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小清潔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小清潔員》,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小清潔員》1
教材分析:
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危害很大,垃圾的收集與處理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存環境。中班幼兒對垃圾的危害了解不多,缺乏環保意識,根據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歸類和推理的能力也不夠。本次活動通過觀看視頻、分類操作、欣賞廢舊物品做成的工藝品,引導幼兒了解垃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知道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點,鼓勵幼兒在班級中、家中分類投放垃圾,懂得要愛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特點,知道亂扔垃圾對人們生活的危害。
2、能將垃圾進行簡單分類并記錄。
3、愿意做生活的小幫手,懂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備視頻(整潔、衛生的小區,垃圾遍地的小區),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的圖片,垃圾分類標志圖片。
2、垃圾袋、簸箕、夾子等若干。
3、“幼兒學習材料”——《能干的我》。
活動建議:
一、播放視頻《垃圾遍地的小區》,引導幼兒了解垃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提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你會有什么感受?
小結:垃圾破壞我們的生活環境,污染水源和土壤,傳播疾病,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二、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垃圾的圖片,幫助幼兒認識可回收垃圾。
提問:圖片中哪些可以回收(紙盒、瓶子等)哪些不可以回收的?(水果皮、菜葉、剩飯剩菜)為什么?
三、創設“我給垃圾分分類”游戲情境,引導幼兒嘗試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等進行分類。
1、請幼兒觀察仔細圖片,認識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標志,討論垃圾分類的方法。
2、請幼兒操作圖片,給垃圾分類,簡單記錄分類結果。
四、組織“我做小小清潔員"實踐活動,引導幼兒感受整潔環境的美好。
1、播放視頻(整潔、衛生的小區),引導幼兒觀察整潔的環境,感受整潔的環境帶來的方便和舒適。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熱情。
2、組織幼兒走進社區,撿拾垃圾。
(1)給幼兒提供撿拾垃圾的工具和垃圾袋,帶領幼兒走進社區,幫助清理小區里的各種垃圾,向社區居民宣傳不要亂扔垃圾,要保護環境。
(2)活動結束回到班級后,提醒幼兒認真洗手。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在班級中、家中創設垃圾回收區域,鼓勵幼兒分類投放垃圾,重點引導幼兒了解廢電池含有毒重金屬,要單獨處理。
2、指導幼兒閱讀《能干的我》第15—16頁,按要求用線連一連,幫垃圾分類,說說廢舊材料制作的創意。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小清潔員》2
活動目標
1、懂得亂扔垃圾會污染環境,危害健康。
2、能夠按照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特點,對垃圾進行簡單分類。
3、養成分類投放垃圾的好習慣,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朋友。
活動準備
PPT、教學資源光盤。
活動過程
1、談話式導入。
通過播放PPT,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提問:
圖片上的`小區怎么了?
如果小朋友你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會有什么感受?
簡單總結:垃圾可以污染水源,破壞土壤,危害我們的健康。
2、繼續播放PPT,欣賞垃圾制作的工藝品,引導幼兒說說這些工藝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逐步引出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認識圖片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3、通過圖片的引入,簡單介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以及帶領幼兒認識其標志。
教師總結:能被人們重復利用的,叫做可回收垃圾。不能被人們重復利用,在自然條件下容易分解的垃圾,叫做不可回收垃圾。
4、請幼兒做“小小清潔員”,嘗試將垃圾按照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特點進行分類。(注意:廢舊電池應該單獨處理)
5、活動延伸。
(1)教育幼兒做一名小小清潔員,保護環境。
(2)讓幼兒感受整潔環境帶來的美好感受。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小小清潔員》】相關文章:
中班《小小清潔員》教案11-04
小小清潔員教案11-03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8-12
幼兒園中班《小小蠟筆》教案08-2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1-1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教案12-24
幼兒園中班《水的凈化》科學活動教案04-13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蝸牛教案03-03
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