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師怎么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幼兒的一些特點設置一些能通過實踐操作和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來激發幼兒的語言能力,讓他們集中注意力,去獲得新知識,新方法,讓幼兒學會主動的學習,成為學習中的主人。下面小編為您帶來幼兒園教師怎么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師怎么培養幼兒語言能力
一、營造閱讀環境
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有利于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積極引導和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各班幼兒閱讀興趣和需要,我們創設了一個個舒適衛生溫馨的語言區。
如在語言區的地面上鋪上塑膠地板,讓孩子們可席地而坐,一起講、一起看、一起說;或畫一幅森林水彩畫作為故事背景,貼在低矮的墻面上,讓幼兒很自然地坐在那里取指偶或木偶進行故事表演;而在另一邊我們設立了故事盤、排圖講述、識字摸箱等游戲。此外,把主墻面與語言區融為一體,擴大閱讀活動范圍,增強閱讀活動的趣味性,使幼兒感到在如此舒適的環境中進行閱讀是件很快樂、愜意的事情。
二、豐富學生生活
幼兒只有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獲得發展。幼兒學習語言都要與周圍現實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連。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聽、看、觸、摸、嘗、聞等,在認識周圍事物中發展幼兒的語言。
語言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識能力,而認識范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因此,要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幼兒語言。
開學時,讓學生從家里帶來一些綠色植物,讓他們自己種植與照料,以便在豐富知識的同時增強責任心。有的幼兒非常負責,每天都給自己的花草澆水,邊澆水還邊觀察,觀察別人的同時觀察自己。看到這一情景,我便靈機一動,讓他們把自己看到的講給大家聽。
有的說,我看到了嫩綠的葉子,有的說,我看到了美麗的小花,像五角星一樣的,有的說,我看到了吊蘭的葉子是細細長長的,還從中間向兩邊垂下來呢……孩子們說得興致勃勃,都想把自己看到的告訴大家。于是,我便趁勢引導,讓孩子們每天都去觀察,看看有什么新的發現,然后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有一次,一位幼兒看到自己的花開了,就興沖沖地跑來告訴我:“老師,老師,我的花開了,是紅色的,真漂亮,聞起來還有淡淡的清香呢。”聽到這,我不禁為他鼓起掌來:“你說的話和你種的花一樣漂亮,再接再厲,好嗎?”聽了我的表揚,他那高興勁就別提了。看來通過種植與照料花草,不僅使幼兒豐富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還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千姿百態的變化,在幼兒直接感知中發展他們的語言。
三、組織交往活動
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課”。語言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媒介,語言交往能力的培養應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并提供適宜的指導與幫助,同時鼓勵幼兒充分利用機會進行交往。
日常生活中,其實幼兒有許多交往的機會,有時幼兒迫切地想得到同伴和成人的幫助,有時需要解決同伴之間的糾紛……現在,我們要善于把握各種機會,讓幼兒成為主角,還要鼓勵幼兒合作學習,互幫互學,以取得進步。幼兒園除了正規的教育活動,游戲、日常生活都可以為幼兒發展語言提供機會和空間,教師在幼兒語言規范性形成方面起著典范作用,教師應注意到除客觀因素(如床位、座次)的影響外,要有意創造幼兒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擴展。比如,晨間活動時,教師可以鼓勵小朋友之間談談來自幼兒園之外的消息。不善言談的陳馨帶來一疊和媽媽去泰山公園的照片,我馬上拿給大家看。小朋友爭相觀看,羨慕地向陳馨問這問那,她也滔滔不絕地向小朋友介紹起照片上的人和景物。
四、利用游戲活動
準確地感知語音是幼兒準確發音的先決條件。我們注重培養幼兒聽音、辨音和準確發音的能力,為此自己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少語音游戲。如為了練習好zh、ch、sh等卷舌音,設計了教學游戲《小鴨吃食》,教幼兒通過聽音、辯口型體會近似音的細微差別,從而正確發出“這”、“是”、“吃”幾個音。首先讓幼兒從“玩具盒”中摸出小魚、小蝦、石頭等教具。并學說句子“這是小魚”、“這是小蝦”等,然后老師和小朋友分別戴上“鴨媽媽”和“小鴨子”的頭飾,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是鴨媽媽,我們是小鴨子。”之后鴨媽媽帶小鴨子找東西吃,鴨媽媽說:“小鴨子吃魚。”小鴨子一起做動作并說:“吃吃吃,吃吃吃。”鴨媽媽若說:“小鴨子吃石頭。”小鴨子則搖搖頭說:“不吃不吃。”待小鴨子“吃”飽后,跟隨鴨媽媽聽音樂出去游水。這樣通過富有情節的表演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練習了卷舌音,沒有半點心理壓力。
