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該如何處理
歌唱是音樂藝術中最易為少年兒童所接受,喜愛和理解的一種藝術形式。語言是聲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建立在語言的基礎上,并且歌唱的語言直接傳遞著歌曲情感和內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孩子唱歌吐字不清該如何處理,希望大家喜歡!
1、針對寶寶的認知特點,形象地幫助寶寶理解歌詞的內容,使他能了解歌詞中每個字的字義,避免在唱歌時含含糊糊地同其他字混淆。
2、要教寶寶用普通話學唱。成人自己首先要用普通話唱準,并做一些必要的示范,幫助寶寶唱準每個字的字音和音調。對寶寶在發音過程中難以掌握的字,要吐準字頭,引長字腹,咬清字尾,便于寶寶聽和學。如果成人自己的普通話不好,可以借助廣播、電視,與寶寶一起跟著學和講。
3、要讓寶寶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唱歌前聽清楚歌詞。對于吐字比較困難的寶寶,可讓他看著成人的口形發音。如吐“光”字時,嘴巴是張開的,不要將嘴巴碰起來變成“幫”。
4、成人可以讓孩子用較慢的速度,像平時說話那樣的口形念清歌詞,然后結合簡單、平穩的旋律進行反復的練習,從而達到吐字清楚的目的。
當寶寶唱歌吐字不清時,成人一定要堅持正面的教育和糾正,千萬不可模仿錯誤的唱法。這樣不僅會強化寶寶錯誤的發音,而且還會挫傷孩子唱歌的積極性。
拓展:
在童聲的訓練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讓兒童學會分解漢字,找準聲母和韻母,以及韻母是由哪個或哪幾個元音字母組成的。然后用有感情地朗讀歌詞的方法,讓孩子把歌詞讀懂、讀順。
其次運用練聲的.狀態來慢慢分讀每個字.對于歌曲中的每個字,聲母要咬得準確、快速.并且與韻母迅速結合.立刻唱出每個字的韻母,在唱韻母時.一定要通過韻 母中的元音字母來進行演變。如“國家”的“國”字,先找準聲母g的發音,然后咬緊拉長韻母UO,慢慢吐出元音“u”和“0”.收好字尾guo。說到底,咬 字的關鍵就是把字頭聲母咬清楚.把字腹的韻母中的元音找準,發音吐字,收好字尾。
同時,發音吐字離不開氣息的有力支持,只有把氣息和咬字聯合在一起,才能唱出動聽的歌曲。
童聲訓練的重點----頭聲。
唱歌教學,老師和學生都希望聽到優美的童聲,那么什么是美好的童聲呢?這一問題,在我國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至今還有不少的老師強調孩子用真聲,這雖然可以獲得明亮效果,但用多了肯定會對孩子的歌唱器官造成損傷,我們絕不能為了一時的氣氛與音量而不顧及孩子們今后的發展,因此建立正確的歌唱發聲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什么是正確的歌唱發聲狀態呢?我認為就是有氣息支持的頭聲歌唱狀態。所謂頭聲歌唱就是以頭腔共鳴為主體帶動其他共鳴腔體的歌唱發聲方法。無論是唱高聲區、中聲區,還是低聲區,都應以頭腔的高位置來歌唱。英國著名的兒童歌唱發聲法權威哈蒂(T.Maskell Hardy)在他的著作里曾說過“一般兒童在他們未受到相當好的訓練之前,決不允許他們大聲歌唱。否則,美的音質就會消失。年復一年,多少未來可能成為有美好聲音的兒童,由于迷惑于這種所謂的‘帶勁的’、‘自然的’歌唱,而成為‘犧牲品’”。 有人將頭腔發聲誤解為“像蚊子叫似的聲音”、“虛弱的聲音”。然而,長期以來,許多孩子習慣于使用胸聲發聲(真聲、追求音量)唱歌,一旦要改為頭聲唱歌,就必須不去追求歌唱的音量,而著重追求優美的音質,這在生理上也是有重要意義的。實際上,盡可能用弱聲和優美的聲音唱歌,能使歌唱者自然地掌握協調使用聲帶及其附屬器官的要領。必須通過這樣的訓練階段,方能使兒童領會優美的聲音概念和歌唱方法。對于這個用弱聲唱歌的階段,我們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視。無論如何,要使學生能安靜地、柔和地進行歌唱,這是一個切不可忽視的重要前提。只有經過弱聲發聲階段,使兒童的聲帶及其附屬器官充分調整好之后,再慢慢地予以加強,才能夠獲得明亮清脆的聲音。不要在兒童剛剛學會用一點頭聲的時候就急于要求增加音量,那樣,必然導致“進一步,退兩步”。這好比在體育課上要求低年級兒童做騰空旋轉動作,可以說這是粗暴的行為。
當然,因此造成的肢體損傷是易于辨認的,而聲帶的損傷卻不容易察覺,往往使人終生受害。越是期望兒童將來能獲得大音量和富于充實感的歌聲,越是要讓他們注意嗓音的保護。
【孩子唱歌吐字不清該如何處理】相關文章:
孩子入園后總生病該如何處理03-31
孩子該如何減肥03-10
孩子剛入園不睡午覺該如何處理08-05
母親該如何教育孩子09-22
面對老師冤枉孩子家長該如何處理02-22
汽車拖剎該如何處理03-15
如何教孩子學會唱歌04-21
家長該如何對待孩子的朋友05-11
家長該如何正確愛護孩子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