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生如何解決高三綜合癥?
那么高三學生突出表現(xiàn)為那些心理問題呢?處于緊張備考復習階段的高三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高考前的心理應激反應,也就是常說的考前綜合癥。這個時期也是各種心理疾病的多發(fā)期,如嚴重失眠、焦慮、神經(jīng)衰弱、強迫癥、多疑病癥等都有發(fā)生。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如何解決高三綜合癥,希望能夠幫到大家。覺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給更多人哦!
考前考生對以下幾點的認識不足
(一)、對高考的認識
考上大學固然前途光明,考不上也依然前程似錦(可以舉很多例子),不管怎樣重要的是我們要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考試的成敗,認識到高考只是實現(xiàn)理想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一個人實現(xiàn)理想抱負的途徑有多種,年輕人不要孤注一擲,把命運完全維系在高考上。高考前多想幾條退路,可以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
(二)、對自己的認識
正確認識自己,包括正確評價自己和正確認識自己的心理壓力。正確評價自己就是要確定合理的奮斗目標。目標過高,超過自己實際能力,考試多次受挫,會造成焦慮;目標過低,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造成松懈。特別是那些平時感覺不錯,但考試成績總不理想的學生,一定要分析造成考試不理想的原因,確定是自己知識掌握得不好,還是考試緊張,不要總把失誤歸為發(fā)揮得不好,那樣不利于目標的確立,也不利于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地學習。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憂慮、擔心與其成就愿望值成正比,與為此愿望付出的行動成反比,一個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應考十分重要,所以對于高考,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行事在人,成事在天,降低目標,順其自然。
(三)、對癥狀的認識
考生在考試前和考試中出現(xiàn)考試焦慮現(xiàn)象,有些緊張、有些不安、有些著急是難以避免的。輕度考試焦慮在某種意義上還會促進考生發(fā)揮自己的心理潛力。考生在考試前和考試中存在輕度的考試焦慮是相當普遍的。可是有很多考生把自己存在的輕度考試焦慮看得很重,誤認為緊張情緒會對考試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卻不知其他考生也大多存在像你一樣程度的考試焦慮。誰過分看重考試焦慮,誰就會受到影響。因此考生不要把自己存在的輕度考試焦慮想得太多,看得太重。適當?shù)木o張和焦慮有利于提高意識的覺醒程度和思維的敏銳性,不緊張不焦慮反而是不正常的,而過度的緊張和心理壓力,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考試發(fā)揮。
緩解心理壓力可采用自我認知矯正法。
第一步是把自己的擔憂不加思索全部寫下,然后去掉重復的,按擔憂程度大小排列各條目;
第二步是分析擔憂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
第三步是對不合理的擔憂產(chǎn)生質(zhì)疑,逐步打消擔憂的念頭;
第四步是得出合理的分析。
如,通過分析認為某一擔憂是不現(xiàn)實的,而且有危害,那就應馬上放棄這種擔憂;再如,通過分析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認為自己有可能考上大學,擔憂是沒必要的。再就是不要逃避關于"考砸了"的問題,其實你最擔心的最忌諱的就是這個問題,家長老師包括你自己都在回避這個字眼,其實,不妨透徹的討論"考砸了"的問題,一方面使考生的不良情緒得到疏導和宣泄,另一方面讓考生對"考砸了"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認識到一次成敗或成功都不是人生最后的、不可改變的結(jié)局,考上好學校的人不一定成才,以后的路很長,況且我們已經(jīng)進入一個學制的社會,這是個終生教育的時代,學習有很多的途徑可走。
如果壓力過重,經(jīng)常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的現(xiàn)象,應早些看看心理醫(yī)生,進行心理輔導和藥物治療。
緩解或調(diào)節(jié)考前焦慮的幾種技巧:
(一)飲食減壓法
飲食療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以保證考生生理健康,為考生超強度的腦力勞動提供足夠的物質(zhì)與營養(yǎng)基礎。這是考生減輕心理壓力的生理保證。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減輕人的心理壓力的作用,有的食物還可提高我們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維生素C就具有減輕心理壓力的作用,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身體會大量消耗維生素C,所以考生可以攝取諸如草莓、洋蔥頭、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不要吃大量的大魚大肉等難以消化的食物,以免血液大量流入胃腸而通往大腦的血液則響應減少。
另外,有些食物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這可間接地減輕考生的心理壓力。如胡蘿卜能提高記憶力,因為胡蘿卜能加快大腦的新陳代謝作用,有助于記憶。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對人的大腦產(chǎn)生成功意識是不可缺少的。檸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海螯蝦可為大腦提供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食品,它含有的多種重要脂肪酸可供應人體所需的養(yǎng)分,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
還有,少食、多餐也有助于減輕考生緊張與疲勞。如經(jīng)常咀嚼諸如花生、腰果等食品對恢復體能、減輕疲勞是有一定幫助的。而過硬過于油膩的食物,對考生來說則不是理想的食品,因為精神緊張必然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這些食品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反過來會加劇考生的精神緊張。
(二)運動減壓法
