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自己的禮儀
有人說待人接物細致點就是圓滑、世故、討好人,通常來說人還是會愿意和相處舒服、周到的人一起,個性化這種東西,藝術界是可以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如何培養自己的禮儀的知識,歡迎閱讀。
家庭教養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包括處世禮儀。這方面,我父母教過我很多,不僅言傳,還有身教。我父親現在老邁,和以前相比有很大變化,從前,他在朋友中是大哥的角色,各種操心,在朋友中有很高的威望,我有時候思考為什么當時朋友們那樣喜歡他,和他的大氣、周到是分不開的,不僅是逢年過節的禮數,就是平常,都很講究。有人會覺得累,但是形成習慣、性格的事就不累。
我上班之前,父親曾經專門叫我過去,談了半天,就是教導各種禮數,比如在辦公室要勤快,要多幫前輩端茶倒水,要有眼色,不要議論人非等等。
這和年代沒關系,昨天和一位90后說事情,他說一句話真是逗死我,我介紹他認識兩位朋友,他說,“讓我去端茶倒水都行。”這個小孩我是真喜歡,特別優秀,所以就愿意幫他,也愿意提醒他,寧財神吸毒的事情我看到后也發給他,因為他在國外,怕有什么閃失,他說,連抽煙都不抽——我推斷這個小孩的家庭肯定很棒,從他身上能看出來。
向職場前輩、優秀的同事學習
如果家庭環境不算好,父母給不了自己好的指引——可參考《寒門再難出貴子》一文——那么,工作以后,多向前輩和優秀的同事學習,也是很好的成長途徑。當然,如果對這類行為有偏見,認為那叫溜須拍馬,這個就沒轍了。
另外有些忘年交前輩,在六十歲至九十這個年齡段,他們極有閱歷而心態積極,愿意分享但又不會倚老賣老,跟著他們學到很多。
通過書籍、電影等學習
《紅樓夢》、《京華煙云》、《白鹿原》、《一句頂一萬句》等小說,涉及到大量的為人處世道理,高陽的《胡雪巖》不要只當是官場小說,梁實秋的書、傅雷的《傅雷家書》等也都包含他們自身成長歷程描述或對子女的期望,父母的閱歷可能有限,前輩的指引也可能存在局限,小說以虛擬+真實的世界,給出另外的補充。
《紅樓夢》里賈母對劉姥姥,不是虛偽,而是大戶人家的寬容——反正有錢,又不缺那點,所以禮數上非常周到,吃著、拿著,說話間還要注意人家的自尊心,不讓別人覺得是施舍。這就是會做人。現在有些小孩子,要找人幫忙,說“我請你吃飯”,誰還缺那頓飯吃?他是不知道,很多人寶貴的是時間,一頓飯有啥吸引力?
電影電視也是好的學習途徑。看看受歡迎的人如何舉止,而被人討厭的人是如何處事。
各種社交禮儀的書我認為是職場必讀的。好的公司會有商務禮儀的培訓課程,如果沒有,自學,這也不難。
多歷煉,多思考,多總結
別人說再多,不如自己的經歷。有時候,吃點虧是好事,從教訓里成長。社交媒體時代,不是說待人接物就不重要了,網絡上難道就可以肆意妄為?在微博上罵上司又被看到,這不算是一個妥當的行為。身段放低一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何培養自己的禮儀】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禮儀06-11
如何培養自己的情商04-28
如何從小培養電話禮儀11-17
如何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11-07
如何培養孩子禮儀教育04-25
如何培養寶寶自己吃飯06-03
父母如何著手培養孩子的禮儀05-09
如何去培養孩子餐桌禮儀05-01
男性如何培養自己的領袖氣質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