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的方法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
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孩子到了小學特別是中學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承受不了繁重的學習壓力,便逐漸產生厭學情緒。對于老師來說,最頭疼的莫過于學生的厭學情緒。因為厭學情緒是學生對學習以及與學習有關的事表現出厭倦甚至厭惡的心理現象。有厭學情緒的學生上課不專心、無故缺席、更有甚者頂撞老師等。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成為了老師和家長首要解決的難題。
一、挖掘厭學情緒的根源
很多人認為:厭學嘛,就是對學習不感興趣。克服厭學情緒,應該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表面上看,這樣的回答似乎很正確,但對學習不感興趣并不是厭學的根源。因為,對未知的東西感興趣,是人類的天性。而沒有成就感,才是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
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如果每位老師,每堂課能讓學生學有所得,每天回家后,學生都能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如數家珍的回憶起來,甚至還能拿來考考自己的父母。這樣,他就會每天生活在成就感當中,這種成就感也是他繼續努力的動力,對學習也就會越來越感興趣。這樣,孩子就進入了學習的良性循環。厭學情緒也會因此而克服。
二、給學生"老師看得起我"的感覺
一般情況下,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內心深處都有一種自卑感。因為學習上的不成功,父母親友對他都有看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老師、同學都瞧不起自己(即使老師同學并沒有這種想法,他也會這么認為),讓他始終抬不起頭來。而如果班主任老師能夠通過某種途徑,讓他覺得"老師很看得起我",這就為以后的教育和轉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能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
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任何一個孩子的發展有了家長和老師的密切配合,效果一定會好很多。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我認為只要有教師與家長經常溝通,我們把孩子好的和有待于提高的方面互相交流,并共同商討采取的措施。教師與家長幫助學困生不僅僅需要耐心、細心,還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我們的努力不一定會有明顯的成效,但至少不會使他掉隊,只要不掉隊,就還有希望。老師和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成功時讓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成年人,但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和家長,在批評學生時,就要注意場合和尺度,以激勵為主,少用批評、責怪為妙。對學生學習上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這能克服學生的厭學心理。
四、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怎樣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老師和家長往往一廂情愿地給學生施壓,還嫌不夠,家長在家也要孩子開夜車,甚至恐嚇學生,考不上大學,你就會完蛋,就別來見我。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
五、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方法對頭,事半功倍。”這些名言俗語都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
很多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因此,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家長及時想辦法,輔導學生的學習,工作忙和有條件的可請家教,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只有學生學習提高了,才會使他們變得自信起來,那么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排解厭學的方法主要讓孩子們嘗到成功的喜悅;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表揚他的閃光之處,在一些問題上降低標準,逐步提高。盡量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的方法】相關文章: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08-19
關于低齡孩子克服厭學情緒的方法10-11
關于孩子厭學的方法03-09
怎樣避免小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03-31
有效的克服自卑方法08-01
如何幫助小學生管理情緒08-31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戀母癥07-22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11-07
克服自卑提高自信的方法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