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及反思1
《拍墻》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2.在活動中自覺遵守游戲規則,能聽指令快速做出動作反應。(重難點)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玩木頭人游戲的經驗。
2.狗、小猴、青蛙、小兔等動物的貼圖。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老師今天要教小朋友們玩一個新游戲,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到活動場地。
2.基本游戲:
(1)教師第一次講解游戲規則:一人當“拍墻人”,其他人當爭取去拍墻的人!芭膲θ恕泵鎸Ρ谟檬终婆膲θ拢牡降谌谓Y束時,“拍墻人”快速回頭看向他走來想要拍墻的人,當“拍墻人”回頭時還有人正在動,那正在動的人就淘汰出局,想要拍墻的`人如果能堅持到最后不被“拍到墻”看到動時,順利拍到墻時就勝利地輪為下一個拍墻的人。
(2)教師示范游戲的基本玩法。
(3)師幼第一次游戲,教師當“拍墻人”,幼兒當想要去拍墻的人。
(4)師幼第一次游戲結束后,師幼共同小結游戲的基本玩法及規則。
(5)幼兒進行第二次游戲,教師隨機指導。
(6)幼兒第二次游戲后師幼再次小結游戲規則。
(7)幼兒進行第三次游戲。
3.創新玩法:
(1)教師出示小狗、小貓、小猴等動物貼圖,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游戲的創新玩法。
(2)師幼討論后,提升拍墻游戲的玩法:增加角色表演。
提升玩法的游戲規則:“拍墻人”先說出動物角色的名稱,并用手掌快速拍動物角色貼圖三下再快速回頭,當“拍墻人”回頭時,想要拍墻的幼兒停下來,并扮演被拍的動物角色,如果想要拍墻的人沒能及時扮演動物角色或還正在動的人將淘汰出局。
(3)師幼進行第一次游戲,教師當“拍墻人”,幼兒當想要拍墻的人。
(4)師幼第一次游戲后,師幼共同小結提升游戲的玩法及規則。
(5)幼兒進行第二次游戲,教師隨機指導。
(6)第二次游戲后,師幼再次小結游戲規則。
(7)幼兒進行第三次游戲。
4.教師小結,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在本次《拍墻》的游戲活動中,幼兒樂意參與游戲活動,并從中體驗游戲的快樂,也初步突破重難點,大多數幼兒還是能夠聽“拍墻人”的指令做出動作,幼兒的反應靈敏,角色表演的欲望較強,整節游戲活動的氛圍比較濃厚;但由于個別幼兒興致較高,我沒有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沒有強調幼兒認真傾聽游戲規則,導致個別幼兒特別急于參與到游戲中,沒有認真聽清游戲規則,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多次被淘汰出局。
大班教案及反思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樂曲《忐忑》的旋律,感受樂曲所表現的不同音樂情緒,體會樂曲獨特的唱法和曲風。
2、簡單了解忐忑這種情緒,能在音樂聲中用各種夸張的動作及表情來表現自己。
3、積極參與,在自由、放松的氛圍下感受音樂欣賞活動帶來的樂趣。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學習按游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游戲的樂趣;
5、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準備:
1、表現不同情緒的樂曲選段。
2、樂曲《忐忑》以及相關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播放不同性質的樂曲,感受樂曲帶來的不同音樂情緒。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段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幼兒欣賞。
3、師:剛才的幾段音樂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聽起來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4、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
二、初步理解忐忑的意思。
1、師:有一種情緒叫做忐忑,你們知道嗎?(孩子自由想象表述)
2、老師用一段故事讓孩子感受忐忑的感覺。
再次提問:忐忑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3.教師小結孩子的發言。
4、忐忑還有一首歌曲,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三、欣賞樂曲《忐忑》。
1、師: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師:聽完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2、師:這首歌在唱的時候還有很多動作和表情,讓我們來看一下
3、欣賞樂曲《忐忑》視頻。
四、表演樂曲
1.師:你們也能用表情和動作來表演這首歌嗎?先和好朋友互相試試看。(幼兒分組自由表演)
2.跟隨音樂每個組分別表演
3、鼓勵個別表演:有誰還有更好的動作和表情嗎?
