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開展幼兒早期教育作文
導語: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要以引導為主,并不是讓你去教幼兒識文斷字之類的,其實識文斷字之類的對幼兒來說還太早了,所以一定不要讓孩子們過早的接受這些教育,過早的接受這些教育反倒是沒什么好的作用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如何開展幼兒早期教育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開展幼兒早期教育1
1、發展幼兒語言是早期教育的關鍵
人的智力核心——思維,與語言密切相關。思維的發展離不開語言的發展。發展兒童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兒童早期教育的成敗。
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幼兒期是語言急速發展的階段,這時期兒童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已大大提高。1歲是兒童積極理解語言的最佳時期;2~3歲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最佳時期;4~5歲是書面語學習的最佳時期。幼兒期的詞匯量增長最快,大約可增長3~4倍,即3歲達800~1000個;4歲1600~2000個;5歲2200~3000個;6歲3000~4000個。
幼兒期語言發展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自言自語;一是說個不停。幼兒常常自己對自己說話,而且嘮嘮叨叨。幼兒這種“自我中心言語”,往往表現在動作或游戲中,他(她)并非為了和別人交往,而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對事物的注意,這樣能自覺地把自己腦子里正在想的事物說出來。它幫助幼兒出聲地思考問題。幼兒經常這樣做,能使動作內化為表象,促使思維的發展;同時也能暫時滿足幼兒在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愿望,有利于個性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加,自言自語會日益減少。
發展幼兒的語言,主要通過和成人的語言交流。因此,幼兒的家長和教師(包括保姆),應當注意和幼兒的語言交流,把增加幼兒詞匯量和提高幼兒理解語言意義的'能力,作為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務。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點
想象力的發展幫助智力發展。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參與思維過程。想象力貧乏,思維就狹窄,智力就不可能充分發展。想象可成為幼兒意志行為的內部推動力。想象力弱的兒童,往往依賴于動作,其攻擊行為較多。心理投射測驗證實:鼓勵兒童想象,可使好動的兒童安靜下來,逐漸集中注意和思考某一對象或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發展想象力有利于兒童品格的培養。
音樂在發展幼兒想象力中有相當作用。由于樂曲的節奏、音調和強度不同,作用于幼兒聽覺器官和傳入神經,便與肌體內某些組織產生共鳴,進而激發和豐富想象力,同時陶冶孩子的性情。
此外,運用情節迷人的故事、絢麗多彩的繪畫、生動活潑的影視、形象有趣的玩具、品種繁多的動植物,甚至俯身可拾的沙土、木塊等,都可激發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3、游戲是兒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手段
幼兒期也稱“游戲期”,這是因為兒童的天性喜歡游戲。幼兒最基本的活動形式是游戲。游戲是幼兒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療的手段,也是發展幼兒智力的最有效途徑。
游戲能使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顯著發展。幼兒通過游戲,視覺敏感度增大,記憶力提高。游戲可推動幼兒積極的認知活動,并嘗試解決問題。
游戲還可使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養。幼兒在游戲中會不怕挫折,不受誘惑,積極合作去解決問題。可見,寓教育于游戲的樂趣之中,極容易使成人的要求變成孩子的意愿,使教育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長和教師要經常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活動。
4、家庭教養模式是兒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條件
幼兒期孩子的個性心理特點正在初步形成。幼兒期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往往是人的個性特點的核心成分或中堅結構。人在幼兒期以后,雖然也能對其個性中的不良部分加以改造,但往往是量的變化。除非客觀環境或者親身經歷出現一次極為重大的轉折,否則已形成的行為定型是很難改變的。教育家洛克說,幼兒時期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在早期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如何開展幼兒早期教育2
早期教育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重視,盼望孩子更早更快地培育成才,是天下父母、育苗良師共有的心愿。人才成熟的早晚,由于秉賦的優劣、環境的不同,可因人而異,但早期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重要意義是一致公認的。許多生理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曾收集了大量的材料,經過科學的研究分析,認為人的思維與智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也呈現階段性。
三歲至十四歲既是長身體的重要階段,又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一般在三歲時智力發展有一個高潮,七歲達到另一個高潮,十四歲又可出現一個新的高潮。為此對三至七歲的學齡前兒童著手進行得法的早期教育,可為以后成才奠下堅實的'基礎。這個時期的孩子,全身各個部分器官的發育最迅速,特別是大腦的發育更為顯著,在正常情況下,年至七歲大腦的功能也日趨成熟。因此早期教育不僅適應于智力超常的兒童,而且也適應于一般兒童,即使智力落后的兒童對其進行適當的早期教育,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早期教育可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
1、語言教育:
語言本身是思維的基礎,它有助于思維和智力的正常發展。一般來說,對一歲的孩子,重點在于教會他能聽懂成人語言的意思。二歲左右是學說口語的最佳期,對語言的'學習積極性日益提高,喜與成人搭話,做父母的應利用這個機會,給他講述故事以提高孩子學語的興趣,經過多遍之后,要求其自己回講,這樣既能鍛煉孩子的語言、又能促進他的思維記憶能力。四至五歲是學習書面語的最佳期,就應教會孩子看圖說話,學唱及背唱兒歌等。
2、智力教育:
三、四歲的孩子已經初具觀察、注意、記憶、辨別、想象和思考等能力,趁此就要進行有計劃的培養,如經常帶領孩子去室外接觸大自然,觀賞花草樹木、家畜莊稼,并告訴他這叫什么名稱等,同時也向孩子提問,如回答不出時,再次告訴他,回家后找書本對照,把問題搞清楚,可強化他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并從小養成看書求知的興趣。家長要盡量使孩子開闊眼界,如讓他參觀自然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各種展覽會、動物園及公園等,以豐富孩子的知識,促使智力的更好發展。
3、品德教育:
在早期教育中開發智力比傳授知識更重要,才智的增長應以德育為基礎。品德教育,在早期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為此應向孩子多講形勢、好人好事,逐步陶冶,使他成為熱愛祖國、熱愛勞動、純正樸實、助人為樂具有高尚情操的好孩子。
4、加強體格鍛煉、養成衛生習慣:
啟迪多方面的興趣教育等(如學畫、識字、做算術),這些都很重要。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有充沛的精力接受熏陶和教育,才能使德智體全面發展,日后顯示自己的才能為祖國出力。
教育講方法,學習求實效,孩子還不愿學的,暫可不必強求,應及時了解情況,分析原因,可能因孩子身體不好、或對此還不感興趣,也有因要求過高暫時接受不了等等。要針對原因耐心地等待,反復的啟發引導。當孩子有了自覺的基礎,求知的欲望、學習的效果就比強加于他的要好得多。如操之過急,會使孩子產生厭煩和反感。
學習本身是腦力勞動,擔子不宜壓得太重,持續時間也不可太長,要注意勞逸結合,累了就應休息。這個課目學厭了可更換另一個課目,這樣可以調濟精神,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開展早期教育時,決不能忘記教育的對象必竟還是孩子,要憑孩子的年齡、天資、實際的接受能力因才施教,在不影響孩子健康的前提下進行。
【如何開展幼兒早期教育作文】相關文章:
如何開展幼兒常規教育03-04
如何開展幼兒教育09-16
如何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01-03
如何開展幼兒愛國教育09-22
如何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教育03-22
關于幼兒的性別教育如何開展12-19
如何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03-19
幼兒園如何開展國學教育08-27
幼兒園如何開展特色教育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