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无码作爱视频,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精品人妻av区乱码,国产aⅴ爽av久久久久久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25 13:19:2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音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音樂,樂意學習音樂游戲的玩法。

  2、嘗試隨著音樂的節奏,創造性表演音樂中人物的形象。

  3、體驗在情境中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認真傾聽音樂,樂意學習音樂游戲玩法。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熊大、熊二“蘿卜蹲”的圖片,光頭強帶著電鋸去森林砍樹的視頻片段,《熊出沒》的歌曲錄音。

  經驗準備:幼兒已玩過游戲“蘿卜蹲”“木頭人”,會唱《熊出沒》主題歌。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師:這首歌曲原來我們都會唱!你在哪兒聽過?今天我們就要用這首歌曲來玩一個音樂游戲。

  二、學習游戲

  1、在主歌的伴奏下玩“蘿卜蹲”游戲。

  (1)出示熊大、熊二“蘿卜蹲”的圖片,師:熊大、熊二在干什么?你能學一學熊大的樣子嗎?我們來學一學。熊二呢?我們也來學一學。猜一猜,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呢?誰會學著熊大、熊二的樣子玩一玩這個游戲?你們看清楚了嗎?誰先蹲的?每次蹲幾下?

 。2)師:小朋友們都很棒,你們學的都很像,那我們現在可以自己創編一種食物造型,你們想想看,如果你是熊大,你想做哪種食物造型。

  師:現在請大家站在椅子前,一半小朋友做熊大,一半小朋友做熊二,請熊大、熊二擺好你們的食物造型,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的節奏玩一玩。

 。2)師:剛剛有的小朋友沒跟上,我們再玩一次,你們能跟上節奏嗎?讓我們一起聽音樂,做“蘿卜蹲”游戲。

  2、在副歌的伴奏下玩“光頭強與石頭熊”游戲。

  播放光頭強帶著電鋸去森林砍樹的視頻片段。師:熊大、熊二正玩得開心,誰來了?光頭強來干什么?我們要不要跟過去看看?跟蹤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樣?萬一光頭強發現后面有動靜轉過頭來,怎么才能不被他發現?

 。1)教師扮演光頭強,在音樂的伴奏下,做三步一回頭的動作,多名幼兒做熊。師:你變成什么啦?你呢?你們太棒了,都想出了不同的食物造型。那你們有沒有發現,剛剛光頭強是走了幾步轉過頭來看你們的呢?我們來數一數。(教師清唱此段歌曲,幼兒嘗試做動作)走了幾步呢?那么熊大、熊二也應該走幾步?對了,應該走三步,第四步時擺一個造型不動。

  (2)在音樂的'伴奏下,全體幼兒練習三步變食物造型的動作。師:熊大、熊二,讓我們聽好音樂,想好要擺的食物造型,一起來試一試吧!

 。3)師:剛才你們模仿跟蹤光頭強的時候腳步又輕又整齊,現在光頭強真的來了,你們跟蹤的時候,步子一定要輕哦,讓他聽不到你們的腳步聲,能做到嗎?

 。4)師:剛剛有些熊和光頭強跟得太緊了,這樣安全嗎?對,應該和光頭強保持一定的距離;熊大、熊二也考得太近了,容易碰撞發出聲音,被光頭強發現;還有光頭強聽到聲音,好像不是他的腳步聲才回頭的,大家的步伐要和光頭強一致。(師幼再玩一次游戲)

  尾奏部分,教師查看幼兒變成的各種食物造型。師:這是一棵大檸檬嗎?這是一個石頭熊!哼!找了半天,怎么誰也沒有發現,氣死我了,還是回家睡大覺吧!

  師:光頭強回家睡大覺了,你們也可以怎么樣?小椅子就是你們的家,快回去吧!

  三、完整游戲

  1、回憶游戲過程。師:這個游戲從頭到尾是怎么玩的?我們來回憶一下。一開始熊大、熊二玩了什么游戲?接著誰出現了?又玩了什么游戲?最后怎么樣了?現在我們聽著音樂,完整地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吧。ń處熖嵝延變呵白鄷r可隨音樂的節奏自由擺動)

  四、結束活動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保私夤适聝热菁扒楣澋幕A上,選擇合適樂器及節奏進行表現。

 。玻\用疊加式的復合節奏進行演奏,并能較專注地合作演奏。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譜架、節奏卡、樂器(串鈴、雙響筒、蛙鳴筒、三角鐵)。

  經驗準備:熟悉三拍子樂曲,能看著節奏譜和著音樂拍節奏。

  活動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在了解故事內容及情節的基礎上,選擇合適樂器及節奏進行表現。

  教學難點:嘗試運用疊加式的復合節奏進行演奏,并能較專注地合作演奏。

  活動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觀察法,講述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幼兒思考。

  1.師:孩子們你們聽過音樂故事嗎?你覺得音樂故事中會有什么?

