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作文【錦集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禮儀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禮儀作文 篇1
看完了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禮儀》,這本書十之八九是說教性質,但其中十分之一還是有指導作用的,古人云:開卷有益,就是此理。·········· 社交禮儀是一種無聲的人際交往語言,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水平,而且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它是我們個人發展,事業進步的需要,是社會時代的需要,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社交禮儀。
看了金正昆教授的《社交禮儀》,我覺得受益匪淺。社交禮儀使我懂得了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使我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社會生活越社會化,人們也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往生活的鑰匙。
作為一名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現在的大學生都遠離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別人處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種對父母的依賴已經不存在。通過人際交往活動,并在交往中獲得友誼,是適應大學生活環境的需要,是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們成功走上社會的需要。 所以,社交禮儀的基本規范和知識,幫助我掌握交際技巧,積累交流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
禮儀作文 篇2
俗話說得好,“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民的禮儀。中國是“禮儀之邦”。謙虛禮貌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程度的標志,也是一個國家社會風貌的實際反映,對一個人來說,它反映著這個人的思想、道德狀況和文化教育程度。
正如《孔融讓梨》,他把最小的梨留給了自己,把最大的讓給他的哥哥吃,他這種品質是多么的.崇高啊!又如《楊時程門立雪》一文,寫出了楊時懂禮貌的事跡。他有一道題不會做,想去請教老師,可是老師正在睡午覺,同學幾次想去叫醒老師,可都被他攔住了,他說:“老師一定累了,我們要是把他吵醒,那太對不起他了,也太不懂禮貌了。你連這么點都受不了,又怎么學到更多的知識呢?”于是,他們就在門外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的,在學校里,難免回跟同學發生爭吵、爭斗。有一次,小明剛要做作業,就發現筆寫不出來了,于是,他就用力地甩,可是,一不小心,把筆里的墨水甩到了前面同學的衣服上。小明想:“哎,如果被他發現了,告訴老師怎么辦呀?”正想到這里,他突然看見胸前飄動的紅領巾。“對,我是少先隊員,有錯誤就要改正。”于是,他走到前面同學的身邊說:“小紅,對不起,剛才我不小心把筆墨水甩在你身上了,請你原諒我。”“沒關系,回家洗一下就沒事了。”這種精神令人敬佩不已。于是,他們倆都笑了。只要寬容待人,一切矛盾都會隨風飄去。
從中,我體會到了我們要懂禮貌,對父母要恭敬孝順,對老師尊敬愛戴,對兄弟謙讓友愛,對朋友熱情誠懇,無論在學校或家中,都應該講禮儀,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只有這樣,才能把中國的美德發揚光大。
禮儀作文 篇3
我們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不懂得禮儀的人,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做“禮儀”嗎?“禮”就是指尊重他人的意思。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古代關于禮儀的故事很多,比如:楊香扼虎救親,千里送鵝毛,程門立雪……
我們都是學生,所以我們先做好學生禮儀吧,可不要小瞧學生禮儀,它是體現我們的素養與思想,現在的學生基本上有很多都不注重禮儀的,我們學習需要在一個優美的環境中,但是有些同學們聽到下課鈴聲就會在老師還沒宣布下課時就擅自主張的離開座位,這是對于老師以及其他同學的不尊重,還有在課間,我們可以隨處看到同學們互相罵人,談吐很不優雅,互相打架,行為很不文明。甚至有些同學可以在背地辱罵老師,這些都是不文明的習慣。
現在的孩子都追求時尚,趕時髦。我估計七年級的學生都是年齡在14歲左右,在校園里,同班同學打扮的像一朵“美麗”的紅玫瑰,吸引各處目光,但是向她們這種年齡弄得向18歲的女孩子,與她們的實際年齡根本不符合,前幾天,我看見一個與我同齡的女孩子染著棕紅色的頭發,結果被老師發現了,甚至有的同學化妝去學校,這都是違反學生行為規范的。我爸老說一個人要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何況是女孩子呢!你知道嗎?我現在每天在的好像不是學校,而是戰場,因為我在教室里都能聽見同學們像萬馬奔騰般走路,這讓我聽的心驚膽戰啊!