可以讓孩子們一起跟學。
4、看其他忐忑視頻:有很多人也喜歡這首歌,我們來看看她們的表演。
5、孩子用自己喜歡的表情動作來演繹忐忑,可以邀請全場老師。
五、簡單理解歌曲
老師向孩子介紹這首歌的創作緣由。
活動反思:
這個月,我們每一位年輕教師都上了一節觀摩課,我上的是一節音樂欣賞活動《讓愛住我家》。剛開始看到這篇教案,心里感覺很沒底,最擔心的是在活動中能否營造“愛”的'氛圍,如何讓幼兒能真正地感受到愛。
在試教完第一遍后,我從他們的表情(眼中含淚)、語言(想媽媽)中已經感覺到他們感受到了愛,這讓我感到很高興,并有了些許信心。所以,在接下來的豐富中,我有意識地讓孩子們通過語言、動作等形式來表達愛。
就像大家說的那樣,這節課上下來,各個步驟到是挺清晰的,但在有些環節上卻沒有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特別是“將自己的愛通過動作的形式傳遞給他人”時,我雖然引導了幼兒做表達愛的動作,但卻將這個環節的重點(傳遞“愛”)給忽略了,沒有讓幼兒明白“傳遞愛”的真正含義,有所欠缺。
但我覺得我個人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不知如何應對和轉換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在語言方面還需要努力加強。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東西。希望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在這方面得到提高。
大班教案及反思3
)兒充分想象,不僅畫了出來,同時還編成故事講了出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6、認真欣賞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并恰當地加以評價
教師應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每一幅作品,即使發現幼兒表現中的錯誤,成人也不必大驚小怪、否定幼兒的作品,而應該在充分觀察和欣賞畫面后仔細詢問幼兒的畫法并作出具體的評價。事
后,我們可以引導他去觀察、認知相關事物的特征。成人過多的關心與干涉只能使幼兒失去創作的源動力,扼殺了幼兒的`藝術創作潛能。
在美術教學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園美術教育并不是教幼兒什么驚人之作,而是使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潛能,建立大膽創造的信心,養成堅韌不拔的毅力,為將來無限的發展創造可能。
大班教案及反思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
2、能自創兩塊磁鐵的多種玩法。
3、對玩磁鐵感興趣,反復嘗試,能從中不斷獲得新的發現。
4、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2塊磁鐵。
2、記錄表、水彩筆。
活動過程:
。ㄒ唬┯螒颍赫覍毑亟處煟航裉,老師帶來了一袋子米,但是這個米里面藏了很多寶藏,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怎么把它們都找出來呢?
。ǘ┮龑в變夯貞泴Υ盆F的認識,激發其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磁鐵。
教師:這是什么?你玩過磁鐵嗎?磁鐵有什么本領呢?磁鐵有什么用處呢?
。ㄈ┯變鹤杂赏娲盆F,發現磁鐵的有趣之處。
1、引導幼兒發現磁鐵上不同顏色的標記。
教師:你想玩磁鐵嗎?看看磁鐵的正反兩面貼有什么顏色的標記?
2、玩一玩,發現不同的玩法。
教師:請你玩一玩,你會有幾種玩法,并把它記錄下來。
3、教師小結。
教師:你是怎么玩的?你還會怎么玩?你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ㄋ模┮龑в變杭薪涣魍娣ú⑦M行玩法記錄。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并演示自己的玩法。
2、幼兒再次操作并根據自己的操作進行記錄。
(五)請幼兒展示并解釋自己的記錄。
教師:你是怎么記錄的?這個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兩塊磁鐵在一起的時候,藍色的一面和藍色的一面在一起會怎樣?藍色的.一面和紅色的一面碰到一起會怎樣?
。┯螒颍捍盆F找朋友。
1、幼兒拿磁鐵在教室尋找磁鐵能吸起來的好朋友。
2、幼兒總結:哪些物品是磁鐵的好朋友。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家長引導幼兒發現在生活中磁鐵的用處。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中,我和孩子們一起體驗了磁鐵的神奇,通過幼兒感興趣的釣魚,玩磁鐵,抓老鼠,完全讓幼兒感受到了做一只能干的小貓是多么棒!在活動進行之中,我始終以幼兒在前,讓孩子們在一系列的游戲,小實驗,探索發現活動中,主動傾聽;獨立思考;分享合作;大膽表達。他們發現了磁鐵的本領,感受了磁鐵的神奇力量,探索了磁鐵的秘密。孩子們覺得,科學不再是枯燥嚴肅的說教,變成了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經驗。在與老師的交流,與同伴的合作,與集體互動的表現中,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探究,觀察,發現的主動性,也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積極性。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始終情緒高漲,圍繞活動主題主動學習,與老師互相配合,動靜交替,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的三個目標,讓孩子們學習科學有了一個快樂的開始。
大班教案及反思5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體驗科技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能根據自己制定的標準將傳遞信息的方式分類。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環境與材料
1、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到的`各種傳遞信息方式的圖片。
2、教學掛圖《信息從哪兒來》。
3、《科學》下P。14~15。
一次備課
一、提出問題奇奇就要過生日了,他想邀請樂樂來家里做客,請小朋友幫他想一想,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奇奇得到這個消息呢?
