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教師創新提問的方法
導語: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就沒有對知識的關切,沒有對知識的關切,就會對所學知識漠然置之。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那么,面對新課標下的語文課程,教師該如何創新提問方式呢
初中語文教師創新提問的方法
一、巧設提問角度,培養創新思維
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教師提問方式與教學內容都是密切結合的。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問內容都是圍繞寫作技巧和中心思想所展開。這一種傳統的提問角度,會禁錮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思維受困在一些條條框框之中,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此,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可以巧妙切入提問的角度,讓問題更具有創造性,激發學生思考,鍛煉學生思維。
如《孔乙己》中:“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在這個句子中,“大約”與“的確”看起來就非常矛盾。初中生由于知識儲備比較少,在閱讀這一類句子時會產生疑惑,理解也會有困難。為此,教師可以巧設提問角度,設置互為矛盾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大約’與‘的確’,是否代表句子表達方式上的錯誤?”“作者為什么會如此表述?”通過這一互為矛盾的提問方式,開闊學生思維空間,對課文內容進行積極思考,在思考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獲得問題的答案,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二、創新提問方式,培養創新思維
初中語文課文中有許多看似平淡卻蘊含深刻含義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對這一類內容展開深層次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教師可以根據“深入淺出”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引導學生從簡單到復雜,抓住問題本質,提高對文本內容的深層次理解。
如在講述《陋室銘》這一篇文章的時候,“陋室為何不陋”這是一句看似平淡實質卻蘊含深刻含義的句子。教師可以借這一內容展開提問,把“陋室為何不陋”分解為幾個小問題:“陋室”有什么深刻的含義?陋室不陋,體現在哪些方面?陋室的陋,代表作者什么精神?通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提問,讓學生一步步理解課文內容,獲得正確的結論。
教師還可以采用“曲問”與“追問”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曲問,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向,打破常規,有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追問,可以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舉一反三的能力,達到培養創新思維的目的。如在《談骨氣》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采用曲問的方式設計問題:“平民百姓的骨氣是什么,在文章中有什么例子代表?知識分子的骨氣是什么,在文章中有什么例子代表?封建官僚的骨氣是什么,在文章中有什么例子代表?文章中所體現的中華民族傳統骨氣,與我們弘揚的無產階級骨氣有什么區別?”通過曲折的“曲問”與多個問題的“追問”,打破傳統思維定式,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三、把握提問時機,培養創新思維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問時機對啟發學生思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有些教師通常采取提出問題,然后要求學生緊跟著回答問題的方式。這種提問方式,學生沒有足夠的思考空間,思維難以被激發,創造性也就這樣被壓抑。為此,教師應把握恰當的提問時機,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活躍思維,以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由于初中生比較年幼,思維難以集中,上課時容易有心不在焉、開小差、走神的現象發生。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思維就會高度集中,學習效率也會最高,就越容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此,教師可以在剛上課的導入環節中提問,以集中學生注意力。
如教學蘇教版初中語文《祝福》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巧妙設計問題:“同學們,我國傳統三大節日是哪些?”“你們長這么大,過了許多春節,在春節里有什么活動呢?”“這些春節活動,與課文中描繪的春節活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通過在上課之前導入提問,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也能在比較之中,培養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此外,教師在提問結束之后,還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
【初中語文教師創新提問的方法】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怎么提問12-01
幼兒園教師提問的有效方法04-03
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提問的方法04-25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03-31
幼兒園課堂提問的有效方法03-03
管理創新的方法有哪些04-15
如何提高創新能力的方法10-30
初中語文的學習方法03-21
怎樣創新幼兒教育方法09-23
如何創新幼兒教育方法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