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企和央企的區別是什么
央企都是國企,而國企未必是央企。國企是全國所有制企業的簡稱,包括央企在內。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全國目前央企一共157家,都是各行業的領軍企業,例如中石化、中石油、中航等。那么,國企和央企的區別具體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一、先說一下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1】概念不同:
這兩個概念是相互交叉的,首先說國企,國企就是國家作為投資主題成立的企業,過去是按系統劃分的,屬于中央部委的,叫央企,例如中國南方航空、中國東方航空,還有兵器工業部的如飛機制造公司等。
屬于地方的叫地方企業,如國營xx市機床廠,還有就是集體企業,這個企業的出資人不是國家財政的,而是一個特定的群體,比如是某個大廠成立的廠辦集體,也可以是街道為安置剩余人員自籌資金成立的,也包括村集體設立的企業。從隸屬關系上分,央企規國家部委管理,省市企業(國營)規各省市的工業局管理,集體企業由主辦單位管理。
在我國,按國有資產的用途,可以分為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在經營性資產中,按政府的管理權限,可以分為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筑、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于金融行業。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于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2】發展前景的區別:
首先,在企業和資產規模、人員規模、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等方面,央企普遍大于國企。而且差距往往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央企大多是規模超大的企業,而地方國企數量巨大,但是大多是規模相對較小;以中國500強企業上榜的國有企業為例,其中85%以上都是央企。
而且,在行政級別上,央企也是普遍高于國企的,央企有幾十家副部級單位,國企基本上都是廳局級和處級單位。
不過央企雖然普遍規模大,但是相對的央企的數量卻無法與地方國企相比,所以想要入職央企的話,競爭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3】薪資待遇的區別:
在薪資福利方面,少部分熱門地方國企的薪資待遇可能比一些央企更好,但是總體而言,央企的福利待遇還是要高于普通地方國企的。
具體來說,可能就要取決于我們每個人所學專業、就業的崗位和部門以及就業地點、所處行業等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了。
所以通常來說,大部分的央企都要優于地方國企的,央企的干部晉升空間很大,薪資待遇也高,不過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也有部分地方國企的一些職位前景和待遇比大多央企更好的。
【4】管理層級不一樣。
央企歸國家(中央)管理。前50家大型央企的領導班子成員歸中組部管理、考核和任命,兩位正職位居副部級,有時候會高配至正部級。其他的小型央企屬于正局級,班子正職也屬于中管干部,但主要歸國資委管理、考核和任命。地方國企,按照大小、層級,分別歸省、市、縣的國資委管理,縣里的小型國企甚至連級別都沒有。
【5】利稅歸屬不一樣。
央企的利潤歸中央,大部分的稅收交中央,只留一部分稅收在地方。地方國企的利潤和稅收都歸當地所有。所以,央企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就比較微妙了,央企的分子公司都位于地方,又不歸地方管,利潤和稅收享受不到,處理企地關系就是一門藝術了。
【6】涉足范圍不一樣。
98家央企的業務和分子公司,基本上都已經覆蓋全國、逐步走上世界了。你在央企工作,理論上可以在全國的分子公司流動,還可以去海外的機構工作。地方國企,有大有小,省屬國企的業務可以覆蓋全省、延伸至全國。市縣兩級小型國企,業務范圍比較小,很難走向全國、邁向世界。
【7】 資本來源
國企的資本來源主要是政府投資和企業自身積累;而央企的資本來源主要是中央政府的投資和其他國有企業的劃撥。這使得央企在資本運作和資源配置方面具有更大的優勢。
【8】盈利能力
雖然國企和央企都在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但由于國有資本的特殊性,央企往往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這使得央企在國家經濟發展中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9】監管力度
由于央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對其監管力度相對較大。這使得央企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更加規范、有序地發展。
【10】 人才選拔和使用
央企在人才選拔和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國家可以通過央企選拔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素養的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貢獻。
二、國企的變遷
以前的國企,是用全國人民交的稅養活一部分人的地方的代稱。
現在的國企,就是好幾個有錢有權的中國個體戶(主要是有權)把錢攪和在一起,以這個為誘餌套取全國人民的錢的地方的代稱(股民)。
三、央企不同于國企之根本處在于:
1、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企有隸屬于地方政府管轄的,有歸口于中央其他部委的。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
2、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
3、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4、央企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
四、如何選擇:央企還是國企?
