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文明禮儀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古人文明禮儀故事
古人文明禮儀故事1
劉備三請諸葛亮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時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讀經書,熟悉歷朝興衰的歷史,潛心鉆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是難得的一位將才、謀士,自稱“臥龍”。
關羽
善于網羅人才的劉備聞知,高興地說:“我需要這樣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遠,行走不便,也非親自去請他不可。深冬的一天,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到隆中邀請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恰好不在家,劉備只好掃興而歸。
桃園三結義
劉備回到新野,不斷派人到隆中打聽諸葛亮何時在家。當打聽到諸葛亮外出已經回到家時,劉備當即決定二請諸葛。這時,張飛不以為然地說:“一個平民百姓,派個武士把他叫來就得了,犯不著讓你一再去請。”劉備說:“諸葛亮是當代大賢,怎么能隨便派個人去叫他呢?你還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劉備說服了張飛,叫上關羽,三人騎馬直奔隆中而去。
大雪紛飛
這一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冷得實在叫人難忍。張飛對著劉備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說。”劉備卻說:“賢弟,咱們冒此大風雪,不怕山高路遠,去請諸葛,不正表明了我們的一片誠意嗎?”三人繼續往前趕路。不料,這一次劉備又未見到諸葛亮,只好寫了一封信托諸葛亮的.弟弟轉交,說明來意,并表示擇日再訪。
諸葛亮
第二年春天,劉備更衣備馬,決定第三次去拜訪諸葛亮。張飛、關羽竭力勸阻。關羽說:“我們兩次相請,都未見到他,想必他徒有虛名,不敢前來相見。”張飛更是帶著輕蔑的口吻說:“我們已仁至義盡,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來,我就將他綁來見你。”劉備連忙說道:“不得無禮,沒有誠意哪能請到賢人呢?”劉備三人飛馬直奔隆中,來到諸葛亮的草廬前。
此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唯恐打擾諸葛亮,不顧路途疲勞,屏聲斂氣地站在門外靜候,直到諸葛亮醒來才敢求見。劉備見了諸葛亮,說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訪,今日如愿,實是平生之大幸!”諸葛亮說:“蒙將軍不棄,三顧茅廬,真叫我過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讓將軍失望。”劉備卻誠懇地說:“我不度德量力,想為天下伸張正義,振興漢室。由于智術短淺,時至今日,尚未達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劉備謙虛的態度,誠懇的情意,使諸葛亮很受感動。
于是諸葛亮終于答應了劉備的請求,懷著統一全國的政治抱負,離開了隆中茅廬,出任劉備的軍師。他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為“三國鼎立”局面的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古人文明禮儀故事2
1、工作有序高效。要求:一是遵守時間,按時上下班,有事請假,不無故遲到、早退;二是要堅守崗位,不得無故離崗,串室聊天、辦私事,不接待私人朋友,不在工作時干私活,不玩游戲機或網上聊天;三是要嚴守工作紀律,對從事機要、秘書、紀律檢查、財務、檔案等工作的同志,更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強化保密意識,遵守保密制度。
2、愛護公共財產。要求:一要有愛護公共財產的高尚品德和思想境界,時刻維護集體的利益、機關的利益、國家的.利益;二要嚴格遵守公共財物管理和使用制度,不擅自轉送、轉借有規定和要求的公共物品,且及時歸還借用的公共物品,調離時,及時移交辦公用品和設備;三是長時間離開辦公室時,要關燈、關閘、關窗,防止電路短路或失竊被盜;四是要節約用電、用水,養成及時關燈和關閉水龍頭的好習慣,做到合理設置空調溫度,無人不開空調,開空調不開窗。
3、節約辦公耗材,提倡雙面打印,推廣電子版修改文稿。
【古人文明禮儀故事】相關文章:
古人文明禮儀的故事12-09
古人禮儀故事06-01
古人禮儀故事4篇06-01
古人禮儀小故事通用01-13
古人座右銘11-04
文明禮儀故事09-18
古人飲酒禮儀06-08
古人尊師禮儀06-03
古人講究的禮儀06-03
古代古人禮儀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