二、開展討論1、說一說,幼兒分別介紹自己的方法。
2、想一想,觀看教學掛圖《信息從哪兒來》,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傳遞信息。
3、看一看,請幼兒一起看同伴收集來的傳遞信息的方式的圖片。
4、分一分,教師與幼兒一起制定分類的標準。
三、信息傳遞方式多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畫冊《信息從哪兒來》,了解信息的多種傳遞方式。
2、請幼兒從中找出最快遞的傳遞方式是哪一種,說出為什么。
3、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出傳遞信息的新方式。
活動反思:
在道德情感中愛是核心,激發幼兒愛的情感是我們重要的社會責任。然而,幼兒愛的情感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而是通過在實際生活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感受和體驗來獲得的。讓幼兒從小知道愛父母和長輩、同伴,老師,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情感冷漠的習慣,那么長大以后就很難做到孝敬父母、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因此,從小加強對獨生子女愛的情感培養就顯得十分重要。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從小培養幼兒有愛心、愛父母、同伴、老師的品質,從小在幼兒心中播下愛的種子,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產生十分有益的影響。幼兒在環境的熏陶中,愛的情感不斷升華。
大班教案及反思6
教學意圖: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發展幼兒基本動作,大班幼兒,已經有了較強的肢體協調能力,同伴間也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活動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能力創造出新的游戲玩法。因此,設計了戶外游戲《夾球走走走》,提高幼兒體能,鍛煉幼兒合作創新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教學目標:
1、兩人協調一致的夾球側身行進。
2、探索合作運球方法,體驗合作快樂。
教學準備:
球若干,畫好兩條跑道線,分兩大組分別站在跑道的兩端。
教學過程:
一、教師分步示范并講解夾球的兩種不同玩法
玩法一:兩人一對,全班分成兩大組,成縱隊站在跑道的兩端起跑線后,游戲開始,兩組前面的第一對幼兒面對面站立,將球放在胸前夾緊,使球不至于滑下來,然后步伐一致的側身向另一端快速行進。到達終點后,由對面的幼兒依次替換繼續夾球往回走,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隊為勝。
玩法二:兩人一對,全班分成兩大組,縱隊站在跑道的兩端起跑線后,每一組前面的一對幼兒背對背站立,將球放在兩背之間夾緊,使球不至于滑下來,然后步伐一致的側身向另一端快速行進。到達終點后,由對面的幼兒替換依次繼續夾球往回走,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隊為勝。(面對面和背對背夾球走)
二、探索不同夾球方法
鼓勵幼兒自行創新,大膽嘗試各種方式夾球走,鼓勵有創造力的.幼兒。
能力強的幼兒可能會用頭頂夾球走,這個難度很大;有的幼兒可能會用腿夾球走,這種方式會走得很慢,有的幼兒可能會用胳膊夾球走等等。不敢創新的幼兒,老師適當鼓勵和提示。
三、整理活動
做放松活動,引導幼兒養成活動后及時整理場地,培養幼兒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教學延伸:
回家后跟家長一起玩夾球走游戲,繼續創新夾球走的方法。
教學反思:
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強求整齊劃一。每個孩子都有無窮大的力量,我們要相信孩子,幫助激發孩子的潛能。
不足之處:
沒有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考慮,所以造成一開始幼兒夾不住球的情況出現,通過及時調整,幼兒喜歡并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總之,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努力把自己想象成孩子,事先在孩子身上做做試驗,看看荒島是不是在孩子能力范圍內。這樣,才能讓活動更好的貼近孩子的心靈。
大班教案及反思7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感受散文詩所表達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并運用動作表現散文詩中形象性的動詞:爭、睜、撲。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欣賞并理解故事,能在集體前復述故事。
5、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活動準備:
1、自制《綠色的書》圖書(做成樹的外形)
2、胸飾,動物圖片、樹的圖片若干。
3、錄制的配樂散文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平時最喜歡讀書了,你喜歡看什么書呢?(幼兒自由交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本書,是一本你從沒讀過的書,你們看(出示自制圖書)?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師:到底誰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散文詩《綠色的書》。
2、理解散文詩第一段的內容。
。1)初步欣賞散文第一段。
教師:誰來讀這本綠色的書了?
小鳥(星星、露珠)是怎么讀這本綠色的書的?
(2)再次傾聽散文第一段,用動作表現爭、睜、撲。
教師:小鳥(星星、露珠)是怎么讀這本綠色的書的?
