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技巧
導語:課堂提問是英語語言訓練中最常用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之一。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興趣與好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分析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
1.精心設計問題,從學生實際出發
精心地設計問題可以將學生思考的過程和學習的知識恰當地結合起來,從而巧妙地打開學生思維大腦。教師應根據教學目的,聯系學生實際和教材實際,精心設計課堂提問,難度要適中。問題太難,學生望而生畏;問題太易,又引不起學生的興趣。難易適度的提問,應當是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即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經過思考后能回答上來為宜。
因此,對那些難度較大的問題,一定要精心設計,分解成一系列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小問題,同時,也要“力戒”簡單提問。只有這樣的課堂提問,才能將學生的大腦開啟,使學生的思維“發動起來”,去思考、去揣摩。
2.選擇時機提問,及時師生互動
一堂課的核心往往是它的重點、難點、精華所在。而難點恰恰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在此處學生往往思維滯后,聽課較為吃力。因此,在這里設疑,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其集中精力聽講,更能激起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對難點、重點做出探索思考、積極揣摩、把握中心。這樣不僅使學生加深了理解,也強化了記憶,而且通過提問和回答,教師也及時吸收了反饋信息,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以便師生之間形成信息雙向交流,以達到教與學的相互促進,使課堂形成良好的互動。
3.充分思考,善于傾聽見解
提問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新課標中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然而,許多教師在提問之后,給學生所留的思考時間往往不足一分鐘,若該生回答不出,教師就自己回答,或讓其他學生回答,或將問題又重新組織再次提問。
由于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學生的思維很容易卡殼,回答的難度也會加大。因此,教師在提出問題后,應該給學生一段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慢慢進行咀嚼、消化,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問題的實質,能夠以不變應萬變。否則,教師片面地追求一節課灌輸了多少知識,只會使學生感覺到雜亂無章,產生逆反心理。思考的時間不會白白被浪費,只要教師學會恰當地把握。
4.啟發學生適當發揮,拓展提問空間
發揮性問題是指有些問題不希望學生只用一兩個詞來回答,而是希望學生盡量多進行一些闡述。教師在提問這樣的問題時,應注意問題的焦點不要過于集中,或者說,要將問題問得泛一些。這樣,學生就可有更多的發揮。如“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就是發揮性問題,而“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就不是發揮性的。
學生對于后者的回答很可能只說“Yes,I do”。當學生對于發揮性問題有了一些回答后,教師如果還想讓學生繼續說下去,就可以進一步提示,如教師可用“What about...?”來引導某方面的話題。
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我們的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發揮性問題正是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課堂由教師一講到底,勢必會使氣氛沉悶,然而教師加以提問,并要求學生加以思考后回答,就會使學生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有用性,也就很容易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5.注意問題的普遍性,盡量惠及每個學生
提問要具有普遍性。新課標中指出:“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需求,開發他們學習的潛能,發展個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提問時應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合理設計并安排問題,所提的問題要能使大多數學生都有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的機會,問題應具有層次,難、中、易的問題比例適當搭配,以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問題機會均等。
即使同一問題,讓不同學生回答,認識有深有淺,分析不同,可集思廣益。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對培養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對破除中差等學生對提問的畏懼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課堂提問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正確運用課堂提問有助于開展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善于思考的好習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檢查重、難點的掌握情況。因而,我們應該做到精心設計問題,選擇恰當時機提問,并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學生進行啟發。這樣,英語課堂的問題設計才能使學生置于“欲罷不能”的學習境地,極大地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最終收到高質量的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技巧
一、課堂提問的時機
1.新課導入時提問
針對以前學過的內容提問,借此了解學生課外復習和掌握教材的情況,起承上啟下、導入新課的作用。如教學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 這一課,教師可以這樣引入并提問:Light is important to us everyone, especially at night .But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electric lamb? 旨在回憶學習愛迪生偉大貢獻,起到知識的銜接和鋪墊作用。
2.集中學生注意力時提問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時就需要教師用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來調節課堂氣氛。如教學“Shopping online”一文,可以這樣發問:We usually buy things in a shop. But where did Sato Miyoko buy things online? 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for us to buy everything online? 這種提問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興趣,學生的思維就會活躍起來。
3. 課堂小結時的提問
通過課堂小結提問,可以挖掘課文的深層含義、德育功能、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推理等能力。如學習“Standing room only”一課時,在本課結束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What i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 Do you think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 serious problem and the greatest challenge? 等,通過這樣層層設問,步步求答,促使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思考、去回答、去努力付諸行動。最后得出正確結論:“Our country must carry on family planning to control population growth .”