五、進行仿說引導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以簡單為主,他們不會把話語說得很完整、很規范。幼兒有個很大的特點:善于模仿。因此在平日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孩子多模仿,仿說訓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生活中鼓勵孩子們多與成人交流,大膽表達,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大人的糾錯中孩子們會明白自己表達的錯誤,從而提高表達能力。同時教材中的好多文章是幼兒們進行仿說的很好題材。
如《拔蘿卜》一課,教師引導孩子們往下續編故事,“小狗小狗快快來,拔呀拔呀拔蘿卜”、“小貓小貓快快來,拔呀拔呀拔蘿卜”……幼兒們天真活潑,模仿能力強,只要教師善于引導,隨時隨地都可以對他們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六、應用現代媒體
心理學家認為:“興趣具有動力作用。”也就是說,人的興趣可以直接轉化為動機,成為激發人們進行某種活動的推動力,幼兒是在交流和表達中發展語言的,語言教學中激發幼兒的興趣,使他們樂于交流、樂于表達是相當重要的。利用現代化電化教學創設由具有具體感性的立體信息顯示的動態情境,能直接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當動畫錄像《三只小豬》播放后,幼兒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隨著逼真的形象動物對話和富于動態的情景,幼兒情不自禁地想說樂說,很快進入故事情境中。看完動畫片之后幼兒還興致未盡,自己模仿動畫片中角色語氣邊對話邊表演。由此可見,幼兒語言表演活動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更重要的是其中動態的信息因為更富有真實感,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使幼兒不只是將它單純地作為某一知識理解,而是在積極運用已有經驗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時實地把握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學習積極性,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提高對故事的復述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教師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方法
一、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幼兒積累語言,練習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
幼兒語言是在幼兒所處的環境實踐中不斷感知的過程,而幼兒語言環境一般是指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這兩個方面。
就幼兒物質環境而言,為了讓幼兒熟練地掌握有……有……還有……”排比句。上課前我有意識地將幼兒喜歡的玩具布置在各個活動角,在進行看圖講述課《小象回家了》之后,讓幼兒看看教室里的擺設。幼兒看到教室布置變了樣,紛紛說出教室里有娃娃,有電話,有花,還有許多玩具等等,有的幼兒還會說有的魚在吃飯,有的魚在喝水,還有的魚在做游戲。幼兒通過環境直接感知事物的動態,從而使幼兒的語言在這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中得到了培養。
在班上,我發現女的幼兒很喜歡玩娃娃,做小醫生,扮作演員等游戲;男的幼兒則喜歡玩軍事演戲、學英雄等。在游戲中,幼兒自己處理角色的分工,互相提議以及要求角色形象如何等等,盡管有的幼兒平時很少在課堂上舉手發言,有的甚至在集體回答時聲音也較輕,可是在游戲中卻積極表現自己的意見和提議,而且聲音響亮。于是我組織一些為××小朋友過生日、開商店、學習解放軍之類的游戲,以發展幼兒語言,幼兒在愉快和諧、輕松的氣氛中,通過模仿一些角色,不僅鞏固了一些禮貌用語,如“請到1號臺結帳,謝謝你的幫助,”等等,還能較牢固地掌握一些詞匯和短句,如;今天,我送給大家的生日禮物是—盒彩色畫筆,請大家別客氣等,會用語言指令“部隊”跑、跳、臥倒等,學會用語言表達祝××小朋友生日快樂。