  幼兒:音樂、故事、圖片。

  2.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聽一個音樂故事,叫《月光長廊》。你們見過月光長廊嗎?你覺得月光長廊會是一條怎樣的長廊?

  幼兒:特別長的一個長廊,有月光。

  小結:在月光下這條美麗的長廊一定也會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聽音樂講解故事。

 。ㄒ唬┞犚魳罚醪礁兄适聝热。

  1.集體聽故事,猜測故事內容。

 。1)教師:第一遍欣賞完了,大概猜猜看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幼兒:小動物們非常的快樂,都跳起了舞來。

 。2)教師: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感覺到他們在跳舞?

  幼兒:圖片上感覺到,美妙的音樂。

 。3)教師:那小動物是按什么順序出場的?一是誰?二是誰?

  幼兒:小花貓、老鼠、青蛙、小狗。

  小結:哦、原來《月光長廊》講的是小動物們跳舞的故事。

  2.師講述故事。

 。1)教師:那我來講講《月光長廊》的故事,仔細聽,我講的和你們剛才說的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小青蛙不在跳舞,在撥動欄桿伴奏。

 。2)教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上怎么撥動欄桿的。

  三、嘗試用樂器演奏

  1.師:現在小動物們想請大家幫一個忙,小青蛙也想來跳舞,邀請你們來幫他們伴奏。你們愿意嗎?要搬走就要有樂器,我把樂器帶來了,我們一起看看。

 。1)出示沙球:這像誰的'腳步聲?我們一起起立用腳步試試看。

  (2)出示單響筒:這像誰發出的聲音?(小青蛙撥動欄桿)

 。3)出示鈴鐺:小貓的身上有鈴鐺,是一只喜歡鈴鐺的小貓。

  (4)出示鈴鼓:小狗一定很喜歡你們選的這個樂器。

  2.師:那我們演奏都要有節奏,我們有沒有信心學會這個節奏?

 。1)小老鼠:細細碎碎的走路XXX XXX

 。2)小貓:XOO XOO

 。3)小狗:XOO XOO

  (4)小青蛙:XOO XOO

  3.師:節奏都學會了,那我們有沒有信心演奏成功,得到全場的掌聲?那在演奏錢我想問問大家,四個小動物是一起出場的嗎?要按照順序出場哦~那第二個小動物出來第一個小動物的舞步要不要停?

  4.幼兒自由選擇樂器,練習節奏。

  教師:小老鼠在哪里?怎么演奏的我們先試試。(幼兒回應)小貓在哪里?(幼兒嘗試演奏)小狗在哪里?(幼兒回應)小青蛙呢?(幼兒回應)。音樂演奏會現在開始。

  5.師幼共同討論,讓演奏更加完美。

  教師:發現我們的演奏哪里不成功?有什么辦法改正?

  幼兒:心里數自己的節奏。

  教師:那這一遍有沒有信心成功?

  四、活動延伸,師幼共同評價本次演出的成功之處。

 。保畮煟汉昧诵∨笥褌儯磥斫o小動物們伴奏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今天我們還是有很大進步的,知道自己先后的出場順序演奏了,還有呢誰來說說?

  幼兒交流討論自己的進步。

 。玻畮煟耗俏覀兓亟淌以倬毩暰毩,為小動物們演奏更加美妙的《月光長廊》,好不好?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3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要激發情趣,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蔬菜就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在此之前幼兒園組織幼兒去參觀菜園,幼兒已經對蔬菜有一些了解,而且在上周剛剛開展了送蔬菜到菜場的表演活動,對于自己已經熟悉的內容,幼兒能更加有信心的來參與其中,對幼兒的表現、創作能力提高有很大幫助。

  活動目標:

  1、運用音樂語言再現對蔬菜探究的體驗,體會參加"蔬菜"音樂會的快樂。

  2、學習手耳協調地合作演奏,激發探索的欲望。

  3、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蔬菜的實物、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運用模仿動作,再現送菜到菜場的情景1、回憶參觀菜場的經歷。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咱們上周的送菜到菜場的表演活動大家都還記得嗎?。,(記得)那我們今天再來表演一次好不好?(好)老師要看下哪位小朋友能夠記清楚這個過程和用動作表現出各種送菜的`方法。

