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精選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1
一.幼兒已有經驗:
1.幼兒對魔術感興趣,喜歡魔術表演
二.目標:
1.在看看玩玩中產生對事物的探究興趣,有一定觀察能力。
2.通過嘗試玩紙魔術,發展動手能力,享受魔術帶來的歡樂。
三.準備:
1.每人四條長紙條(畫好中線)
2.每人兩張正方形便簽紙
3.人手一把剪刀
四.重難點分析:
1.能仔細看老師表演魔術,在老師的指導下抓住魔術的竅門。
五.過程:
魔術師表演
t:小朋友們有沒有見過魔術表演?你們看到的是什么魔術表演?
——請三四個幼兒來說說看過的魔術表演。
t:我也會魔術,你信嗎?
——教師表演魔術。(餐巾紙還原魔術)
t:你們想不想學魔術
t:好,那我們今天先從簡單的魔術學起來好嗎?
教師表演
——會動的紙兔
t:看,我手上有一張正方形的紙,看我是怎么把它變成一只會動的兔子的?,小兔子的耳朵動起來啦!洞洞左邊,再動動右邊!
t:小朋友們想學嗎?好,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小簍子里的正方形紙,跟著我一起做,先撕一條縫,載在旁邊撕一條一樣長的縫。把中間這塊翻到后面。好,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怎么讓小兔子的耳朵動起來的。
——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學魔術,撕紙,并嘗試用手指控制小兔子的耳朵。
請一個小朋友說說怎么讓兔子耳朵動起來的。
t:原來,秘密在兔子后面的大拇指上,現在請小朋友們舉起你的小兔子,轉向后面,動動兔子耳朵,給我們的客人老師看看吧!
t:看來你們已經學會了這個魔術,所以,再難的魔術都是有小秘密的,只有仔細看才能發現這小秘密。
t:亮亮的小眼睛來找到老師,看一下,老師這里呀,有一條神奇的紙條,老師將它繞城一個圈,然后沿中間的`黑線剪,看一下,一個紙圈變成了……(兩個分開的紙圈)神奇嗎?
好的,那就請小朋友們也拿出一張紙條試一下。把紙條兩端連起來,拿剪刀沿中間的黑線剪開。有的小朋友說沒地方下剪刀,可以先將圈重疊起來剪一個口子,再把剪刀伸進去沿黑線剪。
t:小朋友做得很好,現在看老師變一個更神奇的魔術,還是一條紙,圍成了一個紙圈,還是沿中間的黑線往下剪,看看這次發生了什么?(一個大紙圈)
t:現在請你們拿出椅子下面的一條紙條和剪刀,來自己試試,你能不能把紙圈變成一個大紙圈?
t:老師發現,大多數小朋友都是將一個紙圈變成了兩個小紙圈,看好老師再來表演一遍,如何講一個紙圈變成一個大紙圈的?(用兩面顏色不一樣的紙來示范,動作要夸張一點)小朋友們看出來小秘密了嗎?
t:這回有小朋友發現了里面的小秘密了~我們在圍圈的時候,將紙條的白色和紫色的一面粘了起來,然后剪出來就變成了一個大圈了。現在我們再來試一下,看看你們能不能成功。(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指導)
t:這個魔術是一個有名的數學家莫比烏斯發明的,所以這個環就叫做莫比烏斯環。老師手上還有一張紙條,看一下這張紙條會變成什么?(轉兩圈,變成兩個連著的小環)
t:這又是怎么變出來的?老師想先保守這個小秘密,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試,然后明天來告訴我們有沒有成功,好嗎?。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2
設計意圖:
風,是一年四季孩子們天天都能感受到的一種自然現象。孩子們的很多游戲:玩風車、放風箏等都離不開風,所以孩子對風有著很多的感性經驗。但他們對風的形成、風力的認識并不很準確,充滿新奇感。因此,雖然這是傳統的教育內容,但我認為孩子們仍有必要探究和認識它。本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以常見的的自然現象“風“為載體,通過提供豐富多樣,適宜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主動地探究,從而直觀、形象、生動的獲得有關風的經驗。
活動目標:
1、 通過探索操作活動,體驗與風游戲的樂趣。
2、 初步感受風產生的原因,簡單了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重點:通過探索操作活動,體驗與風游戲的樂趣。
難點:初步感受風產生的原因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感受過風,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
2、物質材料的.準備:扇子、KT板、空塑料瓶若干、滾筒青蛙(鐵飲料罐外包上手工紙,手工紙上畫有青蛙)。
提供產生風的有關操作材料(玩具電扇、扇子、圖書、報紙、盒子、盤子、各類彈性瓶子。風車、打氣筒、針筒、塑料墊板等),風與人們關系的PPT。記錄卡等
活動過程:
回憶說說風在哪里
意圖:通過回憶,自然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前幾天,老師請你們回家去尋找風娃娃,說說你在哪里找到風娃娃?