(3)表演散文第一段3。理解散文詩第二段的內容。
教師:大家為什么都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呢?我們一起從散文詩中找到答案。
。ㄕ堄變郝犱浺敉暾匦蕾p散文。)教師:小鳥、星星、露珠為什么都喜歡讀這本綠色的書?
3、完整欣賞散文詩,體驗優美的意境。
4、創編:綠色的'書
。1)教師:現在老師就是一棵樹,你覺得誰會來讀我呢?
它會怎么讀呢?
。2)幼兒創編
。3)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創編的書。
5、結束活動。
師:現在我們都是綠色的樹了,我們去把它們變成一本本綠色的書,好嗎?
指導幼兒邊欣賞散文詩邊制作綠色的書。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表演區繼續表演散文詩。
在美工區中放入樹等制作圖書的材料,幼兒繼續創編綠色的書。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大班教案及反思8
設計背景
這幾天班上經常聽到小朋友告狀,誰又打我啦!誰又打我啦!同伴之間經常打鬧有磨擦.我為了讓幼幼兒明白,同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關心團結友愛.我選擇了上這一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國家連貫,歡快地演唱歌曲《好朋友》。
2.讓幼兒初步體驗合作演唱的效果及歡快歌曲帶來的美感。
3.讓幼兒從歌曲中領悟到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關心。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知道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關心。
教學難點:在幼兒同伴交往過程中,還是少不了爭吵,打架,幼兒與同伴關系很難協調。
活動準備
1.歌曲《好朋友》錄音磁帶。
2.圖畫簿,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提問:誰是你們的好朋友們?什么叫好朋友?好朋友要怎樣?
2.老師把好朋友的含義分正,反兩面讓幼兒選擇應該學習哪一個方面。
二、欣賞歌曲,感受優美旋律。
1.老師用兒歌形式朗讀一次歌曲內容,并插入一個的有關說好朋友的`小故事。
2.老師提問:你們喜歡老師嗎?和老師做好朋友嗎?在班上誰是你的好朋友?
3.老師完整地唱歌曲,請幼兒欣賞。
三、學唱歌曲《好朋友》
1.在老師的動作提示下,理解并熟悉歌詞
2.學習伴唱{讓幼兒跟著老師的節奏輕唱}
3.完整地學唱歌曲。
4.用歡快連貫的聲音跟著老師完整的唱歌曲。
5.全體幼兒分為男生,女生兩組.女生唱:你幫我來梳梳頭,男生唱:我幫你來扣扭扣。合唱:團結友愛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四、邊唱邊跳《好朋友》
1.讓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好朋友,請他出來一起邊唱邊跳。
2.幼兒全體一起邊唱邊跳。
3.老師參與幼兒一起邊唱邊跳。
延伸活動,讓幼兒把自己的好朋友畫出來。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不足之處:在邊唱邊跳的過程中,活動場面有點混亂,因為有些幼兒分不清哪一個才是自己的好朋友,以至部分幼兒無法參與活動,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注重一些小細節,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大班教案及反思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旋律及其歡快活潑的性質,體會音樂所表現的意境。
2、培養幼兒在打擊樂活動中,進一步學會控制和協調并用自己固定的節奏隨音樂演奏,始終保持自己的聲部。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活動準備:
1、已學會唱《小牧民》。
2、立體玩具小馬,脖子上套一串小鈴。
3、指導幼兒認識有關牧民的生活及勞動內容。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小牧民》。
2、學習掌握xx xx︱ xx xx︱節奏型。
。1)教師用雙響筒敲擊xx xx︱節奏型,另一幼兒操作玩具小馬,讓其他幼兒注意傾聽“小馬”跑時脖子上串鈴發出的響聲。
。2)啟發幼兒說出是誰來了?怎么來的?
(3)幼兒將自己聽到的馬蹄聲節奏拍出來。
。4)全體幼兒隨著音樂拍“馬蹄聲”節奏。
(5)幼兒用模仿馬蹄聲“噠噠噠噠”或“的個的個”。
3、教師在幼兒拍xx xx︱ xx xx︱節奏聲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17小節到20小節與其他旋律節奏的不同。
(1)讓幼兒體會小牧民來到一望無際的草原,心里是怎樣想的?怎樣表示?
。2)用歡呼聲表示小牧民激動的心情。
。3)用動作表示小牧民激動的心情。
。4)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出節奏型X—︱X—︱。
5、組織幼兒二聲部語音節奏,教師一個聲部,全體幼兒一個聲部,分別念馬蹄聲的節奏和串鈴的.節奏,歡呼聲齊念。
6、討論配器。
(1)小牧民騎著馬跑來,用什么樂器來表現?集體探索并嘗試演奏。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興,用什么樂器表示?