科學的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jié)合,勞逸結(jié)合有助于減輕壓力,及時消除疲勞,同時還會有效轉(zhuǎn)移考生的注意力。對于長時段、高強度的腦力勞動,更應該進行有益而適宜的體育運動,以此減輕緊張度。如在星期日時家長可與孩子進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動。針對考前時間緊的情況,考生應學會抓住間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如在學習中的間隙時間可進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動。
(三)轉(zhuǎn)移減壓法
有意識的轉(zhuǎn)移注意力是減輕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針對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的狀況,家長應幫助考生學會自我調(diào)試,及時放松自己,如家長在高考放假期間和高考期間有意找一個佩服考生并且與考生關系相對密切的好友來陪伴他,這樣不論聊天或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等都可以適當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另外放學后泡泡熱水澡、與家人聊聊天、雙休日抽出一些時間出游,還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宣泄自己壓抑的情緒等等。
除此之外考生還可以進行左右腦思維的自主轉(zhuǎn)移,為此考生應將文理科知識交叉起來學習,腦科學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與理科的思維活動是由人的左右大腦分工負責的,這樣文理交叉學習可以讓左右大腦輪流活動,這種轉(zhuǎn)移既可以減輕大腦的疲勞度,也可提高學習效率。
(四)環(huán)境減壓法
對于考生來說,在學校的學習氛圍已經(jīng)是夠壓抑和緊張的了,所以在家庭環(huán)境方面,家長首先絕對不能慌亂,在這關鍵時刻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靠山,更要有意應營造一個良好而寬松的生活與學習氛圍,而不能制造考前壓抑、緊張的家庭氛圍,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對考生灌輸好好復習等與大學有關的內(nèi)容。家長可以在為孩子迎考服務方面暗中給孩子以物質(zhì)與心理上的支持,如營造安靜的家庭學習和休息氛圍,為孩子安排好飲食等。
家長在考前應積極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如傾聽孩子的傾訴、與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勵孩子而不能以打擊或施壓等方式鞭策孩子努力學習,還應積極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宣泄,如以幽默的方式逗孩子開懷大笑,對孩子遇到不快時適當時可讓孩子痛快地哭一場,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式的愛撫,甚至經(jīng)常擁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減壓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寬舒與平衡的前提。但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考生在考前遇到的問題是既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也沒有很好的睡眠,許多考生因考前過度緊張還常常發(fā)生失眠。即使有的考生能及時入睡,但其睡眠質(zhì)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夢等。所以保證考生有足夠的質(zhì)量較好的睡眠是減輕其心理壓力,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條件。
如何改善考生的睡眠呢?
首先家庭應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其次針對考前睡眠時間少、身心過度疲勞,考生應進行多時段的睡眠。對腦力勞動過大過強的人來說,多時段的休息是調(diào)節(jié)過度緊張的有效方法,這已被愛因斯坦等許多科學家的切身經(jīng)歷所證明。
對于失眠的考生,一方面應積極調(diào)試心態(tài),減輕因失眠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事實上失眠與心理壓力常常產(chǎn)生惡性的互動。另一方面應通過科學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規(guī)律的起居來克服失眠,同時在飲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濃牛奶是有助于入睡的。
(六)過渡減壓法
通常學校與家庭都讓考生在考前進行一周以上時間的休息與調(diào)整,以讓考生以充沛的精力應試。但許多老師、家長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學的調(diào)整方法,例如大多數(shù)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關學習的活動一概不進行,事實上這種休息與調(diào)整是不科學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nèi)绻幱诟叨染o張的工作壓力下,長期下來作為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使人能適應高緊張度、大壓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來無事可干,使原來那種適應高度緊張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對象物,面對寬松無事的環(huán)境,反倒不適應。
所以許多考生停止學習后,往往會產(chǎn)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適的心理現(xiàn)象。對此考生與家長都以為是因過度緊張的學習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剎車惹的禍。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個月前就應該慢慢減小學習強度和減少學習時間,采取過渡調(diào)節(jié)方式。再從應試角度來說,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學習活動,也不利于考試時迅速建立應急機制。
(七)簡易復習法
在課本和復習資料上很難捕捉到高考的原題,但是高考考查的基本知識一定是教學內(nèi)容以內(nèi)的。在目前復習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復習看書的過程中不要看課本之外過難過偏的內(nèi)容。