2、小結:當我們看到樹葉搖、紅旗飄的時候就知道風吹來了,風吹來了時還可以聽到“呼呼”的聲音,風吹到我們的身上感覺是涼涼的。
探索感受風的產生
意圖:幼兒通過各種材料和用具嘗試制造風。
1、介紹各種操作材料,提出要求。提問:用老師給的各種材料和用具試一試怎樣變出風娃娃?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的發現和探索的結果。
3、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變出風的?(師:邊總結變風的方法邊出示記錄卡)
大班科學活動:風娃娃4、為什么扇一扇、捏一捏、吹一吹,翻一翻、一按開關風葉轉動會產生風?
5、小結:我們周圍到處都是空氣,當我們扇一扇、捏一捏、吹一吹,翻一翻、一按開關風葉轉動時,空氣就流動了,空氣流動就產生了風。
意圖:通過幼兒對風的觀察和實驗,感知風會產生動力。
感知風會產生動力
探究活動一
1、出示(瓶子、嘴巴的圖片、KT板)
探究的問題: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不用手,就用瓶子、嘴巴、KT板讓“小青蛙”跑起來?
2、幼兒操作探索。
3、分享交流:你在讓“小青蛙”跑起來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
4、小結:用瓶子捏一捏,“小青蛙”沒有動;用嘴吹一吹,“小青蛙”跑得慢;用KT板扇一扇,“小青蛙”跑得快。
探究活動二
1、探究的問題:是什么力量使“小青蛙”跑得這么快?
2、幼兒操作探索。
3、分享交流:你覺得是什么力量使“小青蛙”跑得這么快?
4、小結:原來是風的力量使“小青蛙”跑得這么快。風大“小青蛙”就跑得快,風小“小青蛙”就跑得慢。
5、游戲:趕小青蛙(鞏固經驗)
了解風與人們的關系
意圖:簡單了解風與人們的關系。
1、師:今天我們動腦筋變出了風,你喜歡風嗎?為什么?
2、幼兒觀看PPT,了解風與人們的關系。
3、小結:原來,合適的風可以幫助我們,而風太大了,反而會帶來麻煩哦!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3
設計意圖:
給孩子們上了一節“中國真了不起”的課,孩子們異常興奮。休息時,孩子們總在說:“我們中國真了不起,我們中國真偉大!睘榱遂柟逃變旱倪@種民族自豪感,結合了本班“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主題,同時也結合了我們大班子課題《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索意識》,我選擇了盤扣這個小中見大的點,旨在通過這次活動鞏固幼兒民族自豪感,激發他們對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同時,也為了達到課題研究的目的,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我設計了此次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盤扣,重點認識一字扣、蝴蝶扣、琵琶扣、雙鳳扣等幾種常見的盤扣。
2、欣賞盤扣的藝術造型,知道盤扣是我們民族服裝專用的一種鈕扣,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
3、能愉快地參加探索簡易盤扣的制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培養幼兒初步的探索能力。
活動準備:
1、鑲有盤扣的各色服裝。
2、彩色的、造型各異的盤扣圖片及實物若干,布置一個盤扣大世界。
3、可供幼兒探索的彩帶、布條等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民族音樂,讓幼兒欣賞模特隊的表演,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今天,我們小小模特隊的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我們一起來看看她們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好看的節目,好嗎?
。ㄐ蕾p時裝表演)
模特隊的小朋友表演得真精彩!看完后,我想問問小朋友,你發現了什么?