(3)在速度較慢的琴聲伴奏下,在教師的語音提示下,幼兒打擊樂器。
。4)在錄音機里的音樂伴奏下,進行演奏。
。5)交換樂器演奏。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非常動聽的曲子,講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騎馬飛奔、高聲歡呼的情景。課堂上,孩子們積極動腦,氣氛活躍。對于音樂情緒的把握,音樂節奏的把握,孩子們有著較強的理解能力。不僅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而且還給予了孩子一個創造的機會,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給孩子一些創造的機會嗎?
大班教案及反思10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京劇臉譜激發幼兒對京劇臉譜藝術的興趣,知道京劇是中國特有的藝術。
2、通過欣賞使幼兒感受京劇臉譜中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成的圖案美。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布置與京劇倆耨有關的藝術角供幼兒欣賞。
2、“京劇臉譜”課件,京劇VCD片段。
3、筆、油彩、鏡子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京劇唱段。
1、請幼兒欣賞一段VCD京劇唱段,問: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問:唱戲的人臉上都畫了什么?
3、小結:這是一段京劇,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是國劇。許多京劇演員臉上都畫有不同的'油彩,不同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
二、幼兒觀看課件“京劇臉譜”。
1、教師分別出示不同的京劇劇照,讓幼兒說一說有些什么顏色?說一說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人物。
2、紅臉——威武、忠誠;紫臉——善良、正直,是好人;黑臉——公正,包公;白臉——狡猾、陰險。
3、仔細觀察臉譜,討論:由哪些顏色畫成?圖案是怎樣的?(對稱、夸張、對比強烈)
三、為自己畫京劇臉譜。
1、說一說畫臉譜時該從哪里先開始?
2、教師介紹油彩和筆的用法。
3、幼兒只有給自己畫臉譜。
四、表演京劇。
幼兒拿一些道具在音樂聲中進行表演,把活動推向高潮。
活動反思:
劇臉譜造型夸張,色彩鮮艷,內容豐富,能夠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發其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大班教案及反思11
活動目標:
1、了解乘公交車的基本禮儀,學習乘公交車時不推不擠、主動買票、讓座等基本禮儀,學會文明、安全乘車。
2、培養幼兒的功德意識及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行為。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歌曲《讓座》乘車禮儀歌、扮演老爺爺的幼兒。
活動過程:
一、乘車情境游戲,了解乘公交車的基本禮儀。今天我們要乘車到赤峰動物園去,現在讓我們站在站臺上等候吧。我們應該怎樣等車呢?
1。排隊:這時候有幾個人擠來擠去,不排隊。
教師:他們這樣擠來擠去好嗎?為什么?
小結:我們也來提醒他吧"乘公交,先買票。排好隊,不吵鬧。"這樣一個一個排好隊上車,一定又快又好。
2。幼兒上車:
聽喇叭聲(師:聽,又開來一輛車,就是這輛車了!這輛車哪里是前門、哪里是后門呢?讓我們一個一個排好隊上車吧,一邊說"乘公交,先買票。排好隊,不吵鬧。")
3。投幣買票:乘公交,先買票。排好隊,不吵鬧。
。ㄉ砀叱^一米一要買票)互動:量身高。
4。安全:這時,有位小朋友將頭伸出了窗外。
提問:嘀嘀出發咯!看,這些乘客——,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呀?誰來提醒他?