每天早上我都能在校門口看見值日的班級向我們鞠躬問好,而我們理所應當的向他們也問聲好,敬個禮,但是現實生活中的樣子與我們想的往往不同,同學們好似把老師與同學的鞠躬問好當作理所應當的,有禮貌的同學就回給值日的`人一個鞠躬,而不自覺的同學就大搖大擺的進了校門。在樓梯上我們應該右行禮讓,這是最最基本的禮儀,但是據我的所見,那些不懂禮儀的人不是人類而是動物,因為人類和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懂得禮儀,而另一個don’tknow。
我最討厭同學們給我起外號,因為這是對我的極大的不尊重,我有名有姓,我不喜歡別人叫我“喂”,哎,可是這樣的人還真不少啊!換位思考,如果別人給你起外號,或者叫你“喂”,你的心里好受嗎?別人幫助自己應該講聲謝謝,自己麻煩他人應該說聲對不起……
進人老師辦公室前,應該說聲“報到”或者敲敲門,我在上課時看到最多的一個場景是:在老師還沒請同學回答時,下面的答案已經是漫天亂飛了,當老師請同學回答時,下面就是提醒答案,當老師停止說話時,教室里就霎那間寂靜,所有的嘈雜都煙消云散,但當老師繼續開始時,同學們的嘴巴像一個爆開的水龍頭般。
在古代,孩子的眼睛是不能直視家長的,看看現在的孩子,別說直視,就連和家長頂嘴的都有。我記得思想課中老師有一次說過,現在的孩子都是沒等長輩們上桌就筷子亂飛啊,這時我看見的是老師一臉的無奈!孔融讓梨大家從小就聽過這個故事了吧,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有些學生認為禮儀算什么,最重要的是學習,若是學習好了,父母什么都依,哎,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禮儀不好,那學習怎能會好呢?隨便拿一個來說,學生做作業不獨立,拿他人的作業抄,心想著:反正老師不知道,抄了也沒事。只要一個學生有抄別人作業的這個行為,那他的學習會好嗎?所以想要成績好,先端正自己的態度吧!
我清楚的記得在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曾有這么幾句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幾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從而我想到了少年有禮儀,則國有禮儀。世博的腳步越來越近啦!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他人,有禮貌。在世博的時候,許多外國人都會來到上海,參加世博會,并且看看中國的人的禮儀,那時我會以自己是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讓外國人看看東方之珠那耀眼的光芒!使他們錯愕不已!所以讓我們一起攜手用禮儀微笑的來迎接上海世博會吧!
孔子又說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所以一個人一定要學習禮儀,因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杖。要記住:禮儀比任何珍珠瑪瑙還珍貴。
禮儀作文 篇4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個大字組成了我們的價值目標、價值方向、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當我們處在中學生的時期,我覺得最為重要的就屬于“文明”和“誠信”了。《左傳》曾記載“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孔子也曾說過“民無信不立”。
文明,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在學校里,隨手撿起的一張小紙屑,對老師一句輕聲的問好;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嚷,不影響公共秩序;在家中,不對家人使用不文明用語,不做不文明行為……這些不被注意的小細節,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文明與修養。
還記得我曾經有一個同學,她的性格有一點內向,常常不和人說話,每到下課總能看見她捧著一本書專心致志地品味著,柔和的陽光輕輕撒在書本上,仿佛誰都打擾不了這幅溫馨的畫面。可是每當同學發給她本子和作業時,她總是毫不猶豫地停下讀書的目光,抬起頭,雙手一齊接過本子,微微道聲謝,并報以一個淡淡的微笑;每次詢問完老師題目之后,她也會微微鞠上一躬,并與老師道謝。我曾詢問過她這樣做的原因,她聽到后愣了一愣,隨即笑了笑說:“沒什么特別的,只是已經習慣了。”頓時我茅塞頓開,原來,真正的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養成的,也不是某一天的'心血來潮,而是從小的日積月累,已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這樣就自然而然的展現出來了。
誠信,是一個人的基本德養。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就是信任,若一個人失去了他人的信任,就如同有一道無形的墻把你們永遠的隔開了。但其實,誠信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你不用謊言去欺騙朋友,傷害朋友,而是以一片真心對待他人,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他人,他人自然也會給予你同樣的一片真心,對你充滿信任,成為你最忠實的朋友,在你困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與你攜手渡過難關。可是,誠信又是一件不容易達到的事情。有時,只因自己一句無心的承諾,說完便拋之于腦后,可他人卻牢記于心,而當你再回想起來的時候,他人卻早已在心中設起了一層保護膜,認為你并不是一個講信用的人,不會再與你如從前一般交流,就在你不知不覺中,對方可能已離你而去。
文明、誠信是每個人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做到的,這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的道德素質,更代表著我們整個國家道德精神,這些都體現在我們平常的一言一行之中,只有文明、誠信的人才會懂得尊重他人,也只有他們才會得到其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讓我們與朋友之間更友善,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禮儀作文 篇5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古到今,人人都學禮儀,講禮貌。然而當今社會上的禮儀之風卻有所縮減,有些人開始不重視禮儀。
說到禮儀,不少的人都會想的雷鋒了。雷鋒出生于1940年,一生中做過許多好事,卻從不留姓名。有一次,雷鋒到理發店剃頭,當時的人很多,他排了好長時間的隊伍,終于輪到了他,這時他看見一個小男孩一會坐著,一會站著,非常的焦急,于是雷鋒讓他先剃,并給他付錢,卻沒有告訴他他的名字。又一次,雷鋒想要乘火車出遠門,當時排隊買票的人很多,雷鋒好不容易才買到了票,這時一位大姐向他走了過來,希望他能夠把票賣給她,雷鋒看他還帶著一個孩子,外面大雪紛飛,天氣很冷但是他們卻穿著很薄的衣服,雷鋒于是二話沒說把票送給了他,并把自己的毛衣脫下來給孩子穿上。但是在1962年,雷鋒就不幸離開了人世。可以說雷鋒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但是到了現在,像雷鋒那樣的人越來越少,比如有老人摔倒在了路上,圍觀的人很多,但是敢于去扶的人卻很少,他們害怕被倒打一耙,但是像這樣倒打一耙的人還是占極少數的,我們應該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在公交車上,越來越少的人愿意給老人讓座,他們只顧自己,卻沒有為他人著想,隨地吐痰仿佛成了家常便飯,過馬路闖紅燈一點都不覺得羞恥。隨地扔垃圾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他們只為了自己的方便,卻破壞了整個地球的'壞境。
我們應該重新振作起來,改正不良習慣,學雷鋒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先人后己,舍己為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講文明禮儀,人人一小步,世界一大步。
其實講文明懂禮貌不僅僅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一天一個大型企業招聘人才,許多人蜂擁而至,可是到了經理辦公室,卻發現經理并不在,等了好久都沒有來,許多人因為心煩離開了,等了一下午,剩下的人少之又少,經理終于出現了,讓剩下的人明天再來。第二天,那些人都按時來到了經理辦公室,發現經理辦公室很亂,而且還是沒有經理的身影,許多人都到外面等待,只有一個人把經理辦公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最后那個人就被錄取了,其實那個人的學歷不一定有其他人高,但是正是因為他遵守了文明禮儀而被錄取了。可見講文明懂禮貌是多么重要啊!