幼a:我發現她們的衣服很漂亮。
幼b:我發現她們表演的很好。
幼c:我發現她們衣服的鈕扣跟我們的不一樣。
……
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今天,模特隊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就是各種各樣的民族服裝,她們身上的鈕扣是用彩帶或者布條盤成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盤扣。
點評:設計這一環節,是讓幼兒初步接觸盤扣,為后面的探索活動打下基礎。初次接觸這種新鮮的鈕扣,而且又是身邊的小朋友通過表演帶給她們的,幼兒很感興趣。
二、探索活動一:通過愉快探索,認識幾種常見的盤扣
1、參觀“盤扣大世界”,探索盤扣的材料、形狀。
我們今天認識了盤扣,下面老師要帶我們到一個很美的地方。你們聽:
(畫外音:小朋友們,歡迎你們來到“盤扣大世界”,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盤扣和圖片,小朋友們盡情欣賞吧。)
哇,多美呀,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幼兒分散探索,教師見機指導。)
小朋友可以看一看盤扣到底是什么做的,摸一摸它們,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好朋友。
。ㄓ變豪^續探索,并能互相交流。)
。ó嬐庖簦骸氨P扣大世界”參觀時間到此結束,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盤扣帶回家。)
點評:通過看看、摸摸、講講,增強了幼兒的探索意識、交流意識,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2、交流“盤扣大世界”所見,建構盤扣的基本知識。
剛才我們在盤扣大世界看到了那么多的盤扣,真的好美呀!我們小朋友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盤扣,告訴老師你喜歡什么盤扣?為什么?
幼a:我喜歡這種像孔雀的盤扣,因為我喜歡孔雀。
幼b:我喜歡這種盤扣,它是用花布做的。
幼c:我喜歡這種像蝴蝶的`盤扣,因為蝴蝶很美麗。
幼d:我喜歡這種像琵琶的盤扣,我家就有一個琵琶。
幼f:我喜歡的盤扣是綠色的,像一棵白菜。
……
我們小朋友有這么多喜歡的盤扣,它們都是用布或者用彩帶做的,也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真漂亮。但她們還沒有名字呢,我們來給她們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
老師喜歡這種像蝴蝶的盤扣,我給他起個名字叫蝴蝶扣。
幼a:我的這種就叫孔雀扣。(也可以叫鳳凰扣,因為兩邊都像,還可以叫雙鳳扣)
幼b:我給它起個名字叫琵琶扣。
幼c:我的這個盤扣像我們寫的“一”字,我叫它一扣。(一字扣更好聽是不是?)
……
點評:讓幼兒交流她們喜歡的盤扣,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在交流中,他們逐步建構了盤扣的基本知識,通過交流,孩子們的探索意識也得到了空前高漲。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蛋殼與醋之間會發生化學變化,從而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2、通過幼兒參與實踐,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抽空蛋液的蛋殼、水彩、畫筆。
小鐵盒(也可用易拉罐)、酒精燈、蠟燭、回形針、醋酸、塑料小刀(若干)
活動過程
1、想一想、說一說
。1)出示雞蛋殼,教師啟發幼兒說一說蛋殼上能不能雕刻圖案,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辦法。
。2)出示老師的雕花蛋殼,讓幼兒想一想,猜一猜老師用什么方法做的。
2、試一試,做一做
。1)鼓勵幼兒在蛋殼上畫圖案,作為底稿。
。2)教師用小鐵盒在酒精燈上溶化一段蠟燭,引導幼兒用干凈毛筆蘸上蠟燭均勻地涂在蛋殼上。
。3)稍后,用曲別針按照底稿的線條刻劃圖案,并提醒幼兒小心地僅把線條上的.石蠟劃掉。
。4)再用干凈的毛筆蘸上醋酸在蛋殼上的線條刻劃處反復涂2―3 次。
(5)過15分鐘左右,把蛋殼上的蠟全部用塑料刀刮掉。
3、比一比,說一說
讓幼兒把制作的作品拿給大家看一看并說說是如何制作的。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用彩色水筆把圖案涂成彩色。
2、開個“雕花蛋殼展示會”,讓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3、引導幼兒知道,我們的牙齒是怕酸的,食物的殘留物在口腔內時間長了也會變酸,所以要認真刷牙,保護牙齒。
活動建議
1、在酒精燈上用鐵盒取蠟油時要注意安全,用曲別針在蛋殼上刻劃圖案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別扎著手。
2、雞蛋可不抽蛋液,若抽蛋液要把蛋殼口封上。
3、用紅皮雞蛋效果最佳。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08-27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02-08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0-26
(經典)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6-25
幼兒園大班的科學活動教案優秀07-26
[精選]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6-25
大班水的科學活動教案12-13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9-15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