討論:在車上還應該注意什么,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如果幼兒說不出的話,提示:假如車子搖搖晃晃站不穩的話,應該怎么辦呢?)小結:我們要拉好扶手來坐穩,手臂腦袋不外伸。
師:嘀嘀!車輛啟步,請拉好扶手。
5。讓座:
師:步行街到了,請下車的乘客做好準備……大汽車呀剛停下,上來一位——?老爺爺呀年紀大,沒有座位了,怎么辦呢?(老爺爺表揚幼兒:小朋友你謝謝你們讓座位給我們,你們都很有愛心。)還是讓售票員阿姨來讓座吧,我們小朋友還小,要保護好自己。
一起唱歌《讓座》。是呀,我們小朋友都很有愛心,會關心老人,讓我們一起唱一首歌來表揚自己吧。
提問:還有哪些人也需要我們給他讓座呢?(出示圖片說一說,抱孩子的、大肚子、年紀大的)小結:雨雪天,傘收好。老弱殘,照顧到。
師:滴滴!車輛起步,請拉好扶手。
6。收傘:不一會外面下起了雨···
師:長青街到了,請下車的乘客做好準備……大汽車呀剛停下,上來一位——?叔叔,叔叔手里拿著傘,小朋友看看剛上車的這位叔叔是怎樣收傘的?(把傘折疊好,并套上塑料袋。)小結::雨雪天,傘收好。老弱殘,照顧到。
二、師幼共讀《文明乘車禮儀歌》
原來乘車還有這么多的禮儀呀,讓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師幼一起朗讀兒歌)。乘公交,先買票。排好隊,不吵鬧。雨雪天,傘收好。老弱殘,照顧到。
三、教師總結乘車禮儀:
候車要先看清站牌和行車方向,然后排隊候車,不要"夾塞",也不要往車道上擠,上車要按次序,有老人、小孩、病人上下車,要盡力扶助。
上車后不要爭先恐后地搶座位,要往車廂中間走動。對病人、孕婦和抱小孩的同志要主動讓座。站立車廂時要扶好站穩,以免剎車時擠撞、踩踏到別人,碰了別人要道歉。
下雨天乘車,在上車前應把雨傘折攏,雨衣脫下疊好,不要把別人的衣服弄濕。
乘車時,不要吸煙,不吃帶皮帶核的東西,不要把頭手伸到車外,不在車內大聲交談,更不應嬉笑打鬧。
到站前,提前向車門移動,下車時要按次序下,注意扶老攜幼。
活動延伸:
家園配合:讓家長帶幼兒乘坐公交車,實際感受文明乘車。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的很順利,得到了家長和同事、領導的一致好評,我對這次活動做一個總結。
首先我想說,這次活動的成功開展,得到了家長的高度配合。在活動前,我們組織家長會,和家長說明帶幼兒乘坐公交車游覽我們家鄉滁州的意義所在,不僅讓家長和幼兒之前有一次親子活動,同時也讓孩子更好的了解了家鄉的公交線路,了解我們家鄉美麗的風景,從而達到大班幼兒社會活動的.目標:愛祖國、愛家鄉。在準備此次活動的過程中,家長和我交流一致認為這樣的活動非常好,不僅有利于環保,而且幫助家長更好的了解現在的幼兒教育方式。
保持良好的家園共育,是我們能夠順利開展工作的重要原因,在活動中,我對自己在活動中的狀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我更加能夠融入孩子的中間,有別與以前開課的急躁與不安,這一次的活動更加讓我胸有成竹的完成,不足之處是沒有完全照顧到每一個幼兒,有些孩子雖然也想積極的表達愿望,但是由于沒有乘坐公交車的經驗,所以不能很好的參與活動,所以在活動中疏忽了這部分幼兒。在以后類似的活動中,我要和這部分的家長及時做好溝通工作,希望家長能夠配合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同時讓孩子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積極的參與到學校的活動中!
每一次活動,都讓我得到一次成長,感謝在活動中給予我幫助的園長、年級組長、以及各位同事,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成長!同時感謝積極幫助我做好活動前的準備以及活動后的組織整理工作的各位老師!希望今后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祝愿一幼的明天會更好!
大班教案及反思12
設計意圖
體育活動是幼兒體育的主要內容,通過體育活動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質,發展基本動作,培養勇敢、自信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以及堅強的意志品質等。為此設計了此次體育《玩草帽》活動。旨在挖掘草帽的多種玩法,培養嘗試精神和創造意識。培養勇敢、沉著、堅持、自信等心理素質及友好合作的優良品質。
活動目標
1. 通過玩彩蝶發展幼兒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
。.訓練幼兒立定跳遠35~40厘米,發展幼兒協調能力。
。.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想出各種玩法。
活動準備
1.每個小朋友一個彩蝶。
2.害蟲許多條。
。.小筐四個。
教學重點:
幼兒學習立定跳遠35~40厘米。
教學過程:
。.今天天氣真好,青蛙媽媽要和孩子們去晚,我們要開著汽車去,爬高山,下山坡,開快車,開慢車(變換車速)轉成大圓圈。
。.游樂場到了,孩子們來活動一下身體。教師跟幼兒做四節彩蝶操。
。.游樂場里真熱鬧,青蛙寶寶能想出多種玩法,看誰玩的最開心。
4.幼兒練習,教師指導。
5.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方法例:立在地上滾車輪,放在背上四肢著地學烏龜爬;放在地上轉圈跑;雙腳跳 過;向上拋;兩人對著拋接;幾個小朋友合伙玩等。
小結:我的'小青蛙真能干,能想出好多種玩法。
。.小青蛙學本領:
(1)小青蛙看池塘里有這么的藕,要長出許多荷葉來,小朋友去放荷葉。
。ǎ玻┬∏嗤墁F在要去學本領,跳過每片荷葉,誰去跳一下試試呢?一只小青蛙示范跳,全體幼兒跟著跳。啟發幼兒想出各種跳法。
小結:我的小青蛙學本領真賣力,都是有本領的小青蛙!岸∵蔬省彪娫掆忢懥,教師去接電話,“喂,我知道了!苯又鴮χ變赫f:“剛才青蛙媽媽接到了一個電話,池塘那邊有害蟲請小青蛙去捉拿,快集合,分紅綠藍黃四隊,看那一隊先捉拿完就是勝隊。方法:每個小朋友跳過本隊的荷葉去對岸捉害蟲,每次只能捉一條蟲子,再跑回來擊第二個小朋友的手,第二個小朋友接著去捉蟲,游戲繼續。對獲勝的隊進行掌聲鼓勵。小結我的小青蛙真能干,都把害蟲捉完了。
。.教師說:池塘里的水又清又涼,想不想去游游水?小青蛙跳進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劃水,蹦蹦跳跳放松一下,再跳上荷葉,抖抖身上的水珠,戴上太陽帽回家吧!