  2、按音樂的節奏用動作表現各種送菜的方法,將蔬菜送到菜場去。

  師:小朋友要仔細的聽音樂的節奏,分清楚什么節奏該做什么動作,我們要準確快速的將蔬菜送回菜場去。

  3、相互觀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動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師:老師剛才發現很多小朋友都自己想像出了很多動作,而且表演的特別棒,現在我們邀請幾位小朋友來表演,其他小朋友可要認真觀察哦。

  師:現在小朋友們可以和自己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討論自己送菜的方法,每位小朋友都可以學習其他小朋友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買菜--復習歌曲《買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買菜的歡樂,表現活潑跳躍的旋律。

  師:小朋友都知道我們每天吃的菜都是要去菜場買的,那你們有和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一起去買過菜嗎?(有,沒有)原來我們有很多小朋友都沒去過,那你們就想象一下你和奶奶去菜場買菜的情景,會不會很好玩呢?(會)我們以前學過一首歌曲,名字叫做買菜,大家還記得嗎?(記得)我們再來唱一次好不好?(好)2、結合蔬菜的外形特征與口形,例如"番茄圓溜溜"--嘴巴圓圓的漸漸打開。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根據歌曲中蔬菜的外形來改變自己的口型,正確發音。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樂會1、回憶歌曲中提到的蔬菜有哪些師:小朋友們,《買菜》這首歌的歌詞里邊都有哪些蔬菜呢?(蘿卜、黃瓜、西紅柿……)對,小朋友的記性可真好,現在我們每位小朋友選一種自己喜歡的蔬菜,我們來給蔬菜寶寶們開一場音樂會好不好?(好)2、幼兒自選一個打擊樂器,排成5隊蔬菜(do:蠶豆;re:蘿卜;mi:西紅柿;fa:青菜;sol:扁豆;la:黃瓜)教師指導幼兒找到自己所在的隊列中。

  3、教師彈奏歌曲《買菜》,幼兒跟著琴聲演奏樂曲中屬于自己音塊的部分,并用接著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師:現在小朋友們要認真的聽老師的琴聲,并注意自己所選蔬菜在歌詞中的連接,不能搶拍,注意小朋友間合作演奏。

  4、從少數幼兒參加演奏,逐漸增加人數,每一次演奏時注意傾聽,共同尋找自己的音塊及時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參加,逐步做到整齊的演奏。

  (四)活動結束師:今天小朋友們都表現得很棒,我們的蔬菜音樂會也特別成功,蔬菜寶寶們都可高興了。今天回家后,小朋友們可以和自己的家長一起,再來給蔬菜寶寶們開一場音樂會好不好?(好)活動延伸:美術活動《蔬菜大家族》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的選材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因為每位孩子每天都會接觸到蔬菜,對于自己熟知的東西,孩子更有信心。從目標可以看到手耳協調的演奏對于首次開展此類型活動來說,幼兒接受起來有一定的難。因此,在突破這個難點的時候,不能單單只讓幼兒自己來操作,老師應當先做示范,或者是一句一句的單獨教授,然后讓幼兒慢慢合作來完成;顒雍苡袆撘猓應該再注意一些細節,讓音樂活動更美好。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歌聲演唱曲子。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感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譜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大聲小聲》

  ⒈介紹游戲,示范玩法。

  前提:由游戲入手,展開活動《蝴蝶花》

  師:小朋友你們看黑板上有什么呢?

  幼:炸彈

  師:小朋友現在老師跟你們玩個音樂游戲,老師唱大聲,你們就要唱小聲。

  老師唱小聲的時候,你們就要唱大聲。(示范)

  ⒉集體游戲

  二學唱歌曲(第一段)

 、毙蕾p歌曲

  師:小朋友現在請你們認真聽老師唱這首曲子(第二段),想想這首曲子表現的是什么季節?

  幼:夏天

 、彩煜じ枨

  師:那歌曲中都有些什么呢?

  幼:鮮花、蝴蝶……

  師:請小朋友在聽老師唱第二遍,聽聽歌詞中都講了些什么啊?

  幼:(進一步明確)(邊告訴幼兒歌詞,邊把圖畫在黑板)

 、惩暾

  師:看著黑板跟著老師把這首歌曲唱一遍(伴奏)

  三創編歌曲(第二段)

  師:小朋友我們剛才唱的是夏天的歌曲,那現在是夏天嗎?

  幼:不是,是春天。

 、闭堄變赫f說春天有些什么?

  師:那春天里都有些什么呢?

  幼:桃樹…….

 、卜纸M創編

  師:有哪個小朋友要上來告訴大家自己編的曲子呢?。(請兩位)

  幼:春天,春天…….