總之,沖刺非常關鍵階段,一定要調(diào)整好心理狀態(tài)。首先要堅定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自信能提高中、高考成績,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目標期待要適當,瞄準自己的目標,相信自己能考出好的水平。其次要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以樂觀的情緒來應對,不互相攀比。在考前的準備中,盡量進行積極想象和自我暗示。
擴展:關于高考技巧
方法一 調(diào)理大腦思緒,提前進入數(shù)學情境
考前要摒棄雜念,排除干擾思緒,使大腦處于“空白”狀態(tài),創(chuàng)設數(shù)學情境,進而醞釀數(shù)學思維,提前進入“角色”,通過清點用具、暗示重要知識和方法、提醒常見解題誤區(qū)和自己易出現(xiàn)的錯誤等,進行針對性的自我安慰,從而減輕壓力,輕裝上陣,穩(wěn)定情緒、增強信心,使思維單一化、數(shù)學化、以平穩(wěn)自信、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準備應考。
方法二 “內(nèi)緊外松”,集中注意,消除焦慮怯場
集中注意力是考試成功的保證,一定的神經(jīng)亢奮和緊張,能加速神經(jīng)聯(lián)系,有益于積極思維,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異常積極,這叫內(nèi)緊,但緊張程度過重,則會走向反面,形成怯場,產(chǎn)生焦慮,抑制思維,所以又要清醒愉快,放得開,這叫外松。
方法三 沉著應戰(zhàn),確保旗開得勝,以利振奮精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考試的心理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試題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題,而應通覽一遍整套試題,摸透題情,然后穩(wěn)操一兩個易題熟題,讓自己產(chǎn)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tài),即發(fā)揮心理學所謂的“門坎效應”,之后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chǎn)生正激勵,穩(wěn)拿中低,見機攀高。
方法四 “六先六后”,因人因卷制宜
在通覽全卷,將簡單題順手完成的情況下,情緒趨于穩(wěn)定,情境趨于單一,大腦趨于亢奮,思維趨于積極,之后便是發(fā)揮臨場解題能力的黃金季節(jié)了,這時,考生可依自己的解題習慣和基本功,結(jié)合整套試題結(jié)構(gòu),選擇執(zhí)行“六先六后”的戰(zhàn)術原則。
1.先易后難。
就是先做簡單題,再做綜合題,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果斷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也要注意認真對待每一道題,力求有效,不能走馬觀花,有難就退,傷害解題情緒。
2.先熟后生。通覽全卷,可以得到許多有利的積極因素,也會看到一些不利之處,對后者,不要驚慌失措,應想到試題偏難對所有考生也難,通過這種暗示,確保情緒穩(wěn)定,對全卷整體把握之后,就可實施先熟后生的方法,即先做那些內(nèi)容掌握比較到家、題型結(jié)構(gòu)比較熟悉、解題思路比較清晰的題目。這樣,在拿下熟題的同時,可以使思維流暢、超常發(fā)揮,達到拿下中高檔題目的目的。
3.先同后異。先做同科同類型的題目,思考比較集中,知識和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高考題一般要求較快地進行“興奮灶”的轉(zhuǎn)移,而“先同后異”,可以避免“興奮灶”過急、過頻的跳躍,從而減輕大腦負擔,保持有效精力,4.先小后大。小題一般是信息量少、運算量小,易于把握,不要輕易放過,應爭取在大題之前盡快解決,從而為解決大題贏得時間,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心理基矗5.先點后面。近年的高考數(shù)學解答題多呈現(xiàn)為多問漸難式的“梯度題”,解答時不必一氣審到底,應走一步解決一步,而前面問題的解決又為后面問題準備了思維基礎和解題條件,所以要步步為營,由點到面6.先高后低。即在考試的后半段時間,要注重時間效益,如估計兩題都會做,則先做高分題;估計兩題都不易,則先就高分題實施“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方法五 一“慢”一“快”,相得益彰
有些考生只知道考場上一味地要快,結(jié)果題意未清,條件未全,便急于解答,豈不知欲速則不達,結(jié)果是思維受阻或進入死胡同,導致失敗。應該說,審題要慢,解答要快。審題是整個解題過程的“基礎工程”,題目本身是“怎樣解題”的信息源,必須充分搞清題意,綜合所有條件,提煉全部線索,形成整體認識,為形成解題思路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據(jù)。而思路一旦形成,則可盡量快速完成。
方法六 確保運算準確,立足一次成功
數(shù)學高考題的容量在120分鐘時間內(nèi)完成大小26個題,時間很緊張,不允許做大量細致的解后檢驗,所以要盡量準確運算(關鍵步驟,力求準確,寧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題速度是建立在解題準確度基礎上,更何況數(shù)學題的中間數(shù)據(jù)常常不但從“數(shù)量”上,而且從“性質(zhì)”上影響著后繼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為上的前提下,要穩(wěn)扎穩(wěn)打,層層有據(jù),步步準確,不能為追求速度而丟掉準確度,甚至丟掉重要的得分步驟,假如速度與準確不可兼得的說,就只好舍快求對了,因為解答不對,再快也無意義。
方法七 講求規(guī)范書寫,力爭既對又全
考試的又一個特點是以卷面為唯一依據(jù)。這就要求不但會而且要對、對且全,全而規(guī)范。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規(guī)范、字跡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數(shù)學試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為字跡潦草,會使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不良,進而使閱卷老師認為考生學習不認真、基本功不過硬、“感情分”也就相應低了,此所謂心理學上的“光環(huán)效應”。“書寫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講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高考生如何解決高三綜合癥?】相關文章:
電腦綜合癥的預防與解決方法10-08
考生如何輕松應對高考?02-07
高考考生如何加強營養(yǎng)11-11
不同水平的學生如何應對高考08-11
高考高三寄語12-13
高三沖刺高考口號07-16
高三奮戰(zhàn)高考口號07-06
高三高考口號05-10
高三奮斗高考口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