結束部分:
身體鍛煉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后,由于體內能量、物質的消耗和恢復不足,身體出現疲勞,活動能力下降。結束較激烈的活動,進行一些放松活動,收拾和整理器材。
活動反思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師越來越重視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和興趣。當幼兒在活動中有所創新時,教師會及時給予肯定;當幼兒在活動中有所進步時,教師會及時表揚:當幼兒有所畏懼時,教師會及時給予鼓勵及引導。
這次教學,讓我明白了幼兒的思維是活躍的、獨特的,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必須具有目標性和精確性。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是知識的引路人,只有在精心準備、及時反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中,才能真正把幼兒引向正確的航道。
總之,幼兒體育教學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如何發揮其作用,關鍵是看教師能否做一位細心的關注者,在活動中給予幼兒有效的關注。
大班教案及反思13
隨著春天的腳步慢慢靠近,孩子們每次去散步活動時都會有驚奇的發現!袄蠋煟憧炜,果園里櫻桃樹開花了,發芽了。”“老師,油菜花也開了,黃黃的,可漂亮了!薄昂、蜜蜂不停地飛過來采蜜!敝邪嘞聦W期的孩子,他們的探究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周我們結合季節和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關于春天真美的主題活動,孩子們也感受到了春天濃濃的氣息。
在主題活動開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于春雨這首詩歌特別感興趣。詩歌中描繪出綿綿的春雨,給大自然萬物帶來勃勃的生機。詩歌的意境特別也很優美,一出示掛圖,就形象的把整首詩歌的內容展現的淋漓盡致。自然界的萬物在春雨的滋潤下慢慢的蘇醒,慢慢的長大。從這里就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和體驗到春雨的力量,它可以給促進萬物的生長。
為了讓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為: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韻律美。
2。知道春雨會給大地帶來生機,初步了解植物生長于春雨有關。
3。嘗試根據詩句重復的特點,學習適當的擴編。在活動前先和孩子們談論春天,感受春天的氣候特征。在談話中可以幫助梳理一下經驗,有了教師的`鋪墊這為后面的學習和擴編做了很好的準備。再去聽教師范念,在教師范念的引領下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提問,你們聽到了詩歌中描繪了哪些內容,你能試一試?說一說嗎?
幼兒一邊說教師幫助幼兒提升和肯定;顒又羞叧鍪緬靾D邊展現圖譜的形式,讓幼兒更形象、生動的感受到這首詩歌的優美意境,從而讓孩子們深深的愛上這首詩歌。圖譜的展現也讓幼兒詩歌中詩句重復的特點和詩句中各個句式的前后順序有了梳理,同時也幫助了記憶詩歌內容。
活動的難點在于學習擴編,了解和詩歌的句式和知道了春雨與植物的生長關系有了一定了解。這樣為擴編環節奠定了基礎,有很多幼兒會用詩歌中的句式擴編。比如小鳥說:“下吧,下吧,我要喝水!庇筒嘶ㄕf:“下吧,下吧,我要開花!甭牭胶⒆觽冞@樣一句句的生動闡述讓我感受到孩子們對詩歌的句式和意思理解的相當的透徹。為了加深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認識,還請全班幼兒把幾句擴編的詩句加入到詩歌中進行表演,運用表情和動作來表達對春雨的感受,孩子們想象力豐富,情緒高漲。
大班教案及反思14
活動目標:
1.體會“根據蛇的特點開展想象”的快樂,并進行大膽表達。
2.感知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友好互動的美妙境界。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PPT、圖畫書人手一份、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包裹”引出活動
1.T: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克里克塔”。
猜猜“克里克塔”是什么意思?