 、臣w創編

  四完整演唱

 、背鍪緢D譜,解釋歌詞

  師:老師也編的首春天的歌曲,請小朋友看著圖譜先聽老師唱一遍。

 、餐暾莩

  師:請小朋友先跟老師念一遍,我們在一起唱一遍(清唱)現在我隨著鋼琴,一起學唱這首曲子。

  五完整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動作

  師:小朋友這首歌是快樂的還是憂愁的?

  幼:快樂的

  師:為什么呢?

  幼:因為有樂呵呵。

  師:那我們該如何給曲子取個名字呢?

  幼:叫樂呵呵。

  師:現在請小朋友圍成一個圓圈,邊唱邊想想要比什么動作?

  (隨著音樂,讓幼兒自由編動作,最后結束)

  【活動反思】

  教師在尊重幼兒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制作的CAI課件,運用視聽結合的方法解決音樂教育中的難點,讓孩子們在輕松的兒童畫獲獎作品環境下感受、理解、表現音樂。從感受樂曲到理解樂曲再到表現樂曲,孩子們的參與欲望都十分強烈,他們能用連貫的語句、詞匯說出自己對樂曲的感受,能用肢體動作的快慢來理解樂曲的節奏變化,能用不同節拍來表現A、B、A’樂段,在喜洋洋的'音樂聲中幼兒早教圖片,他們盡情舞蹈興致昂然、意猶未盡。整個活動孩子們都十分愉悅,最后用舞龍、舞獅、扭秧歌等民間藝術表演方式來結束活動更是把活動推向了高潮。作為一名年青的幼兒教師,我一直為上音樂欣賞課所困惑,這次教育實踐對自己是一個挑戰,但鑒于幼兒年齡特點的制約,音樂欣賞又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活動試圖通過多媒體直觀、生動、視聽結合幼兒早教音樂的教學形式來突破這個難點,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樂曲ABA’的結構形式,從而獲得音樂欣賞的愉悅體驗,發展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歡快的旋律,學習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鈴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奏。

  2.嘗試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齊的演奏。

  3.體驗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現勞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鈴隨音樂有節奏的演奏。

  活動難點:嘗試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齊的演奏。

  活動準備:了解《圣誕爺爺》的故事繪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初步感受音樂,熟悉游戲動作。

  1.教師講述《圣誕爺爺》故事,引起活動興趣。

  “圣誕老人住在遙遠的北國森林,他們一年只派發一次禮物,你們知道平時他們都做什么嗎?”

  2.引導幼兒創縮播種、澆水、修雪械、收獲禮物的動作!笆フQ老人在四個季節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動作?”

  3.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動作,感受樂曲旋律和節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聲音,嘗試討論配器。

  1.幼兒自選傾聽生活用品發出的聲音,為不同的勞動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討論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誕老人勞動,隨音樂有節奏整齊的完整演奏,體驗用樂器表現勞動的快樂。

 。1)幼兒自選一項勞動內容,第一遍隨樂演奏。

 。2)提問:勞動的心情怎樣?會用自己的工具嗎?(用情境性語言啟發幼兒輕輕播種子、扎禮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齊)

  (3)幼兒再次合作演奏,教師語言指令提示音樂的轉換。

  4、啟發幼兒讓小工具跳舞,分小組探究多種動作和節奏的演奏。

 。1)分小組討論,指導幼兒的動作和節奏,體驗勞動的有趣。

  你們想編一個什么隊形?做什么動作勞動?

 。2)集體隨音樂完整演奏一遍,體驗更有趣的勞動。

 。3)用自己喜歡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達。

  (4)加入小鈴請幼兒勞動后坐著雪橇回家,反思自己的演奏和加入小鈴后的音效,思考怎樣演奏漸弱的聲音?

  5、教師小結:生活中還有許多生活物品能發出許多有趣的聲音,讓我們一起去試一試玩一玩吧!

  大班節奏樂《鈴兒響叮當》活動反思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節奏鮮明活潑跳躍的音樂,ABA的形式便于幼兒進行演奏;顒又形覍⒁魳放c《圣誕老人的王國》繪本故事結合,以故事中圣誕老人勞動的情節為故事情境,選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發幼兒演奏興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兒演奏水平。在不斷嘗試中組織了此活動。

  一、借用動作形象,遷移表現節奏。

  蒙臺梭利說過:“我做過了就會理解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所以是動作思維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維,再到抽象思維。在組織本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抽象的節奏型時比較枯燥,我引導幼兒通過模仿勞動時數種、修雪梯、包禮物的動作,然后創編了“玩具送給你”的語言節奏,鼓勵幼兒與節奏型進行匹配,他們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豐富和全面。配以簡單的“繞、錘、擺手”等動作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節奏練習,無形中滲透了所學的節奏型。

