致一壓到或收縮此肌肉時會產生劇烈疼痛。此型復原很慢。
(3)損傷處理
急性受傷的處理:立刻休息、冰敷、用彈性繃帶壓迫并抬高患部;冰敷的方法可用冰塊、冰袋、冰毛巾、冷卻噴霧劑,任何一種都行,但重要的是不要造成凍傷。約24―48小時之后,血腫不再繼續擴大時,可在不痛的范圍內活動。配合適當的熱療、水療或按摩,可加速血腫的吸收。
4.其他部位損傷的處理
二、損傷處理的原則
1.受傷后要及時治療,縮短愈合時間。受傷后局部應給予適當休息,治療后的訓練應循序漸進,慢慢加重,再增加強度,這樣可以避免再傷,利于比賽和訓練的正常進行。
2.對運動員的受傷種類、嚴重程度,首先要明了情況,對所有藥物也要有所了解,這些資料的`索取,可來自醫生。特別是平時注意隊員的受傷情況,有的放矢,按計劃、有方法地進行治療。
三、如何預防跆拳道運動中的運動損傷
1.遵守訓練原則,全面加強訓練的每個內容;強化身體機能和專項運動技能的訓練,能有效地預防、減少跆拳道習練者損傷的發生。除此之外,還應加強身體一些易受傷部位的力量訓練,由于跆拳道是對抗性極強的運動,某些部位容易受傷,如踝、膝等關節部位。加強股四頭肌的力量練習可以加固膝關節,減少損傷;加強腰部力量訓練,可以防止腰肌勞損及因其他因素引起的腰部損傷;多做提踵練習來加強踝關節力量,防止踝關節挫傷;加強身體的抗擊打練習,可以預防和減輕因踢擊而發生的四肢挫傷等。
2.加強醫務監督,建立和健全醫務監督。
3.正確合理使用護具,采取各種保護措施。
4.盡可能避免因疲勞過度造成運動損傷。
5.避免在不良環境中,進行訓練或比賽。
6.做足準備活動。在跆拳道訓練中要有充分的準備活動,將軀干、四肢的大肌肉群及各關節活動開,應特別注意大小腿韌帶的伸展練習,確保完成難度較高的踢擊腿法,避免受傷。準備活動要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提高參與的興趣;要與訓練的主要內容相銜接(準備活動專項化),既達到活動身體的目的,又為訓練的主要內容服務,一舉兩得。
【跆拳道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相關文章:
運動損傷的原因與預防方法12-02
如何預防游泳的運動損傷11-11
舞者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04-29
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措施02-24
如何預防體育運動中的損傷12-08
籃球運動損傷的原因與預防03-12
體育運動常見損傷的急救及其預防04-19
怎樣預防籃球運動中的損傷11-25
籃球損傷的預防方法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