。ǹ死锟怂降讜鞘裁茨兀课覀儊砜匆豢淳椭懒。)
講述:從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個老太太,名字叫路易斯·波特,(人們叫她“波特太太”幼兒其說。)她有一個兒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動物。一天早上,郵遞員送來一個奇怪的包裹。
T:看一看,包裹在哪里?什么叫包裹?有沒有見過包裹?故事里說“這是個奇怪的'包裹”,你覺得它奇怪嗎?為什么覺得它奇怪?
猜一猜:這個包裹里藏著什么?
。俏覀兇蜷_來看看,你們大聲數1、2、3,我來打開……)
2.揭曉答案:哇——原來是什么呀?蛇!一條蛇!老太太“啊”地尖叫起來。T:老太太看到蛇怎么樣?
你們為什么都會尖叫起來呢?怕不怕蛇?
3.討論“蛇”。
4。猜想故事的內容。T: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蛇,一條可怕的蛇。那后面的故事是可怕的、恐怖的故事,是有趣的故事,還是溫馨的故事呢?猜猜看。
。ǖ降资遣皇沁@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蛇的名字叫“克里克塔”
1.師幼共同閱讀圖畫書
播放音樂,講述故事:波特太太有一個兒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動物,包裹里裝的是蛇,是兒子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哦——生日禮物!蛇也能當生日禮物,真有趣。├咸珦纳哂卸荆谑侨游飯@查看,發現它是一種沒有毒的大蛇,叫做波爾·肯斯特克里克塔。波特太太親切地稱呼他為“克里克塔”。
2.幼兒多次念讀“克里克塔”
T:克里克塔原來是蛇的名字。
三、克里克塔真幸福
1.繼續閱讀圖書
教師講述故事:波特太太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著克里克塔,還親自給它喂牛奶,為了讓克里克塔有回到家鄉的感覺。波特太太特地買來了棕櫚樹,克里克塔高興極了,像小狗一樣搖尾巴?死锟怂刻於汲缘蔑栵柕,越長越長,越來越壯?死锟怂ㄌ靥辖秩ベI東西,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天氣漸漸轉冷,波特太太怕克里克塔受涼,專門為它織了一件好長好長的毛衣。它有一張暖烘烘的床,它躺在棕櫚樹下,做著甜甜的夢。
2.T:在波特太太的照顧下,克里克塔的生活跟一般蛇有什么不一樣?
出示喝牛奶、有床睡、有衣穿
3.T:波特太太這么精心地照顧它,克里克塔又是怎么對待波特太太的呢?
觀察圖片發現:拎東西、當書架。
4.他們倆住在一起,就像什么呀?
波特太太跟克里克塔簡直就像是媽媽和孩子
四、克里克塔真有趣
1.T:克里克塔來到哪里?
2.T:它和孩子們玩的時候變成了什么?它為什么可以變成滑滑梯?
3.引導幼兒整理克里克塔蛇的特點——會彎曲、會游動、特別大
4.T:克里克塔喜歡孩子們,孩子們也喜歡它。那你們喜歡它嗎?想和它一起玩嗎?如果你想跟克里克塔玩,會怎么樣玩?你想讓它變成什么呢?
5.再次回到封面:書的封面,克里克塔變成了什么?它和波特奶奶多么溫馨地在一起!
T:故事的前半部分果然是有趣的,那后面會不會有另外的故事,有沒有更好玩的?下次老師再和你們一起看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及反思15
“快樂的小鼴鼠”是一節大班音樂游戲活動。根據音樂的特點,選用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并喜歡的“小鼴鼠”(動畫片中)為角色,以快樂的小鼴鼠在森林里的遭遇為主線,根據音樂旋律的性質、結構及音樂節奏,貫穿了從小鼴鼠走走、跑出去跑回來、聽見可怕的聲音以為來了危險的動物、又高興的跳起了舞蹈這些相應的故事情節,激發幼兒的.濃厚興趣,并使幼兒大膽想象與創編相應的手指游戲,使他們的身體動作與音樂相匹配。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初步感受詼諧、歡快、跳躍的樂曲特點。
2.通過手指游戲,進一步感受和理解音樂。
3.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從幼兒的表現與發展來看,教學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積極投入到游戲中,根據音樂特點激發幼兒大膽想象和創編動作,體現了發展幼兒自主性、創造性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反思03-12
大班教案與反思12-14
大班防火教案與反思12-10
大班環保教案及反思03-16
大班教案及反思:燈12-02
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09-29
《空氣》大班教案及反思11-23
大班含反思教案01-11
大班識字游戲教案及反思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