  二、巧用生活材料,增加演奏的'興趣。

  奧爾夫節奏樂中強調:生活化的物品引用節奏訓練中能增加幼兒演奏音樂的樂趣。生活中的物品是孩子們熟悉的感興趣的,綱要中也指出:“貼近幼兒生活,途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所以生活化材科著眼于幼兒的生活,以興趣為出發點,以材料為依托,以游戲化的情境為生活化材料演奏為橋梁,使活動有效展開。活動中我嘗試運用了裝著豆子的小瓶子、塑料袋、小木棒,鼓勵幼兒探索材料的演奏方式,并與撇種子、修雪松、包禮物的節奏進行匹配,幼兒探索出“搖、敲、繞、拽”等方式掌握了節奏型,提高了演奏興趣。三、合作創編隊形,拓展演奏的空間

  《綱要》指出:“使幼兒在生活、學習、游戲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識!庇變簳r期逐步形成了創造表現的意識,所以要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認知方式去理解音樂表現力。而人際合作的增加,給幼兒打開了想象和創造的空間,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創造性表現樂趣。所以教師有意識的幫助幼兒創造與同伴合作學習的機會更能使幼兒積極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在掌握節奏的基礎上與同伴合作設計隊形演奏音樂,“播種組”的小朋友設計了雙排隊形,并設計了內外交替撒種的演奏動作,“包禮物”組的幼兒設計了圓形禮物,并用上舉的動作扎絲帶等。幼兒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體驗到了合作創造的快樂。此外,在活動設計中創造性的設計趣味游戲方面、觀察幼兒表現能力方面、鼓勵幼兒創造性演奏等方面我還需提高。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娃娃上灶》,能夠聽辨并銜接好念白、間奏部分。

  2.能用聲音的緩慢、輕快來表現歌曲情緒的變化。

  3.通過唱歌體驗勞動的快樂和自豪。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重難點:

  學唱歌曲,能用聲音的不同表現歌曲的情緒變化。

  能夠分辨并銜接好歌曲的念白、間奏部分。

  活動準備:

  圖譜,幼兒會唱歌曲《郵遞員》

  活動過程:

  一、引入部分。

  1.發聲練習《郵遞員》。

  2.根據幼兒的.演唱情況進行聲音強弱的練習。

  二、理解記憶歌詞。

  1.以游戲的情境進入,并引導幼兒理解兩次做飯心情的變化。娃娃做飯要準備什么?做哪些菜?味道怎么樣?心情如何?

  2.教師完整的朗誦歌詞。

  3.幼兒跟著老師朗誦歌詞,同時請幼兒找出歌曲中的間奏。

  三、學唱歌曲。

  1.教師完整范唱。娃娃把做飯的故事變成了一首好聽的歌唱給大家聽。

  2.通過找歌曲中唱法的不同引導幼兒解決念白部分和歌曲部分的銜接。

  3.幼兒完整演唱,根據幼兒的演唱情況進行指導。

  4.提醒幼兒在演唱過程中注意兩段歌曲的情緒變化。

  5.分組演唱。

  6.與同伴結伴演唱。

  7.全體幼兒共同為客人老師表演。

  四、結束部分。

  滲透健康常識,并引導幼兒進行歌曲的創編。

  小朋友,除了可以做魚和肉,咱么還可以做什么好吃的菜啊?對了我們要多吃蔬菜,營養均衡了身體才能更健康。這樣吧,咱們一起到市場上再買一些菜,我們一邊做菜,一邊唱歌吧!騎上小車出發吧!

  反思:

  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比較有激情,幼兒的興趣很高,圖譜的使用也比較恰當。需要注意的是,老師要時刻關注孩子,注意到孩子的表現才能及時的糾正出現的錯誤,才能教育活動目標更好的完成。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2.學習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3.理解歌曲內容,學習小樹葉勇敢的'精神。

  活動準備:小樹葉、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

  教師播放《小樹葉》音樂,帶領幼兒做樹葉飄落的動作。

  2.學習歌曲

  (1)完整欣賞歌曲

 。2)提問幼兒,歌曲講的一件什么事情。

 。3)教師演唱歌曲

 。4)幼兒跟唱

 。5)幼兒學習用不同形式進行演唱。

  ①分組對唱

  ②男女對唱

 、垲I唱

 、芨璞硌

  活動延伸

  制作樹葉書簽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感知樂曲的結構,感受音樂的歡快和幽默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簡單的符號、動作、表情及嗓音創造性地表現音樂。

  3.體驗、參與和表演創造的快樂活動準備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螞蟻和蟈蟈的特點有一定的了解