講文明懂禮貌是每個中國人應盡的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發揚光大。
禮儀作文 篇6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在五千年文化歷史的悠悠歲月中,新中國更像是一個搖籃,庇佑著尚且稚嫩的幼兒。像是初為人母,小心謹慎的撫育著她的孩子。
而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年,應該聽取“母親”的教誨,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努力成為有風尚、有責任、有使命、有公德的一代。
所謂有好的公德,便要先從好的修養開始培養。中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所以便有云: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可見,若想成為“大事業大學問者”,必先修身養性。
人的修養與素質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培養好的。我一直以來,十分贊同荀子“性惡論”,每個人都應該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夠鑄成一個良好的品格。而孩童時期,便是開始培養修養與素質的最佳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社會認知還不夠,容易教化。家長,便在這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不一定用語言,苦口婆心的勸告孩子,而要用行動去表達,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便受到了教育。比如,不隨手丟垃圾,不破壞公物,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這都是很平凡的事情。我的奶奶,年已七十,當看到人行道上有個因修路而未填平的土阱時,親自找了許多土去填,并且拖了一個大樹枝插在里面,以示眾人此處危險。一個七旬老人尚且如此,而我們少年、青年一代還有何理由推脫建設文明社會的'責任呢?
至于如何做到“有公德”那也是很簡單的。舉例來說,當你在干凈的路上行走,不隨意吐痰這便是公德;在公共場合不吸煙這也叫公德。其實,守住公德的底線并沒有那么困難。不過是守住本分與良知。在“公德”這條路上,沒有人要求你錦上添花,做好平凡的小事你便有了公德。
公德,已經成為了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守住公德,方可復興中華禮儀之邦。
禮儀作文 篇7
禮儀課五月十一日的傍晚,太陽收斂起刺眼的光芒,天空變成一個亮堂堂的光盤,夕陽的余溫漸漸散去,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散步的人群還只是星星點點,而我們一家4口早早地來到了青少年宮——今晚禮儀課的上課地點。
上課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前來參加學習的小記者們也陸續到來,我找到了一個靠中間的位置坐下。不一會兒,老師也進來了,可這時還是不斷的有一些小伙伴們稀稀拉拉的進入教室,看到老師略帶嚴肅的表情,課也開始了,老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師可不滿意了,因為看到這么多同學遲到,你們知道嗎,上課不遲到也是一種禮儀。”
在課上,老師教我們要學會用禮貌用語:您好、對不起、再見、沒關系等等。當采訪他人時,要注意口齒清晰、不吞吞吐吐、不隨意晃動、眼睛不能瞟來瞟去、不要傻笑┄┄
今天最讓我覺得有趣的`當之無愧的是模擬采訪與被采訪環節,我和坐在我旁邊的同學分到了一組,看到其他伙伴上去模擬采訪時,覺得挺好玩挺有趣,但當老師點到我們這組時,心里又特別的緊張。
走上講臺的那一刻,腦子里是翻江倒海,亂糟糟的。不過,當我的同伴采訪我時,覺得其實也沒那么可怕。經歷了這一次,讓我明白了,其實采訪與被采訪并沒有那么怕人,只要心態放輕松,自信點,然后平時多加學習和鍛煉,就可以了。
我們總是逃不過時間老人對我們的饋贈,剛剛覺得來了樂趣,又到了下課的時間,短短的一個小時,雖然表現不夠突出,可讓我受益匪淺,以后我也要做個有禮貌的學生,做個優秀的新華小記者。
【禮儀作文】相關文章:
禮儀的作文(經典)08-05
(精選)禮儀作文08-05
禮儀的作文[精選]07-24
(經典)禮儀作文07-25
【精選】禮儀作文07-25
(經典)禮儀的作文07-25
禮儀作文(精選)07-26
【經典】禮儀作文07-21
【經典】禮儀的作文07-21
禮儀作文【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