在職業選擇上,央企和國企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在做出決策時,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可能會有所幫助:
個人職業發展目標:央企提供更廣闊的職業發展機會和更多的晉升機會,如果你對個人職業發展有更高的追求,央企可能更適合你。而如果你對穩定性和工作生活平衡更看重,國企可能更適合你。
行業和崗位需求:不同行業和崗位對人才的需求不同。在選擇央企或國企時,要了解所在行業和崗位的發展前景,以及企業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地域因素:央企和國企在不同地區的分布也不同。如果你對特定地區有偏好或限制,可以考慮該地區的央企或國企就業機會。
個人興趣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無論選擇央企還是國企,都要選擇適合自己專業和能力的崗位,才能更好地發揮個人優勢和實現職業目標。
五、考國企需要什么條件
1. 學歷敲門磚:國有企業大多要求申請人具備本科及以上的學歷,并擁有相應的專業背景。有些重要職位可能需要研究生學位,甚至是博士學歷才能勝任。
2. 專業能力:根據具體職位的需求,申請者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可能需要一定的學科背景,或者獨特的工作經驗,甚至是職業資格證書等硬性條件的支持。
3. 軟實力比拼:國有企業更注重申請者的綜合素質,這包括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軟實力”會在面試過程中被考官們細細品味和嚴格考察。
4. 政治覺悟: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的重要財產管理者,對申請者的政治素質也有著極高的要求。每一位申請者都必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擁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
5. 工作經驗:有些職位會要求申請者具有一定的相關工作經驗,特別是對于高級職位來說,工作經驗往往成為必需的條件。這些經驗可能來自于相關行業或領域的實習經歷、兼職經驗,甚至是志愿者工作等。
6. 過關斬將:國有企業招聘通常會經歷筆試、面試等多種環節的嚴格篩選,以全方位地考察申請者的知識水平、技能和能力。這一階段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只有準備充分、發揮出色的申請者才能脫穎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國有企業可能會有不同的招聘要求,職位和部門的差異也可能導致具體要求的迥異。因此,在遞交申請之前,一定要對目標國有企業的招聘要求進行詳細研究,并準備好相應的資料和證明,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順利通關。
六、什么條件才能進央企
1.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進入央企通常需要具備相關專業背景和技能,如工程、財務、管理等。這些技能將有助于員工在央企的工作中發揮作用。
2.優秀的綜合素質:央企通常需要員工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包括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等。這些素質對于央企的運營和管理非常重要。
3.德才兼備:央企注重員工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以中國共產黨員為例,入黨條件包括具備優秀的政治素質、良好的道德品質、扎實的理論基礎等。此外,央企也重視員工的學歷背景和工作經驗。
4.符合招聘條件:各個央企對于招聘的條件會有不同要求,例如年齡、學歷、工作經驗等。了解并符合相應的招聘條件對于成功進入央企至關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央企的招聘過程嚴格、競爭激烈,進入央企并不是易事。此外,進入央企也需要遵守相關的黨紀國法、遵循公司規章制度,在工作中恪守職業道德和執行公司的決策安排。
【國企和央企的區別是什么】相關文章:
央企與國企的區別06-03
玉髓和玉的區別是什么03-05
玉髓和瑪瑙的區別是什么07-13
大學和學院的區別是什么06-04
央企離職辭職報告范文03-11
單反和單電的區別是什么06-04
本科和專科最大的區別是什么06-03
微單和單反的區別是什么06-04
生抽和老抽的區別是什么08-14
車厘子和櫻桃的區別是什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