因此,良好的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幼兒感知事物,語言發展和心態平衡等,還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創設融洽的氣氛,讓幼兒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就說,從而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二、在日常生活中誘發幼兒說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動中每一個積極因素,鼓勵幼兒親自去看、去聽,激發幼兒說話的欲望。如下午吃點心時,是用圓形的小糕點,在幼兒認識香噴噴的糕點是圓形的時,我就進行即興提問:什么東西也是圓形的?什么東西是香噴噴的?幼兒紛紛回答出:皮球是圓形的,火車輪子,汽車輪子是圓形的,還有太陽鈕扣等等也是圓形的;說蘋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噴噴的。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話,誘發幼兒積極發言。如:“今天下雨,早上你是怎樣進幼兒園的?”“路上的行人看見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學的?”這時幼兒一般都會興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紹。又如:忽然下雨,就問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下雨的?雨聲怎樣?為什么雨一會又不下了?幼兒在親身觀察、思考后,都能說出春雨的聲音是嘀嗒嘀嗒的,象小鬧鐘走動一樣,有時春雨像灰塵在空中輕輕地飄下來,飄下來,春雨是淅淅瀝歷的,斷斷續續的,所以一下就是好幾天等等,由于幼兒有了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狀、色彩、動態,教師又及時進行啟發誘發,使幼兒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語言練習機會,從而提高了幼兒的語言水平。
三、合理設計教學過程,有用的、有意識地進行引導。
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是引導幼兒在文學作品的學習中豐富詞匯,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礎上,啟發幼兒的想象力,運用簡單的詞匯、句子,逐步培養他們連貫說話的能力。
我在教編兒歌《誰的家》的教學過程中,我先是很神秘地出示有天空、海洋、草地的背景圖,有意識地啟發幼兒想象,這是什么樣的天空?是誰的家?幼兒觀察圖片后,很踴躍地說:“這是藍藍的天空,是太陽的家,是飛機的家,也是小鳥的家等等。我又問:草地好看嗎?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說看。幼兒議論了一會兒,說:”綠綠的草地、美麗的草地等,我還問:海洋是什么樣的呢?幼兒想的都是藍藍的海洋,于是,我啟發幼兒想象,海洋為什么是藍藍的呢?幼兒通過這一啟發,想到海洋又深又大,都說用深深的來表示海洋最好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有目的的引導,幼兒都說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海洋是魚兒的家,深深的海洋是輪船的家等等。所以幼兒語言能力的表現如何,詞匯運用恰當與否,除具本形象的教具和圖片外,和教師有目的積極地引導有著密切的關系。
四、通過游戲,促進幼兒語言和智能的發展。
游戲是幼兒生活的主體,生動有趣的游戲,是培養幼兒感知事物,發揮想象,發展語言的重要途徑,我帶幼兒到校園中做“找春天”的游戲,先引導幼兒積極觀察,然后讓他們邊看邊講述“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桃樹上——桃花開了;春天在小樹上——小樹長出了新葉子;春天在小草里——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了,春天在石榴樹上——樹枝發芽了!”然后我再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把剛才看到的那么多的春天景象描述出來,由于幼兒已經觀察、思考和講述等游戲活動,對春天已有一定的認識,在認識春天的特征中,幼兒從天氣的變化,講到花草樹木的變化,從小動物的出現講到人們的勞動,衣著的變化;以幼兒的談話中,已經看到他們有條理,分層次地講出季節的變化。
【幼兒園教師怎么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相關文章:
幼兒語言能力怎么培養03-30
幼兒的語言能力怎么培養03-30
怎么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11-23
幼兒園怎么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4-01
怎么才能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3-30
怎么培養孩子語言能力10-29
幼兒園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3-30
幼兒園教師怎樣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04-02
幼兒園如何培養幼兒語言能力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