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么樣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獨立能力很重要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曾對1500名超常兒童進行長期的追蹤觀察,30年后發現20%的人沒有取得什么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個性品質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堅強毅力、獨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個性品質的人。事實證明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僅有聰明的頭腦是不夠的,還必須具有獨立性、自制力、堅韌性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家庭教育研究會曾以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四大城市開展了一項有關幼兒獨立性的調查。調查選擇了4464名3~7歲幼兒的父母,內容包括家庭教育狀況、父母教育觀念與行為、父母對孩子的評價、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幼兒個性發展現狀、家庭教育基礎及環境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從3~6歲,四大城市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比例由25%增長到45%,而不愿自己穿衣服的比例,從3歲的21%下降到6歲的11%。從數據來看,能自己穿衣服的孩子隨年齡的長大而明顯增加。但是實際上,幼兒在兩歲就開始有自己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到3歲就可以獨立穿衣服了。從調查結果看,到了6歲,仍有相當比例的幼兒不自己穿衣服,無論是什么因素,都不利幼兒成長。
此外,有相當一部分顯示幼兒獨立性的指標,沒有隨幼兒年齡的變化而有明顯的差別。無論3歲還是6歲,有主見的孩子都在40%左右,而不大有主見的則在8%左右;當孩子做事的時候,3~6歲的孩子,有20%左右,即使自己可以干,也希望得到大人的幫助;不希望得到大人幫助的,僅占全體孩子的8%,并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而略有下降;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半左右的孩子都要求別人幫助,基本不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此外,20%左右孩子3歲的時候經常哭,到了6歲依然如此。
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包辦太多,培養幼兒獨立性的意識嚴重不足,幼兒在這些方面沒有明顯的進步,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極為不利。
獨立能力培養的關鍵
珍惜孩子的自我獨立意向
心理學家指出:當幼兒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時,幼兒就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因此,我們必須十分珍惜幼兒的獨立性意向,給予熱情鼓勵和支持,使其獨立性不斷發展。
尊重孩子
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聽孩子講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飯不要硬逼,讓孩子做事盡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當眾斥責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這樣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事實證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在歐美國家,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他們主張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一出生就讓他獨宿一室,極少與父母同住。孩子學走路時,跌倒了,自己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