  2.物質的準備:音樂,PPT課件,螞蟻和蟈蟈的圖片,、螞蟻和蟈蟈的頭飾若干張,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引起幼兒欣賞的樂趣,

  1.以律動《郊游》進入活動室,引導幼兒坐好。

  2.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特點和內容

  1.完整欣賞音樂,欣賞完了以后向幼兒發出啟發性的提問:"聽了音樂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許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表述對作品的理解。

  2.對孩子的回答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并引出活動課題"你們真聰明,小耳朵真靈",這首音樂的名稱就叫《歡樂頌》,它里頭有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3.結合課件,有表情的像幼兒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樹成熟了,住在樹下的三只蟈蟈可高興壞了……..)從而激起幼兒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賞音樂,采用圖譜教學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獲得對樂曲的經驗。

  1.再次欣賞音樂,教師利用圖譜幫助兒感知樂曲結構, 提出思考性的問題"小朋友,聽完音樂你們知道這個音樂有幾段嗎?

  2.運用對比欣賞法,引導幼兒感知AB樂段的不同,提問"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樣的,B段是怎樣的""你認為那一段是螞蟻,那一段是蟈蟈"3.教師引導幼兒用聲勢或律動來表現音樂的形象"我們用拍腿拍手表現蟈蟈號還是表現螞蟻好呢?"四、嘗試游戲表演,加深對音樂的記憶

  1.鼓勵幼兒根據音樂內容自愿擔當角色表演,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戲的過程中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及時予以幫助2.熟悉游戲以后,把幼兒分成2――3組同時游戲活動結束評價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活動延伸1.學習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

  2.在角色扮演區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動中學唱這首歌曲的歌詞版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很高,孩子們對于歌曲的重難點掌握的比較好。在形象的圖譜的提示下,合著音樂的美妙的旋律,幼兒較快的學習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方式來表現樂曲節奏(如肢體動作);

  2、按照節奏進行整齊的打節拍,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欣賞音樂、發現美感知樂曲;

  3、樂于參與游戲,正確對待網絡游戲帶來的利與弊。

  重點:按節拍正確、整齊擊打樂器

  難點:不同節奏變換式的演奏。

  活動準備:音樂《98k》、鈴鼓、手搖鈴、蛙鳴筒、沙錘、A4紙

  一、活動開始

  1.師幼問好、幼兒就坐;

  2.師播放音樂《小了白了兔》,讓幼一起唱并做動作,最后讓幼兒說說在哪學到、聽到此歌曲(抖音)。

  3.播放第二首打槍的聲音,引導幼兒說出在(吃雞)游戲聽過這首歌,師正確引導幼兒生活中比吃雞、抖音有更好的玩的游戲,導入本節活動——《98k》

  二、活動過程

  1.播放一段音樂,讓幼兒感知樂曲。

  2.再次播放音樂讓幼兒跟著樂曲自由拍打節奏,請節奏感強的`幼兒分享,大家一起邊熟悉節奏邊用肢體演奏。

  3.發樂器并介紹名稱、用途。

  4.讓幼兒試著跟隨音樂節拍演奏。

  5.師幼一起跟著拍子演奏。

  6.按照樂器將幼兒分組演奏、合奏表演,師按節拍引導幼兒分組打擊樂器。

  三、活動延伸:

  1.讓幼兒畫一把自己喜歡的槍

  教學反思:本節活動幼兒參與性高、節奏感很強,能按照節拍正確的演奏。教師需進一步注意細節,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用更多不同的演奏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教學,了解不同節奏的組合。

  2、在合作與配合中,感應兩個聲部的口技節奏疊加。

  3、了解中國特色文化,精氣神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做人態度。

  活動準備:

  電腦--U盤接音樂《中國功夫》、打棒:6副、沙蛋/沙球:6副

  活動過程:

  1、問題引入"中國特色"暖身:

  2、體態律動:中國功夫的'"精氣神"

  3、歌曲教學:

  三種絕技的分別展示,與口技教學在音樂中的連貫訓練兵器(樂器)的選用兩種兵器(樂器)的音色與節奏疊加相互交換兵器(樂器)收兵器(樂器)

  4、總結與再見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讓們了解我們中國的偉大和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在星期一有一個活動是學習歌曲《中國功夫》,這是一首成人歌曲。通過學習讓了解我們中國功夫以其形體、動作、力量的絕妙組合表現出中華民族剛毅挺拔的民族精神。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愛歌曲歡快的'旋律,知道這是一首廣東童謠。

