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班主任溝通技巧
一、樹立自身良好形象
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領導者,對于學生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工作的完善都有著重大責任,而要從根本上確保班主任溝通工作的成效,首先要求班主任能夠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以便在溝通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引導和示范,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提供動力支持。另外,形象是整個人際交往環節不可忽視的內容,班主任的形象更是能夠直接體現出教師的素質修養以及品位等多個方面的內容。當班主任為學生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后,班主任在溝通當中的話語會更加具有說服力,在學生心目當中樹立一個堅不可摧的指導者形象,能夠讓師生溝通的整個過程事半功倍。對此,初中班主任自身要加強素質修養,提高自己的品位,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善于為學生樹立行為典范和榜樣,運用榜樣力量來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溝通的有效性。另外,初中班主任還要在溝通當中有意識地增加自身的親和力,注重從多個角度為學生著想,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使得整個師生溝通的過程更加和諧,真正發揮溝通的作用。
二、注重知識溝通技巧
知識溝通是初中班主任溝通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這一環節同樣需要注重對溝通技巧的把握,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溝通技巧來增強師生互動交流的有效性。在整個教學環節,其核心內容是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而且只有把教學和學習進行完美整合后才能夠真正達成教學目標,這也直接詮釋了知識溝通的重要性。初中班主任不僅僅需要對學生以及班級進行日常管理,也承擔著知識教學的任務,這就需要班主任能夠注重提高自身的知識溝通技巧掌握能力,切實保障好溝通質量。一是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知識積累,增強自身的知識素養,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傳遞大量的知識,切實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二是引導學生在溝通當中積極配合,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三是班主任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并且認識到方法在知識溝通當中的重要性,以便在知識溝通當中運用正確的指導以及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有效強化心理溝通
心理溝通主要指的是班主任從學生實際出發,真實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并以此為依據與學生展開除了知識溝通以外的溝通,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降低班主任工作的難度。就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來說,他們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心理,但是這樣的心理素質還沒有走向成熟,此時學生容易出現心理誤區,甚至形成難以解開的心結,甚至會形成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班主任與學生展開心理溝通就顯得尤為關鍵,這也是每一個初中班主任必須要意識到的一個問題。在心理溝通環節,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學生的了解工作,從日常的學習以及和學生的接觸當中初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以便制定針對性的心理溝通方案,并且贏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愿意和班主任打開心扉,表述自己的心結。班主任也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心理問題提出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并鼓勵學生經常與班主任溝通,從而方便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指導,切實解決好學生發展中的難題。
四、溝通注意表揚傾聽
初中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而此時的他們也有著較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在與學生溝通互動時過多地對他們進行批評,會讓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也會讓學生逐步喪失對自己的信心,難以形成一個和諧有效的師生溝通環境。對此,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互動時要善于表揚,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給予他們最真誠的贊美,與此同時可以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給出適當的建議,讓學生能夠輕松地接受對自身的要求和建議,并促使學生努力的改正缺陷以及不足。除此以外,初中生的思維和想法具有個性化的特征,但是他們的想法往往得不到尊重或者認可,這也會形成對學生的一個打擊,進而影響到班主任和學生的無障礙溝通的實現。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中要注重掌握傾聽的技巧,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為他們設身處地地著想,在換位思考當中,也能夠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促進班主任完善溝通技巧,保障學生工作的質量。
溝通是初中班主任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以及加強班級管理的重要渠道和基礎,為了提高實際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必須掌握靈活全面的溝通技巧,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溝通技巧】相關文章: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07-20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07-26
物業溝通技巧培訓及與業主溝通技巧04-02
溝通的技巧01-24
溝通的技巧03-02
溝通的技巧12-12
溝通技巧07-14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招生技巧02-20
技巧心得:與客戶溝通的技巧05-31
向上溝通技巧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