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品安全的質量管理
導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的安全問題。從而使得食品安全監督工作越來越重要。本文主要從食品安全產生的原因,安全食品的種類,以及為了避免食品安全問題而應該采取的措施等多個方面做了闡述和分析。
食品安全的質量管理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大眾化問題,任何個人都無法在食品安全面前單獨出擊而獲自保,2009年6 月1 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而且,2009 年被黨中央和國務院確定為“質量和安全年”。近幾年,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力度在不斷加大,與此同時,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也在不斷加強,這一雙管齊下的政策取得了很明顯的成效,在過去的30多年,我國食品的總體質量安全合格率由40-50%逐漸上升到目前的80%。盡管如此,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有很多食品安全惡性事件和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仍時有發生,從而嚴重危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和健康,使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沒有信心,進而影響到我國的食品出口和國家形象。
一、食品安全監管存在的主要原因
1、食品安全監管模式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采取的是分段多頭的管理模式。監管部門之間職能交叉現象時有發生,從而導致檢查重復,執法缺位、等多種現象.從而使得監管部門難以形成合力,導致監管責任難以落實。這些的發生都是由于當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制還不夠完善的原因.
2、食品的質量安全標準滯后
我國現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在農產品、食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執行上存在體系不健全,配套性差;水平低,結構不合理,與國際差距大等特點;在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方面,有的.檢測標準還是以前的一套,有時候,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相互交叉,導致不必要的重復,有時候甚至是同一產品也存在幾個相互矛盾的標準,這就使得食品質量監管部門的混亂。
3、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薄弱
在食品的生產過程中,不少食品生產,加工以及流通中都缺乏必要的檢測條件。這是由于食品安全監管、生產經營在資金投入不足、檢測資源分散以及檢測水平低下所導致的。有時在食品檢測領域存在較多的低水平重復投入、重復檢測、檢測機構不夠科學規范、責任不夠明確等問題。此外的一個原因就是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落后使得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這一塊較為薄弱。
二、食品質量監督的重要性
雖然食品加工企業在改革開放以后發展較為迅速,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冷飲、方便面、煙酒、奶粉、肉制品、果汁等的合格率始終在50%左右而難以提高。從而使得消費者投訴的增多。尤其是肉類,油類,比較貼近民生的食品,更是廣大群眾關心的對象。
當前,我國食品質量的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一些企業在表現在質量管理方面投入不足,以及質量管理制度不健全,這就需要我國企業在法制建設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加強。
我國食品質量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食品衛生指標超標嚴重,食品不衛生將會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會給消費者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二是有害食品經常出現。一些街頭小商小販為了牟利使用有害原料給食品進行偽裝,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三是食品標簽存在問題,或是假商標,或是沒有質量認證,使得誤導和欺騙消費者的現象在食品中十分嚴重。四是食用食品營養成份含量低,特別是一些嬰孩使用的奶粉,導致嬰孩發育不良。
對于以上問題的出現,不是個人所能解決的,這就需要監管部門的監督,否則,食品安全問題將無法解決。
三.加強食品安全質量監督的對策
食品質量安全是一項既長期又重要的民生工程,在視頻質量安全監督方面必須給以高度的關注。我們應該盡快建立起食品安全長效的監管機制,以便盡快完善食品安全法制和監督體系,從而確保人民對食品使用的質量安全。
1、完善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
建立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為依據的食品安全標準制度,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和專家庫。加強國外食品安全標準的比較研究,推進國內認證機構的優化和國內外認證互認。
2、建立食品產業鏈監管體制
盡快研究目前分屬于各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和資源的整合歸并問題,盡快建立科學、完善的垂直監管體系;強化農業部門對農產品種植養殖、初加工、流通環節的全過程監管職能;此外,強化工商部門關于打擊假冒偽劣、建立誠信體系,衛生部門關于餐飲業衛生監管,以及環保部門關于產地環境污染及農產品污染物殘留監測等職能。
3、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嚴格執行食品生產許可、市場準入等制度,加強小企業、小作坊、小商販、小集市以及農村市場等的監管。推進誠信文化、誠信體系建設,強化食品經營者市場準入前的道德和誠信教育,對不誠信者通過工商注冊或年檢等手段進行限制。
4、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的監管水平
各級政府應把食品質量安全投入列入財政預算,專款專用,加強監管。加強關鍵檢測技術、危險性評估技術、和食品安全標準等研究;建立國家食品安全信息與監測網絡體系, 加強食源性疾病與危害的監測、溯源、預警系統以及環境污染物監測、危險性評估、食品安全控制等;推進無公害、優質農產品及其產地建設。
5、強化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和輿論監督
宣傳教育是全社會營造食品安全氛圍的關鍵,應常抓不懈。要重點抓好監管執法隊伍、食品從業人員對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利用媒體定時發布不合格食品監測、典型案例等食品安全信息。全力實施有效監管,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四、結論
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我們只有在加強管理,搞好協調,嚴格監控,認真監督等方面加強,才能保證我們的食品市場的純潔性和安全性。監管部門對食品做好監管,從而食品安全了,消費者的健康和利益才能得以保證,社會才更加和諧。這是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共同的意愿。
【食品安全的質量管理】相關文章:
質量管理口號08-12
質量管理心得12-17
質量管理口號02-01
質量管理實習總結01-12
班組質量管理口號07-03
質量管理培訓心得02-15
質量管理活動總結02-18
質量管理制度01-10
施工質量管理心得12-15
質量管理承諾書01-13