二、課堂提問策略
1.質疑性提問
課堂上選擇的問題應新穎、有趣、且具有代表性,以超乎常情的提問引入新課,對課文的理解起啟發作用。例如教材lesson 22,設問:“Have you seen the space people?”(你們見過太空人嗎?)“What would you want talk to the space people?”(你們最想和太空人談什么?)What did Kelly think about the spaceship?(Kelly 想了解有關飛船的什么事情?)課堂立即沸騰了,太空人誰見過?能和人類交流嗎?同學們都瞪大雙眼搖頭,我于是開始了新課。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問題。
2.激趣性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是學習興趣,只有有趣的東西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師要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去設計問題。用科學、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如教plants and us設問:“Have you ever got leaves and flowers to eat for lunch?”同學們樂了,爭著說:How to eat leaves and flowers? 個個都興趣盎然地啃起對話的內容了,輕松有趣完成課文的學習。問題設計的趣味性,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地思考,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激發興趣,需要教師走進學生,了解學生的愛好,所設計問題能夠“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時,決不可忽視問題的真實性,教師提的.每一個問題都要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甚至有一種不說不快的感覺。
3.準備性提問
有準備而問,因人而問。課堂提問要全面衡量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給每個學生以均等的機會,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高.教師即備教材又備學生,根據一個班學生接受能力程度不同,設計不同的問題。用不同問題去問水平不同程度的學生,這樣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以達到預期目的。簡單的問題,如只需“Yes”、“No”回答的問題去問口頭表達能力差的學生,使他們有開口的機會,使他們感到老師沒有忽略他們,使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而需要理解復述等難度較大的問題則問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這樣因人而設問題,可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個體差異得到兼顧。由此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探索性提問
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采用各種不同的問題情境,才能達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目的.在課堂設計中為什么要問,為何這樣問,為什么要問這個學生,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希望受到什么樣的效果,老師都必須做好全面考慮,以便循循深入,降低學習難度,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指導學生對零碎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和概括,并能靈活運用,使之成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如教lesson29設問:(1)When is Christmas day? (2)Do you like it? Why? (3)What presents do children get? (4)Have you ever seen Father Christmas? 接著老師用幾句話簡要介紹以下內容以及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學生帶著疑問去聽錄音,易于把握要領,掃除復雜語言障礙。
5.陷阱性提問
在教學中,有些語法只是通常使學生容易混淆做出誤答,教師可以通過“試誤”以達到教學目的。如:Grammar Present Simple:Third Person Singular(一般現在時態的第三人稱單數)。設問:(1)Do you get up early at 6:00? (2)Do they get up early at 6:00? (3) (Does)She /He /The boy get up early at 6:00? 學生大多數照用Do提問,這樣老師就可以通過糾正錯誤,引出課題,以達目的。
6.發散性提問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經常采用發散性提問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情操的陶冶,富有啟發性,強烈的感染力和鮮明的教育性,以便很好地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比較、更好的理解。達到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例:復習字、詞、句時,出現較多的同義功能。例句1:What do you have to do 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ier? 用句What must you do if you want to keep healthier? 作比較,弄清 Have to /must 之間的異同。又如2: I want can I do for you? 可提問學生用Can I help you? 代替嗎?讓學生作比較,其義自現。比喻詢問時間句子:What time is it? 可說What is the time? 等等。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技巧】相關文章: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技巧分享11-15
初中英語課堂教師提問的有效方法09-13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技巧12-26
初中英語課堂教師如何提問09-14
初中英語課堂管理的有效策略11-25
有效溝通的技巧11-07
有效的溝通技巧11-28
有效的溝通技巧11-05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技巧08-13
課堂管理的有效技巧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