  2.體驗音樂活動的愉悅并大膽在同伴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

  活動過程

  1.方言引入,激發興趣。

 。1)用廣州話與幼兒問好。

 。2)用廣州話表達“細小”“歡笑”“世界”“眼淚掉”,猜猜這些詞的意思。

 。3)幼兒嘗試用廣州話說“細小”“歡笑”“世界”“眼淚掉”等詞語。

  2.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世界真細小》

  師:請說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師:這首歌是一首廣東童謠,名字叫《世界真細小》。

 。2)幼兒輕聲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幼兒拍節奏。

  (4)表演唱。

 、俨捎幂喅⒎侄纬姆绞奖憩F歌曲。

 、谡堄變涸诩w前表演唱歌曲。

  活動延伸

  提供碰鈴、圓舞板、鈴鼓等樂器聽音樂進行打擊樂活動。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生動、活潑的說唱情趣,體驗歌唱的快樂。

  2、知道“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的民間習俗;嘗試用潮州話說對白;學習用歌聲表現“廣東小主人”的熱情和好客。

  3、學習∣×0×∣x∣xx∣×—∣的節奏型。

  活動準備:磁帶、錄相帶各一盒。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幼兒隨歌曲旋律拍手進活動室。

  2、練聲、節奏型練習。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學習節奏型:

  ∣×0×∣x∣xx∣×—∣

 。2)“用歌聲歡迎客人”歡迎客人的形式練聲,唱準旋律。

 。3)“唱一首歡迎客人老師的歌”,幼兒欣賞并學說潮州話對白。

  3、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觀看有關“功夫茶”的`錄相。

  二、學唱歌曲

  1、學習歌詞內容。

 。1)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學習歌詞的第一、第二句。

 。2)在動作表現中學習歌詞的后半部分。

  2、欣賞老師范唱歌曲。

  3、幼兒用動作感受、表現歌曲。

  4、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聽音樂,邊用手打節拍邊輕輕跟唱。

 。2)學習有感情地唱好×0×∣x∣xx∣×—∣

  請你品嘗功夫茶

 。3)請小木偶喝茶的形式,鼓勵幼兒用歌聲表現小主人的熱情

  好客。

  三、游戲、表演

  師生共同扮演角色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聽聽、看看、念念、做做等活動中,發展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2、嘗試用小手、身體、彩帶表現小蜘蛛爬行的有趣經歷。

  3、幼兒在表演和游戲中,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各色彩帶人手一根、布袋一個、音樂、視頻。

  經驗準備:了解蜘蛛的習性,見過蜘蛛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激發幼兒興趣。

  手指游戲:一只小小蜘蛛慢慢爬上來,大雨落下把它沖跑了。

  太陽出來曬干瓦上雨,那只小小蜘蛛慢慢又爬上來。

  二、幼兒初步感知音樂。

  1、看一看。

  (1)老師用手指表演“小蜘蛛”的故事

  (2)結合動畫,理解歌曲意境。

  2、說一說。(幼兒發揮想象,了解歌曲內容)

  提問:小蜘蛛在干什么?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兒猜測、理解《小蜘蛛》意境

  3、念一念,熟悉歌曲的節奏。(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4、兩兩合作,分角色表現蜘蛛爬行的有趣經歷。(跟著音樂做游戲)

  三、在游戲中,用身體表現蜘蛛爬行的有趣經歷。

  1、老師邊唱邊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歌曲

  重點鼓勵幼兒創造性的表現蜘蛛網

  2、師生共同探究怎么樣讓蜘蛛網不破呢?有什么好方法?

  3、幼兒嘗試兩兩合作結合肢體進行合作表演,并看誰的造型最獨特?

  4、重點提問:你剛才和朋友是怎么配合的?三只蜘蛛在一起還能怎么玩?

  四、用彩帶表現小蜘蛛爬行的有趣經歷。

  ——引導幼兒嘗試用彩帶在游戲情景中表演《小蜘蛛吐絲》

  1、摸彩帶。(制造神秘感,鍛煉幼兒勇敢的品質)

  2、彩帶的.遐想。(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3、蜘蛛網的游戲。(用彩帶編制蜘蛛網表現歌曲內容)

  探索編織更大的網,并說說編織的蜘蛛網像什么?

  4、全體師生共同游戲《害蟲大作戰》

  師:你知道蜘蛛結網是為了什么嗎?幼:捕捉害蟲。

  那你們試一試結一張最大的網,把害蟲都吃到肚子里面。(小朋友結網、客人老師鉆一鉆)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感受進行曲的樂曲風格,并能雄壯有力演唱歌曲。

  2.學習用斷頓的方法,用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中的意境。

  3.積極參與表演,體驗“小海軍”的英勇與威武。

  活動準備

  海軍的圖片、海軍帽子、音樂

  活動過程

  1.感受音樂

  幼兒隨著“小海軍”音樂模仿海軍站士開炮艇、揮旗、開炮等動作感愛音樂。

  2.學習歌詞

  1.欣賞歌曲,感受哥曲雄壯有力情緒。

  2.理解歌曲內容。

  師:小海軍們在做什么?

  3.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嘗試用斷頓演唱方法和中強音量演唱。

 。2)師:用什么樣的.聲音能唱出小海軍勇敢、神氣的樣子?

 。3)如果是白天,小海軍開著小炮艇時用怎樣的聲音唱?

  (4)完整演唱歌曲。

  4.歌表演

  請幼兒跟著音樂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表演。

  活動延伸

  提供打擊樂器,讓幼兒在區域中聽音樂嘗試打擊樂活動。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5

  活動設計意圖:

  平時,我們經常看見幼兒踩著大人的鞋悠閑地晃來晃去,不時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玩得非常開心,因此我萌發了設計這個活動的念頭。我想來自幼兒身邊的物品幼兒更有感性認識,讓幼兒樂于探索、興致盎然的物品更具藝術魅力。

  活動目標:

  1、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

  3、嘗試創編出不同的節奏,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活動準備:

  1.? 室外環境

  2.? 報紙、掛歷紙、硬紙板、木板、塑料布、鐵盒、鐵蓋、塑料瓶等

  3.? 音樂磁帶一盒、小鼓一面

  活動過程:

  一、充分感受

  1、引導幼兒發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教師:今天你穿誰的鞋子?幼兒:(我穿媽媽的高跟鞋、爸爸的皮鞋、姐姐的運動鞋、奶奶的布鞋、媽媽的靴子……)

  2、教師:我們穿上大鞋從活動室走出來有什么感覺?幼兒:(腳上感覺非常松、很暖和、很舒服、很爽;踏起來聲音很響;腳有些穿不穩當;人變高了;覺得有些站不穩好像要摔倒;像走在小山坡一樣、像踮著腳尖走路)

  3、教師:我們去踏踏地上的物體,聽聽踏在不同物體上發出的聲音有沒有一樣?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不同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4、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感覺怎樣?

  幼兒:(踏在鐵盒、鐵蓋上,像鈴鐺、打雷的聲音;踏在塑料袋、報紙、掛歷紙上,像小雨、蛇爬行的聲音;踏在木板上,像打鼓的聲音、地震的聲音;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踏在鐵蓋上,像開槍的聲音……)

  二、游戲引導

  1、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奏。教師將幼兒大鞋發出的各種聲音歸類,進行聲音節奏練習。

  如: 打鼓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鈴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丁零零? 丁零零? 丁零零

  小馬跑步駕駕駕? 駕駕駕? 駕駕駕

  2、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奏,并發出相應的聲音。

  三、自由創編

  1、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真好聽,你還能不能編出更好聽的節奏型呢?小朋友可以互相學學,也可以邀請老師參加。

  2、教師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并將幼兒創編的節奏型及時記錄下來。

  分析:由于教師對幼兒創編節奏型的記錄,滿足了幼兒創編的成就感,幼兒樂此不疲,創編出的節奏型多種多樣。

  四、成果分享

  1、自由交流: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和朋友創編的快樂,相互交換節奏型踏節奏。

  2、教師:你們的大鞋都唱出了許多好聽的歌,我們來表演一下,讓幼兒邊看記錄的節奏型邊踏節奏。

  五、延續幼兒的興趣,充分感受穿大鞋的樂趣。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大鞋都會唱歌,我們合在一起來唱一唱。讓我們快樂地動起來吧!引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己踏大鞋合著音樂,用自己喜歡的節奏來表現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1-06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5篇11-07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15篇)11-07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精選15篇)11-22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精選15篇11-08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集錦15篇11-08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集合15篇11-21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集合15篇)11-21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合集15篇)11-20

大班音樂教學設計合集15篇11-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铁岭市| 合江县| 邹平县| 马鞍山市| 荆州市| 邹城市| 广南县| 且末县| 岐山县| 新和县| 六枝特区| 九龙城区| 宜阳县| 尖扎县| 上蔡县| 麻阳| 香河县| 特克斯县| 兴宁市| 和静县| 襄汾县| 喀喇沁旗| 吐鲁番市| 日照市| 永州市| 灌南县| 莱西市| 吴桥县| 莱芜市| 宿松县| 阿拉善左旗| 鹤岗市| 巴里| 伊通| 望都县| 肥城市| 五华县| 临泽县| 巨鹿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